?

微文化背景下推進馬克思主義在高職院校學生中傳播對策的研究*

2018-01-25 13:11
山西青年 2018年1期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院校高職

文 樂

(綿陽職業技術學院,四川 綿陽 621000)

微文化背景下推進馬克思主義在高職院校學生中傳播對策的研究*

文 樂**

(綿陽職業技術學院,四川 綿陽 621000)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計算機網絡的普及和應用,產生了一種嶄新的文化傳播形式,也就是微文化傳播,微文化是人們借助于計算機互聯網進行各種活動時所形成的具有自身鮮明特征的信息文化。微文化傳播時代,是信息傳播的又一次飛躍,在信息傳播的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它具有公共信息傳播功能,正逐漸成為各種社會思潮、各種利益訴求的集散地以及社會輿論的風向標和放大器,是重要的思想文化宣傳陣地。

微文化;馬克思主義理論;高職高專;傳播功能

習近平總書記在關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的說明中所提出的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是十八大以來中國道路探索的重大理論成果。其中,作為核心的共享發展理念蘊涵著鮮明的問題意識,反映了時代精神,明確了中國道路探索的方向,闡明了社會主義性質和執政黨的特殊歷史使命所具有的實踐理論和價值取向,高校作為傳播馬克思主義的搖籃,技術革命大力的推動了信息共享,傳播已打破了時空、地域的限制。當代大學正值價值觀念、思想文化、身心健康的敏感時期,高職高專學生比較容易以一種開放的理念接受新興事物。微文化背景下推進馬克思主義在高職院校學生中傳播對策的研究勢在必行。

一、微文化相關概述

(一)微文化概念界定

“微文化”這一概念屬于新興詞,直到目前學術界還沒有給予明確的解釋,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興起,特別是微博、微信等社交軟件的出現,極大的提升了傳播的效率。以“微”字開頭的詞語漸漸出現在大眾視野,如微視頻、微時代、微公益、微電影、微訪談等等。信息的獲取與傳播給思想、工作和生活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微”具有細小、稍微、精妙、不明、隱匿等含義,就目前通過互聯網搜索來看,百度百科詞條有符合本課題研究的概念解釋,即網絡時代的快節奏和即時性醞釀了微文化的產生,同時正因為網絡聚集的微力量數量驚人,這種日漸滲透的微文化也正一步步改變著人們的生活①。在經過數據的分析以及調查研究的基礎,微文化可以理解為:伴隨數字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通過網絡平臺,注重個體行為和微觀發展的行為模式。微文化具有信息傳播的即時性,雙向互動性,強調個體主導性,形式簡單多余,傳播面受眾面廣。

(二)微文化傳播對高職院校學生的影響力分析

當今的大學生,正處于一個多元、開放、變化的社會環境中,他們在道德發展、價值取向和人生觀等方面都面臨著多元選擇,他們的思想道德素質直接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前途命運。在微文化背景下推進馬克思主義在高職院校學生中傳播對策的研究問卷調查中,問卷發放360份,回收354份,回收率為98.3%,其中有效問卷為351份,有效率為99.2%。在調查對象中,男生134人,占總人數的38.2%,女生217人,占總人數的61.8%。在年級分布中,大一200人,占總人數的57.0%,大二151人,占總人數的43.0%。在專業背景中,理工類專業179人,占總人數的51.0%,文史類專業172人,占總人數的49.0%。調查對象年齡為17-22歲,平均年齡為19.22歲??傮w來說,結果比較理想。根據調查問卷內容及結果,進行以下分析。

從調查問卷結果顯示,大學生對于微文化的應用類型了解不清:使用但不了解的所占比例最多,達到48%;熟知的僅為15%。具體到應用類型:前二名為微博、微信。調查數據顯示有92%的學生擁有個人微博賬號,經常使用的為48%??梢娢⒉┑膽靡颜紦呗氃盒4髮W生生活的重要部分。在調查問卷中涉及日常上網使用的媒介時,前二名為手機、電腦。手機的使用則達到52%,這表明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已經成為當前大學生獲取信息的主要渠道。雖然大學生微文化應用較為普及,但從應用效果來看,高職院校大學生對于馬克思主義在大學生中的應用并沒有客觀認識。

二、微文化與馬克思主義在高職院校學生中傳播的關系

(一)高職院校學生特點分析

1.學習特點

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倦怠較為明顯。部分高職院校學生經歷了高考的挫敗感,導致入學后現實與理解的落差感較大,抱怨學習壓力較大的同時,卻又不愿主動解決學業難題,流露出厭學情緒。由于自身知識儲備不足,缺乏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效率低下,學習熱情不高,面對學業壓力及就業迷茫的同時,極易出現消極、倦怠、頹廢、抑郁、喪失信心等狀態,這些現象將影響學生的學習發展。

2.性格特點

高職院校學生思維活躍,個性突出,具有一定的自我性,善于表達自己的見解,大多數的學生善于表達自我,注重個性獨立。在問卷調查中顯示,有32%的學生結交新朋友會通過QQ、微信、微博等社交媒體,有26%的學生對人際交往較為困惑,而宿舍人際交往是最大的困惑。由于大多數學生是第一次進入集體生活,易產生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易于同學之間產生矛盾。

(二)微文化與馬克思主義在高職院校學生中傳播的關系

1.微文化對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的積極影響

推進馬克思主義“三化”(中國化、時代化、大眾化),實質是推動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我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我國傳統文化相融合,與時代發展同進步,并不斷被廣大群眾吸收、理解、運用。運用到高職院校,通過傳播媒介,弘揚、傳播馬克思主義,堅持馬克思主義引領師生內外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改革開放以來,各種各樣的社會思潮對青年學生十分新鮮,青年學生也在社會思潮中尋找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的思想武器。在調查中顯示,在高職院校學生接觸馬克思主義理論的主要原因中因“課程學習而了解”占64%,因“主動了解而接受”占30%,從數據中可以看出,在調查對象中占一半以上的學生由外在原因作為驅動去認知馬克思主義,高校學生因馬克思主義內在吸引力而接受的比例占少數。

存在于青年學生中的馬克思主義傳播,大多是采用自上而下的灌輸式的被動接受,主要依賴于課堂教學、講座、學術報告等,而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說教者”角色與當前青年學生思想較為活躍,容易接受新鮮事物、渴求知識、注重素質和能力的提高等優點應如何走向平衡?

哈羅德·拉斯韋爾的在1948年發表的《傳播在社會中的結構與功能》中提出大眾傳播“三功能說”。社會協調功能,“社會是一個建立在不同分工基礎上的有機體。社會各組成部分之間的協調發展才是保證整個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在互聯網越來越廣泛地實現社會化的發展時,利用微文化進行傳播,不僅擴寬了傳播的渠道,還能通過傳播者與受眾者之間達成有效的溝通橋梁。青年學生作為接受馬克思主義的受眾者,傳統的傳播方式,已不再適用于當前的時代背景,而利用新興的互聯網技術,用青年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加之科學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已成為現如今的高校教育工作者思考的重要命題。微文化傳播方式的互動性,從單向灌輸轉向雙向交往互動,通過接收—理解—反饋,受眾能夠在接受馬克思主義的同時,增強互動性,拉近事實與受眾者的心理距離。

2.微文化對馬克思主義的傳播的消極影響

微文化的互聯網技術發展的重要產物,互聯網猶如一把“雙刃劍”,機遇與挑戰并存。微文化產物為馬克思主義傳播帶來巨大便利的同時,也提出了嚴峻的消極影響。微文化有著一套獨特的話語體系,與傳統的灌輸式教育有著巨大的區別,對以往的馬克思主義傳播勢必受到嚴峻影響。一是傳播環境,在信息高速發展的今天,信息傳遞早已打破時間、空間的局限,特別是智能手機的廣泛使用,在便利了大學生的學習、工作、生活的同時,帶來了大量的信息“垃圾”。在問卷調查中顯示有78%的大學生每天查閱智能手機信息2個小時以上。被調查者中每天定期有62%的用于網絡聊天,48%的用于微博,52%的用于查閱時政新聞。微文化傳播在更好滿足大學生課余文化需要的同時,也帶來了網絡謠言、信息垃圾等不良信息,各種社會思潮沖擊著主流價值觀,使得傳播馬克思主義輿論的正能量淹沒在冗雜的信息“噪音”中。二是傳播主客體,互聯網技術打破了傳統傳播模式的點對點傳播,傳播的主客體界限漸漸模糊,傳播的發布者同時也可以是傳播的接收者,消弱了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地位。青年這一時期,大多接受能力強而辨別能力弱,往往更容易接受網上的信息從而排斥實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微文化下的傳播界限模糊弱化了大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反饋力度。

三、微文化背景下推進馬克思主義在高職院校學生中傳播對策

(一)營造和諧氛圍,用馬克思主義指導微文化發展

微信、微博、微公益、微電影、微訪談等微文化現象在現如今已然是不可逆轉的大趨勢。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闡述文化理念、文化觀時,多次使用了“文化自信”一詞。文化發展必須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只有這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才能得以傳承。一是從傳播主體方面。作為信息傳播方,應不斷加強馬克思主義理論修改,積極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所提倡的先進文化,對于腐朽、落后的“糟粕文化”要及時發現并處理。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明確指出,高校是意識形態工作前沿陣地,是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陣地。②高校課堂和教材是傳播和弘揚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先進文化的重要載體。高校教師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傳播者,必須先受教育,這嚴重關系著高校培養什么樣的人、如何培養人以及為誰培養人等一系列重要問題。二是從受眾者方面?;诟呗氃盒W生的特點,微文化的傳播特性,傳播者與接收者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人人都能成為馬克思主義的傳播者。大學生作為潛在的精英群體,在傳播馬克思主義過程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堅持與時俱進的思想原則,善于利用好新媒體,把微文化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手段,在利用微文化給社會帶來巨大便利的同時,不斷提升自身素養,營造和諧的互聯網氛圍。

(二)加強陣地建設,重視微文化載體功能

一是高職院校方面。高職院校在培養生產、建設、管理、服務、技術等高技能人才的同時,不能忽視馬克思主義的思想引領建設,高職院校要思考如何在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術人才中的教育全過程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全面貫徹落實黨的教育方針,把高職學生培養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高素質勞動者和可靠接班人,是當前我們在高職院校建設中需要真正思考和探索的具有全局性指導性意義的重要問題。

二是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在傳道授業的同時不能忽略視政治思想素質和人文素質和的培養,意識形態工作是教育中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思想政治教師擔負者宣傳馬克思主義、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任務。思政課理論性強、涉及面廣,教師需深刻把握高職學生特點,了解授課對象的學情,轉變思維模式,創新授課教學方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思想政治輔導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作為教育者、管理者要堅定政治立場,嚴守政治紀律。善于學習、思考總結,掌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創新教育方式。

(三)加強學生群體自治性將個人成長與國家發展相結合

學生時代作為人生的關鍵時期,學習理應為首當其中的任務?,F今,有部分學生群體沉迷于網絡無法自拔,不僅每天花大量的時間留戀于虛擬網絡,低頭一族在校園更是普遍現象,更有部分學生利用上課時間使用便攜設備玩網絡游戲、刷微博、聊微信等現象。不僅影響學生自身的學業,更加影響個人未來前途。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提高,不僅僅依賴學校的培養、教師的教育,更來自于學生的自治性。將個人成才與學校建設、國家發展相結合。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拒絕不良生活習慣,結合自身實際,制定在校期間及長期規劃,不斷充實理論知識,培養高尚品質,做有德之人。時刻關心國家發展,將個人價值的提升融入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大潮中,為大學生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

注 釋:

①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E%AE%E6%96%87%E5%8C%96/9330120?fr=aladdin.

②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宣傳思想工作的意見》.

[1]王倩,張立杰.“微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載體的發展與創新[J].高等教育與研究,2012.

[2]高國偉,張光華.“微”傳播語境下大學生馬克思主義信仰教育探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2.

[3]劉銳.2001-2010:中國發展傳播學研究現狀與前景[J].國際新聞界,2011.

[4]陸士禎.從青年發展視角看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的傳播[J].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報,2007.

* 綿陽職業技術學院院級研究課題(MZY1606)研究成果。

** 作者簡介:文樂(1987-),男,四川綿陽人,畢業于西南科技大學,任職于綿陽職業技術學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專業,研究方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D356.1

A

1006-0049-(2018)01-0014-03

猜你喜歡
馬克思主義院校高職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2020年部分在晉提前批招生院校錄取統計表
2019年—2020年在晉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類院校錄取統計表
牢牢堅持馬克思主義兒童觀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晉招生錄取統計表
戰“疫”期間基于高職線上教學的分析與思考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簡章審核對照表
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
馬克思主義穿起了中國的粗布短襖
高職應用文寫作教學改革與創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