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畫藝術中的偶然性因素淺析

2018-01-27 16:16李佩玲
陶瓷研究 2018年1期
關鍵詞:偶然性繪畫創作

李佩玲

(景德鎮陶瓷大學,景德鎮市,333000)

書畫中的偶然性因素是指在書畫創作過程中偏離書畫家意圖或無法控制的情況下產生的視覺效果。鄭板橋有“化機”說,云“江館清秋,晨起看竹、煙光、日影、霧氣,皆浮動于疏枝密葉之間。胸中勃勃,遂有畫意。其實,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紙、落筆、倏作變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傊?,意在筆先者,定則也。趣在法外者,化機也。獨畫云呼哉?” 這里的化機正是與偶然性因素相合。王國維先生就曾借用“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來描述這一情況。在我們眾多的書畫經典中,這種偶然性因素并不少見,并且在歷代的藝術理論中亦能看到其描述。

以顏真卿的《祭侄文稿》為例,偶然性因素的表現十分明顯。整幅作品透顯出作者內心情緒上的激烈的變化,從開頭近似于楷書的書寫到風馳電掣不可停歇的行草書收尾,放任情緒的章法布局,并帶有大量的涂改刪減,墨色自然轉換,整幅字“縱筆豪放,一瀉千里,時出遒勁,雜以流麗?;蛉糇?,或若鐫刻,其妙處殆出天造”。 元人評價顏真卿“告不如書簡,書簡不如起草。蓋以告是官作,雖端楷終為繩約。書簡出于一時之興,則頗能放縱矣!而起草又出于無心,是其心手兩忘,真妙見于此也!” 顏真卿有感于心而“無意”于書的狀態,使其這幅作品達到了最高的境界,而這作品因其偶然性的大量存在以及書寫心境的不同,因而不可復制。同樣的在另一幅經典作品《寒食帖》中,也能看到作者的“無意為之”而帶給我們視覺和心靈上的震撼。整個書帖充滿了作者的孤憤之情,郁勃之氣在作者腕下隨文字流淌,字形逐漸變大,筆鋒忽提忽按,筆根筆尖齊用,時而拙樸厚重沉著頓澀,帶有一種破敗的荒涼;時而又尖銳犀利如刀刃切割,出現了蘇軾書法中少見的憤怒凄厲,透露了東坡豁達下隱忍的委屈。在這幅作品中,有荒涼、有悲憤、有凄苦、有彷徨、有自負、有委屈也有傷痛、有哭也有笑,我們的視覺隨著點畫頓挫的變換流轉,仿佛能看到了黃州寒食時節的東坡先生,也仿佛能聽到東坡內心的吶喊,動人心魄!蘇軾的書寫狀態在他逐漸的情緒推移中達到了一種不可測的深度,這深度恰恰是出于“無意而為”,這也與蘇軾的“書初無意于佳乃佳耳” 的觀點高度契合。在《寒食帖》的題跋中黃庭堅書道:“試使東坡復為之,未必及此”,也強調了書法美學上的偶然性的機遇。正是這種“無意而為”的創作狀態使作品出現了作者不能預料的偶然性因素,從而使作品有了“當下性”、“唯一性”、“不可復制性”,透出作者最為真實的情感律動,從而也使觀者產生最深切的體驗與共鳴。

與“無意而為”的價值追求相反的就是“有意于佳”的心理,這種心理是前人創作所不甚推舉的?!坝幸庥诩选钡男睦泶偈瓜卤厝粫桃獍才排c造作,與崇尚自然之美的價值標準相違背。但到了唐宋時期書法作為可以被欣賞的藝術形式獨立出現后,“有意于佳”與“無意而為”的矛盾開始出現,文人既崇尚于“無意而為”的瀟灑自然又有對“求佳”的心理向往。為解決這個矛盾,他們在一定的條件和范圍內追求“無意”為之?!独m書斷》里講張旭“每大醉呼叫狂走,下筆欲奇”,懷素在《自敘帖》里云:“醉來信手兩三行,醒來卻書書不得,人人欲問此中妙,懷素自云初不知?!?提出“無意于佳乃佳耳”的蘇軾也在題跋中說道:“吾醉后能做大草,醒后自以為不及”。通過飲酒求得“無意”的狀態,“浩然聽筆所之,而不失法度”以求書法的“佳”。顛張醉素往往酒后作書,也正是要追求“無意而為”的創作狀態,是對藝術創作中偶然性因素極其審美價值的肯定和欣賞,也是在這種狀態下,他們留給了后人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這種對于偶然性因素的追求,到了晚明時代更是有意求之,如王鐸的行草書,飽蘸濃墨信筆寫之,一任墨色的自然變化,或濃或淡,或飽或渴,隨即生發,這個過程是作者所不能完全控制的,如同同時代寫意花鳥畫一樣,都是在一定的范圍內追求最大的偶然性效果,王鐸等人的作品提醒我們這都是他們對偶然性的自覺追求。

我們再來看中國的繪畫,中國畫學思想里的“形與神”“似與真”“氣韻”等論述都是重視真實的內在而不太計較外在的表現,這都是受中國儒釋道思想的影響。如《老子》書中說的“大巧若拙,大成若缺”,這種精神表現在藝術中就產生了極具特色的“筆不周而意周”的水墨寫意作品。宋代文人畫興起后,逸品逐漸取代神品成為四品之首,成為繪畫追求的最高境界。以書入畫 也成為創作高格調繪畫的不二法門,書法的介入使得繪畫中偶然因素增多,因而對偶然性因素的追求也出現在越來越多的實踐和理論中。

《唐朝名畫錄》記載王洽云:“性多疏野,好酒,凡欲畫圖障,先飲醺酣之后,即以墨潑,或笑或吟,或揮或掃,或淡或濃,隨其形狀為山為石為云為水,應手隨意,倏若造化,圖寫云霞,染成風雨,宛若神巧。俯觀不見其墨污之跡,皆謂奇異也?!?徐青藤云“偶然墨掃牡丹枝”“信手掃來非著意”“老夫游戲墨淋漓”這是即興式的創作狀態,繪畫過程也是隨性而為之,不是靠安排,而是靠“意興”,用類似書寫的方式揮掃胸中逸氣,那么在此情境下的產生的作品,其筆墨構圖等也必然不是畫家能控制的,存在著大量的偶然性。偶然性因素有時會啟發創作的靈感,聰明的創作者而從此點引申出更多,化偶然為必然,甚至會帶來很多的驚喜,得到更多意想不到的收獲。這種作品萌芽于唐,興于宋元,繁榮于明清到近代。我們來看徐渭的作品,放逸恣縱,淋漓酣暢,在生紙上的奇異表現可謂極盡能事從而生發出只可意會的意象效果,神氣活現。而后的八大石濤亦不愧先賢,觀其所作,不難想象他們創作時的筆墨縱橫的氣概。黃賓虹先生有一段論述,“王鐸之書,石濤之畫,動落筆似墨沉,甚至筆未下而墨已滴紙上。此所謂興會淋漓,才與工匠描摹不同,有天趣只是在此。而不知者識為墨未調和,不以為工。非不能工,不屑為工也?!秉S賓虹將石濤王鐸并舉,可見書畫相通之理,同樣追求天趣,在追求天趣同時,興會淋漓的狀態必然會產生偶然性的效果。再看黃賓虹的山水畫,他有很多似未完成的作品,在其畫的題跋中我們可以看到,有些畫作“先后十年完成”,他這種未完成的作品并非真未畫完,而是給人“筆才一二,像已生焉”的感覺,黃老隨看隨補筆,由此也看出繪畫中帶有極大的偶然性。這種“筆不周意周”“聊以自娛”的水墨傾向在理論上我們還可以溯回到東坡先生。他的“常形”“常理”說中講道:“人禽宮室器用皆有常形。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煙云,雖無常形,而有常理。常形之失,人皆盡知。常理之不當,雖曉畫者有不知。世之工人,或能曲盡其形。而至于其理,非高人逸才不能辨?!薄芭c可之于竹石枯木合于天造,厭于人意,蓋達士之所寓也歟!” 蘇軾由“常形”講到“常理”,更進一步的減少了對事物的描莫從而注重了創作者的內心感受,反映在筆墨軌跡上,則是用抒情的語言來“達乎人意”“合于天造”,這樣就使得偶然的因素隨之增多,產生更多“無意而為”的藝術效果,反而更加契合內心的真實。

也正是在文人士大夫的參與下,眾多藝術門類都顯示出對偶然性的自覺或不自覺的追求。如宋代開片瓷,就是在燒窯的過程中因胎釉受熱膨脹系數不同,在冷卻過程中使釉面開裂,因其開片形狀不一,難以預測終形,燒制過程中具有巨大的偶然性因素。而這種殘缺美卻被文人士大夫賞識玩味之,視為珍奇。明清以來青花瓷的繪畫形式與中國傳統水墨有著技巧上與審美上的相似處,中國文人書畫的意趣也影響著青花藝術的發展,其繪畫形式,上承中國傳統水墨的筆墨技巧,更因為材料的特殊性,在繪制過程中亦不免偶然性因素的加入。尤其在燒制過程中,釉料在高溫下的化學變化,不免有出人意料的結果。創造者的主觀追求和這種偶然因素合力下,凝結成的作品,更能成就無意之美,令人玩味。

中國書畫對偶然性因素的肯定,究其原因,是傳統文化古典哲學對中國的藝術做了思想上的鋪墊,而有著極高修養的歷代文人士大夫的積極參與創造更是推動了其形成的最直接的因素。

猜你喜歡
偶然性繪畫創作
《一墻之隔》創作談
良知與責任:赫勒關于現代性問題的道德哲學探索
偶然中的必然——夏娃偷食禁果原因的哲學性分析
淺談現代陶藝創作中的偶然性
創作隨筆
歡樂繪畫秀
歡樂繪畫秀
歡樂繪畫秀
創作心得
Unit?。保怠保兑谆煸~語辨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