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應辰《文定集》程氏節錄本三考

2018-01-28 03:21
圖書館研究與工作 2018年8期
關鍵詞:程氏玉山刻本

(湖北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湖北武漢 430062)

汪應辰(1118—1176年),初名洋,字圣錫,信州玉山(今屬江西上饒市)人,南宋高宗紹興五年(1135年)進士第一。汪應辰初授鎮東軍簽判,累官至吏部尚書,后因得罪宋高宗,遂自請外任,以端明殿學士知平江府。在平江任職期間,汪應辰又以米綱之事連遭貶秩,“力疾請祠,自是臥家不起矣”[1],宋孝宗淳熙三年(1176年)卒于家,謚“文定”,有《文定集》傳世。

汪應辰《文定集》又名《汪文定公集》《汪文定集》《玉山集》《玉山文集》。關于此書的版本情況,祝尚書在《宋人別集敘錄》一書已作了簡要介紹[2]。此后,李冬燕在祝尚書的基礎上,對汪氏文集的版本源流作了較為系統的考察[2]。盡管如此,汪應辰《文定集》仍有不少問題有待于進一步探討,如《文定集》的結集時間以及程氏節錄本的名稱、卷數和附錄等問題。為此,本文擬對有關程氏節錄本的若干問題逐一進行辨析。

1 《文定集》的結集時間及其版本

汪應辰的部分著述,宋人書目已有著錄,如尤袤《遂初堂書目》著錄了汪氏《汪端明內制》一書,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分別著錄了汪氏《唐書列傳辨證》二十卷、《玉山翰林詞草》五卷、《玉山表奏》一卷,趙希弁《郡齋讀書附志》則著錄了汪氏《玉山先生表奏》六卷,但《文定集》不見于宋人書目和序跋,至明代《文淵閣書目》才著錄汪應辰《文定集》,故李冬燕認為《文定集》五十卷本的結集時間應不早于元代中后期[3]。然筆者認為汪氏文集的結集時間可以作進一步界定。元初馬端臨所撰的《文獻通考》分別著錄了汪應辰《唐書列傳辨證》二十卷、《玉山翰林詞草》五卷、《玉山表奏》一卷,然《文定集》則未見著錄。而元末脫脫等人所修的《宋史》,其《藝文志》也僅著錄了汪氏《二經雅言》二卷、《唐書列傳辨證》二十卷、《翰林詞草》五卷,亦不見《文定集》。遲至明代正統年間,汪應辰《文定集》才首見于官修的《文淵閣書目》。從宋元明時期各家著錄的汪應辰著述來看,筆者認為汪氏《文定集》的結集應在元末明初之際。

明代永樂年間,解縉等人編《永樂大典》,曾將汪氏部分著述錄入《永樂大典》。正統年間,楊士奇等人奉敕編《文淵閣書目》,此書著錄汪應辰《玉山文集》一部,共十三冊,系全本[4]。弘治之時,程敏政于文淵閣發現汪應辰文集五十卷,遂將此書擇要摘抄,編為十二卷,是為程氏節錄本。那么,《文定集》在此之前是否有刊本流傳呢?程敏政《題汪文定公集抄》云:“玉山《汪文定公集》五十卷,舊有刻本,今亡,而秘閣本獨存?!盵5]687-688據此可知,在弘治之前,汪氏文集已有五十卷的刻本,惜已亡佚,而程氏所謂的“秘閣本”即《文淵閣書目》著錄的《玉山文集》。程敏政說《文定集》“舊有刻本,今亡”,那么文淵閣所藏的《文定集》應屬抄本,這與程氏所說的“舊刻”顯然是另一個版本。關于程氏節錄本的名稱,史籍鮮有記載,而今人論著也沒有提及。據黃虞稷《千頃堂書目》記載,程氏節錄本的名稱為《汪文定公集抄》,而程敏政為節錄本作跋時,題跋名為《題汪文定公集抄》,可證程氏節錄本的名稱確為《汪文定公集抄》?!锻粑亩ü吩诔堂粽安⑽纯?,僅以抄本的形式流傳。直到嘉靖二十五年(1546年),程敏政鄉人夏浚才將此書刊行于世,此為夏??瘫?,夏氏刻本為十三卷,與程氏節錄本略有不同。萬歷年間,又有夏九州刻本,夏九州刻本是據夏??瘫径乜?。

清修《四庫全書》時,館臣從《永樂大典》輯出《文定集》若干佚文,與夏氏刻本相校后,去其重復,勒為二十四卷,此即《四庫全書》本。館臣從《永樂大典》輯出的內容,有十分之四五不見于夏氏刻本,據清人陸心源說,館臣輯出的內容“凡文四百五十六首,詩五十八首”[6]584。盡管如此,《文定集》仍然有不少佚文,如陸心源就發現《賀郡王冠禮表》《謝轉官表》《賀左丞相啟》《賀中書林侍郎啟》《賀朱丞相帥紹興啟》五首佚文為《文定集》所遺漏,李冬燕在《汪應辰文集版本源流考》一文說:“光緒二十年(1894年)福建補刻《武英殿聚珍版書》,便將陸心源之輯佚作《拾遺》一卷附于《文定集》二十四卷之后?!盵3]據此看來,李氏顯然是將陸心源視為《拾遺》的輯佚者,實際卻不然。這五首佚文雖為陸心源所發現,但真正的輯錄者卻是傅以禮。傅以禮《華延年室題跋》云:“歸安陸存齋觀察心源是集跋,據《五百家播芳大全集》又得遺文六首(應為五首之誤——引者注),臚列篇目,見《儀顧堂集》。今檢原書,具錄全文,輯為《拾遺》附后?!盵7]192可知傅以禮是在陸心源的提示下,將佚文輯為《文定集拾遺》一卷。傅以禮是閩刻本《武英殿聚珍版書》修補工程的主持者,刊板時曾將自己所輯的《文定集拾遺》附于《文定集》之后。

2 程氏節錄本“二十卷”“二十一卷”兩說辨誤

關于程敏政節本的卷數,一般認為是十二卷,這在清代中期以前向無異詞,惟清末陸心源、傅以禮、耿文光等人有不同說法。陸心源、傅以禮均認為程氏節錄本為二十卷,而耿文光則認為是二十一卷,與傳統說法皆大不相同。

程氏節錄本二十卷之說最早由陸心源提出,陸氏《汪文定集跋》云:“汪應辰《玉山集》五十卷,見《宋史·藝文志》,明初已罕傳本,宏治中,程敏政始從文淵閣所藏摘抄其要,編為二十卷。嘉靖間,其鄉人夏??绦兄?,嗣后藏書家所著錄皆二十卷本,蓋原本之佚名久矣。乾隆中,館臣始從《永樂大典》輯出,凡文四百五十六首,詩五十八首,厘為二十四卷,較程本幾倍之。愚按:《播芳大全》卷一有《賀郡王冠禮表》一首,卷六《謝轉官表》一首,卷八《賀左丞相啟》一首,卷十《賀中書林侍郎啟》一首,卷十六《賀朱丞相帥紹興啟》一首,皆今本所未收也?!盵6]584

陸心源在《汪文定集跋》中兩次提到程氏節錄本為二十卷。不過,陸氏說“汪應辰《玉山集》五十卷,見《宋史·藝文志》”顯然有誤,《宋史·藝文志》并未著錄所謂的《玉山集》,陸氏此誤實際是沿襲自《四庫全書總目》。

關于程氏節錄本的卷數,傅以禮也認為是二十卷。傅以禮《文定集拾遺跋》云:“謹案:宋汪應辰《文定集》,《宋史·藝文志》暨本傳均未載。明弘治間程敏政于文淵閣得五十卷本,刪存二十卷,嘉靖中刊行。嗣后只選本流傳,原本遂佚。此卷從《永樂大典》采出,共二十四卷……歸安陸存齋觀察心源是集跋,據《五百家播芳大全集》又得遺文六首(按:應為五首——引者注),臚列篇目,見《儀顧堂集》。今檢原書,具錄全文,輯為《拾遺》附后?!盵7]192由此可見,傅以禮也明確將程氏節錄本視為二十卷。

耿文光所載與陸心源、傅以禮不同,他認為程氏節錄本為二十一卷,另有附錄二卷。耿氏《萬卷精華樓藏書記》云:“(《文定集》)一名《玉山集》,宋志五十卷,明初流傳已罕。程敏政得內閣本,摘抄其要為二十一卷,夏??讨?,附以遺事志傳,凡二卷?!盵8]

事實上,程敏政早已對節錄本的卷數作了明確說明,程氏《題汪文定公集抄》云:“玉山《汪文定公集》五十卷,舊有刻本,今亡,而秘閣本獨存,嘗請閱之,力不足盡抄也,手摘抄為十二卷如右?!盵5]687-688據此可知,程氏節錄本實為十二卷,陸心源、傅以禮、耿文光等人均誤。究其致誤之由,陸心源大概是把“十二卷”誤作“二十卷”,傅以禮作《文定集拾遺跋》時,特地提及陸心源所作的《汪文定集跋》,則傅氏“二十卷”之說應是沿襲自陸心源。而耿文光“二十一卷”之說顯然也是“十二卷”之訛。

3 程氏節錄本的附錄問題

汪應辰《文定集》程敏政節錄本為十二卷已無疑義,但問題在于節錄本是否有附錄?關于這一問題,祝尚書、李冬燕二人均未作論述。實際上,關于程氏節錄本的附錄問題,史籍已有不同說法。黃虞稷《千頃堂書目》著錄了程敏政摘抄的《汪文定公集抄》,此書包括正文十二卷,附錄一卷[9]。而清修《續文獻通考》則云:“馬《考》(即馬端臨《文獻通考》)載應辰《玉山翰林詞草》五卷,而《宋藝文志》(即《宋史·藝文志》)載其集五十卷,流傳已罕。明弘治中,程敏政于內閣本摘抄其要,編為十二卷,又附遺事、志傳等文二卷。今據《四庫全書》著錄較多十之四五?!盵10]據此可知,《續文獻通考》認為程氏節錄本除正文十二卷外,還有附錄二卷?!端膸烊珪偰俊匪d又有不同,該書云:“《文定集》二十四卷,宋汪應辰撰,應辰字圣錫,信州玉山人……《宋史·藝文志》載其集五十卷,明初已罕流傳。宏治中,程敏政于內閣得其本,以卷帙繁重,不能盡錄,乃摘鈔其要,編為廷試策一卷,奏議二卷,內制一卷,雜文八卷。嘉靖間,其鄉人夏??讨?,又附以遺事、志傳等文凡二卷,今世所行皆從程本?!盵11]《四庫全書總目》將程氏節錄本的篇目一一羅列,可謂言之鑿鑿。

事實上,以上記載均有問題。程敏政所作的《題汪文定公集抄》并未提及節錄本有附錄,夏?!犊掏粑亩ü颉穭t說:“此宋玉山《汪文定公集》也,全集五十卷,今亡,茲刻僅十二卷,蓋學士篁墩程公摘抄自閣本者云。乃冠以廷試策,附以遺事若傳,總為十四卷?!雹贀丝芍?,程氏節錄本惟有正文十二卷,附錄乃夏浚所加?!端膸烊珪偰俊吩诹_列程氏節錄本篇目時,認為程氏節錄本包括“廷試策一卷,奏議二卷,內制一卷,雜文八卷”,而李冬燕也據這一記載,認為“(程敏政)以個人之力抄出十二卷,編為廷試策一卷,奏議二卷,內制一卷,雜文八卷”[3],兩者均誤。據夏?!犊掏粑亩ü颉匪?,程氏節錄本原為十二卷,“廷試策”一卷是夏??檀藭鴷r所加,又以遺事、志傳作為一卷附后,這就是夏氏所說的“總為十四卷”,可知“廷試策”一卷并非程氏節錄本所原有。而《四庫全書總目》又說“(夏浚)又附以遺事、志傳等文凡二卷”,亦誤。查明代嘉靖夏氏刻本《汪文定公集》,正文實為十三卷,附錄僅為一卷。此外,李裕民《四庫提要訂誤》云:“考嘉靖刻本正文十二卷,附錄一卷?!盵12]此說亦誤。

除《續文獻通考》《四庫全書總目》外,《浙江采集遺書總錄》也著錄了一部《汪文定公集》抄本,系清修《四庫全書》時浙江巡撫采集,據稱是“學士篁墩程公摘抄自閣本者”[13],前引《四庫全書總目》所提到的“程本”實際就是此本,但此書正文有十二卷,另有附錄二卷,實際并非程氏節錄本。又據《四庫全書總目》所云,程敏政節錄本“編為廷試策一卷,奏議二卷,內制一卷,雜文八卷”,“嘉靖間,其鄉人夏??讨?,又附以遺事、志傳等文凡二卷,今世所行皆從程本”,可知《浙江采集遺書總錄》著錄之本實際是據夏氏刻本而抄寫。

4 結語

通過上述考察,汪應辰《文定集》大致結集于元末明初之際,它的版本則可以分為4個系統:一是五十卷本,即程敏政所說的“秘閣本”;二是程敏政節錄本,為十二卷;三是夏氏刻本,為十三卷;四是《四庫全書》本,為二十四卷。其中五十卷本和程敏政節錄本均已亡佚,實存夏氏刻本和《四庫全書》本兩個系統,現存《文定集》的各個版本基本是由這兩個系統衍生而來。關于程氏節錄本的卷數及附錄問題,史籍說法不一。結合程敏政《題汪文定公集抄》和夏?!犊掏粑亩ü颉返挠涊d,可以確知程氏節錄本為十二卷,且并無附錄,清人所謂的“二十卷”“二十一卷”兩說均誤。

自夏氏刻本《文定集》行世后,程氏節錄本已頗為罕見,而后世著錄的所謂程氏節錄本,實際大多為夏氏刻本。清末之時,程氏節錄本似乎尚存,光緒十一年(1885年)六月,葉昌熾在京師購得一部《文定集》,葉氏日記云:“(六月)初四日,至琉璃廠,遍游書肆,架上寂寥,其直倍蓰,與庚辰入都遠矣。惟購得宋《汪文定集》一部十二卷,明程篁墩節錄本,初不欲取,因有明善堂藏書印,出自怡府(即怡親王府——引者注),存之?!盵14]葉氏明確說自己所購的《汪文定集》是“明程篁墩節錄本”,且卷數也與程敏政節錄本一致,據此來看,程氏節錄本在清末之時仍然尚存。但民國年間,程氏節錄本已不見于諸家藏書目錄,亦未見公私藏書機構有收藏,則程氏節錄本可能在清末或民國時期即已亡佚。

注釋:

① 夏浚此序見于嘉靖刻本《汪文定公集》,后收入夏?!对麓惒荨肪砦?。

猜你喜歡
程氏玉山刻本
和刻本《事林廣記》中所見宋詞——《全宋詞》未收《迎仙客》詞六首
鄭之珍《勸善記》明清刻本流變再論
蘇東坡的母親
附式石盆景欣賞
浙江圖書館藏崇禎刻本《萍社詩選》述介
懸崖式盆景欣賞(一)
新安醫家程原仲辨治郁證經驗探析
黑城所出《地理新書》刻本殘片考
《豫》卦釋義
《補玉山居》:破解時代的寓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