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樂、扎實的“學本課堂”

2018-01-31 07:55陳櫻株
考試周刊 2017年101期
關鍵詞:學本課堂陶行知實踐

摘 要: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教育我們要以生活為中心的教學做指導,不要以文字為中心的教科書。在先生的眼中,教科書是為了躬行于實踐,而絕不是紙上談兵。那么如何正確使用教科書,為孩子營造高效課堂?本文將以幾位專家的課堂教學及報告講座為例進行探索,在名師指引下總結經驗教訓。

關鍵詞:陶行知;學本課堂;語用;實踐

又是一個令人難忘的人間四月,在這個鳥語花香,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我們一起探索、學習,感受了“學本課堂”的陣陣香氣。蘇局長關于“教師職業幸福感”的解讀深深地吸引了我。她說“所謂的教師幸福感就是家長信任你,學生喜歡你,專業上游刃有余?!边@不禁讓我聯想小學語文教科書到底該怎么教?怎么教是扎實有效的,孩子學起來又是快樂的呢?

一、 以學生為本,創新課堂

孫建鋒老師的課堂創新,而又緊扣主題,引人深思。整個課堂的設計,讓人總是猜不透下一個環節會是什么?教師啟發學生去思考,去回答“締造完美教室”的含義。師生之間的關系平等、民主,互動頻繁,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很高。教師教學過程中穿插的V視頻,都是緊扣教學主旨,體現了締造完美教室的一部分。孫老師以“V視”的形式帶我們走進人生的不同階段,引導孩子們如何締造完美教室。首先來到幼兒園,視頻中一位小朋友正在挑戰十級的木馬跳箱,一次、兩次、三次……怎么都跳不過去,嘗試很多次后最終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終于成功跳過了木馬??赐暌曨l,我心中的云霧越來越濃,這個視頻和完美教室有什么關系呢?不禁陷入沉思。隨后在孫老師的引導下,我看到了這位小朋友在一次兩次失敗時,他的老師并沒有讓他停下來,而是一次又一次讓他嘗試,并且在這期間,同學們不停地鼓勵著他,父母安靜地等待著他。老師一次次給的機會、同伴的鼓勵、父母的靜待花開和自己的不懈努力都是支撐自己一次次跳躍的力量,而這樣的老師、同伴、父母、自己不就是“完美教室”的締造者嗎?聽到這里,我豁然開朗,心中的云霧逐漸消散,心想這不就是“完美教室”嗎?締造完美的教室,其實就是在締造完美的人。當聽到孫老師將視頻中的“跳木馬”聯系到“生活中的坎兒”,引導孩子們明白只要正確對待生活中的“木馬”,就沒有過不去的坎兒時,我內心忍不住一顫,深深地感動著。教師本人也是通過這節課向我們詮釋了要締造完美教室需要的是每一個人,要締造完美教室這個涵義所包含的是廣闊的,不僅是平等民主的師生關系,也是家長的支持,教師教學方式的改變,學生思維的改變……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我一直在反思自己的教學方式,或許過于死板,過于權威,不夠尊重學生的自主發言權,孫老師的課堂不就是“學本課堂”的體現形式之一嗎?要成為這樣的老師,首先也要和孫老師一樣,眼里有學生,真正地讓學生去說,去表達。

二、 重語言積累,多讀多悟

上海師范大學的吳忠豪教授“關注學生語言實踐,提升語文核心素養”的精彩報告,也讓我們一線的教師受益匪淺。報告中,讓我銘記于心的是他對于語言積累的重要性,及語言運用的實踐性的強調。吳老師說,小學生是閱讀的黃金時期,也是閱讀積累的黃金時期。沒有足夠的閱讀積累作保障,將對孩子的閱讀及寫作能力都有影響。吳老師的講解非常細致,他指出“把課外閱讀當成語文課程的補充”這個觀念是錯誤的。他以山東文科狀元為例,告訴我們大量的閱讀,對于語文學習有多么重要。語言積累的重要性,作為語文教師的我們首先得有這個觀念,那么體現在課堂上就是多讀,多背,學會運用,進而舉一反三。吳老師在課堂上舉了幾個例子,讓我深有體會:蘇教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荷花》一課,這么美的課文就不需要老師多作教材的講解分析了,而是讓學生多讀多感悟。比如一些優美的句子“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薄拔矣X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我在教學的時候,總是重在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再去讀。其實,讀書百遍,其義自現。應該讓孩子們自己去多讀,多感悟,讓孩子在讀的基礎上去說說自己的理解。就像孩子背誦課文時也是一樣,死記硬背,很難形成長久的記憶,熟讀理解基礎上的朗讀才能真正地內化為自己的東西。

三、 重語用實踐,多寫多練

吳老說通過“語文教學原理的再認識”告訴了我們語文課上到底該教些什么。他重申了“語文不是學課文內容,而是用課文學閱讀、學作文”“學語文重點不在理解,而在運用”“語文能力不是教師講會,而在實踐中獲得”。這三點我們或許都聽過。但是,我對學生運用知識及實踐能力的培養是不到位的。吳老師,用了四十多年的教學經驗告訴我們,一堂課綜合性的表達練習應有6~10次,運用課文語言表達練習12~20次。這也告訴了我們,一堂課,課前的準備是有多么重要。

吳老師不僅是傳授了多年來寶貴的教學經驗、理念,更是用鮮活的實例讓我們明白怎么設計教學目標,怎么抓重點。比如他提到了蘇教版三年級下冊《趕?!?。本文動詞的運用很有特點,如“追浪花”“捉螃蟹”“撈(摸海魚)”“撿貝殼”“(撈)捉海星”“抓(捏)大蝦”……用詞不重復,而且很準確。上課的時候,就要講講這些動詞用得妙在什么地方?為什么要這么用?另外,這篇課文中嘆詞的使用也很有特色,讀的時候要讀出不同的語氣,讀出理解。除了理解外,要有相應的設計,讓學生通過實踐來獲得語言積累。

吳老師,還用一篇孩子的習作前后修改稿來告訴我們怎么教孩子去寫作文。教師的點撥太重要了!學課文除了學習閱讀還可以練習寫作,那些精彩優美的句子,就是我們身邊信手拈來的素材??!我們應該教孩子怎么去把學過的詞句變成自己的東西,怎么把積累的知識拿出來運用。教師應該把時間留給孩子們,多讀,多思,多練,這和“學本課堂”是融會貫通的,也是快樂課堂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張映生.探索學生在語文課堂上“活”起來的途徑[S].文教資料,2012(31):47-48.

[2]張春娜.給課堂加點料,讓語文活起來——在語文教學中的一點探索[S].課程教育研究,2015(26):61-61.

作者簡介:陳櫻株,江蘇省蘇州市,昆山經濟技術開發區包橋小學。endprint

猜你喜歡
學本課堂陶行知實踐
我們的100期紀念2011-2020
陶行知教育名錄
農村初中英語“問題導學型”學本課堂教學模式初探
教學相長新內涵視閾下的學本課堂
初中政治教學中強化新八德教育探討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生物專業師范生教學實習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校企協同實施高職專業課程改革的實踐研究
陶行知生活力專題研究的形成及其發展趨勢
陶行知的賞識教育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