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風格教師”

2018-02-02 14:05董梅
祖國 2018年1期
關鍵詞:風格教育教師

摘要:具有獨特教學理念和鮮明教學風格的老師我們稱其為“風格教師”?!帮L格教師”在教學中具有天然優勢,本文就風格教師的表現特點、在教學中的作用、自我培養注意事項等方面做以初探。

關鍵詞:教育 風格 教師

在十余年的教學生涯中,我常常聽到學生的心聲:“我喜歡XXX老師,她上課太有趣了;我喜歡XXX老師,他上課就像講故事,我好喜歡上他的課”……

顯而易見, “風格教師”在教學中具有天然優勢。雨果認為:“風格是打開未來之門的鑰匙?!彪m然這話是針對藝術品,但可引用到教育教學中。獨樹一幟的教學風格,可以彰顯獨特的人格魅力,對學生產生巨大影響。

教師其實就是藝術家,他的“作品”便是優秀的學生、實用的人才。教師的一節課,如同一首詩、一幅畫、一段旋律、一項發明,是獨一無二的創造。毫無疑問,老師的教學風格不可置疑地對于塑造學生的性格、充分發掘其潛力、幫助樹立遠大理想具有重要的標桿和參考作用。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一位好的老師總是循循善誘、諄諄教誨,會引導孩子具有博愛、正直和具有遠大抱負和理想的人;一位好的老師,就是一個好的榜樣,可以成為一批人成長、成才道路上的參照勵志對象;一位好的老師,總會竭力想辦法滿足孩子的追問,給出最準確、最科學的解答。而這其中,最受學生歡迎的好老師,必定是具有鮮明的個人特點和教學風格。

如今教育強調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培養個性鮮明的人才,所以,它呼喚著個性化的教育,呼喚著具有個性化風格的教師。

作為一名從事小學語文十多年的教師,本人從教學實踐中發現,如不注意積累,或年復一年地勞作,卻無意于創新,充其量我們只是一個不受學生歡迎的教書匠。而一位獨立特行、不按照“規定”授課的老師則很受學生歡迎,而且大量的事實已經表明:單純說教已經落伍,“按套路出牌”授課已引不起學生興趣。

事實上,一位風格獨特的教師因具備了自己獨特而鮮明的教學風格,不但深受學生喜愛,而且還能推動著各項教育教學工作的發展,實踐也證明,獨特的教學風格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

那么,作為一名教師,如何才能形成個性鮮明,深受學生喜愛的教學風格呢?

一、知識更新,完善自我

要學習教育的基本規律,練好基本功,掌握教學的基本方法。這是教師追求教學風格的前提。想成為有獨特風格的教師,只有在嫻熟地運用教學方法技巧的基礎上,才談得上形成獨特的教學風格。要善于學習研究他人的經驗和方法,得其精髓,融于自己的教學中去,比如對那些富有經驗和成就的教師的公開教學、教學錄像、課堂教學紀實、教案、講話錄音、經驗介紹等,都應悉心研究,虛心學習。同時,要不拘一家,博采眾長。教師只有在廣泛汲取優秀學科素質教育藝術成果的基礎上,又能根據自己的個性和才能,在教學中發揮創造,才能獨樹一幟,別開生面,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教師個性對教學風格的形成起著決定作用,歐陽修說過:“教學之法,本于人性”,教師的個性不同,其教學的風格就不會一樣。這就要求教師要學會認識自己、改善自己、發展自己,要注重心理健康,時時有樂觀向上的積極情緒,保持振奮的精神,增強心理承受力,激發競爭意識,以及用自己的方式處理教育教學中的問題。只有做到上述要求,教師才能真正完善自己的個性,才能以高尚的人格塑造人,以淵博的知識培養人,以科學的方法引導人,以優雅的氣質影響人,在教育過程中與學生一起成長,形成鮮明的個性風格。

二、正心正己,個性鮮明

觀念是教育教學風格形成的核心。如果沒有一個明確的導向,沒有牢固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沒有一個養育桃李的責任感,是無法擔當教師這一職業的;如果現在仍然抱著“知識教育”的觀念不放,忽略能力和素質方面的教育,即使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也根本難以達到提高教學效果的目的。

教師的職業思想、審美情趣、道德人品、情操修養等方面的內涵,通過具體的教學過程,體現出了他的人格精神。正是因為教師的人格精神滲透于教學內容中,貫穿于師生交往中,反映在對事業的態度上,所以,它往往直接反映出教師的教學個性。任何形成風格的教育都應該且必須有自己獨到的思想核心作指導,現代教師應該注重構建知識、能力、素質三位一體的新型人才觀。

三、善于借鑒、敢于創造

作為教師,在追求個性化教學風格的道路上,應注意從自己的實際出發,敢于突破和創新。具有獨特教學風格的教師,他們的教學之所以會贏得人們的廣泛贊譽和欣賞,除了因為他們高超的學科素質教育藝術能給人以美的享受外,更因為他們的教學自成風格,在他們的學科素質教育藝術中蘊含著智慧和創造。凡是教學上形成風格的教師,都是在認真地汲取成功的教學經驗的基礎上不斷創造才獲得成功的。

不過,即使形成了自己的教學風格,也要做到不斷揚棄和創新。學無止境,藝無止境,只有不斷創造,才能永遠保持自己的教學風格的生機和活力。我在十余年的小學語文教學中,通常根據課文內容確定課堂氣氛和秩序。講述為人處事道理的內容,則在課堂上剖析課文的內涵,突出以理服人;遇到感情豐沛的散文,則突出激發學生的感情,以情動人;有的課文意境悠遠,我便花足夠時間讓聲音響亮、對文章有體會的學生誦讀;遇到有情節的內容,我還會把孩子們組織起來,現場實景演繹。

這些不同的風格和方法,一部分自創,一部分借鑒其他老師,經過教學實踐的檢驗,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如今學生們都非常喜歡我的課,他們說,在我的課堂,有自由、有新鮮感,還有很大的成就感,其他老師也都戲稱我的教學為“董派”。所以,借鑒也是一種途徑,但要注意模仿和借鑒的限度,齊白石先生說過:“學我者活,似我者死”。走跟蹤、模仿的捷徑,是形不成獨特風格的。

清華百年歷史上四大哲人之一的陳寅恪大師提出,“無自由之思想,則無優美之文學”,借用到教師教學中,我把它可表述為:“無獨特之風格,則無教育之特色”。

參考文獻:

[1]田勇生.從名師的教學風格看語文個性化教學[N].江西教師網,2012-5-7.

(作者簡介:董梅,新疆阿勒泰地區北屯市北屯中學,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endprint

猜你喜歡
風格教育教師
國外教育奇趣
題解教育『三問』
最美教師
未來教師的當下使命
教育有道——關于閩派教育的一點思考
解讀木刻版畫在動畫中的運用
佛教文化旅游區植物的選擇
圓我教師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