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失敗教學案例的反思

2018-02-10 14:00
中學語文 2018年9期
關鍵詞:三味書屋百草園課本

楊 超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人教版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第一課,本單元說明為:“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有幸福的回憶,美好的向往,也會有小小的煩惱。這個單元的文章,或記錄作者成長的足跡,或展示他人成長的歷程,都給我們以有益的啟迪。學習這個單元,要整體把握課文內容,并結合自己的經歷和體驗,深入體味文中的感情,注意學習文章的表達技巧?!?/p>

一、案例簡介

為了提高學生學習自主性,本單元的所有課文我事先叫學生充分預習之后,再根據自己的興趣進行選擇,并充分說明理由。這樣既可以讓學生迅速熟悉課文,掌握學習目標,又可以營造班級討論和主動學習的氛圍。通過2節課對本單元的充分閱讀和討論準備之后,學生開展一場積極踴躍的發言。

我預想,選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課的學生應該占到三分之一或是更多,因為作為經典課文,它具有很強的趣味性??蛇x課的結果卻出乎意料。全班69人選擇最多的是林海音的《爸爸的花兒落了》,其次是普希金與弗羅斯特《詩兩首》,第三是安徒生《丑下鴨》,第四為王安石《傷仲永》,而《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只有一位同學選擇。而且選擇本課的同學說理牽強,并未深入作品。對這種結果我深感不解。

我只能打亂我的教學順序,按照學生的選擇上課。兩周后,終于輪到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課文了。當我安排學生再次默讀課文后,我調查性地提出了幾個生活小問題。這時,課堂出現了戲劇性的一幕。

我問:“同學們,你們見過何首烏嗎”?

“沒有?!?/p>

“知道桑葚嗎”?

“不知道?!?/p>

“有沒有誰知道皂莢樹什么樣子”?

“不知道?!?/p>

“見過蜈蚣沒有”?

“見過?!?/p>

我終于舒了一口氣。

可我真不知道這課還怎么上下去。

從教育規律上講,學生最淺層的學習是灌輸,高一層是體驗,最高層是感悟。此時的課堂我遇到了一個根本問題,概念可以講解,實物如何講解呢?沒有體驗,怎會有感悟。課文中“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里去了。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趣味”。這一段是文章前半部分回憶童年快樂時光的起點,也是學生體會和感悟的開始,例句練習的范例,繞肯定是繞不過去的。于是我重新備課,把多張實物圖片展示給同學們,伴隨著一陣陣驚呼和噓嘆,終于度過了本課教學過程中第一個環節——感知課文。

課上完了,我完全沒有最初預設的喜悅和滿足,有的只是對課文干巴巴的解讀和字句簡單的理解,這堂課無疑是失敗的。

我想,問題出在哪里?對此,進行了反思。

二、原因分析

1.教師的備課單向性,沒有充分考慮學生的生活實際

教師備課按照大綱和課標解讀的要求是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實際和認知水平的,但是,學生的實際和認知水平是一個豐滿的成長過程。教師對學生的了解要有一個時間的長度,因此,老師對學生的了解不管在任何時候而言都是片面的。另外,教師更多的只是了解了學生的課本知識掌握的程度,而非生活和社會認知水平。恰巧,由于新版教材編排和功能上的要求,課本已越來越多的與生活、社會等非課本知識相聯系,面越寬,未知則越多。因而,學生對非課本知識了解的未知和參差情況,必然造成課本知識遷移理解和掌握上的不均衡,甚至表現為一種障礙。

隨著知識更新的速度和信息傳播速度迅速加快,教師的備課與學生的認知水平之間將在以后出現越來越多的錯位。這就需要教師不僅僅在課堂上了解學生,更多的是在生活中了解學生。

2.教材內容的時代特征拉大了師生之間教與學的距離

這其實還是一個認知的問題,只不過這個問題更加具體,也更加具有現實意義。以《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為例,文章寫于1926年,距今近90年。魯迅先生進入三味書屋學習是1892年,距今124年。也就是說,魯迅筆下的童年趣事是清光緒18年發生的。那個時代和今天孩子們所生活的時代完全是兩個不同的世界。作者筆下的童年,對于今天的學生來說猶如童話一般,這樣的作品內容顯然與學生有很大的距離。再優秀的文學作品如果拋開時代特征和讀者對象這兩個條件都會失去生命力。魯迅先生是讀書人敬仰而摯愛的,他的許多作品入選課本正是因為與時代緊密的融合在一起,時代需要他的精神和鼓勵。但是,《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是一篇回憶性的散文,帶有很強的敘事性,那么我們就必須得考慮讀這篇文章本身要有一種真實的體驗,學生如果缺少這種體驗和經歷,文章的吸引力和可讀性勢必大打折扣。

3.太多的“愛”讓學生失去了很多體驗的機會

上文提到學習方式中的“體驗”,我們的學生并不是沒有體驗的機會,只是相對比較少。但這種本身就比較少的機會卻被種種“關愛”美好的剝奪了。

在“獨生子女”遍布的今天,在安全重于一切的警鐘長鳴中,在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一片吶喊聲里。愛,似乎成為了孩子們不能承受之重。關愛子女自然無可厚非,但如果關愛成為了桎梏孩子成長和發展的枷鎖,成為扼殺孩子興趣愛好的利刃,成為遮擋孩子視界的蒙幔,肯定是得不償失?!皟灝悺弊优疅o法在立足于社會,無法認識自然,無法處理人際關系的案例屢見不鮮。這就至少說明只求孩子智商的拔高而忽略情商的構建在人格上是不健全的。

社會、家庭、學校給與了他們太多的關注,這種關注有時候近乎于苛刻。他們背著大大的書包往返于學校和家庭之間,課余還得進這樣那樣的補習班。他們的確得到了很多,他們的智力值超出同時期的我們??伤麄兪サ氖鞘裁茨??他們失去了連接時代的記憶,失去了童年屬于自我的人格,更失去了課本照應生活的真實。

最后,我想,這一切是不是可以改變?從現實出發,從課堂出發,從我們自身出發,多一些對學生的了解,多一些對教案的思考,多一點在生活中對學生的引領。讓他們成長得更加快樂,更加自信,這更是一名執教者應該鑄就的浮屠。

猜你喜歡
三味書屋百草園課本
百草園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園
游百草園
三味書屋
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游百草園
三味書屋之“三味”
多元訓練 實現讀寫轉化——以部編版《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的仿句為例
精選課本題改編練習
精選課本題改編練習
精選課本題改編練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