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農村小學教師信息素養研究及初步成效

2018-02-13 01:37羅玲玲
湖北教育·教育教學 2018年12期
關鍵詞:課題課件多媒體

羅玲玲

《智慧校園環境下提升農村小學教師信息素養的研究》是武漢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2016年開題以來,武漢市新洲區陽邏街第五小學充分利用學校的信息化資源,逐步培養一支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教育教學、多媒體軟件創作及應用的骨干教師隊伍,探討提高教師信息素養的培訓模式和方法。力求實現教師信息素養以及教師運用信息能力的提高,更好地為廣大師生的終身學習,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信息技術融入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教育領域也不例外。教師作為教育實踐的組織承擔者和教育改革的具體實施者,其信息素養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教育的效能和效果,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教育改革的成敗。

信息素養是一種可以在信息社會中獲得信息、利用信息、開發信息方面的修養與能力。對教師而言,是指在教學過程中,獲取、分析、生成、接受、存儲、使用、傳遞和創造信息的能力,它包含了信息意識、信息知識、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等多個方面。

一、智慧校園環境下提升農村小學教師信息素養的方法和途徑

農村小學教師需求的層次性、信息素養水平的差異性、信息素養的指向性決定了教師信息素養培訓要采取多種方式、多種形式,注重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以使不同專業、不同層次水平的農村小學教師都能找到符合自己的信息素養培訓課程。

1.思維引導法

樹立科學信息素養觀,改變傳統的思想觀念是信息素養提升的基礎和關鍵所在,要注重培養教師對信息的敏感度和重視程度。

信息素養在傳統的教育觀念中一直沒有作為教育工作者必備的能力加以硬性規定,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課堂教學手段發生了巨大變化,培養教師信息意識、信息觀念,加強培養教師信息素養工作顯得尤為重要。

2.資源支撐法

從調查看,影響小學教師信息素養最直接的因素就是硬件建設。因此首先要觀念到位,努力增加基礎設備的建設,盡可能地提高設備的利用率和使用率,為提高教師信息素養創造良好的物質條件。鑒于缺乏符合實際教學要求的教學資源的情況,一方面加強對小學教師信息技術培訓,推薦和開發易學易用的教學軟件,使大多數小學教師能夠快速上手。另一方面加強網絡資源的開發與建設,使小學教師快速、便捷地獲取有用的教學資源。

3.全面覆蓋式培養法

在客觀定位差距的前提下,對全體教師展開系統地培訓,分內容、分年齡、有計劃、有目的和有步驟地開展教師培訓工作,從而提高教師現代教育技術整體水平,總結得出培訓的模式和方法。

(1)優化校本培訓,構建校本培訓模式

我校按照我區提出的“人人都是培訓者,人人都是資源建設者”的校本培訓理念,以任務驅動的方式,認真組織開展以“遠程教育培訓”和“校本資源庫建設”為主要任務的校本培訓工作,同時通過對骨干教師隊伍培訓、教育管理層培訓等多種培訓模式相結合,多層次,多梯度的探索農村小學教師信息素養的培養模式。

為了使教師的信息素養的提高得以落實,我校在具體實施中主要遵循多維分層策略:即多種維度、多種角度,分層次進行培養與訓練。

(2)鼓勵自我培訓,提高學習水平

要使教師利用現代技術的教學技能、教學水平、教學成果能有突破性的發展,并不是一兩次培訓就能做到的,而必須是長期的學習與實踐,必須依靠教師自身的自覺行為,把提高、學習作為工作的一部分。還必須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動性,進行自我培訓,把一些教師通過自學或通過查找資料能解決的問題納入教師自學的內容,建立自我學習激勵機制。

(3)提倡合作互學,實現共同進步

在開展校本培訓和自我研修的同時,還應注重指導骨干教師之間開展學習交流與合作,共同分享經驗,互相學習,彼此支持,共同成長,盡可能防止和克服教師各自為戰和孤立無助的現象。還可以為教師提供更多的“走出去,請進來”的學習提高的機會,學習他人之精華,讓他們接觸到并學習到更多的“真經”。另外,在手機普及應用的今天,還可以指導教師學會運用微信學習和分享更多的信息知識,并在微信群里學會交流研討信息知識問題。

4.實踐提升法

學校積極為教師們創造條件,鼓勵教師利用計算機和互聯網來處理日常事務,鼓勵教師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活動,使教師們能夠做到學以致用。

(1)精編教案,精選素材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要在有限的40分內較好地實現教學目標,媒體的合理選擇和優化組合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運用多媒體教學,這不僅是單純的教學形式、教學手段的變化,還應從教學的整體來考慮。因此,教學形式、手段必須服務于教學內容,同樣教案編寫須符合多媒體應用,這就要求教師更認真深入鉆研課程標準,把握教材要求,分析教學對象。

對教學資源的搜集、整合,自始至終應從教學需要出發,融合教學思想、教學風格和方法。先吃透教材,寫好教學設計,然后根據需要制作課件,不能盲目使用課件,這樣才可以真正駕馭課件,使課件真正為輔助課堂教學而服務。

(2)精心制作,精于操作

為了使多媒體課件更好地為教學服務,提高語文課堂效率,教師制作多媒體課件時,首先要明確教學目的,精心設計教學過程,切不可只追求課件的多樣化而棄本求末;其次還要從課件界面切換是否合理、文本是否清晰、畫面是否美觀、flash動畫是否必要這些方面去優化播放視覺效果。教師使用多媒體課件時,應注意與講解法、提示觀察法、導讀法巧妙結合,更好地發揮多媒體課件的作用。

在課件制作完畢后,課前需多次練習操作,才能在課堂教學中操作得當,應用自如。

(3)合理運用,趣味得度

恰當地使用多媒體手段,把真切的畫面展現在學生眼前,可以使他們產生身臨其境的感覺,充分調動多種感官展開豐富的想象或聯想,激發起濃厚的學習興趣,有了興趣,學生學習才有成功的信心,才有對知識的渴望,從而產生主動學習的行為和優秀的學習效果。

(4)有機運用,直觀得體

多媒體教學具有直觀性、形象性和生動性的特點,但是,很多時候過于直觀和形象生動也容易走向反面,即學生只是機械地看,而缺乏一種思考和想象的意識。對話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應該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進而產生濃厚的對話興趣和熱情為重要的目標取向。因此,教師需要對多媒體課件進行有意識地處理,使其在直觀的同時具有更多的懸念,具有更多的空白,具有更多的想象與思考的空間。

(5)有力把握,啟發得到

教學時,教師要創設特定情境,啟發引導學生放膽提問、答疑,形成師生課堂情感交流、互動的雙向配合,讓學生不知不覺地完成著一個又一個并不簡單的學習與訓練任務,從而達到最佳教學效果。

(6)有效掌控,拓展得當

計算機網絡為師生提供了快捷的、豐富的信息資源,有目的地指導學生搜集、查找某些自己感興趣或自己關心的信息資源,可以不斷地訓練學生使用信息的能力,拓展學生的閱讀面,豐富學生的知識。如果教師用多媒體把自己或他人的感悟用畫面、音樂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以為這是在幫助學生理解,殊不知這種教學是把教師自己的意志和理解強加到學生的思維當中,使學生省去了思維活動的感悟過程,不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 ?? 5.專題模塊教育法

在開展師德師風教育活動中,學校要將規范教師的信息行為、提升信息道德水準作為專題模塊來開展教育活動,使教師逐步形成高尚的信息道德。在實際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注重知識產權的保護,遵循信息法律法規,按照一定的信息規律辦事。樹立起新的道德觀,養成良好的信息行為習慣,約束和制止各種不文明行為,更好地獲取、使用和傳播信息知識,杜絕網上原版下載、剽竊他人成果的現象。教師成為學生信息倫理道德的典范,能夠解決和處理學生所面臨的信息倫理道德問題,關注學生的信息倫理道德發展,促進其健康的發展。

二、課題研究的成效與應用

信息化的時代浪潮和“促進人的發展,培養發展的人”的辦學理念引領,讓學校積極投入到課題研究中,歷時兩年,在教師信息素養與專業發展關系的研究、教師信息素養培養與教師專業化水平提升的方法和途徑、通過探索教師信息素養培訓的途徑、開展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課堂教學研究等方面獲得了一定的成效,為推進學校和教師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

1.促進了師生信息素質的提高

(1)促進了教師運用計算機水平的提高

通過幾年的課題研究和實踐,促進了教師觀念的進一步更新,提高了研究者各方面的素質。90%的教師能夠熟練操作計算機,80%的教師能夠熟練地使用多媒體網絡技術進行教學教研活動,80%的教師能夠獨自制作或合理利用課件進行各種教育教學活動作開發教學軟件,90%的教師達到了四會:會使用和制作教學軟件,會上網,會電子備課,會網上答疑。

(2)改變了教師的教學行為

教師對信息技術的認識以及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由最初的模糊轉為清晰,由茫然轉為理解,對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的整合的態度有最初的抵觸轉為積極實踐。

(3)增強了教師自覺教研的意識

通過課題研究,開展教研活動,教師們的教育教學水平有了明顯提高,我校教師不論從理念上還是從實踐上都明顯地優于同級同類學校的教師們。

近兩年教育教學論文及案例獲獎42篇:國家級4篇、省級8篇、區級2篇,與課題有關的27篇,教學案例1篇;教育信息化大賽作品獲獎區級8人;主講區級公開課獲獎6人;指導學生獲獎18人:省級15人、市級2人、區級1人,獲得“市優秀青年教師”稱號教師1人。

在省、市、區、街組織“堂堂清”“課內比教學”“一師一優課,一課一名師”等競賽活動中, 2016~2018年度,我校教師共獲得12節優質課獎,并在區域內進行展示和交流。學校教師承接市個人課題2項、區級個人課題20多項,結題率達到100%。

(4)改變了學生學習方式

隨著課題研究的深入,教師教學觀念的改變,學生學習的方式也隨之發生改變。由于信息化手段大量滲透于日常生活與教育教學活動,學生的學習逐漸打破時間與空間的束縛,實現無縫隙、無阻礙學習,他們的教師也由現實的教師、家長、同學,逐漸與計算機、網絡等接軌,學習互動也由單純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家長與學生互動,加入了人機互動。應該說,學生的學習方式已經進入了多元化時代。

2.帶來了課堂方式的變革

教師的教學方式得以改變,觀念在實踐中提升。教師能利用信息技術優化教學設計,內容與方法有機融合,在智慧校園環境下有針對性地設計學生的學習和研究活動;教師能善用信息技術和環境,正確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系,有效地應變和機智處理課堂生成資源。課堂不再是“教師為中心”,而是注重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學生的潛能。

在武漢市基礎教育應用平臺上曬課17篇;在校園內微信共享視頻29個;在課題QQ群公布視頻30個;收集整理教學公開課視頻近40個,制作教學課件獲獎計18件,其中市級6件,區級12件。

3.提高了學校的辦學水平及整體形象

通過課題研究,學校一大批參加課題研究的教師和學生的信息素養得到明顯提高,這批師生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成為學校課題實驗研究的有力推動者,對學校教育改革的深化,全面工作的開展起到了促進作用,從而全面帶了學校教育教學信息化和學校辦學水平的快速提升。

我校在已取得成績的基礎上,近年來,學校先后被評為“武漢市特色學?!薄拔錆h市素質教育示范?!薄拔錆h市現代化示范?!薄敖處熜袆泳W絡學習先進單位”,連續三年被評為區“教育裝備管理工作先進學?!?、連續三年被評為區“教育教學管理先進單位”。

反思課題研究兩年多來的歷程,我們感覺有辛苦、困惑,也有成功、歡樂;有缺點、不足,也有進步、收獲。我們在反思中前行,在困難中進步,在問題中成長。

(作者單位:武漢市新洲區陽邏街第五小學)

責任編輯? 陳殷

猜你喜歡
課題課件多媒體
借助多媒體探尋有效設問的“四度”
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
第一次寫課題
多媒體在《機械制圖》課中的應用
用Lingo編寫Director課件屏幕自適應播放器
“十三五”醫改的新課題
從“廣用”到“省用”——談音樂教學中課件使用的“度”
多媒體達人煉成記
提高高中數學多媒體課件質量的幾點思考
適切 適時 適度——說說語文課堂的多媒體使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