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中生數學學習過程中“走神”現象分析及對策研究

2018-02-24 19:01孔垂青
新課程(中學) 2018年12期
關鍵詞:走神情境語言

孔垂青

(江蘇省昆山市新鎮中學,江蘇 昆山)

從教多年來,教師難免發現學生數學學習效率比較低,缺少主動性,在與他們進行交流時,學生總是回答:“是我走神了,下次我一定改”,但是,下次還是老樣子,照樣效率低,而他們的回答也都是“走神”,似乎,“走神”兩個字是包治百病的處方,其實,“走神”只是一個善意的謊言,在它背后存在許多的問題。很多女生的家長會說:“沒見過幾個女孩子能學好數學的,你也肯定學不好?!边@句話往往會給學生自我心理暗示:女孩子學數學就是困難。這種潛意識的影響體現到她在平時數學學習,每當上課聽到難的知識點時,她會認為自己肯定聽不懂,導致她們每次上數學課“走神”。但是反過來,這種“走神”行為又會加劇她們的自責、不安,認為自己沒有好好學習,并直接影響到整個學習狀態,產生了學習障礙。

從心理學上看,“走神”是必然的,初中生一般在13至15周歲,心理學上稱為“少年時期”或“學齡中期階段”,這個時期的學生正從童年期走向青年期,也是一個急劇變化的時期,在這個時期,無論是生理上、還是心理上都有著明顯的變化,腦垂體對神經活動的興奮以及抑制不太穩定,所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會很容易走神,行動和思維出現不穩定;無意注意在這時期起到主導作用??偠灾?,初中學生學習狀態處于半成熟、半幼稚狀態。因此,“走神”一直會存在。

既然“走神”是初中階段學生普遍存在的狀態,那么,教師不能杜絕這種現象的發生,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該尋找并總結學生不“走神”的時間段,同時通過一些干預手段,讓學生少“走神”,筆者在教學中發現并總結了一些有效應對策略。

一、課堂上創設有效的情境吸引學生注意力

在初中教學中,創設情境非常重要,情境教學往往以“形”作為教學手段,以“美”為教學過程的突破口,以“情”為教學過程的紐帶,以“思”為教學過程的核心,以“周圍世界”為教學過程的源泉,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求知欲望,成為一節課中最活躍的時間。因此,教師應該充分利用情境教學,抓住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首先,教師要注意問題情境的應用,從生活以及學生已有知識兩方面出發,精心設計好問題情境,使學生在認知方面不斷產生沖突,深陷于想解決問題但是目前自己已有的知識有無法解決的矛盾之中,從而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在“實數”教學過程中,在引入無理數概念時,教師可以創設這樣一個問題情境:有兩個邊長為1的正方形,如何剪拼后再得到一個大正方形?如果這個大正方形邊長為a,則a要滿足哪些條件?a是整數嗎?a是以2或者是3為分母的分數嗎?a是分數嗎?這樣的問題情境提出后學生的求知欲望得到提高,在討論過程中學習效率得到了提高。

其次,教師要注意操作情境的應用,從心理學上看,實踐操作是青少年智力活動的源泉。動手實踐是學生學習數學過程中重要組成部分。它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展開與折疊”第二課時,設計了一個情境:將一個正方體沿棱剪開,展開成平面圖形。在教學中,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先想一想,再動手實踐。學生在實踐、交流時學習效率非常高,同時動手實踐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教師生動的語言帶動學生的學習活力

教師語言在教學過程中非常重要,是教師完成整個教學過程的重要手段。雖然現代教學技術在數學課程中使用非常頻繁,但教學語言的作用是任何其他教學手段取代不了的。教師具有良好的教學語言,常常使教學藝術錦上添花。相反,教師教學語言表達不清,則會導致課堂教學失敗,學生注意力不集中,上課容易“走神”,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教師應該追求良好的教學語言藝術。

教師有了生動風趣的語言,學生才有學習的快樂。而生動的語言需要深入淺出、幽默易懂、形象具體、具有強烈感染力。教師通常是引用學生熟悉的知識和例題,當作合適的比喻,將概括和抽象變得具體和形象,將深奧乏味枯燥的知識內容變得淺顯形象,將知識的內涵變得淺顯易懂,既能傳授知識給學生,又能給學生帶來快樂。

首先,對于那些呆板的說教,數學老師應該自覺摒棄,更多地運用風趣的比喻、生動的故事、適當的類比、具體形象的描繪。只有這樣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才能和諧融洽,才能吸引學生注意力。其次,體態語言也非常重要,將口語教學與體態語結合起來,那就一定能錦上添花。無聲是體態語言的特點,它用一種特別的方式傳遞語言教學的功能。而沒有體態語言的數學教學,會給學生平淡呆板的印象,那么在課堂上就容易“走神”。體態語言包括面部表情以及動作表情,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用微笑、點頭、揮手,表達贊同的意思。眉頭皺起、搖頭、輕輕地擺手等,表達不贊同的意思。再次,教師在生活中不管遇到怎樣的挫折和困難,都不能把負面情緒帶到課堂,應該及時調整好自己的心情。最后,教師充滿慈愛的眼神對學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當一位學生回答不出教師提出的問題時,看到教師充滿慈愛、鼓勵的目光時,心情就會放松,再經過思考,就能順利得到答案。

三、課后采取多種措施抓住學生的學習精力

對于初中生來講,課外大部分時間都是用來寫作業的,很多學生做作業時效率低下,經常走神。根本原因是教師作業沒有分層,在作業上采用面對大多數、“就低不就高”的方法,或采用中庸思想,只考慮中間部分學生,放棄兩頭。這樣就導致學生在做作業時沒有成就感,所以寫著寫著就會走神。

因此,對于課后作業,教師應該根據每位學生的能力,安排不同的作業,多布置一些層次不同的作業,讓基礎不太好的學生做些基礎題型,讓中等學生做些難度稍大的題型,讓學有余力的學生使用有一定難度的課外輔導書,并且鼓勵他們多看些課外優秀期刊,擴大知識面且強化解題技巧與解題能力。

在學習過程中,要注意培養團結協作精神,開展小組競賽活動,具體的思路是:讓基礎不太好的學生自愿結對,每個小組5人左右,組內選出成績比較好的學生作為“老師”,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先在小組內討論,討論不出結果就請教“老師”。小組與小組之間開展競爭,教師則要肯定所取得的成績,并且指出有需要改進的地方。并在每次大考過后,讓學生談談體會與感想,讓大家都受益。實行班級數學學習小組化,不僅使學困生能相互激勵,增強信心,提高成績,而且稍好成績的小顧問,通過對學困生所遇問題的講授,能讓他們對問題有更進一步的思考,從而對似是而非的問題能看得更清楚。如此不僅能吸引了學生的學習精力,拉動了班級學生的數學學習熱情,增強了集體凝聚力,而且使更多的學生看到學習的希望,并促使小顧問學習能力的提高與成績的提高,從而實現共同進步。

四、做好學生心理輔導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專注力

現代社會的健康已經包括了心理健康。由于社會競爭大,人們的心理壓力大,在校的初中生都面臨著升學的壓力,心理極其脆弱,壓抑的情緒得不到宣泄;再有,家庭的缺陷,比如父母離婚、父母過世的單親家庭,留守學生等現象,都讓學生沒有很好的教育環境。研究表明:心理問題在青春期最為嚴重,初中生存在就更多了,如果不重視初中生心理健康問題,對學生數學學習是極其不利。

首先,營造和諧、愉快的課堂氣氛,培養師生之間良好的情感。情感是開啟學生和教師之間融洽關系的紐帶,是學生獲得數學知識的動力。初中數學比小學難度大,他們很不適應,慢慢有了厭煩情緒,產生了心理問題。因此,課堂上教師要講一些生活中的實例來調節課堂氣氛。只有這樣學生學習數學的專注力才能提高

其次,充分挖掘數學教材中蘊含的心理教學內容,有的放矢地進行滲透,注重對學生良好品質的教學。教師可在教材中發現許多有利于心理健康發展的內容。代數的課程主要是用來培養學生認真、仔細的計算能力;綜合探究的課程,教師可以讓學生主動探索,讓他們體驗發現結論的自豪感;對于幾何課,教師可以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以及直觀感受圖形的美;統計概率等方面的課,教師可以與社會生活緊密聯系,讓學生學以致用。教師通過書本上的一些小的知識,讓學生了解實際生活中的美,從而產生自豪感。

可能初中數學課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影響與其他學科比較來說,具有很大的局限性,但是并不是沒有方法的。只要教師用心去做,一定也能從數學教材中找到所需要的材料。幫助學生心理健康成長,只有這樣學生學習數學的專注力才能提高。

在社會中的每個個體都會受到一些無意識的影響,這些影響往往會在學生的記憶中留下深刻的印跡,從而影響學生的學習、生活狀態。不過,只要教師及時發現干擾學生學習的真正原因,并果斷采取改善的措施,那么經常發生的“走神”現象便會慢慢減少,甚至消失。初中數學課堂中學生存在個體差異,因此“走神”現象是客觀存在的,也是不可避免的。關鍵在于教師要弄清“走神”的原因,并且從不同的切入點入手,采用適當的方法,讓學生“走神”現象慢慢變少,實現學生的“回神”,最終達到學生的“聚神”,從而使數學從有效性教學向優質教學邁進。

猜你喜歡
走神情境語言
恭喜你走神了
借助具體情境學習位置與方向
為什么上課走神
語言是刀
走神
讓語言描寫搖曳多姿
走神
我有我語言
有趣的語言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