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程下高中歷史教學理念的轉變

2018-02-24 19:01朱廣平
新課程(中學) 2018年12期
關鍵詞:課程標準高中歷史新課程

朱廣平

(吉林省撫松縣第五中學,吉林 撫松)

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高中歷史教學在這個改革的過程中也出現了許多問題,而高中歷史作為高考文綜考試中的一部分,需要我們不斷地改革,確立正確的改革方向,從而提高歷史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一、正確把握歷史課程標準

課程標準是教學的標準,是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指標,教師要認真分析理解好歷史學科的標準,確定了教學目標和每次課程的教學任務,才能有序地進行教學,但是許多教師并不是按照課程標準來教學的,他們一方面是只考慮到學校的升學率,只為了考試標準而教學,從而弱化歷史文化素養的重要性,只是簡單講授考試知識而不探究深意。另一方面,有的教師搞一言堂,講臺就是他們的舞臺,完全不考慮學生的感受,僅僅憑借自己的經驗去教學,不能熟悉把握學生的能力和層次,從而無法準確完成歷史課程標準,導致課程無效,不按照課程標準去進行錯誤的教學,是教育資源的浪費,我們應該對教學進行重新定位。

二、新課程引導下的高中歷史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僵化的教學形式

高中的歷史教學一直以“滿堂灌”的方式出現在課堂上,教師一味地要求學生背誦重要的歷史時間和內容,在高考的大背景下,教師只要求學習為高考服務,忽視歷史學科的特殊性,導致學生認為“高中歷史的學習只不過是簡簡單單地背誦”,讓學生產生輕視歷史學科的感受,教師也是忽略了對學生歷史素養的培養,而且在教學過程中,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是以“考試內容為主”,應試教育根深蒂固,這只會加重學生學習的壓力,使學生失去學習的積極性,不利于學生歷史素養的養成。

(二)學生缺乏學習歷史知識的興趣

學生在高中的學習一般都是有壓力的,他們認為學習是負擔,并沒有給他們生活帶來快樂,而且學校也是極盡渲染成績的重要性,甚至抹殺學生一切課外活動的學習,讓他們喪失了學習的天性,另外教師家長的過分打壓,并沒有順應學生的天性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這樣只能適得其反,讓學生更加討厭歷史學習,有的學生因為歷史是副科學習,更不愿花費時間學習,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狀態,導致考試成績不佳,然后在班級不受關注,實現了惡性循環,這樣不利于學生長遠地發展。

(三)對歷史學科的不重視

學校在高考的大背景下,總是在課程設置上把好的學習時段留給主科學習,而對于歷史這些副科課程的時間比較少,即使有早晚自習也是留給英語和語文,教師在教學上為了趕進度留出更多的時間給學生復習,會讓學生以最快的最簡單的方式記憶,導致學生只能在短時間掌握歷史知識,而不是真正地讀懂學會,忽視學生歷史學科素質的培養。另外,學生在歷史學習上也不是很重視,總會在歷史課上學習別的學科,或者干別的事情,家長也對此不重視,認為主科學習才重要,從而加劇學生偏科嚴重的現象。

三、新課程引導下高中歷史課程改革的有效途徑

(一)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

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與傳統高考制度不同,新課程更加強調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提高和全面發展的需求,因此,高中歷史課程改革應該在新課程的引導下開展,從而符合新制度的基本要求,教師要改變以往的教學理念,要了解到每個學生理解能力的不同,從而學生層次也會有所不同,為了讓學生充分理解知識,成為學習的主人,我們應該把課堂交給學生,教師這時應該起到一個引導的作用,同時也要改變“答案只有一個”的思維方式,鼓勵學生積極發言,教師的指導和幫助能夠讓他們的課堂設計符合教學目標,也就是目前比較流行的“翻轉課堂,”教師把班級學生進行分組,然后將學習內容進行劃分下發,讓小組可以自由組織,用小組競賽方式去展示,教師對他們的展示內容進行指導評價,這使他們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的展示中,讓他們的才華得以發揮,從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這種教學方法既能夠完成教學任務,又能夠讓他們體驗學習的樂趣,這樣的教學方式完成,從傳統的“教”到關注學生的“學”的轉化。

(二)加強對歷史學科的重視,采用多樣性的教學方法

在新課程的要求下,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對學生歷史學科素質的培養,學生學習歷史是在中國歷史中,“知榮辱,謀成功”,在學習外國歷史中要“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從而強大自己,富強國家,這才是歷史學習的意義,也是歷史學科的魅力。另外,教師也要改變原有的教學方式,教師采用多媒體技術讓枯燥的課堂活躍起來,也可以開展各種活動,比如高中歷史中會有很多著名的事件,他們就像一個時代的劇本,學生可以通過表演的方式展現出文章的情節內容,而且在人物扮演中學生也能揣摩人物的心理,從而對人物的理解更加透徹,這樣在表演時對人物拿捏才能恰到好處,其他學生作為觀眾也可以點評,在這樣的互動中歷史人物可以栩栩如生在學生心中樹立,學生也會加深對歷史事件的了解,從而產生學習興趣,這樣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對歷史學習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還能夠體悟歷史帶來的影響。另外,我們也可以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方法,學生之間互相教授學習,這樣不僅能夠增加班級的核心凝聚力,還可以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促進學生更好學習。

總之,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不斷更新教學理念,豐富自身的文化底蘊,同時可以利用新技術活躍課堂,新課程的歷史教學會讓學生在歷史學習中不斷發現自己,提升自己,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不再被動地學習,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學的有效性,同時也對歷史課程改革提供了好的方向。

猜你喜歡
課程標準高中歷史新課程
落實《義務教育藝術課程標準(2022年版)》的實踐反思
2021聚焦新課程 專注新高考 歡迎訂閱全新《新高考》
立足《課程標準》優化一輪復習
穩中求進,不斷替身
——依托《課程標準》的二輪復習策略
高中歷史自主探究教學的實踐探索
新課程對教師的新要求——兼談語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關于高職課程標準建設的若干思考
討論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高中歷史學科高效課堂的構建
發揮自制教具在初中數學新課程實施中的作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