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腹腔鏡與小切口膽囊切除術治療急性膽囊炎臨床效果比較分析

2018-03-03 11:47王書國
災害醫學與救援(電子版) 2018年3期
關鍵詞:膽囊炎膽囊炎性

王書國

(山東省濟南市鋼城區顏莊中心衛生院,山東 濟南 271103)

引言

急性膽囊炎患者在普外科中十分常見,致病原因多與疲勞過度和攝入脂肪含量過多有關[1]。發病時患者首先會出現右上腹絞痛癥狀,如果病情持續加重,則會引發膽囊穿孔、壞疽以及休克等嚴重癥狀,可能會奪走患者生命。目前治療急性膽囊炎均采用微創手術,主要包括兩種類型: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和小切口膽囊切除術。在臨床上,為了探究上述兩種治療手段的優劣,已進行了大量研究[2]。本次研究以治療急性膽囊炎為核心,對比了兩種治療手段的臨床效果,取得了一定的結論?,F進行詳細報告: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 年2 月至2018 年2 月前往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138 例急性膽囊炎患者作為觀察對象,經電腦程序隨機分組后,劃分為人數相同的兩組:腹腔鏡組69 例和小切口組69 例。在腹腔鏡組中,男33例,女36 例,平均年齡為(44.7±4.3)歲;在小切口組中,男31 例,女38 例,平均年齡為(45.2±5.7)歲。經檢驗,上述數據組間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 >0.05)。

1.2 治療方法 小切口膽囊切除術治療流程如下:首先在患者的右腹上方做一個長度約為六厘米的切口,然后切開前鞘,并使用電刀將腹直肌剝離出來,之后依次對膽囊動脈和膽囊管進行結扎操作,如果膽囊內的壓力升高需要進行降壓操作。上述操作完畢之后將膽囊進行剝離并切除膽囊管[3]。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治療流程如下:在患者的臍部做切口,長度大約為十毫米,使用鉗夾將患者的腹壁夾住,然后放置套針,通過向氣腹管注入二氧化碳的方式建立人工氣腹。上述操作完畢后依次在患者的右側鎖骨中線和腋前線肋緣下做切口,長度均為五毫米,然后在劍突下做切口,長度大約為十毫米。通過腹腔鏡觀察腹內情況,明確組織病變的具體內容,將膽囊逐漸剝離出來,對三角進行解剖操作,再參照具體情況選擇處理方法,通常包括順行、逆行以及結合方式[4]。

表1 兩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指標對比分析()

表1 兩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指標對比分析()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血清炎性因子指標和術后并發癥。血清炎性因子具體包括IL-1β、hs-CRP、IL-8[5]。術后并發癥具體包括切口感染、膽管受損以及膽漏[6]。

1.4 統計學分析 實驗數據的處理軟件為SPSS 20.0。計量數據與計數數據的組間比較使用t 檢驗和χ2檢驗,描述形式為平均數±標準差和百分數。輸出結果為P<0.05,代表組間差異不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指標對比分析 經過手術治療后,腹腔鏡組患者的IL-1β 含量為(0.44±0.16)μg/l,小切口組患者的IL-1β 含量為(1.43±0.32)μg/l,組間差異均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腹腔鏡組患者的hs-CRP 含量為(3.27±1.47)mg/l,小切口組患者的hs-CRP 含量為(6.64±2.05)mg/l,組間差異均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腹腔鏡組患者的IL-8 含量為(8.23±2.04)pg/ml,小切口組患者的IL-8 含量為(12.95±4.16)pg/ml,組間差異均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據見表1。

2.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分析 治療過程中,腹腔鏡組出現了4 例并發癥,占該組總人數的5.80%,小切口組出現了13 例并發癥,占該組總人數的18.84%,組間差異均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具體數據見表2。

3 結論

急性膽囊炎患者在普外科中十分常見,致病原因多與疲勞過度和攝入脂肪含量過多有關。發病時患者首先會出現右上腹絞痛癥狀,如果病情持續加重,則會引發膽囊穿孔、壞疽以及休克等嚴重癥狀,可能會奪走患者生命。目前治療急性膽囊炎主要有MC 和LC 兩種方法。從手術視野的角度來看,MC 的手術視野遠小于LC,因此手術時需要手術醫師對膽囊管的生理構造有一個充分的認識,并能夠根據豐富的實踐經驗做判斷,必要時還可以使用手指進行探查[7]。LC 則能夠利用腹腔鏡對患者的腹內狀態進行全面的探查。從手術疼痛程度的角度來看,由于兩種治療手段均屬于侵入式操作,因此不可避免地會給患者造成疼痛感。相比較而言,LC 給患者造成的疼痛感輕于MC,但患者的耐受性通常不會受到影響。從美觀性的角度來看,由于兩種治療手段均屬于微創治療,因此不會破壞患者的體表,保留了原來的美觀性。從手術費用的角度來看,LC 術的治療費用比MC 術要高;從患者恢復速度的角度來看,LC 術后胃腸功能恢復速度明顯大于MC 術。

表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對比分析(n,%)

在評估兩種治療手段的臨床效果時,炎性反應指標至關重要。MC 術會經患者右側的腹直肌做切口,手術視野較為狹窄,且術后會給患者造成較重的疼痛感,會在一定程度上加重患者的炎性反應[8],相當于阻礙了患者的恢復速度;LC 術操作更加簡便,不會對患者造成嚴重的手術創傷,因此疼痛感較輕。此時患者的內環境穩態和免疫功能都受到了保護,炎性反應也能夠得到迅速的控制,相當于加快了患者的恢復速度。

本次實驗結果顯示:經過手術治療后,腹腔鏡組患者的IL-1β 含量、hs-CRP 含量以及IL-8 含量均明顯低于小切口組,組間差異均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腹腔鏡組出現了4 例并發癥,占該組總人數的5.80%,小切口組出現了13 例并發癥,占該組總人數的18.84%,組間差異均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在腹腔鏡輔助下摘除膽囊不僅有利于緩解患者的急性炎癥,且不會造成嚴重的并發癥,比小切口膽囊切除術具有更加優質的臨床價值,應優先考慮該治療方法。

猜你喜歡
膽囊炎膽囊炎性
炎性及心肌纖維化相關標志物在心力衰竭中的研究進展
兒童雙膽囊畸形伴膽結石一例
PTGD聯合擇期LC在膽囊結石伴慢性膽囊炎急性發作的應用
膽囊結石伴慢性膽囊炎經膽囊后三角解剖入路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可行性
中西醫結合治療術后早期炎性腸梗阻的體會
改良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應用于膽囊良性疾病中的效果觀察
得膽囊炎之后,還能吃雞蛋牛奶嗎
腹腔鏡膽囊切除治療急性膽囊炎的臨床觀察
腹腔鏡治療急性氣腫性膽囊炎1例報告
膽囊底縫線牽引兩孔免夾法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操作體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