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治課高效教學路徑漫談

2018-03-05 21:25劉玲
新校園·中旬刊 2018年12期
關鍵詞:高效教學政治課途徑

劉玲

摘 要:學校每年臨近期末都會組織教學大賽,旨在鍛煉和檢驗青年教師的教學功底,展示推行“6+1”課堂教學改革的成果。本文以特等獎課目“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為例,初步總結了打造政治高效課堂的經驗,以供參考。

關鍵詞:政治課;高效教學;途徑

高效的政治課堂的形式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所有的優質課堂都會遵循一個共性:把主動權交給學生,把課堂還給學生,把思考留給學生,把話語權轉給學生。在有限的教學時間內貫徹并執行高考考試大綱的要求,新授課環節是關鍵部分。

一、一堂優質“6+1”課堂要呈現“導、思、議、展、評、檢”六大環節

導即導入新課,大約3分鐘;思即自學深思,約8分鐘;議即小組探究,約8分鐘:展即激情展示,約8分鐘;評即點評精講,約8分鐘;檢即課堂檢測,約5分鐘。課堂的每分每秒,既要確保學生在整個教學流程中始終處于主體地位,又要促使教師發揮主導性。所以,在這幾個環節上,要做到銜接緊湊和詳略得當,“高效”二字并非易事。

二、教師——穿針引線

隨著一波波教學改革的浪潮來襲,高中教學實踐活動對教師的綜合素養要求越來越高。政治教材內容不斷接地氣,已然啟示教師要關注生活、貼近生活、熱愛生活,不斷提升人文素養。生活中大量鮮活的事例都可以分門別類地作為課堂上最生動的教學素材。

“何意百煉鋼,化為繞指柔?!苯處熞蛯W生完成一堂精彩的政治課,需要付出幾十倍甚至幾百倍的時間去準備導學案。如本課圍繞“傳統文化”這一主題展開教學,導入環節的亮點呼之欲出,授課教師選取了央視春晚中《一雙筷子》的公益廣告視頻,透過中國獨有的過春節的傳統習俗以及濃厚的“樂團圓”的傳統思想,讓學生眼前一亮,激發學生探索新知。尤其是授課教的幾句經典用語“一雙筷子夾出了中國味、中國情、中國心”更是起到了推波助瀾和承上啟下之功效。

三、學生——張弛有度

高效課堂的原則是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這種基調在“6+1”導學模式中也體現得淋漓盡致。在政治新授課中集中體現在“思”“議”“展”三個環節中。

本課在思的環節中圍繞幾個問題層層遞進,簡練而又主題明確,讓學生在預習教材的過程中既能覆蓋基礎知識面,又能抓住重點。限于學生已有的基礎知識水平,加之部分學生的學習方法和策略也有偏差,必要的重點知識引導勢在必行。因為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所以在“思”的部分,教師可以靈活把握時間,視情況而定。如本課是在二類重點班展示,所花費的時間為8分鐘左右。

要滿足課堂教學由學生“學會”到“會學”、由“苦學”到“樂學”的轉變,就要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學習能力,貫穿“以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學習與合作學習”為重要學習方式的理念,并使之為全體師生認同。

四、高效課堂要實現“兩個務必”

1. 高效課堂務必保持“整體性”

本課妙就妙在導學案始終圍繞一個主題“孝文化”,無論是從引入環節到探究活動再到課堂總結,始終圍繞一個中心,能達到環環相扣、層層遞進之功效。政治教學往往可以從生活的某個點切入,讓正能量貫穿整節課甚至整本書、整個學科,盡可能實現在發散思維中“形神合一”,讓學生在思考中領悟生活的真諦并增長知識和能力。

2. 高效課堂務必保持“雙主性”

導學案實質上是教師用以幫助學生掌握教材內容、溝通學與教的橋梁,也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建構知識能力的一種重要媒介,具有“導讀、導聽、導思、導做”的作用。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務必要做一個敏銳的觀察者、學習習慣的培養者、學習激情的點燃者、學習成果的點評者、學生疑惑的點撥者,用自己適當、適度、睿智的“導”教會學生學,將學生的學習不斷導向深入。

運用“6+1導學案”講授新課是一項綜合性極強的工作,是對多種教學資源的靈活整合,具有大智慧。導學案不僅解決教師“教什么”和“怎么教”的問題,以及學生“學什么”的問題,而且重點解決學生“怎么學”的問題。教師不僅是學案的編輯,更要在學生學習過程中,做一個敏銳的觀察者,用自己適當、適度、睿智的“導”教會學生學,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張文業.好教師專業成長的內驅力[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6(1).

猜你喜歡
高效教學政治課途徑
求解含參不等式恒成立問題的三種途徑
社會主義新時代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課的美育優化探析
高中政治課培育學生政治認同素養的教學策略
答案
減少運算量的途徑
談談“誘思導學”教學模式在農村中學政治課的運用
如何實現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高效”
用“分拆”法探索數列不等式放縮裂項的途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