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新水墨的本土性對抗

2018-03-06 09:10周瑟瑟
神州·時代藝術 2018年1期
關鍵詞:土氣湖湘水墨

周瑟瑟

2013年回湘時,經詩人、策展人黃明祥先生的介紹,我看到了湖南本土畫家9即安和的作品。他的作品即是對“當代藝術”專制與新霸權的對抗。

卿安和一一這個畫家我并不曾聽說過,對于一個從事藝術批評的人來說,應該羞愧。

此人生于1952年,湖南新化人,從中華文明史上尋根,此地屬于蚩尤部下的蠻夷部落,蚩尤文化即梅山文化。他曾是一個礦工,后為體育老師,好酒,畫癡。

見過此人后,我想到了嶺南奇人篆刻家鐘國康,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對藝術的癡迷,在民間苦苦掙扎,有持續半生的藝術造詣,身上散發出濃重的酒氣與泥土氣。性情衰俠,藝術笨拙,但有大氣象,深藏不露,或者說甘于民間,游走于邊緣。

這恰好是我要尋找的“當代藝術”對抗性的“氣場”。卿安和坐在黃明祥的采納軒藝術會所,講他的身世,講他的藝術道理,講他的固執,講他的苦難,我聽著,感受到了這個畫家身上所潛在的對抗性的“氣場”。

卿安和的畫,我前后有過多次細細觀賞。我談七點感受。

第一點:動物原聲。我看他的畫,卻聽到了他畫中的聲響,來自于當代生活本身的聲響,這是我在一些大城市里很少能聽到的藝術的“原聲”,他傳達出了這個時代鮮活的動物的“原聲”。只有回到湖南,我才有幸聽到這個時代稀世的聲音,從齊白石的作品里我曾聽到過。一方面,我們這個時代眾聲喧嘩,我什么也聽不清,我聽到的要么是模凌兩可的聲音,我所見的一些中國畫,不中不洋,如同行尸走肉,我聽到的要么是寂滅如死,到頭來是一場空,我們的中國畫扭曲得無地自容。在卿安和這里,我看到了笨拙的畫與沉重的畫,他發出了時代的“原聲”,他復活了僵死的動物。他在這個方向上畫,我愿意表達我對來自于生活現場的中國水墨的敬意。

第二點:泥沙味道。他的筆墨大膽,如河水翻涌,夾帶點滴泥沙。這樣的泥沙沾在他的褲腿上,他來到你面前,沉默著,這個人看來起特別的親切?,F在我從他的畫中看到了這樣的泥沙,隨著時間的流逝,泥沙終會沉淀,藝術終會露出它本來的面目,有時候丑陋的藝術最接近藝術的本質,我希望他把藝術最丑陋的一面保留下來。中國畫在審美的路上既然走迷失了,何不在審丑的路上走出一個卿安和來?

第三點:自然天成。自然是當代藝術一路丟棄的,現在被他撿了回來。他大部分作品在傳統的路徑里奔跑,在大自然里獲得盡可能多的自然天成,他接近的是天地的藝術,是生活的藝術,不受學院派藝術影響的真正根植于個體民間的藝術,這反而很難得。卿安和——湖湘一大怪人,把藝術的原生態創作保持得如此之好。我們要面對的是生活本身,而不是中國畫越來越貴族化的那一部分。

第四點:守護土氣。如果以為他的“土氣”止步于傳統,那就大錯特錯了。他的“土氣”是一種藝術態度,他的“土氣”顯然是這個時代遺棄了的,是許多藝術家所忽略的,但被他視為藝術的精神。在他走向菜市場去畫殺雞,在他蹲在養雞場去畫雛雞的生活時,“土氣”被他視為了藝術的全部。這是一個守護“土氣”、又突破了“土氣”的畫家。

第五點:湖湘氣象。在卿安和這里湖湘文化就是他與生俱來的蚩尤文化、梅山文化,這是一種大氣的文化,并且有點神鬼符怪在里面。但他的畫,我還沒看到這些梅山文化符號出現。他的畫直接表達的是對當代生活的愛,對湖湘性情的堅守,他堅守的是對本土性的解構,這是湖湘畫家的傳統個性。雖然他在筆墨、色彩、圖式的處理上有了一些大膽的探索,但總體上還是在勾斫、皴擦、點染上下功夫。他在破筆焦墨、染淡墨上也有其特點,我問他染的技法,他說還用不起好紙,并沒多做解釋,我細看其染得自然天成,渾然一體,達到了水暈墨章、如兼五彩的藝術效果。

第六點:詩畫同源。卿安和對他熟悉的農村題材情有獨鐘,畫了大量的花鳥蟲魚,以及農村常見的各種物件,讓我欣喜的是他還題寫了鄉土氣息濃厚的詩歌,這些詩歌類似干民謠,朗朗上口,原汁原味,與昕畫的題材相應成趣,透出新人文畫高雅的氣質。一個畫家如果沒有一定的人文素養,是寫不出來的;如果一個畫家只是一個技藝的匠人,向沒有對生活深刻的體悟,那也是寫不出來的。鮮活的詩句如同畫中流出的一股泛著魚腥氣的活水,讀著增添了對畫的理解,對畫家生活的了解,對污濁時代的清新活潑的水墨藝術的喜愛。詩畫同源,在卿安和這里得到了絕妙的統一。

第七點:觀念水墨。他一系列大畫在我看來是卿安和創造的一種“新觀念水墨”。其中有一幅《家園》畫的是滿紙的雛雞,撲向黑白時空,而點點白光的溢出,通過水墨與色彩的重疊,顯出了立體的效果。時間的涌擠與生命的歡樂,打破了傳統的圖式,卿安和創造了“壓迫視覺”的藝術,讓視覺在瞬間獲得“當代新水墨”的生機。對于一個煤礦工人、一個體育教師,一個湖南新化縣年過半百的畫家,此“觀念水墨”感動了我,我相信還會感動更多熱愛當代水墨藝術的觀眾,我相信也會感動那些身居中心的“貴族畫家”。誰說藝術有貴賤?誰說下里巴人不能勝過陽春白雪?來自于民間底層的藝術最具生命力!從卿安和的藝術創作,我們感受到新的力量,藝術必須貼著生活走,必須從生活現場來。他瞅與了藝術以“當代新水墨”的觀念,題材還是“土氣”的,這一點沒變,但筆墨手法卻變了,“當代性”與“現代性”發揮到了極致,極致的“當代新水墨”藝術是對一個年討半百、菩苦探索了數十年的畫家的回報。

從以上七點,歸納總結起來,卿安和創作出了頗有些“農民起義”意味的“當代新水墨藝術”。他無疑是中國當代水墨里的一個異類,無門無派,自得其樂,游蕩于山野村落,徹底歸于山水之間,這不能不說是中國畫家最好的藝術生活方式。卿安和不在人為制造的藝術區,也不在藝術別墅里。他正蹲在菜市場里觀察這個復雜的時代,他在雞舍旁聽雞的歡叫,他在生活現場畫出的是高于生活的水墨藝術。

這個畫家,一身酒氣,一身土氣,他還在路上,以一個藝術苦行僧的行走的姿態感動了我。

我愿把他的畫看做是對“當代藝術”新霸權的本土性對抗。并且,我深知他本人并不知道我有這樣的理解。他或許并不關心他創作之外的風云變幻,甚至對長沙這樣的城市他也只是一個短暫的過客,他的藝術家園在湖南新化縣的鄉下。

——這才是我眼里牛逼的當代本土性水墨藝術苦行僧。

(作者系著名詩人、文化評論人、制片人、導演、美術策展人、中國美術新人文主義理論提出者,中國國家畫院常務副院長、著名畫家盧禹舜2012—2013年“八荒通神——新人文·盧禹舜”畫展暨國際學術研討會系列活動組委會副主任、活動總執行人。)

卿安和 作品

▲ 《丹雞披華采 雙距如鋒芒》 卿安和

▲ 《金玉滿堂》 卿安和

▲ 《蕉蔭下》 卿安和

猜你喜歡
土氣湖湘水墨
水墨
我是湖湘兒女
水墨人物
科學家老爸的“土氣”育兒經
“土氣”班級育芳華
Influence of Cultural Background on Translation and Language
詠“湖湘教師寫作夏令營”
UGG:一種“土氣”的鞋子如何征服了世界
當代水墨邀請展
水墨諧趣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