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挑花看“妹”

2018-03-10 08:17彭立昭
北廣人物 2018年9期
關鍵詞:麻線花瑤挑花

彭立昭

題圖/畢明

30多年前,我來到海拔1300多米的雪峰山一所瑤族鄉中學支教。那里群山巍峨,古木參天,常雨霧纏綿,抑或是濃云臥谷。那里養育著一個如詩般的民族,一群純樸的山民——美麗的“花瑤”。而今印象最深的仍是瑤民繁復的女性服飾,一塊密密麻麻的挑花織布,花瑤女子用來圍住腰、腿,再配上的寬腰帶,便成了裙。其色彩斑斕,艷如花朵,火辣搶眼。男性服飾則相對簡單些,僅頭上系一黑白相間的頭巾,小腿上綁幾圈綁帶,色彩多為藍、黑色。在我看來,世界各民族之中,雪峰山花瑤的服飾是最美的。

一個麗日,我走進大山深處一棟院子,幾位挑花的老奶奶,正安靜地坐在長木凳上,佝著腰、低著頭在挑花。挑花又名“十字繡”,是刺繡中的特殊針法。在她們的頭巾、衣領、裙口、綁腿、小孩背帶、筒裙等地方都是挑花?;ì幣犹艋?,不需要畫稿、不用放樣、不用打板,全憑靈性和巧手,隨手就能繡出精致而密集的各種紋樣,如燈籠紋、牡丹紋、石板花、萬字紋。用來繡花的是棉線、絲線,而用來縫制的麻線是找野苧麻制作的,苧麻皮經沸水淖過、晾干后捻成線,捻好后的麻線再用草灰煮后曬干,再染成各種顏色。據說麻線柔韌性、光滑度很強。她們挑花的動作,猶如現在的電腦高手,不用看鍵盤就可以打出又快又準的文字來。更讓我揪心的是,她們的拇指和食指捏針的地方長出了厚厚的老繭,無名指繞線的地方深深地凹下一圈……一位純樸的阿姨,慈善可親,幫我一點一點穿上美麗獨特的花瑤夏裝,頭頂狀若葵花、大如斗篷、火紅的花頭巾,從頭到腳一身都是花。穿上后,幾位老奶奶樂呵呵地望著我說:要得、要得。

又是一個艷陽朗照的秋日,由文化部舉辦的“中國民間藝術一絕大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那一次,我看到了久違的“花瑤挑花”——奉開妹和師傅奉雪妹共同創作的“花瑤挑花”《獅嘯山林》(獲銅獎),似曾相識,分外親切。環顧四周,處于展廳中央的灘頭年畫、花瑤挑花展位,參觀、咨詢的國內外觀眾眾多,熱鬧非凡。2006年,“花瑤挑花”被列入全國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它是活態文化,承載著花瑤人的信仰和文化。

30多年過去了,舊地重游,卻再也尋覓不到當年那位給我試穿美麗裙裝的阿姨了。但我得知,當年我知道的那位才25歲的“挑花能手”奉雪妹師傅,在瑤山家喻戶曉,如今已成該項目唯一的國家級代表性傳承人,她還在大力倡導、推廣、普及花瑤挑花技藝和挖掘,培養了300多位挑花人才。30多年來,她挑花所耗的絲線能繞整個瑤山好幾百圈。她堅持深入鉆研挑花技術,在繼承和保持花瑤傳統挑花的基礎上,對部分存在不同缺陷的花瑤女子頭盤、女子挑花綁腿、女子挑花腰帶等挑花服飾進行了改良、改進。如女子綁腿改為梯形套筒式,根據腳的粗細大小而定,套上即可。1998年,她又改良了約一掌寬的合腰部大小的長布,長布末端縫制有掛扣,可根據不同的粗細調節,方便易穿脫。她還開辟了彩色挑花壁掛等諸多旅游外賣挑花產品,瑤寨又掀起了挑花熱。

不知何時何日,我能再次回到那個魂牽夢繞的美麗瑤鄉,去聽民歌中的絕唱“勞動號子——嗚哇山歌”;去看“口無食,居無室,不放棄五彩衣”的瑤鄉妹子,在柔和的陽光下和她們翩翩起舞……

猜你喜歡
麻線花瑤挑花
花瑤喜事
擰坨子與麻線捶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兩處注釋異議
羌族挑花與黃梅挑花藝術特征的比較研究
吐魯番博物館館藏麻線鞋的保護修復與工藝研究
花瑤紗衣落誰家
母豬小挑花手術要點
隆回花瑤特色民族藝術的數字化傳播與推廣
漁歌子
花瑤挑花服飾結構及其技藝變遷和傳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