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角度敘事下《奇跡男孩》中愛的主旨與意識形態詮解

2018-03-10 14:02盛桂蘭
電影評介 2018年15期
關鍵詞:奧吉米蘭達維亞

盛桂蘭

《奇跡男孩》是由斯蒂芬·卓博斯基執導的一部家庭情景劇,由美國獅門影業出品,該片改編自R.J.帕拉西奧的小說《奇跡》,由朱莉婭·羅伯茨、歐文·威爾遜、雅各布·特瑞布雷聯合主演。[1]影片中小男孩奧吉因為基因問題生下來面部就有缺陷,雖然做了很多手術,卻僅僅能夠保證他的呼吸與視力,沒辦法修復一張正常的臉,但幸運的他成長在一個充滿尊重與理解的家庭里,良好的家庭教育培養了奧吉的高情商。雖然一開始在學校歷經坎坷與曲折,但奧吉最終正視自我,以自己的行動改變了身邊人的看法,獲得了大家的喜愛?!镀孥E男孩》延續了以往美國影視作品的特點,植入美國主流價值觀念,本文將通過電影劇情展現來解讀《奇跡男孩》傳遞給觀眾的價值觀及意識形態。

一、《奇跡男孩》的價值觀傳達

(一)家,永遠是一個避風港

奧吉出生在一個充滿愛的家庭中,這個充滿溫情的環境中有果斷睿智的媽媽伊莎貝爾、有幽默浪漫的爸爸內特,還有善解人意的姐姐維亞。雖然他先天面部殘缺,但父母家人沒有放棄,而是盡全力給予他呵護與關愛。10歲以前,奧吉一直在家自學,然而睿智的母親提出他終歸需要融入集體、走向社會,盡管丈夫反對,兒子恐懼,她心中萬般不舍,但仍決定讓兒子去學校。

在上學的第一天,媽媽伊莎貝爾滿是擔心與憂慮,鼓勵奧吉勇敢地邁出第一步。在學校,奧吉需要與校長、老師以及性格各異的孩子們一起相處,雖然已經做好了被歧視、被嘲笑的心理準備,但他與眾不同的外表還是讓其成為萬眾矚目的焦點,也給他的校園生活帶來不少難題,就像他自己說的那樣,孩子不像大人,善于偽裝,他們的情感表達更直接,也更傷人。

上學第一天,奧吉所到之處,大家要么躲著他,要么戲弄他,甚至用惡毒的話侮辱他,體育課上被球砸,午餐時被孤立,沒有人愿意靠近他。放學回家后的奧吉,傷痕累累,是媽媽伊莎貝爾緊緊抱著他,耐心的安慰他:每個人的臉上都有印記,相比其外表,只有我們的內心才會指引通往未來道路的方向。終于到了奧吉最期盼的萬圣節,他開心地戴上面具,昂頭闊步的走向學校,卻聽到自己唯一的朋友杰克言不由衷的尖刻話語:我要長成那樣早就自殺了……奧吉脆弱的心理防線全面坍塌,他退回到孤獨的角落,此時是姐姐的安慰與鼓勵讓他重新振作:勇氣和成長是陪伴一生的選擇,我們需要不斷地學習和努力,才能成為想要變成的人。

奧吉的校園生活充滿曲折,幸運的是,父母無條件的愛、接納與信任,為他營造了一個完美的避風港,家一直是他最堅強的后盾,每次受傷,都有家人的安慰與鼓勵,家人的愛讓奧吉一次次鼓起勇氣,再度啟程,去面對那個不歡迎他的環境。以家庭為中心是美國社會傳統的價值觀,良好的家庭環境會直接賦予孩子強有力的支持。很多美國影片如《查理與巧克力工廠》都倡導這樣的傳統價值觀。

(二)愛,賜予力量,治愈創傷

影片采用多視角敘事,一開始是奧吉的視角,接下來是姐姐維亞的視角,維亞是一個普通的女孩,希望得到父母的關注,成長的過程中,亦有很多的煩惱,希望在無助的時候有人給予一個擁抱。在最好的朋友疏遠自己時,維亞也感到彷徨無依,影片中她的爆發讓弟弟懂得,每個人的感受都是同等重要的,這世界并不是只圍繞一個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煩惱。她深愛著弟弟,所以能自己做的事情她從沒有過多的要求。影片安排了一個陽光大男孩來分享維亞的心事,這是《奇跡男孩》浪漫主義的呈現,在愛中受的傷在愛中愈合。

第三個視角是米蘭達,她是維亞最好的朋友,米蘭達羨慕維亞富裕的家庭條件、融洽和諧的家庭關系,并且真心實意的喜歡著奧吉,把他當親弟弟看待,還給他買了最喜歡的頭盔。家庭的破碎讓米蘭達渴望關注與愛,于是在夏令營的時候,她冒充維亞的身份,說自己出生在富裕之家,有一個外貌奇特的弟弟,有寬容恩愛的父母,這讓她收獲了關注,成為整個夏令營最受歡迎的女孩,但夏令營結束后,出于愧疚,她主動回避維亞。而在影片的最后時刻,米蘭達知道維亞的父母來到現場后,主動把舞臺劇主角讓給了維亞,因為她們是好朋友,米蘭達知道維亞的心事,而這也是米拉達的自我成長。

影片最后一個視角是杰克,一開始,他聽從母親的勸導帶領奧吉參觀學校,聽從圖舍曼校長的安排主動與奧吉做好朋友,在一次次的被動安排中,他被奧吉的智慧與幽默征服,“關于奧吉,有四點我會很清楚,第一,你會習慣他的長相;第二,他真的很聰明;第三,他其實挺好玩的;第四:在了解他之后,我其實很想和他做朋友,不過,我承認,之前是媽媽讓我對他好一些。但現在,是我自己想和他玩了?!边@是杰克的內心獨白,而通過這段話,觀眾發現杰克也是一個聰慧的孩子,后來因為怕被群體孤立,怯弱出言傷害了奧吉,他無比懊悔,莎莫說“一個人的行為才是最重要的?!苯芸俗罱K勇敢面對自己的錯誤,挽回了奧吉的友誼。

母親伊莎貝爾放棄了自己的事業,全職在家給予奧吉最好的照顧和教育;姐姐維亞始終如一的愛護著弟弟,即使他占據了爸爸媽媽大部分的愛;父親內特仿佛著墨很少,但他給予兒子男人式的鼓勵,及時給被忽視的女兒關懷,陪兒子和他的朋友玩電子游戲,和妻子一起去醫院救治小狗……所有的這些都是愛。愛賜予力量,愛治愈創傷。

(三)成長,需要尊重、需要理解

尊重、理解與寬容也是影片倡導的價值觀。不管在哪兒,影片處處洋溢著善意和尊重的氛圍。從不同的視角出發,最終都回到愛與善意,雖然奧吉遭遇了不幸,但一家人從未放棄,他們相互尊重、扶持。在學校,圖舍曼校長對校園霸凌絕不姑息,即使有權勢的家長施壓,依舊保持為人師者的基本準則;布朗老師在第一課上就教導孩子們在正確與善良之間,首先選擇的是善良;奧吉的家人為他營造了一個充滿善意和尊重、寬容與理解的環境。當然,影片中也有以朱利安為代表的,不懂得尊重他人,孤立、嘲笑奧吉的人,而當觀眾見到朱利安的父母之后,對他的行為也會有一定程度的理解,畢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

影片中處處滲透著尊重、寬容與理解的光芒,在維亞被忽視的時候,她心里小聲說上一句:“能不能有人也問問我?”“我只希望媽媽也能好好看看我,哪怕只有一次?!倍姨澯心棠?,她說維亞是奶奶最愛的心肝寶貝,已經有很多天使去照顧奧吉了,所以維亞是奶奶的全世界。奶奶無疑是睿智的,她知道維亞的秘密,并且推心置腹的同她交流,讓她感受到理解與尊重,這無疑是影片令人動容之處。

綜上,影片傳達的主旨是:只有正確的行為才能獲得別人的尊重,不然,金錢只能照出你的粗魯自私。片中讓人印象深刻的一幕是,杰克的媽媽在說服杰克去帶領新同學參觀時跟他說的話:是那個男孩,你想想你弟弟那么懂事都被他嚇哭了,你覺得他在學校會是怎么樣?關于杰克媽媽的描述只有這一個鏡頭,但就是這一個鏡頭,一個充滿智慧、包容的人物形象樹立了起來,而這也側面解釋了為什么影片中杰克可以獲得獎學金——因為他有良好的家庭教育。選擇善良,世界一定也會對你溫柔以待。

二、 意識形態解讀

馬克思認為,“意識形態”源于人的主觀性,是統治階級自我辯護的一種虛構。影視作品作為意識形態的載體,是指影視與階級、社會地位、性別身份等條件關系密切,相互聯系、又相互影響。[2]影片《奇跡男孩》著力突出愛的力量,看似情節簡單,實際上這種敘事需要深刻的人文主義背景,觀眾從中亦可窺見美國社會特有的意識形態。

這是一部充滿溫情的電影,內特一家人相互扶持、不離不棄,然而這一切都是以其富裕的家庭條件為支撐的;影片為了突出至善至美,對物質條件沒有過多的描述,但影片中幾處細節透露出奧吉出生在一個富裕之家,他可以毫不費力地進入該學校讀書,而杰克需要依靠獎學金;奧吉有很多的玩具,對于杰克來說像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影片以維亞的好友米蘭達的角度講述時,性格直爽的米蘭達直截了當地說自己也曾嫉妒維亞,她因為冒充維亞,第一次有這么多人的關注。由此可見,奧吉出生在一個富裕的中產家庭,衣食無憂。

影片中,頭盔的意象也很重要,奧吉逃避世界的工具就是頭盔,他用頭盔把自己隱藏起來,而父親為了讓他勇敢面對真實的自我,把頭盔藏了起來。雖然電影使用了多重視角,但其核心是呼吁人們勇敢面對真實的自我。對于奧吉來說,是直面自身缺陷,勇敢地邁出走向社會的一步;對于維亞來說,家人過于保護弟弟,忽略了自己,明明很渴望父母的關愛,卻在母親真正關心她時本能的推開,她需要面對真實的自我,承認自己的訴求;維亞的朋友米蘭達成長于一個離異家庭,她渴望父母親人的愛,羨慕維亞,在夏令營時撒了關于美好家庭的謊,作為主線的輔助與補充,這一角色存在的意義也是引導觀眾理解影片主旨:直面真實的自我。

《奇跡男孩》包含著一些政治性色彩,這是近來美國影片的一種傾向,在觀念日益固化、價值觀趨于穩定的今天,殘疾人、有色人種、校園霸凌都是不可回避的社會問題。影片為了突出善良、包容的主題,安排了另外兩個完全正面的人物沙莫與賈斯汀,而他倆都是黑人,沙莫作為一個黑人女孩,她獨立有主見,在眾人都孤立奧吉時,她不顧質疑大膽地走上前去與奧吉交朋友,影片借她之口說出了“在正確與善良之間,請選擇善良”、“人的行為是更重要的”。賈斯汀也是一位黑人,他樂觀陽光而幽默,像一陣風溫暖了維亞的內心,給這個渴望愛與關注的姑娘帶去了希望。影片的反面角色都是上流社會的白種人,當校長與欺負奧吉的學生家長面談時,對方竟然根本不覺得自己的孩子有錯,一直為孩子辯解,甚至以身份地位相壓,有這樣的家庭環境影響,也難怪孩子的行為充滿了暴力,影片選擇的反面人物估計是受好萊塢政治性環境的影響。

《奇跡男孩》通過多角度敘事模式描繪了一幅心理群像,它以獨特的取材及巧妙的情節構思傳達出尊重、理解與寬容的價值觀,在正確與善良之間請選擇善良,因為每個人都在與生活苦戰,生活中會有很多的曲折,人與人多換位思考,設身處地才能感同身受,每一個人都值得被尊重。

結語

以電影來傳遞某種意識形態是當前一種普遍現象[3],《奇跡男孩》也不例外。影片傳遞了多角度的價值觀,無論人生的路往哪兒走,哪一條都繞不過自己,敏感脆弱的孩子不僅需要面對同齡人,還要接受成年人的審視與質疑。影片中,由來已久的種族、膚色歧視并沒有出現,美好的品質是屬于所有人的,沒有膚色、種族的區分。

人性里有虛偽,嫉妒。即使是善良的人,也會偶爾在內心有自私的想法,這是人之本性。比如米蘭達為了獲得關注,冒充好友的身份,杰克為了不被孤立而說言不由衷的話傷害奧吉,朱利安則更是一直對奧吉持有偏見。但是,“人之初,性本善”善良就像一粒種子,在不經意間就會生根發芽。

影片的最后,奧吉用他的人格魅力融入了群體,獲得大家的認可,并榮獲亨利沃德比徹獎,當奧吉上臺接受獎章時,他說:“我真不明白自己為什么會得獎,我只是和其他人一樣度過了五年級而已,或許,真相是,我并沒有那么普通,如果我們了解每個人的想法,就會發現,沒有人是普通的。每個人都值得其他人站起來為他鼓一次掌?!?/p>

參考文獻:

[1]搜狐網.《奇跡男孩》:愿你能溫柔的對待世界,也能被世界溫柔以待[EB/OL].(2018-01-23)[2018-02-02]http://www.sohu.com/a/218439432_754367.

[2]利昂·巴拉達特.意識形態起源和影響[M].張慧芝,張露璐,譯.北京:世界圖書出版社,2010:25.

[3]郝靜.成功的意識形態腹語術《阿甘正傳》的意識形態解讀[J].電影評介,2011(20).

猜你喜歡
奧吉米蘭達維亞
米蘭達規則:沉默權和律師幫助權
向圖維亞開槍
奇跡男孩
《奇跡男孩》:父母的修養里,藏著孩子的未來
善良,所以勇敢
nevi 加維亞山口的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