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外移植的“中國式”家庭教育

2018-03-14 00:18沈杰
名作欣賞·評論版 2018年2期
關鍵詞:教育目的教育方式中國式

沈杰

摘 要:美華作家黃宗之、朱雪梅夫婦的新作《藤校逐夢》通過聚焦華人新移民家庭孩子的大學教育,生動地揭示了“中國式”家庭教育中留存的痼弊。無論是“讀書只為稻粱謀”的錯位導向,還是“我都是為了你好”的道德綁架,抑或“父母威權的弊端”,都給予我們深刻的啟示和反思。透過這些生動的例子和理性的剖析,對于那些“望子成龍”的父母們來說或許可以從中覓得正確的指引。

關鍵詞:家庭教育 教育理念 教育目的 教育方式

近年來,伴隨著全球化的進程,越來越多的中國家長將子女送到國外,希望他們在世界頂尖名校中接受優質的學校教育??上У氖?,雖然華人留學生實現了從東方到西方的空間轉移,但家長們“中國式”的教育理念依舊根深蒂固,其中的大多數甚至忘記了“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事實上,在新移民家庭中,這個問題尤為突出。對此,美華作家黃宗之、朱雪梅夫婦給予了密切的關注。從2009年的《破繭》到2017年的《藤校逐夢》{1},遠在大洋彼岸的他們始終堅持充分利用距離提供的新視野{2},客觀、全面地觀察中國教育,并用文學創作表達自己的看法。特別是新作《藤校逐夢》,更以貼近現實生活的小說敘事,闡述了作者關于“中國式”家庭教育弊端的若干思考。而透過他們理性的剖析,想要覺醒的父母或許可以從中覓得正確的指引。

一、“讀書只為稻粱謀”

在中國古代,上自達官貴族,下至平民百姓,人們都信奉“學而優則仕”。這種功利化的教育理念一直盤踞在國人的腦海中,到了新世紀,它又突出地表現為“讀書只為稻粱謀”。

小說中,當小主人公琳達和文森面臨大學學校和專業的選擇時,劉家和潘家的父母不約而同地將目光集中在了名校的熱門專業上。他們堅信“常春藤”“經濟管理”“醫學預科”就是好工作、高收入的保障。因此,不管子女的興趣愛好、學習能力如何,家長們一致要求自己的孩子以此為終極目標。換而言之,他們傳遞給下一代的訊息是“讀書只為稻粱謀”。顯然,這種教育目的的設定更注重物質層面的回報,它誘導青年人成為精致的利己主義者,鼓勵他們一味追求名利。

在作品里,蘇珊就是典型的反面教材。作為女高才生,她讀北大的本科、攻清華的碩士,后又獲哈佛的博士、斯坦福的博士后,主攻的還是受人追捧的專業。畢業后,蘇珊又順利地進入待遇優渥的銀行工作。一路走來,可謂春風得意。誠然,在周遭的人看來,蘇珊可以說是“一個很成功的人”。她漂亮、富有、高學歷,又是銀行的高管,堪稱莘莘學子的榜樣。但他們不知道蘇珊內心的孤獨與無助,誤以為好的收入等同于幸福的人生。據蘇珊回憶,她是在父母專橫的控制下長大的,“習慣了壓抑,學會了服從”。漸漸地,她不敢表達自己的想法,更不敢違背大人的意愿。她日益孤僻自傲,變得敏感、任性、多疑,難以與人和睦共處?!盀榱松?,為了對得起一份還不錯的工資”,她每天都不得不在并不喜歡的工作中煎熬。有時候,她難受,很絕望,甚至想死。于是,她變相地報復雙親,不給他們任何資助,結果,她在一場戀愛游戲中自殺身亡。

前車覆,后車戒。作者借蘇珊的案例為尚在迷途的中國家長敲響了警鐘,他們用血淋淋的教訓具象地證明了“讀書只為稻粱謀”的錯誤性。也正是因為這樣,在小說的最后,作者匠心獨具地安排劉韜從與建筑工人、義工的共事中獲得啟示:家庭教育的關鍵在于父母應主動引導孩子認識生命的價值,考慮自己的人生,考慮自己的未來,考慮自己這一生究竟應該怎樣度過才有真正的意義。要知道,“讓孩子像孩子一樣地生活”{3},由此而來的幸福感遠比金錢更寶貴。

二、“我都是為了你好”

在中國傳統中,主流的儒釋道三家都非常認同父母對子女深沉的愛?!对娊洝ば⊙拧まぽ酚醒裕骸案纲馍?,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薄斗鹫f父母恩重難報經》也說:“父母恩情重,恩深報實難?!薄短侠暇f報父母恩重經》還說:“夫人生世,父母為親,非父不生,非母不養……父母恩重,昊天罔極?!睉撜f,這份自然生發的愛足以感動天地,但當它被冠以“恩”的名義,其中的意義就變味了。父母說因為他們愛孩子,做什么也都是為了孩子好,所以他們永遠是對的。就這樣,從古至今,很多父母教育子女的邏輯錯誤就被堂而皇之地掩蓋了。

就像小說中,為了追逐名校的夢想,劉家和潘家的所有人都生活得非常艱苦。以劉家的母親為例,正是基于早年貧窮和后來失業的教訓,辛潔才想方設法地幫助一雙兒女求學謀業。即使要與丈夫長期分居,她也無怨無悔,一個人在異國他鄉,起早貪黑,省吃儉用,事必躬親,試圖犧牲自我換取孩子們的未來。這位平日里甘愿做牛做馬的母親,打著“我都是為了你好”的旗號,主宰了史蒂文和琳達兄妹倆的命運。

譬如,辛潔軟硬兼施地阻止琳達報考電影學院,無非是擔心女兒將來找不到高收入的好工作。但金玉滿堂的享樂真的是琳達想要的生活嗎?答案是否定的。對比琳達研讀經濟管理與影視表演專業時的狀態,不難發現前后的差異甚是懸殊。從無精打采地修習學分,到積極探索劇本的創作技巧,乃至為了拍片,不斷往返于雪城和曼哈頓之間。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小姑娘導演的《紐約故事》獲得了全美年度大學生奧斯卡影視大賽的最佳劇情類原創劇本獎。她用實際行動印證了自己的天賦,也擲地有聲地告訴母親辛潔:真正的成就來自于充實的內心感受,而不是外在的社會評價。

坦白地說,可憐天下父母心,辛潔無私的奉獻確實令人感動。但過度的犧牲,既不能使自己感覺幸福,又會給身邊的人施加壓力。在心理學上,這種行為被稱之為“高壓型控制”,屬于隱形(情感)暴力的一種。{4}她站在“為你好”的道德制高點上,使孩子無力反抗。我們知道由始至終進名校只是辛潔的一廂情愿,出發點固然是好的,可做法不一定就是對的。在擇校的當口,子女們之所以聽從她的意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道德層面的妥協。她所謂現實的考量,歸根到底其實是中產階級的焦慮及安全感的缺失:自己沒能上名校的遺憾化為美好的寄托,希望遂轉移到了下一代身上;高額學貸壓得她透不過氣,又急需物質的慰藉。實際上,怎么做才是為孩子們的未來好,家長還得從孩子們的角度考慮。

三、父母威權的弊端

在中國,親權很重是共識。恩威、名分、天經、地義,賦予父母神圣不可侵犯的權力,對于子女,他們的意愿決定了一切。通常的情況是:如果長輩說話,當然無所不可;晚輩有話,卻在未說之前早已錯了。比如小說中,琳達和文森就遇到過同一個問題:都沒有自己選擇未來的自由和權利。琳達的母親在美國,文森的父親在中國,卻一樣擁有絕對的威嚴?!爸渲麄円磺械倪@種觀念并不根植在美利堅的土地上,它強勢地存在于一個無形的世界里,存在于幾乎所有有華人的地方,存在于華人孩子的父母的血脈中?!?/p>

現在,我們不妨以文森的經歷作為分析該問題的切入口。作為低齡化留學大軍中的一員,正當他處于需要父母關愛和同齡人陪伴的時候,卻被強行投放到了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中。語言障礙與文化差異把小男孩逼到了墻角,繁重的大學功課與父母過高的期望又給他平添了雙重的壓力。能夠努力做的,文森都做了??墒?,因個人學習能力有限,確實難以完成父母下達的考取醫學院的指令。他在琳達的勸說下,好不容易鼓起勇氣向雙親坦露心事,希冀換來父母的理解??墒?,潘晨毫不妥協,惠萍也愛莫能助。他們想當然地把所有問題都歸咎于兒子,還拿“別人家的孩子”來搪塞,又借賣房子攢學費的事相勸。恩威并施的做法使文森日漸自卑,他不得不退縮到全封閉的硬殼里,以便讓自己變得安全??墒?,縱使文森竭盡全力,學業成績依舊每況愈下。焦躁不安且失眠憂郁的他開始用酒精來麻痹自己,后來還染上了毒癮,鬧到眾叛親離要自殺的境地?;仡櫿麄€過程,潘家的父母難辭其咎。他們始終都站在高高的指揮臺上,支配著文森的生活?!八麄兊恼`點,便在長者本位與利己思想,權利思想很重,義務思想和責任心卻很輕?!眥5}

其實,父母與子女的關系,誠如紀伯倫在《先知的靈光——孩子》中所說:“他們是藉你們而來,卻不是從你們而來;他們雖和你們同在,卻不從屬你們。你們可以給他們愛,卻不可以給他們思想;你們可以蔭庇他們的身體,卻不能蔭庇他們的靈魂?!眥6}所以,家長必須真正認識到孩子是獨立的個體,而不是用來沽名釣譽的工具。又或許,長輩們是不忍心看到晚輩們有太大的生存壓力,總希望力所能及地替孩子們多做一點事情,結果肆無忌憚地干預他們的選擇。然而,年輕人有年輕人的想法,走得太平順,未必是好事。反倒是偶爾受挫,從失敗中汲取經驗教訓,將來方能站得穩,立得住。

綜上所述,《藤校逐夢》通過再現華人新移民家庭追逐“名校夢”的辛酸歷程,揭示了“中國式”家庭教育中存在的突出問題。無論是“讀書只為稻粱謀”的錯位導向,還是“我都是為了你好”的道德綁架,抑或“父母威權的弊端”,都給予我們深刻的啟示。正在覺醒之路上的父母要先以幼者為本位,充分理解子女的所思所想,切忌“一廂情愿地為孩子預設一個發展模式”{7}。要知道,最好的教育是無所作為的(盧梭語),即避免過度干預,爭取春風化雨潤物無聲。其次,指導他們養成“耐勞作的體力,純潔高尚的道德,廣博自由能容納新潮流的精神,也就是能在世界新潮流中游泳,不被淹沒的力量”{8}。當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困難的時候,父母應當克服虛榮攀比的心理,切實地分析子女的能力,協助孩子找到原因及解決問題的辦法。最后,請他們為自己所有,成為一個個獨立的人。要相信孩子們,他們會在成長中找到自己要走的路!

{1} 黃宗之、朱雪梅:《藤校逐夢》,原載《小說月報·原創版長篇小說專號》(賀歲版),百花文藝出版社2017年版。

{2} 江少川:《移民后,文學創作為什么會發生——黃宗之、朱雪梅訪談錄》,《世界文學評論》2010年第2期。

{3} 馬彩紅:《今天我們怎樣做家長》,《江蘇教育研究》2014年第8期。

{4} 張暢:《有一種暴力叫“我都是為了你好”》,《新京報·書評周刊》2017年7月28日。

{5}{8} 魯迅:《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墳》,人民文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135頁,第139頁。

{6} 〔黎巴嫩〕哈利勒·紀伯倫:《先知的靈光——孩子》,《先知·沙與沫》,譯林出版社2015年版。

{7} 羅娟:《中國家庭教育誤區探討》,《科教文匯》2006年第10期。

猜你喜歡
教育目的教育方式中國式
中國式民主
朱熹的理學教育思想及對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啟示
論教育價值與教育目的的關系
農業院校環藝課程教育方式與考核改革的構建
高中英語的高效作文教學法之我見
基于應用語言的英語文化導入教育方式
淺析高職院校數字圖書館建設中用戶信息素質教育
淺談素質教育的本質特征、誤區與實施途徑
另類行為
浮世繪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