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政治非選擇題答題步驟分析

2018-03-24 01:21周永華
知音勵志·社科版 2017年7期
關鍵詞:高中政治

周永華

摘 要 高中政治非選擇題是學生平時考試和高考中常見的一類題型,也是分值比較高的一類題目。解答這類題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政治核心素養,也能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益。所以,在本文中,筆者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和他人的理論知識全面闡述了高中政治非選擇題的答題步驟。

【關鍵詞】高中政治;非選擇題;答題步驟

高中政治非選擇的答題技巧其實是有章可循的,在多年的教學中,在分析前人理論的基礎和總結本人的教學實踐,得出:高中政治非選擇的答題步驟大致分為四步。接下來筆者就一一來闡述和分析。

1 高中政治非選擇題答題步驟

1.1 第一步:審設問,明確回答方向

1.1.1 審知識限定,明確考查范圍。

政治學科一般有四大塊知識,即經濟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與哲學??丛O問先弄清楚是考查的哪個模塊的知識。

1.1.2 審主體限定,明確行為主體。

審設問時明確了設問的主體就抓住了解題的關鍵,就能更準確地確定知識范圍,快速地檢索知識。經濟生活的主體主要有政府、企業、個人,政治生活的主體主要有政府、中國共產黨、公民、人大等。

1.1.3 審客體限定,明確回答內容。

所謂客體,就是主體指向的問題情境、限定條件等,弄清客體限定,就清楚了對問題思維的環境、條件。

1.1.4 審角度限定,明確回答方向。

審設問還要找準設問的角度,即這一問題要求我們回答“是什么”,還是“為什么”,還是“怎么做”。

(1)“是什么”角度

常采用以下設問方式:“……如何體現……”“……如何反映……”“概括(描述)……問題、現象或特點”。這類試題常通過圖表和材料題呈現出來,主要考查學生讀取信息的能力?;卮饐栴}一般要分三步:一要看成績,二要看不足,三要看問題背后的實質及解決措施。答案點到為止,不要求展開。

(2)“為什么”角度

常見的設問方式有:“……的原因”“……的依據”“……必要性”“說明為什么要……”等。解決“為什么”角度的問題,一般要回答出必要性、重要性、意義等內容。

(3)“怎么做”角度

常見的設問方式有:“應如何……”“該如何……”“……合理化的建議”“……的舉措”“怎樣……”等?;卮鹪摻嵌鹊膯栴},首先要確定行為主體,然后從課本、材料、當前時政熱點及黨和國家重大政策中找方法和措施。

1.2 第二步:扣教材,列出知識提。

通過審設問,明確了知識范圍、設問主體、設問客體和設問的角度后,下一步就要調動和運用知識庫中的儲備,為形成答案做好準備。要想調動和運用自己的知識庫,學生平時就要對所學的基礎知識進行篩選和記憶,只有這樣才能夯實基礎,為答題做準備。

1.3 第三步:析材料,提取有效信息。

根據第二步列出的知識提綱,仔細審讀材料,從材料中準確找出能反映提綱觀點的有效信息,將材料信息和知識提綱準確定位。

閱讀背景材料時既要把握材料中的顯性信息,又要把握材料中的隱性信息。綜合各層次內在聯系,明確材料所表達的核心思想,對“關鍵詞”要敏銳感知,充分挖掘解題信息,感悟命題人的命題意圖。具體操作步驟有以下幾個方面:

(1)依據關鍵詞,直接調用學科知識;

(2)把握材料間聯系,遷移調用學科知識;

(3)概括具體信息,歸納調用學科知識;

(4)依據設問,有效調用相關知識。

如上題探究政府該如何約束好自己的權力——要結合政府的職能、宗旨和原則、政府要依法行政、堅持科學民主依法決策、自覺接受監督等知識來組織答案。

1.4 第四步:組答案,條理嚴謹作答。

組織答案時要正確運用高中政治專業術語,提高用詞的科學性、規范性,盡量使用教材上基本概念、原理作答,注意多角度思考問題,確保答題的完整性。另外,結合材料分析時,要做到理論或觀點與材料的有機統一,切忌理論、觀點和材料不一致現象的發生。組織答案時要:層次分明,要點序號化;表述準確,語言學科化;邏輯嚴密,表述簡潔化;字跡工整,卷面美觀化。

2 高中政治非選擇題答題步驟展示

2.1 高考試題展示

祠堂是崇宗祀祖聯絡宗親的場所,是祠堂文化的重要載體。W村也曾有座老祠堂。祠堂文化在村民教化、鄉村治理中發揮過積極作用,但其中的封建宗法思想殘余有時也被人用來排斥外姓、干擾選舉。新農村建設以來,W村把老祠堂翻修擴建成寬敞明亮的新禮堂,開展創建“文化禮堂,和美鄉風”系列活動,敬先賢、誦村訓、禮儀傳習、普法講座、村民一家親、評選孝老愛親最美家庭等。經過多年的努力,新禮堂已成為村里的文化地標。禮堂文化溫潤了村民關系,促進了鄉村治理。去年,該村被評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省級示范村。

結合材料,運用社會意識的有關知識,說明為什么W村要把祠堂文化轉化為禮堂文化。

2.2 問題分析

第一步,考慮知識指向、社會指向、設問指向、分析為什么把祠堂文化轉化為禮堂文化。

第二步,鏈接教材與材料:社會意識的反作用非為兩種,一是先進的社會意識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二是落后的社會意識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影響。

第三步,解答本題的關鍵要把握兩點,一是為什么要轉化,二是為什么要發揮祠堂文化的作用。之所以要轉化,關鍵在于視覺文化有其消極內容,要立足落后的社會意識來分析。之所以要發揮其作用,要明確其具有消極內容,應該立足先進社會意識的作用來分析。

第四步,考慮全面,寫出完整的答案。

2.3 答案展示

W村的祠堂文化必須加以轉化,因為它有局限性,尤其是其中的封建宗法思想殘余是一種落后的社會意識,影響村民團結,對社會發展起消極作用;禮堂文化既繼承祠堂文化的積極因素,又體現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一種先進的社會意識,有助于推動新農村建設。

參考文獻

[1]邱云飛.高中政治非選擇題做法淺析[J].文理導航(上旬),2013(04).

[2]鐘美炎.淺談高中政治哲學教學中的詩詞滲透[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06).

[3]杜雪閣.學好高中政治的方法策略[R].學知報,2011.

作者單位

江蘇省清浦中學 江蘇省淮安市 223002

猜你喜歡
高中政治
讓高中政治教學走入生活
采用案例教學法,優化高中政治課堂教學
如何激發學生學習高中政治的興趣
高中政治課“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初探
新課程視野下高中政治有效教學探析
高中政治高效課堂生活化策略分析
淺析如何打造高中政治簡約課堂
高中政治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學中對多媒體手段的有效應用
高中政治教學中的“錯題管理”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