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議校園文化建設如何能更好地服務當地社會

2018-03-26 08:29岳新
中國校外教育(中旬) 2017年13期
關鍵詞:校園文化建設文化意識

岳新

【摘要】在社會的發展與轉變過程中,各大高校的校園文化建設也受到了一定的影響,如在社會服務方面缺少了充分的文化自信,而且部分高校的校園文化建設重視體現個體文化價值,忽視了團隊服務精神,在當地社會服務上沒有突出的展現,缺乏文化服務特色。校園文化建設的目的是,培養師生的創新意識,加強教師的職業能力,提升畢業生的就業率,同時推動學校自身的穩定發展,而社會服務功能是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關鍵內容,因此在建設校園文化上要更好地服務當地社會,才能夠加強校園文化的社會服務功能,將自身文化與當地社會文化實現良好的對接。

【關鍵詞】校園文化建設 文化意識 社會服務功能

一、引言

校園文化建設的根本就在于文化,以校園作為空間,以校園精神作為特征,以學生作為主體,以教師作為主導。各大高校通過企業走進學校與師生走出校園兩種不同的形式來服務當地社會,其中企業走進學校是指學校通過自身的資源、設施與文化給企業提供多方面的支持,更高的服務于企業的持續性發展;而師生走出校園是指學校積極組織師生參與社會活動,比如是“志愿者服務”“慈善服務”等社會實踐活動,向社會展示自身的文化與成果,同時能夠促進當地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因此,校園文化建設對當地社會的發展而言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則針對校園文化建設如何能更好的服務當地社會展開深入的研究,分別從校園文化建設現狀以及意義展開分析,并提出了多元化校園文化建設途徑,從而充分展現校園文化建設的社會服務功能。

二、校園文化建設現狀與意義

(一)校園文化建設現狀分析

在21世紀的社會環境發展與轉變過程中,無論是國內形勢,還是國外形勢都出現了巨大的變化,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系從分散轉變成統一的整體,并互相影響著。在眾多文化中,并不是所有的文化都具備一定的積極性,也有一些隱藏了較為消極的文化,但是學校卻不能夠給學生提供足夠理性的文化平臺,當學生接觸到陰暗文化,且受其影響的時候,在看待問題上就會存在偏見,并盲目跟從反對主流文化的隊伍。

此外,由于社會環境的影響,學生生活也出現相應的變化,特別是網絡時代的深入發展,讓學生能夠足不出戶的接觸到各種各樣的文化,不斷的擴展自己的生活圈、朋友圈,但是每個事物都有著兩面性,網絡時代盡管能夠讓學生的生活更加快捷,優化生活質量,另一方面也會讓學生所處的環境更加復雜,負面信息的廣泛傳播影響著學生的思想與觀念,在極大程度上沖擊著校園的主流文化。

1.校園文化建設缺乏文化自信

目前,盡管部分高校具備了一定的社會服務意識,但是在服務過程中依然缺乏了文化自信,不清楚要怎樣開展社會服務活動;或者是沒有充分認識到社會服務是怎樣的概念,認為學校能夠給社會提供畢業生就完成了社會服務功能;又或者是僅僅給發展困難的公司或者是社會機構提供物質上的幫助等,這些現象都表明了學校的社會服務活動的表面性,無法在深入的開展。當有需求的公司、組織以及社會機構進入學校的時候,部分師生在接觸的過程中并沒有采用自身校園文化來感染他們,而在師生走進社會的時候,由于受到社會文化或者是企業文化的大影響逐漸削弱了自身校園文化的底氣,甚至會被完善淹沒,被社會文化所同化,就無法實現傳播校園文化的目的。

2.校園文化建設缺乏團隊精神

學校的社會服務并不能僅僅依靠某個人來完成,而要求師生的共同參加,任何社會服務活動的開展需要一個優秀的、統一的服務團隊,在服務的過程中,團隊可以互幫互助、取長補短,對每個成員與的文化思想與專業能力進行有效的整合,從而激發整體的智慧。然而,在校園文化建設上,過于重視個人價值的體現,忽視了團體精神的重要性,師生的創新意識與專業能力都不能夠實現有效整合。同時,由于過于重視個體價值的體現,學生也缺乏了一定的團隊合作意識與貢獻精神。

(二)校園文化建設的意義

校園文化建設不僅有利于培養師生的創新意識,加強師生對自身校園文化的自信心,同時能夠提升教師的專業水平。校園文化的導向性能夠很好的引導與推動師生正統思想的樹立與精神素質的養成,校園文化建設與創新也能夠對師生的思想與心理產生極大的沖擊與影響,從而培養師生的創新意識,提升創新能力,讓他們在培養與提升的過程中獲得更穩定的發展空間。當師生對校園文化充滿自信的時候,自然而然會受到校園文化的激勵,讓他們勇于在生活與工作中克服困難并面對挑戰。

在社會活動中,無論是社會服務活動還是工作,團隊精神與合作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專業素質,而校園文化建設對整體性的要求,可以培養師生的合作意識與能力,社會服務活動要求每個人的參與才能夠完成任務,因此,校園文化建設對師生的團隊精神與專業素質的培養與提升都有著重大的作用。

三、多元化校園文化建設

(一)校園文化建設缺乏社會服務特色

一些高校無法明確自身的發展,而為了確保辦學效益,只是一味的擴大招生規模,通過熱門專業來吸引學生,專業文化與課程的設置與當地產業結構的發展產生了脫離現象,因此,畢業生并不符合當地社會行業的發展需求,校園文化建設對當地社會的影響作用較低,不能夠由形成顯著的社會服務特色,降低了校園文化對社會發展的影響力。

高校教育的主要目的是給色會提供高水平、高技能、高素質的優秀人才,具備了顯著的職業定向性,因此,在社會特定行業中有著很大的優勢。同時,高校教育的特點就表現在能夠服務于當地社會,其自身發展方向要緊貼著行業發展趨勢與當地社會產業的結構發展,才能夠展開特色文化課程與專業文化,創造特色文化服務精神,形成特色社會服務品牌。

(二)與當地社會的良性文化實現互動

校園文化的建設不能脫離社會文化,與當地良性文化互相對接,有利于阻擋社會文化與網絡文化環境的負面影響,并促進校園文化與當地文化之間的互動關系。各大高校的發展目標是給社會培養更多的滿足社會各個行業的發展需求的優秀人才,推動社會經濟的穩定發展,而傳統校園教育觀念無法適用于更好的服務社會,因此,為了能夠合理的調整這一發展問題,盡快跟上社會發展的腳步,學校就要充分展現自身的社會服務功能效用。此外,校園文化建設要具備一定的實踐性,重視社會服務活動的實踐,給校園文化與社會文化的互動提供充分的空間。

四、結論

通過本文對校園文化建設的社會服務研究,我們能夠認識到校園文化的動態性與開放性要求校園文化建設要通過多元化的方式與途徑來實現,進一步優化高校校園文化環境,這不僅要求師生、學校、家庭以及社會等各方面的緊密合作,更要求各個方面都對校園文化建設有著高度的重視,以人文本,才能夠從根本上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的社會服務功能,從而更好的服務與社會。同時,通過多元化的校園文化建設方式與途徑,能夠促進校園文化與多方面文化的互動與交流,而且培養師生的團隊意識與合作精神,給社會提供高素質、高水平的綜合型人才,促進社會的發展與進步。

參考文獻:

[1]滕士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視域下校園文化建設的新思路[J].教學與管理,2017,(21) :50-52.

[2]趙國林.大學校園文化建設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7,(06) :90-91.

[3]宋一鳴.論高校志愿服務文化建設——以云南開放大學為例[J].云南開放大學學報,2016,(04) :67-71.

猜你喜歡
校園文化建設文化意識
理工科英語教學中學生文化意識的培養策略
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探析
試評文化意識在高中英語人教版教科書中的滲透
弘揚雷鋒精神與轉型期高校校園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