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英誕新詩創作中的用典研究

2018-04-01 13:36龐冰冰廣西師范大學文學院廣西桂林541000
絲路藝術 2018年12期
關鍵詞:夸父用典典故

龐冰冰(廣西師范大學文學院,廣西 桂林 541000)

新文學運動以后,用典遭到貶斥,創作中用典看似銷聲隱跡,但實則不然。除沿用古典外,引用西典也越來越多,用典仍然備受青睞,朱英誕就是其中一位。然而研究發現當前學界對新詩的用典似乎有所忽略,對朱英誕新詩中的用典也是如此。因此,從新詩用典這一角度系統、詳細地探究朱英誕新詩用典特色及作用價值有很大的探討空間。

一、朱英誕新詩創作中用典來源

學術界對用典的基本概念,始終莫衷一是。大部分學者將用典局限于引用古代故事或現成話,如《用典研究》中“為了一定的修辭目的,在自己的言語作品中明引或暗引古代故事或有來歷的現成話,這種修辭手法就是用典?!比欢覀冃枰J識到用典不應只局限于引用古代故事或現成話,而應囊括引用西方故事和西方作品中的現成話。而朱英誕在其新詩的創作中古今中外毫無避諱,廣泛使用典故,努力開拓著新詩的創作實踐。

(一)古典的運用

古典,指的是在文學創作中使用前代典故,這些典故包括民間故事、古代神話傳說及前人詩詞文賦中的語匯。

朱英誕閱讀廣博,用典駕輕就熟。其作詩用典以古典為主,包羅廣泛,常出入經史百家,花草蟲魚、名勝古跡皆可入詩。民間故事神話傳說如孟姜女、白娘子、女蝸補天、夸父追日、鵲橋等;成語寓言如望梅止渴、白衣蒼狗、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等;名人軼事如秘康、杜甫、屈原等;經史子集如《詩經》、《莊子》等。比如《街頭望西山曰占》“太陽、我不和你競走了,我指望/夜來臨,我有著我的茂密的樹林;我愛今宵的月當頭,無所謂的諱聽著鬼拍手?!逼渲小拔覑劢裣脑庐旑^”一句,詩人自注:“李義山詩:深夜月當花,當字實即月當頭么當,非當作或作為之當,舊日嘗欲與廢名居±論之而未果?!薄吧钜乖庐敾ā背鲎岳钌屉[《春宵自遣》,朱英誕對這句“深夜月當花”大為贊賞,“當”字之妙妙不可言,于是借以引入詩中。

(二)西典的運用

西典指在文學作品中使用西方典故,是相對于中國典故而言的。五四后新詩詩人在新詩探求新的突破,將視野投向西方,在創作中自覺融入了西方的神話傳說、名人鐵事、民間故事等。

在朱英誕詩中,西典數量不多卻用得精巧,成為了朱詩古典詩美的一部分。如《夜巧》中“美麗的衰殘的秋色/聲音的畫圖的過客/你為花命名為鳥的人/誰能夠筑墻垣圍得杜麗”,引用了塞萬提斯的“誰能夠筑墻垣,圍得住杜鵑?”。杜鵑的盎然生機是筑起高墻也擋不住的,杜鵑即可是花兒也可是鳥兒?!兑骨伞坊玫涔?,與詩意完美融合,翻新出奇;《雨》中寫“大樹上筑有水鳥的巢/高窗像潘社拉的箱那么嬌小”化用西方神話傳說中的潘多拉;《寄南游客子》“悅意的訴說??啵糯脑娙?,你們艱難/我們更艱難/春天已經來了,冬天還沒有過去?!眲t反用雪萊“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

典故蘊含豐富的生命體驗和歷史文化積淀,運用典故是從前人詩詞作品中尋找與自己詩作感觸相似的人和事去所表達自己的情思,尋求情感與思想的共鳴,増加文章縱深感。

二、朱英誕新詩創作中的用典藝術特色

在詩詞創作中用典是重要的藝術手法之一,極其考驗詩人文字功底。朱英誕新詩活用典故,無因襲古人之意,也無偷句換意之嫌,有自己獨特風格。

(一)古意新擬的意象與意境

中國有著幾千年的文化傳統,詩詞中的很多詞語、意象、意境、表現形式等經過反復使用已形成一種民族的審美經驗延續,讀者也積淀了豐富的文化心理信息。如荷花會讓人不自覺地聯想到清白無染的高貴品格這一背后意蘊。

朱英誕在新詩中使用了蘊含古典氣息的意象群體,有豐富深厚的“言外之意”,韻味無窮,且朱英誕常在詩中的古典意象中融入個人情思,古意新擬,使意象蘊含了新的內涵寓意。如《秋水》中的“漁女”意象,中國古典詩歌中常用這一意象,宋玉的《神女》、屈原的《九歌》、《湘夫人》與曹植的《洛神賦》中都有“漁女”這一意象,有香草美人追求路漫漫其修遠兮的寓意。而“漁女”在《秋水》中的歌聲有自己適宜的溫度,表現出詩人純潔無暇的理想。此外,漁女還有其他的意蘊,詩中引入“鏡”的意象,漁女成了詩人自我鏡像的轉換,雖不知前方如何,也堅定自我,抵制住外在的誘惑,尋找自己理想的精神家園。將意象原本的古意與現代情思相結合,利用隱喻的手法推陳出新,古意新擬,使得意象擁有全新的寓意,是詩人新詩創作新的追尋。

(二)自然妥帖的人物與故事情節

詩歌創作中許多人物和故事情節典故經過反復使用,沉淀了深厚的歷史文化自身蘊意與獨特的審美內涵,讀者也在不斷地接觸中培養出了對某些意象的特定的情緒和審美體驗。在新詩中運用這類典故,可讓詩歌更加意蘊豐富。朱英誕在詩中能自然妥帖地使用人物或故事情節典故來傳情達志,且不著痕跡。

首先是人物典故的引用。昭君出塞是古代詩人常用的典故之一,比如杜甫曾寫過“一去紫臺連朔漠,獨留青家向黃昏”,朱英誕也在《蟬》“陽光在喧嘩/昭君在沙漠上/此時還懷想著家/但天空是廣闊的/蟬自無夢意啊/遠方的風吹起來吧/給我一片陰涼/既然這里沒有樹木了”中別出心裁將蟬與昭君作對比。昭君為國遠嫁西域,天空遼闊高遠,且時時思念著家鄉,苦悶的心情難以寄托。而蟬所在的地方盡管連一棵可以遮蔽陽光的樹都沒有,也沒這般苦悶,只是希望遠方的吹來的風帶來清涼。詩人如此新鮮的用典對比為朱詩增色不少。

其次是故事情節的引用。朱英誕在多篇新詩借用夸父追日這一神話故事。如《致夜蛾》“與日競走乃不復學夸父”;《夏天》“自夸父渴死后,/他的手杖化為密林,/只安慰著行人,/道旁歇息或乘涼;/或者,盼雨絲隔離著人間”;《夜風中的海棠樹》“年老的夸父/而依舊矗立著/唉可感謝的光輝形影”;《微吟(二)》“夸父是會感到寂寞的嗎”??涓冈谂c日賽跑的時候,是否會在意別人對他的看法呢?會害怕路途的艱辛嗎?會懷疑自己的決定嗎?而詩人一直堅持寫詩的經歷,與夸父逐日性質是一樣的,夸父的疑問不就就是詩人的自問嗎?惺惺相惜之情也就暗含其中。

(三)多法并舉的用典手法

用典在修辭學中又被稱為引用,從引用的形式上可以分為明用、暗用、正用、反用等。朱詩用典方法靈活多樣,正反明暗,不拘一格。

“明用”是在創作過程中清楚明白地指出所引用的詩文,使讀者一目了然。朱英誕在新詩中大量巧妙運用明典,直接引用詩詞文賦中的佳句,使新詩更加明白易曉,內涵更加豐富,也使得作品更具親和力?!队芬辉娭薪舆B引用詩句,就在這里,這間老屋,/睡眠,做夢,“我愛那古詩,那一句:/‘楊柳欲藏鳥’,/我醒覺,讀書,做詩,作文?!泵饔盟抉R光《柳枝詞》中“宣陽口前王月初,家家楊柳綠藏鳥”詩語。

“暗用”是指不露痕跡將典故融于自己的詩歌創作中,暗含在作品內,讀者讀起來難以察覺,猶如己出。在《春夜》中,“人間交換著一些冷淡/夜是暖暖的/春天像那微綠的小蟲/暗暗的爬窗間?!鼻擅钜昧颂拼鷦⒎狡降摹兑埂?,“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閑于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痹谠娪谩靶∠x”比“春天”,化虛為實,用圖像感染讀者。朱英誕在新詩創作中將古人之詩融入其中,古典情韻與現代情緒巧妙結合。

“正用”是在文章創作中保持典故原來的意義、情思與基調等。正用在朱詩中十分常見,將典故與作品和諧地融為一體,増強詩意表達?!吨乱苟辍贰芭c日競走乃不復學夸父/秋夜宜于散步,行行重行行/沉思人低徊過了萬重關山”,引用兩個典故,神話傳說中夸父追日的故事,而“行行重行行”則是借用了《古詩十九首》中“行行重行行,與君生別離”一句。

朱英誕詩歌好用典故,雜取百家,而且不拘一格,游走在神話與現實、歷史與現在間。明用、暗用、正用、反用等,且融入了詩人獨特的生命體驗和情感態度,靈活多變,旨遠意深。

三、朱英誕新詩用典對傳統詩詞用典的突破

新詩是不同于舊體詩的一種新文學類型,它的創作修辭手法與舊體詩相比有新的改變,用典作為新詩創作的手法之一,在朱英誕的新詩創作中有新的變化。

在典故來源上。朱英誕在新詩中不但引用中國典故,也采用西方典故。如前文所分析那樣,朱英誕對西典的使用范圍廣泛,運用自如,在創作中借用西方神話傳說、寓言故事、詩歌語句等等,內容豐富多樣,在新詩中引入全新的典故,體現了詩人獨特的思想。西方典故中獨特的語義、語音、話語結構等給新詩創作融入西方特色,這種區別于傳統典故的西典為新詩創作產生與眾不同的效果,中西文化結合,是新文學審美空間開拓的結果。

在典故運用方式上,新詩中的用典不同于古詩詞中較為穩定、一目了然的意義,新詩中用典更為靈活自由,創作上也不拘泥于形式,效果上常有意外之喜。如夸父追日的神話在朱英誕新詩中有多種表現形式與寓意,如《夏天》、《致夜蛾》、《夜風中的海棠樹》、《微吟(二)》皆引用了夸父逐日的典故,這種在新詩創作中對典故形式的變換與新詩的特質是不可分割的。

在典故運用功用上,朱英誕新詩用典意蘊有所擴展,內涵更加復雜化。古人在詩歌創作中的用典多是引用典故本來的意蘊,內涵明晰、單純。而在新詩創作中,詩人現代生活的體驗、西方文藝思想的傳入以及詩人自身獨特的思想情思,會給傳統典故更加朦朧、復雜與抽象,這種多重暗示性與不特指性擴寬了詩歌的深度與寬度。例如月亮這一傳統意象,古詩詞中多是“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的思鄉愁情、“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的寂寞孤獨等,而在朱英誕筆下,月亮注入了更加豐富復雜的隱含意義。如《對月》中的月亮不再是單純哀愁的象征,而是可以常伴詩人、聆聽詩人傾訴的友人。朱英誕在詩中沒有直接引入月亮,而是在對話中作為他者引入,又用“鏡”來隱喻月,完成“對月”——“對鏡”——“鏡像自我”這樣一個復雜的自我確證過程,使月亮的意象在原本寓意上擁有了現代詩情的品質。

朱英誕博學多識,善用典故,游走古今中外典故間,融入了他獨特的生命體驗和情感態度,孜孜不倦地探索著新詩創作的方向。雖然在用典上也存在著某些典故晦澀難懂等問題,但卻也帶來了極大的價值意義,突破傳統用典局限,豐富新詩創作材料,體現出了現代知識分子在新詩創作中兼容并包的理性思考。

猜你喜歡
夸父用典典故
太陽探測衛星“夸父一號”成功發射
懸壺濟世典故的由來
追日
用典與墓志文字考釋舉隅
習近平用典
漫談詩詞“用典”
千里之外
聞雞起舞
那些年,我們寫作文用爛的典故
用典與格律詩創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