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電影中折射初中美術問題提出環節如何設置

2018-04-01 13:36侯亞紅烏魯木齊市第十一中學新疆烏魯木齊830000
絲路藝術 2018年12期
關鍵詞:美術課創造力美術

侯亞紅(烏魯木齊市第十一中學,新疆 烏魯木齊830000)

在核心素養的指導下,學生今后的發展方向應該是在具備文化基礎、自主發展能力、社會參與能力,以上三點是相輔相成的。那么對教師的要求就是要為學生創造以上三點可以實施的條件。教師以后的工作不再單純的是教育和育人,更是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能力的培養并非一朝一夕也并非是學校教育的一己之力,需要家庭和社會的積極參與。

通過對烏魯木齊市第十一中學初二學生的50 人的數據分析:利用學校四十分鐘做想要做的事情,選項有兩個A 是一堂自己喜歡的課B 是自己喜歡的電影。選擇A 的占到8.3%,而選擇B 的則達到91.7%。同樣是自己喜歡的,差距卻如此巨大,電影的魅力何來如此之大。電影誕生于20世紀初,但是與美術悠久的歷史還是相差甚遠,這種全新的藝術形式相對于美術這種造型藝術來說是動態的是集結了多種藝術門類并將它們有機結合的一種綜合性藝術形式。電影與美術是相融相通的兩門藝術,美術講究的是二維或者三維空間的創作方式,而電影是四維空間以動態畫面表達藝術主旨,在電影中同樣會應用到美術的造型元素、色彩元素、光影元素。這對于美術教學有了一個很好的啟示如何讓學生像愛看電影一樣愛上美術課。

我在學生中做的調查將課堂和電影聯系起來,分為四個部分A引入部分、B 問題制造部分、C 問題解決部分、D 結局部分,比例分別是13.0%、26.5%、37.0%、23.5%,這說明提出問題的方式方法是很重要的。在學校教學中我們很多老師是最容易輕視的就是問題的提出環節,我們美術課中問題提出總是以直白的方式提出感覺很干,學生在這個階段出現不想聽的反應,進而學生不想繼續聽下去不想參與。身為教師在這場大的變革之中應該如何對教育方式進行定位?著力的方向又是應該從何抓起?針對初中美術在核心素養的推動下問題環節的設計總結歸納出三項。

第一、創造性問題的提出。創造性問題的提出對于教師來說并不容易,那么先來闡述一下什么什么是在創造力。創造力是今后學生必備的能力,這也是今后學生著力發展的方向,這也就要求教師問題要符合創造力。什么是創造力,創造力從何而來,它是一種能力還是一種品格還是什么?根據MacKinnon(1978)年研究了大量高領域搞創作性的人,發現:1.他們智力中等或者以上人格健全。這和我們傳統的理解有些差異。我們通常認為只有精神分裂傾向的人才有創造力。一個人越是有點怪癖,想法越有創造性。比如瓦格納,他非常有才華,但卻道德低下:比如梵高精神有問題,但他創造了迄今為止價值最高的畫作。2.高創造者心態開放,眼光敏銳。很少有壓抑,沒有不開心的地方。一個老是受到否認的人是不可能有創造力的。3.高創造者童年幸福和富足。從這點來看,幸福而富足的生活是創造力的根源。一個從小生活在一個安全、充滿自信,對事物始終保持開放的心態。[1]通過闡述教師應該是保持放松的心態、愉悅的心情,幸福感強生活相對富足,只有在這種狀態下才可以提出創造性的問題,為以后核心素養教育做出鋪墊。同樣要求我們對于學生在智利狀態正常的條件下對于他們做出肯定的回答他們的創造力是健全的,我們在學校給與正確的引導,在家庭中家長、親人給與愛的付出,這也是我們現在提倡的鼓勵式教育,但并非無條件鼓勵。這種鼓勵式教育在具備正確的行為習慣、道德習慣、不觸及任何法律法規的前提下進行的一種鼓勵式教育。

第二、問題與學生的文化理解程度相適應。那么電影好不好看不僅僅與導演怎么安排劇情、劇本好不好、環節應該怎么相扣、演員演技好不好等等有關,這與觀賞者的文化理解有著重要的關系。所以在課堂中無論教師的課堂設計、內容、環節多么好 ,但必須遵循的客觀事實是接受者——學生的文化理解相適應。

1.問題的提出要與初中生的年齡特征相適應。在通常情況下初中美術問題的提出,學要根據初中學生的年齡特征提出,他們最關心的事情、愛好等是很好的出發點。

2.問題的提出應該具有個體差異性。在同一個問題的提出時,問題需要有收縮性和延展性。同一個美術問題學生具備的美術素養不同就會導致個體差異,不能單純對學生進行整體要求。

3.問題的提出可以根據學生家庭成長環境實施完成。例如欣賞評述中有些條件較好的家庭可以利用寒暑假親自去考察、寫紀要;在設計應用領域鼓勵根據自身能力條件做出適應的材質形式的藝術品。

第三在實際情境中進行提問。例如在對校園的寫生中不讓學生進行實際情境之中卻進行虛擬的情景提問,又要達到預期目標所想擁有的效果這是顯然不可能的。美術課在很大程度上是需要身臨其境的感受,我們要將學生帶入情境之中再進行提問。今天學校教育中為什么孩子不愿意學習?就是因為沒有創造合理的情境,沒有讓學生建立學習和他們當下產生的活動關聯,所以不會產生學習的意義。馬克思主義理論中經常闡述的“理論聯系實際”,并沒有被應用在教學中。虛擬的教學問題,虛擬的教學理論,導致虛擬的教學成果。

核心素養的不斷提升會使得教育教學方式有著很大的變革,提升的不僅僅是學生的能力,更是對教師能力的提升,這種能力不是一個泛泛的詞語,它交織著學生個人、家庭、學校、社會等,不僅有著個性還有著共性,這是有著長期性和延續性的。亦然美術課中問題設置的改革并非美術教師一己之力,這需要學生、學校、家庭、社會的各種支持。

注釋:

[1]MacKinnon(1978)年研究

猜你喜歡
美術課創造力美術
創造力從哪里來? “搗蛋專家”告訴你
以生成性培養創造力
美術課
創意美術
激發你的創造力
創意美術
激發你的創造力
創意美術
一節有趣的美術課
趣味美術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