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紀錄片的多種創作手法與其真實性

2018-04-01 13:36賈亞曙山東師范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山東濟南250014
絲路藝術 2018年12期
關鍵詞:長鏡頭真實性主觀

賈亞曙(山東師范大學新聞與傳媒學院,山東 濟南 250014)

真實性是紀錄片的第一屬性也集中體現在表現對象的非虛構型上,紀錄片不允許“搬演”它所記錄的必須是客觀世界真實存在的事情,因此一旦影片中出現了“搬演”的假象,那么人們就會自覺的將此類影片踢出紀錄片的行列。但是無論怎么完全遵守記錄片的客觀記錄宗旨,用一種影視媒介來表達客觀現實畢竟都不能達到完全的一致。作為紀錄片的創作者來說,都會有意無意的將自己的主觀意識融入到自己的作品中,也會通過鏡頭來傳達影片中人物的感覺與思想,”因此,在大多時候“真實”只是一個變量,是人介入現實存在的一種結果?!盵1]現今的紀錄片也在尋求一種方式來擺脫原有的刻板的記錄編輯模式,讓紀錄片更加適應藝術的多樣性。紀錄片的創作者也不應被完全的紀實所束縛,創作者通過紀實的手法,來進行自己有目的的創作。主觀鏡頭的運用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紀錄片的表現手法,它在某種意義上也是真實的。

一.時空的還原保證紀錄片的真實

真實是紀錄片的屬性,也是紀錄片的生命。但是真實只是紀錄片的最為深處的核心,我們想要到達真實的核心,也要通過各式各樣的途徑。其中最直接,最簡單的途徑就是保證時空的真實性,從時空的還原讓人們相信這是客觀世界真實發生的事情。真實的時間,真實的地點,真實的人物,在真實的時空里發生著真實的事。這其中還有大量的“細節”描寫加以輔助。

例如,在表現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紀錄片《震撼》中,對與時間描述的鏡頭就多次出現,從解說詞和不斷的日歷,鐘表的出現,我們就可以看出創作者為了還原事件發生的真實性,這也無時無刻的提醒著觀眾地震的發生所帶來的是真實存在的震撼。除了時間上的展現,空間上的展現也是及其重要的,一個影片所要表達的內容必須經過一定的空間載體才可以完全的展現出來。除了對時空和過程的還原之外,對于細節的捕捉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影片的真實性。細節是構成影像的最小組成單位,在細節中表現真實,傳達真實的情感。

二.聲音的紀實感保證紀錄片的真實

影視藝術也是一種聲畫藝術,聲音主要分為音樂,音響和語言?!痹诩o錄片的創作中,聲音與視覺紀錄一樣,是構成紀錄片真實性不可缺少的元素”[2]。如果一部影片非常重視對于聲音效果的選擇和運用,通過安排多樣化的音效增強了整部片子的立體感和層次感,也有力推動了情感的表達。其中最典型的就是聲音中同期聲,同期聲是指“在記錄圖像信號的同時記錄下的聲音信號,包括人物語言,動作音響和環境音響”,由于視聽的同步,也讓紀錄片的真實性得到保證。

許多紀實風格的紀錄片,都會出現大量的同期聲。它不僅可以最直接最簡單的表現影片的真實人物,它所帶來的親切感和真實感也是其他聲音所不能比擬的。例如,紀錄片《三節草》中,就有大量的同期聲出現,當主人公肖淑明的聲音出現在畫面上人們立馬就對這個人物滄桑的聲音吸引過去,同時這位老人的人生傳奇也讓人們更加期待,主人公真實生動的聲音也為影片增色不少,當鏡頭畫面逐漸展開,同期聲的出現,紀錄片的真實性也就不言而喻。對于紀實性的紀錄片,對過程的還原和對同期聲的編輯還是非常倚重的。

三.鏡頭的客觀性保證紀錄片的真實

3.1 長鏡頭和客觀拍攝

長鏡頭是指在較長時間段內,通過推拉搖移跟升降等這種時空連續的場面調度,完整的記錄一段事件的地全過程,這樣的長鏡頭也有效的避免了蒙太奇穿插的主觀性,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事件的客觀性。觀眾也可以在長鏡頭中自由的審美判斷,如紀錄片《第三極》中,虔誠的信徒在寺廟前朝拜,神圣的氛圍在寺廟前縈繞,精神上的超脫,世間的一切苦難都顯得淡然,這種畫面上的升華,是其他的鏡頭所無法替代的,真實的的記錄,也保證了影片的真實性。當鏡頭保持客觀,人物和感情自然地流露,這也是影片的想要表達的思想,在這樣一個高原生態的環境里,人們仍然保持善良純凈,這才是生活中該有的價值觀,這才是我們社會的主流形態意識,用長鏡頭來表現無疑是最好的。

3.2 主觀鏡頭中的客觀性

紀錄片中鏡頭所記錄的影像其實在現實生活中,是不斷的發生著改變的。我們的世界任何人或者事都是在不斷的發生著變化,這種變化都存在著一種相對性,我們所認同的真實其實是經過我們所判斷得出來的結論,一旦我們無法判斷,那么真實就無法得到人們的認同。那么記錄片中所傳遞的真實也就其實是紀錄片創作者的判斷,其實是一個經過拍攝,選擇,和后期編輯處理的結果,是對現實世界的一種影像還原。因此,我們知道了在紀錄片中,“真實”其實是一種變量。是人介入現實存在的結果。

主觀鏡頭是相對于客觀鏡頭而言的。是鏡頭的一種應用,用來表示片中角色觀點的鏡頭。當角色掃視一場面,或在一場面中走動時,攝影機代表角色的雙眼,顯示角色所看到的景象。

它也是一種擬人化的試點,拉近了觀眾與影片中人物的距離,讓觀眾身臨其境,對畫面所傳遞的影像和情感感觸更為深刻,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更加有利于紀錄片的傳達,更好的讓觀眾理解創作者的用意和思想。

例如在紀錄片《潛伏行動》中主觀鏡頭的大量運用,不僅豐富了影片的創作手法還間接地幫助了影片的進程節奏。影片只有短短的15 分鐘,在這15 分鐘的影片中,講述了武警海南總隊擊斃武裝犯罪團伙頭目劉進榮故事,除了故事本身的驚心動魄,設置懸念和緊張的快節奏之外,也因為拍片的客觀條件,要求記者必須置生死于不顧,用跟拍、抓拍、偷拍、搶拍的辦法記錄下戰斗的全過程。這其中跟隨記者的主觀鏡頭又不得不說是一個亮點,通過鏡頭的不斷抖動,和記者奔跑的呼吸緊湊聲,鏡頭始終記錄著攝像師所看到的經歷的一切,這種緊張刺激的感覺,也通過畫面傳遞到了每一個觀眾身上,人們開始不自覺的跟著警察們緊張起來,這種氣氛的營造,用主觀鏡頭來表現也是在合適不過了。

因此,”紀錄片的創作根本并不僅僅是真實的反映社會生活,也是在于傳達紀錄片創作者對生活的具有主題意義的價值判斷,這也是紀錄片應有的品格”。[3]紀錄片不應該知識記錄,而更應該是觀眾與影像交流的依據。紀錄片的主題與表現更應該帶有一定的思想,傳遞一種觀念,主觀鏡頭在紀錄片中的應用,與紀錄片的真實性并不相違背,相反它反而更有利于紀錄片的表達,通過鏡頭的不斷變化和有意識的轉換,讓觀眾隨著鏡頭不斷的思考,有意識的帶動觀眾的思想,達到訴說主題的目的。

真實是紀錄片的必備屬性,一旦脫離了真實的屬性,隨人們隨意的搬演,那么紀錄片的本質就會脫離。但是過于強調真實性,忽略了故事的敘事性,那么紀錄片也是乏味的。因此運用多種藝術創作手法,在保證紀錄片的真實性的前提下,又增加了紀錄片的可看性,這也是紀錄片創作的又一個創新。

注釋:

[1]張玲杰《中國名牌》2012

[2]孫一《關于現實的神話》2003

[3]李正南《電視紀錄片概述》2014

猜你喜歡
長鏡頭真實性主觀
“美好生活”從主觀愿望到執政理念的歷史性提升
加一點兒主觀感受的調料
開化長鏡頭
安哲羅普洛斯電影長鏡頭模式分析
毛衛寧與他的長鏡頭
廣告的真實性
主觀評述構式“很+x”認知研究
試論電視新聞中對長鏡頭的運用
從懸疑報道談新聞的真實性
堅持新聞的真實性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