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起蔬菜生理病害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2018-04-02 00:00孫曉飛
新農村 2018年35期
關鍵詞:微量元素根系病害

孫曉飛

溫室栽培中的各種生理性病害的發生,其主要原因是由營養、溫度、濕度、土壤、空氣的成分和栽培措施不當等環境因素所引起的。

1 發生因素

1.1 營養不足

微量元素缺乏蔬菜生長過程中需要各種元素, 最主要的是氮、磷、鉀、鈣和鎂等,微量元素有鐵、銅、錳、鋅和硼等,蔬菜由于營養不足而發生的各種缺素癥是常見的。如土壤中氮、磷、鉀肥不足, 蔬菜出現的心葉發黃、植株矮小、組織壞死等癥狀,一般從栽培管理上加以解決即可。微量元素鎂、鐵、錳、鋅、硼和鈣不足,可引起缺素癥。例如, 當土壤性狀不良時,土壤中“可吸態鐵”太少,或根系衰弱,吸收鐵的機能下降, 使葉綠素合成受阻或停頓,因而葉片白化, 植株生長不良,生長緩慢,新葉失綠,叫做缺鐵白化病。大白菜燒心病,是缺鈣誘發的;芹菜和花菜等裂莖或組織壞死,是典型缺硼癥狀。以上說明不同植株缺乏同一元素時具有相同相似的病變特點,但不同植物對同一元素缺乏的敏感性不同,而且有些植物缺乏某引起蔬菜生理病害的原因些元素時還有另外一些特殊的癥狀。

缺素癥有時是由于土壤該相應元素含量不足所致。有時則并非土壤中絕對含量不足,而是可溶性部分或可吸收態部分太少,而后者又受土壤理化和微生物因子所控制,土壤中某些元素或有害生物含量過多,也能引起病害,如果微量元素的量超過一定限度,特別是硼、錳、銅等微量元素對植物是中毒的。如土壤中硼的含量過多時,對植物經常發生強烈的毒害作用, 主要表現在抑制種子的萌發或引起幼苗死亡,葉片變黃、焦枯,植株矮化等。

1.2 氣候條件

1.2.1 溫度:溫度影響植物各方面的生理活動,各種植物的生長發育都有它的最低、最適宜和最高的溫度,超出了它們的適宜范圍,就會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高溫有時會使植株矮化和提早成熟。在自然條件下,溫度和光照超過或低于作物生長所需的正常范圍,就會引起不同程度的損害。如番茄、辣椒、茄子日灼病,是由強光直射,使果實表皮細胞灼傷所致,在天氣暴熱而土壤干旱時較為常見,高溫干旱持續時間長還可誘發多種蔬菜病毒病的發生,低溫和寒潮可造成霜害和凍害。在低溫的影響下,葉片由于葉綠素的破壞而發黃或形成花青素而發紅。連陰天氣,光照不足,不能滿足光合作用的需要,蔬菜處于饑餓狀態,葉片發黃,莖稈細弱易倒伏,果實和種子發育不良。

1.2.2 濕度:土壤濕度過低,水分失調,蔬菜在干旱的條件下,常使葉片發黃,葉尖、葉緣枯焦,早期落葉、落花、落果,籽粒不實,以至萎蔫死亡。水分過多會引起漚根。如前期水分充足, 后期干旱時,番茄葉子從果實中吸取水分,容易發生臍腐病。先旱后澇最易引起根菜、果實的開裂。

1.2.3 環境污染:城市、工礦散發的煙塵和粉塵、排放的廢氣、污水和廢渣中,常含有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合物和酸、堿等物質,以及汞、銅、鉛、鋅等重金屬和有機化合物,不僅污染環境損害人們的健康,也常使蔬菜中毒,造成生長發育受到抑制,葉片褪色或脫落,甚至大面積死亡。此外,農藥和化肥使用不當,蔬菜也可出現藥害或毒害。

1.3 栽培和管理措施

栽培措施方面,使用農藥和植物生長激素等不當,可以引起各種藥害,使植物的生理活動和產量受到影響。施肥不當,有時也影響植物的生長,實行科學施肥,確定最適宜的施肥量和最協調的肥料養分種類配比,充分提高肥料利用率和蔬菜產量,改善產品品質,才能有效地提高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

2 解決方法

鑒于上述原因,在溫室栽培中,維持較高土壤溫度,創造適宜根系生長發育的疏松透氣的土壤環境條件,提高作物的耐低溫性能和抗凍性能,促進根系發育,提高根系活性,是防治各種生理性病害的最為重要的技術措施。

2.1 實行高壟畦栽培,全面覆蓋地膜,盡力提高土壤溫度,加深熱土層厚度。

2.2 實行高溫管理,提高白天室內溫度。特別是進入嚴冬季節以后,只要室內溫度不高于作物最適宜溫度的上限,白天就要嚴禁通風。高于溫度上限時要開小口通風,使溫度維持并穩定在作物最適宜溫度范圍內,用高氣溫提高土壤溫度,促進根系發育,減少各種生理性病害的發生。

2.3 提高作物自身的抗逆性、和自我保護能力,實現健身栽培。作物自身能夠具有較強的抗寒、抗凍等抗逆性能,對于在溫室栽培中,抵御低溫、冷害、凍害,減少各種生理性病害的發生,具有特殊的意義。

猜你喜歡
微量元素根系病害
早春養羊需防六大病害
小麥常見三種病害咋防治
葡萄病害周年防治歷
雅安市:織密根治欠薪“根系網”
果樹休眠期咋防病害
ICP-OES法測定鋼和鐵中微量元素
解析中微量元素
根系分泌物解鋁毒作用研究進展
烤煙漂浮育苗根系致腐細菌的分離與鑒定
長期膜下滴灌棉田根系層鹽分累積效應模擬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