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析宮縮乏力性剖宮產手術產后出血患者治療中子宮背帶式縫合的應用價值

2018-04-15 09:48簡淑瓊
健康必讀 2018年8期
關鍵詞:宮縮乏力剖宮產臨床療效

簡淑瓊

【摘 要】目的:研究探討子宮背帶式縫合對于宮縮乏力性剖宮產手術中的臨床應用價值。 方法:在征得患者及其家屬同意后,選取我院于2015年至7月-2016年7月期間收治的80名宮縮乏力性剖宮產后出血的患者,患者均在腰硬聯合麻醉下進行手術后出現宮縮乏力現象,在此基礎上隨機將患者分為兩組,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止血法治療;觀察組則采用子宮背帶式縫合。觀測兩組患者術后各項指標并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觀察組的產婦產后24h后出血量、手術總時長、術后感染發生率、子宮切除率等指標均顯著優于對照組,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與傳統的紗布填塞子宮、靜脈滴注縮宮素止血效果相比較,子宮背帶式縫合的臨床療效優良,操作簡便易實施,患者術后各項指標穩定,對臨床產后出血患者治療有一定幫助。

【關鍵詞】剖宮產;宮縮乏力;子宮背帶式縫合;臨床療效

【中圖分類號】R7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8-0018-02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value of uterine dorsal belt suture in uterine atony cesarean section.Methods:After obtaining the consent of the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80 patients with postpartum hemorrhage from uterine atony caesarean section were selec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5 to July 2016.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t random.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hemostatic therapy,and the 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the traditional hemostatic therapy, an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at random after the operation under the combined spinal and epidural anesthesia.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uterine dorsal belt suture was used. The postoperative index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analyzed statistically. Results:The delivery of observation group The bleeding volume, total operative time,postoperative infection rate and hysterectomy rat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24 hours postpartum (P <0.05). Conclusion: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gauze packing and intravenous infusion of oxytocin,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uterine dorsal belt suture is excellent, the operation is simple and easy to carry out, and the indexes of the patients after operation are stable. To the clinical postpartum hemorrhage patient treatment has certain help.

【Key words】cesarean section; uterine atony; uterine dorsal belt suture; Clinical effect

胎兒分娩出生后的24小時內產婦出血量超過500ml稱之為產后出血,臨床數據中顯示有80%的產婦產后出血發生在產后2小時。產后出血是孕產婦分娩期的嚴重并發癥[1],是導致其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據我國臨床數據統計產后出血是近年引起孕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特別是在一些落后邊遠地區。在產后出血中,剖宮產術宮縮乏力性大出血所占比例最大,搶救成功率低,在臨床情況下搶救的關鍵是在于早期的預防和發生后采取及時恰當的處理[2]。本研究旨在對比在剖宮產宮縮乏力手術中采用傳統方式和子宮背帶式縫合之間的臨床效果差別,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與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間收治的剖宮產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患者80例,運用計算機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兩組各為40名患者,對照組患者年齡在18~36(27.4±5.2)歲,孕周為36~42(37.8±2.7)周;觀察組患者年齡20~38(28.1±5.5)歲,孕周為37~42(39.1±1.9)周。將此次實驗研究目的及過程方法告知家屬并取得同意,并經由我院倫理委員審批同意后實施。納入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進行檢驗,組間數據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納入與排除標準

1.2.1納入標準:(1)剖宮產宮縮乏力性大出血(2)年齡范圍適當(3)所有患者均自愿參與此次研究(4)患者病理資料完整并且積極配合治療

1.2.2排除標準:(1)其他原因導致的產后出血(2)心臟?。?)依從性差

1.3方法

對照組產婦在出現宮縮乏力的癥狀后,首先應對其子宮進行按摩,同時還需要聯合縮宮素進行靜脈滴注,并同時在產婦舌下含化米索前列醇,如果止血效果仍不理想,則應宮腔填塞止血紗布,壓迫止血;必要時應采取子宮動脈結扎手術。觀察組采取子宮背帶式縫合。首先將產婦子宮托置于腹腔外,清除宮腔內的積血,同時對進行擠壓,降低出血量。使用1-0可吸收醫療用線進行縫合,進針方位分別于宮體切口左下方和宮旁各30mm處,可吸收線在穿過盆腔到與之相對應的上緣位置,將可吸收線向子宮底部牽拉并且繞向后壁處,再從宮底后壁向前期豎直牽拉,形成一股內部拉力,使整個宮體呈現縱向壓縮狀[3];然后再進行宮體切口縫合,帶孕婦出血量降低,各項指征穩定后進行關腹操作;依據現場產婦各項生命指標判斷是否出血過多,若產婦發生失血性休克應需立即切除子宮。

1.4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術后24h后的出血量進行監測,同時對術后感染發生概率、手術時間、子宮切除率、并對兩組數據進行比對分析。

1.5 統計學方法

所有調查數據應用統計軟件SPP20.0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計數資料分別用(x-±S)表示,用t檢驗,組間運用X2檢驗。其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 結果

手術治療結束后,觀察組術后24h后的出血量、住院時長及術后感染率明顯低于對照組,數據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手術治療后,孕產婦產褥感染以及子宮切除概率對比分析,數據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 討論

子宮背帶式縫合起源于英國臨床醫療,其基本原理是通過縫合線產生的內部機械力擠壓子宮平滑肌,是整個宮體呈壓縮狀,降低盆腔的動脈血壓,宮體缺血后會刺激子宮出現收縮反應,減少血流量,加速宮體周圍部分血液凝固,進而達到良好的止血效果。背帶式縫合雖然可以起到很好的壓迫止血作用,但是在臨床實驗中仍然發現一些患者在子宮縫扎過緊時可導致子宮缺血壞死[4],這在臨床醫學上必須引起各方醫療人員的注意。盡管如此子宮背帶式縫合相對于傳統止血方法,更加便捷、易行、穩定成為了其能夠被普遍運用的主要原因[5]。本次研究抽取了我院2015年至7月至2016年7月期間收治的80名宮縮乏力性剖宮產后出血的患者,患者均在腰硬聯合麻醉下進行手術后出現宮縮乏力現象。觀察應用傳統方式止血與采用子宮背帶式縫合術治療的臨床止血效果。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詳細對比觀察組患者的術后24h后出血量(527.14±67.13)、術后感染發生率(17.50)、住院時間(7.64±1.39)、產褥感染率(10%)、子宮切除率(0%)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術后出血量(681.23±78.65)、術后感染率(52.50)、住院時間(11.24±2.48)、產褥感染率(32.5%)。子宮切除率(27.5%);上述對照試驗表明了子宮背帶式縫合術能明顯縮短患者的手術時間,減少術后24后的出血量以及術后感染率,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隨著社會科技進步,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各大醫院的護理機制也在不斷地被完善,患者的術后治療得到越來越規范化,科技化,全面化的管理,為產婦制定的飲食方案,心理疏導教育,理論基礎普及課程等都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和生理上幫助產婦的術后恢復,專業的醫護人員根據豐厚的臨床經驗,可以在分娩中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同以往傳統的護理手段相比,更加科學,這些都將保障產婦和胎兒在術中和術后的健康。

陳文翠[6]等關于20例子宮收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患者,根據具體臨床表現,在采用背帶式縫合術后患者均取得了良好的治療效果,并且手術時間,術后感染率等明顯降低,不需要實施過多冗雜的術前操作準備,這對于臨床緊急大出血的患者來說,是非常高效安全的治療手段。浩桂銀[7]關于臨床孕產婦產后大出血的研究中指出,子宮乏力在產后出血的總臨床病例中占有70%~80%的高概率,對20例產婦采用了子宮背帶式縫合術后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周瑞[8]認為,近年來子宮背帶式縫合的治療方式能夠在臨床中得到普遍和廣泛地使用,其終究原因為背帶式縫合能夠帶來更加穩定的止血效果,能夠最大程度地閉合螺旋動脈降低血流的灌注。另外,運用傳統止血方式,進行靜脈滴注縮宮素效果不甚理想,絕大部分的患者出血量不穩定,需要通過切除子宮來挽救生命,這對于處于低齡,或是育齡的產婦來說,造成不可逆轉的心理和生理傷害;紗布的填塞極易造成產婦二次感染,尤其是在實施動脈結扎時,對于醫者的操作要求高,手術時間長,這些及其不穩定的因素也是許多醫療人員最終選用子宮背帶式縫合的原因。

綜上所述,子宮背帶式縫合在臨床剖宮產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治療中,可以明顯縮短手術時間,減少出血量和感染率,增加產婦和胎兒的存活幾率,操作簡便,用時更短,更易實施,在情況緊急的處境中,占有重大意義。

參考文獻

[1]鄭賢芳,干寧.子宮背帶式縫合術在剖宮產患者產后出血中的應用效果[J].新鄉醫學院學報,2011,28(3):329-331.

[2]陳秋燕.子宮背帶式縫合治療宮縮乏力性剖宮產手術產后出血的臨床效果觀察[J].當代醫學,2012,11-06(34):35-36.

[3]代秀云,劉國杰,郭兆君.子宮背帶式縫合治療剖宮產術中子宮收縮乏力性出血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8(1):43-44.

[4]趙耀.子宮背帶式縫合治療宮縮乏力性剖宮產手術產后出血的臨床效果觀察[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4(3):319-319.

[5]孫瑩.改良式子宮背帶式縫合術在剖宮產術中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中的應用[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6,9(20):135-136.

[6]陳文翠,張寶艷,馬竹云.子宮背帶式縫合術在治療剖宮產術中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應用[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4,25(1):90-92.

[7]浩桂銀.子宮背帶式縫合治療宮縮乏力性剖宮產手術產后出血的臨床效果[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18(9):112-112.

[8]周瑞.子宮背帶式縫合在剖宮產宮縮乏力治療中的應用價值[J].臨床醫學,2016,8(2):12-12.

猜你喜歡
宮縮乏力剖宮產臨床療效
麥角新堿聯合縮宮素在高危妊娠剖宮產術中的應用
剖宮產后怎樣加強護理
妊娠期連續細致化護理對高危妊娠初產婦不良情緒及對剖宮產率的作用
枸櫞酸咖啡因治療早產兒原發性呼吸暫停臨床分析
微創手術治療胃潰瘍42例臨床分析
研究腹腔鏡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術中的臨床應用
早期應用前列地爾治療急性腦梗死臨床療效觀察
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合并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護理分析
B—Lynch縫合及宮頸鉗夾術治療剖宮產術中出血的臨床分析
宮縮乏力性產后出血的護理觀察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