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文關懷在血透患者護理工作中的作用分析

2018-04-15 09:48蒙福蘭
健康必讀 2018年8期
關鍵詞:血液透析依從性人文關懷

蒙福蘭

【摘 要】目的:研究人文關懷對于血透患者護理工作的影響。方法:選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血透中心進行血液透析的患者96名,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觀察組45例,對長期維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護理中增加人文關懷的內容;對照組51例,進行血也透析常規護理模式,比較兩組患者焦慮抑郁程度、對于疾病相關知識的知曉程度以及患者治療依從性情況。結果:增加人文關懷的內容后,觀察組的患者SAS、SD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在透析知識、合理用藥、自我監測、內瘺選擇等方面知識掌握程度均比對照組患者好,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血透患者的護理中加入人文關懷的護理模式護理效果更佳,患者依從性更強,值得推廣和借鑒。

【關鍵詞】血液透析;人文關懷;依從性;焦慮抑郁程度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8-0142-01

血液透析是慢性腎衰竭病人維持生命的治療方式之一,大部分病人在等待腎臟移植前往往需要長時間、多次數的血液透析治療,患者身體和心理承受著極大的痛苦,同時伴隨著高昂的醫療費用,使得患者經常出現焦慮抑郁的心理狀態。隨著近幾年對于“以人為本”的理念,各醫院將“以患者為中心”融入到醫療的各個環節中,將“以患者為中心”應用在血液透析患者的護理工作中,通過對患者心理、生理和生活環境的干預和人文關懷,盡可能滿足患者生理、心理和社會等方面的需求,降低負面情緒,提升患者生存質量。通過研究,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值得臨床護理的借鑒,現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與方法

1.1資料來源

本研究選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血透中心收治的血透患者96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觀察組45例,對血液透析患者進行護理時增加人文關懷的護理模式;對照組51例,采用血液透析常規護理模式。觀察組年齡34-69歲,男性28名,女性17名,平均年齡(55.34±1.56)歲,平均病程(5.24±3.13)年,平均接受教育時間(10.19±4.15年);對照組平均年齡31歲-72歲,男性31名,女性20名,平均年齡(58.36±2.12)歲,平均病程(5.36±0.18)次,平均接受教育時間(9.89±3.35年)。各組患者年齡、病程時間、文化程度等患者基本信息對比,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此項研究所有患者均簽署了相關知情同意書,確?;颊咧闄嗟认嚓P權益,可以開展研究。

1.2方法:觀察組在血透中心常規護理的基礎上增加人文關懷的內容。

(1)血透患者基常規護理:包括為患者提供舒適安靜的病房,指導患者和家屬進行基礎的護理,并對患者生命體征的監測、用藥情況以及血液透析部位的滲血、出血的護理。

(2)人文關懷的護理內容

1、心理干預:血液透析患者由于長時間進行透析治療,每次治療需要3-4個小時,生理上承受著病痛的折磨,容易導致心理上經常出現焦慮、緊張的情緒。因此,護理人員從人文關懷和患者心理的角度進行患者心理的干預,認真解答患者對于疾病的問題,積極關心患者的日常生活。在血液透析的過程中家屬的作用也是至關重要,由于長時間的治療,家屬會產生厭煩的情緒,會嚴重影響患者的情緒和心理狀態,所以對家屬進行疾病相關知識的教育,增加患者戰勝病魔的信心。

2、患者身體方面:由于患者在血透期間經常會出現高鉀、低血壓等癥狀,要求護理人員加強巡視,保證血液透析患者安全。

1.3觀察指標

①兩組患者的焦慮自評量表和抑郁自評量表評分。②兩組患者的癥狀控制、和兩次透析間的干體重情況。③患者對于透析知識、合理用藥、造瘺護理、自我管理與監測的掌握情況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0.0統計軟件進行統計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和標準差表示,采用組間方差分析,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1)患者心理健康情況:對比兩組患者的焦慮自評量表和抑郁自評量表評分,觀察組的兩項量表的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患者依從性:通過記錄血液透析患者的透析之間的干體重增長,和癥狀控制情況,經過對比,觀察組平均住院日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 <0.05)。見表2

患者疾病相關知識知曉情況:通過對兩組患者疾病相關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對比,觀察組患者相關知曉情況明顯好于對照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近年來,我國慢性腎衰竭的患者呈現出持續增長的趨勢,我國根據患者的經濟壓力已經制定了大量的惠民政策,但是對于患者心理的干預和關懷沒有給與足夠的重視,透析患者心理比較脆弱。面對這樣一個龐大的群體,我們護理人員應該給與患者從生理上、心理上給予全方位的護理和干預,才能真正提高血透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血透患者的不良情緒。

綜上所述,對血液透析患者護理中加入人文關懷的內容,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負面情緒,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和對疾病知識的掌握程度,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和治療效果,值得臨床推廣和借鑒。

參考文獻

[1] 丘愛榮.人文關懷理念在慢性心衰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6(03)

[2]袁喆娛.對Ⅲ期、Ⅳ期肺癌患者進行人文關懷護理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8(02)

[3]王秀芳,董文平.人文關懷在血透患者護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7,1(01)

猜你喜歡
血液透析依從性人文關懷
應用PDCA循環法提高手衛生依從性對醫院感染的影響
藥學服務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用藥依從性
自我管理教育提高門診治療過敏性鼻炎治療依從性的分析
隨訪對精神分裂癥患者出院后依從性影響
綜合護理干預對血液透析患者深靜脈導管并發癥的影響
對員工的人文關懷,是預防工傷事故的重要手段
論思想政治工作的人文關懷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