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DCA在頸椎疾病臥床患者進食方法中的應用

2018-04-15 09:48周娟
健康必讀 2018年8期
關鍵詞:臥床正確率頸椎

周娟

【摘 要】目的:探討PDCA循環理論在在頸椎疾病臥床患者進食方法的應用與效果。方法:運用PDCA循環理論,對頸椎疾病臥床患者進食方法不正確進行原因分析,制訂對策;改進進食工具,選擇適宜食物,加強患者健康教育和護士的培訓;檢查反饋;進行有效通過科室每個護士參與該項活動,使頸椎疾病臥床患者進食方法正確率由25.8%提高到了實施后的61.3%。結論:實施PDCA循環管理可有效降低患者噎食風險,提高護理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8-0181-02

PDCA(Plan—Do—Check—Action,PDCA)循環理論由美國 質量管理專家戴明于20世紀50年代提出,又稱戴明循環, 是指在一切管理活動中,為提高管理質量和效益進行的循環過程,是一種科學的管理方法,現已廣泛應用于衛生事業管理方面。頸椎疾病臥床患者(包括頸椎骨折患者及頸椎疾病術后患者)因疾病需要絕對臥床,頸部制動休息,進食完全需要他人幫助?;颊咭蝮w位限制,進食時容易出現嗆咳、吞咽困難,甚至在進食過程中發生意外,如:噎食,甚至窒息等,危及生命。護理安全風險十分高,因此改善進食方法,預防噎食顯得尤為的重要,自2018年3月我科將PDCA循環理論運用到頸椎疾病臥床患者進食管理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F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將我科頸椎疾病需臥床患者,2018年4月-5月共31例作為對照組,將2018年7月-8月31例作為實驗組,年齡16~78歲,平均45歲,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及治療方案方面有可比性,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1.1衡量標準:

所選患者均為頸椎骨折患者或頸椎疾病術后患者,需絕對臥床,頸部制動休息,以下統稱頸椎疾病臥床患者。進行飲食管理的時間均為絕對臥床期間。

1.2 方法

對照組按照常規飲食指導對頸椎疾病臥床患者進食進行管理,實驗組按照PDCA循環進行管理,方法如下:

1.2.1計劃(Plan,P)

1.2.1.1

為了對我科頸椎疾病臥床患者進食方法現狀進行充分把握,2018年4-5月,對我科室頸椎疾病臥床患者進行隨機抽樣法,每人次查檢一次,從食物種類選擇、進食工具選擇、進食速度、食物大小、抬高床頭15-30°這5個項目進行查檢,其中食物種類選擇合適,指避免進食粘性食物、干燥食物、帶骨或籽的食物、堅硬食物(粘性食物指一些粘米類做成的食物,如:湯圓、糯米糍、粽子、年糕、糍粑、丁丁糖糕等;干燥食物,如餅干、餅子等);進食工具選擇合適,飲水使用吸管杯或奶瓶、進食使用大小適嘴的小勺;進食速度,以一口咽下去再喂第二口為宜;食物大小合適,以一口能咀嚼為宜。查檢以錯誤方法記“正”字記錄。查檢五個項目均正確的患者,記入進食方法正確人數。本次共查檢31人,155項次,不正確項目為55項次,進食方法正確人數為8人。進食方法正確率=正確進食方法人數/查檢人數*100%,因此計算出進食方法正確率為25.8%。將進食方法不正確原因柏拉圖分析,利用品管80/20原理得出改善值為72.8%,確定改善重點為食物種類選擇不合適、進食工具選擇不合適。(圖1)

1.2.1.2對策擬定①改進臥床患者進食方法②加強人員規范化培訓③選擇適宜的食物④制定一周食譜⑤改進進食工具⑥制作臥床患者飲食指導手冊。

1.2.2執行(Do、D)

1.2.2.1 改進臥床患者進食方法 結合頸椎臥床患者處于強迫體位的現狀,對頸椎臥床患者進食方法進行改進, ①準備大小合適、溫度適宜的食物,喂食前先用手背試溫;②搖高床頭15-30°;③一勺一勺小心喂入口內,第一口吞咽完畢再喂食第二口,喂食速度宜慢: ④喂食完畢,協助漱口;⑤喂食半小時后,可將床頭搖至0°。

1.2.2.2 加強人員培訓 科室組織頸椎枕頜帶牽引患者進食體驗,經過角色互換的體驗,護士站在患者角度感受到了進食、吞咽的困難及不舒適感。明白了為什么頸椎疾病臥床患者進食時發生噎食的風險這么高,并將臥床患者飲食的進食方法標準化,對全科室醫護人員進行規范化培訓,要求人人掌握。

1.2.2.3 選擇適宜的食物,制定一周食譜 根據營養學知識,選擇高營養、高維生素、高蛋白、粗纖維食物,列舉出來,并根據營養搭配,一周七天,每天早中晚餐分別列出菜單,供患者選擇。

1.2.2.4 改進進食工具 進食普食時使用刻度碗,方便危重患者記錄進食量,使用不銹鋼小勺控制了每一口的進食量,避免患者因一口進食過多而導致無法咀嚼甚至噎食;進食流質、半流質飲食使用嬰兒輔食袋,患者通過吸,可以自控制進食速度,避免嗆咳,同時不會外灑,保持了枕邊清潔;飲水使用奶瓶,可以自控進水速度,同時鍛煉患者雙上肢自主活動,并且方便記錄飲水量;服藥使用喂藥器,將藥片碾成末,兌水,從嘴角將藥水擠入口,避免吞藥片誤入氣管造成窒息。

1.2.2.5 制作臥床患者飲食指導手冊 將進食方法、食物種類、一周營養食譜、進食工具融入一張畫冊,圖文并茂,簡單明了,利于患者及家屬掌握;對新入患者、手術患者,規定時間內按照飲食指導手冊進行指導,促進患者及家屬了解并掌握。

1.2.3 檢查

1.2.3.1統一頸椎疾病臥床患者進食方法評價標準 進食時,先適當抬高床頭15-30°,進食流質時借助吸管或奶瓶完成,進食半流質時使用嬰兒輔食袋輔助,進食普食時應由他人使用大小適嘴的小勺喂食,食物大小以一口能咀嚼為宜,且避免進食粘性食物、干燥食物、帶骨或籽的食物、堅硬食物(粘性食物指一些粘米類做成的食物,如:湯圓、糯米糍、粽子、年糕、糍粑、丁丁糖糕等;干燥食物,如餅干、餅子等)應細嚼慢咽,速度不易太快,以第一口咽下去再喂第二口為宜,以防嗆咳或窒息。

1.2.3.2 通過對策的執行,為了掌握改善后我科頸椎疾病臥床患者進食方法現狀,2018年7-8月再次進行查檢,查檢方法同改善前,本次共查檢31人,155項次,不正確項目為28項次,進食方法正確人數為19人。進食方法正確率=正確進食方法人數/查檢人數*100%,因此計算出進食方法正確率為61.3%。改善后進食方法正確率較改善前增長35.5%。

1.2.4處理(Action,A)

規定新入患者、術后患者當班必須發放飲食指導手冊并進行講解,督促家屬準備相應的進食工具,第二天責任班將對患者掌握情況進行檢查,掌握不到位的需再次強化指導;科室將頸椎疾病臥床患者飲食指導納入規培生、實習生、新入職護士在職培訓;并納入日常管理與考核。

2 討論

本次研究運用PDCA循環理論對頸椎疾病臥床患者飲食管理后,使頸椎疾病臥床患者進食方法正確率由25.8%提高到了實施后的61.3%。通過每位護士共同參與并嚴格遵循P-D-C-A(計劃一執行一檢查一處理)這一完整的工作程序,通過自身進行角色體驗,站在患者的角度去體會進食的不舒適感及吞咽的困難,在實踐中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總結經驗,周而復始,不僅降低了患者的噎食風險,減輕了患者因喂食方法不當而產生的不適,提高了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同時減輕了護理工作量,提高了護理質量。

參考文獻

[1]蔣麗,吳小玲,葉艷萍,李艷麗,李小華.PDCA循環理論在外周靜脈留置針輸液管理中的應用[J],2013年1月,護理管理雜志.

[2]郎云琴,李香琴,盧愛金.8例頸椎前路術后康復期患者進食中窒息的原因分析及對策[J],中華護理雜志2006,41(11).

[3]朱金金.帶刻度的奶瓶在臥床患者中的應用[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1,17(35).

猜你喜歡
臥床正確率頸椎
個性化護理干預對提高住院患者留取痰標本正確率的影響
如何有效避免臥床老人發生肺炎
課程設置對大學生近視認知的影響
頸椎問題看眉毛
好好躺著也可以治腰椎盤突出
頸椎“咔咔”響,怎么辦
生意
石墨烯理療U型枕
秋雨
生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