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聲引導下臂叢神經阻滯在上肢手術中的應用

2018-04-15 09:48沈小權
健康必讀 2018年8期
關鍵詞:臂叢神經阻滯超聲引導

沈小權

【摘 要】目的:對超聲引導下臂叢神經阻滯方式在上肢手術患者治療中的應用方式和麻醉效果進行詳細探究。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選取2018 年2月至2019 年1 月期間本院收治的40 例上肢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分配原則,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均20 例。對于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盲探穿刺方式,對于觀察組患者,采用超聲引導下臂叢神經阻滯方式。對兩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尺動脈血流動力學指標進行統計和比較。結果:在對兩組患者采用不同的麻醉方式后,觀察組患者的阻滯起效時間以及麻醉完成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患者,同時麻醉持續時間更長;觀察組患者的舒張末期速度、血流量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同時,搏動指數、阻力指數均低于對照組患者,另外,兩組患者收縮期峰速度差異不大。結論:對于上肢手術患者,可采用超聲引導下臂叢神經阻滯麻醉方案,麻醉效果顯著,同時還能夠有效改善患者尺動脈血流動力學指標,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上肢手術;盲探穿刺;超聲引導;臂叢神經阻滯

【中圖分類號】R61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08-0197-02

在神經叢阻滯麻醉中,臂叢神經阻滯麻醉方式的應用比較常見,通過在臂叢神經干周圍注射麻醉藥,能夠對神經支配區神經傳導起到阻滯作用,被廣泛應用于上肢手術治療中[1]。對此,在本次研究中,選取2018 年2 月至2019 年1 月期間本院收治的40 例上肢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超聲引導下臂叢神經阻滯方式在上肢手術患者治療中的應用方式和麻醉效果進行詳細探究。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在本次研究中,選取2018 年2 月至2019 年1 月期間本院收治的40 例上肢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分配原則,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均20 例。對照組中,男性患者12 例,女性患者8 例;患者年齡在18 歲~65 歲之間,平均(39.2±7.4)歲。觀察組中,男性患者11 例,女性患者9 例;患者年齡在18 歲~65 歲之間,平均(40.1±8.2)歲。

1.2 方法

對于所有患者,均開放靜脈,對患者各項生命體征進行監測管理。醫護人員應協助患者取仰臥位,雙臂自然放置在身體兩側。在對所有患者制定麻醉方案時,所選用的麻醉藥配方以及劑量均相同。對于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盲探穿刺方式,將針刺入前中斜角肌間溝,當患者產生異感后,即可進行臂叢神經阻滯。在穿刺過程中,如果經過三次穿刺依然沒有穿刺成功,則應該更改為頸六橫進行臂叢神經阻滯。對于觀察組患者,采用超聲引導下臂叢神經阻滯方式。將無菌手套罩在探頭上,將阻滯針放置在探頭的一側位置,同時還應與探頭保持平行。穿刺針頭與患者皮膚之間保持45°角。在超聲引導作用下,確定穿刺位置,使穿刺針能夠到達臂叢神經,將穿刺針與注藥延長管進行有效連接,注入麻醉藥,進而完成臂叢神經阻滯[2]。

1.3 觀察指標

在對兩組患者采用不同的麻醉方式后,對兩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尺動脈血流動力學指標進行統計和比較。其中,麻醉效果指標包括麻醉完成時間、起效時間以及持續時間。另外,尺動脈血流動力學指標則包括收縮期峰速度、舒張末期速度、阻力與搏動指數以及血流量。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麻醉效果比較

在對兩組患者采用不同的麻醉方式后,觀察組患者的阻滯起效時間以及麻醉完成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患者,同時麻醉持續時間更長,具體數據如表1 所示。

2.2 兩組患者尺動脈血流動力學指標比較

在對兩組患者采用不同的麻醉方式后,觀察組患者的舒張末期速度、血流量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同時,搏動指數、阻力指數均低于對照組患者,另外,兩組患者收縮期峰速度差異不大,具體數據如表2 所示。

3 討論

在對上肢手術患者進行麻醉時,傳統的臂叢阻滯方式又被稱為異感定位法,是一種盲探操作方式,需要根據表面解剖以及針感,確定阻滯位置。在盲探操作過程中,可能會對患者皮膚部分造成損傷,如果患者肥胖,則穿刺失敗率比較高,甚至還會造成患者大血管穿刺。因此,亟需采取有效的麻醉方式,合理規避上述問題。2016 年 ,加拿大 Albrecht 教授等在 Anaesthesia 雜志發表關于超聲引導下臂叢神經阻滯的回顧性分析,確定不同部位臂叢神經阻滯效果以及無或有超聲引導的臂叢神經阻滯成功率,根據回顧性分析發現,在超聲引導下進行臂叢阻滯,成功率更高,可能超聲引導允許定位更準確,局麻藥對神經的阻滯更有效。本文選取2018 年2 月至2019 年1 月期間本院收治的40 例上肢手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分配原則,將所有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均20 例。對于對照組患者,采用傳統盲探穿刺方式,對于觀察組患者,采用超聲引導下臂叢神經阻滯方式。對兩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尺動脈血流動力學指標進行統計和比較。在超聲引導下的臂叢神經阻滯的實際應用中,能夠有效提升定位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在超聲引導郭晨工種,通過對實時圖像進行分析,即可準確定位神經,確定臂叢神經的分布位置、深度、周邊組織結構等等,同時還可引導正確穿刺。除此以外,超聲探頭的針頭具有可移動性,能夠對麻醉藥物在神經周圍的擴散情況進行跟蹤,幫助麻醉醫師準確了解局麻藥物的擴散情況,并根據穿刺針所在位置進行調整,避免穿刺的盲目性[3]。

在對兩組患者采用不同的麻醉方式后,觀察組患者的阻滯起效時間以及麻醉完成時間均明顯短于對照組患者,同時麻醉持續時間更長;觀察組患者的舒張末期速度、血流量均明顯高于對照組患者,同時,搏動指數、阻力指數均低于對照組患者,另外,兩組患者收縮期峰速度差異不大。由此可見,對于上肢手術患者,可采用超聲引導下臂叢神經阻滯麻醉方案,麻醉效果顯著,同時還能夠有效改善患者尺動脈血流動力學指標,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馮衛華.超聲引導下臂叢神經阻滯在兒童上肢手術中的作用[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20).

[2]王遠勝,陳麗輝.超聲引導下臂叢神經阻滯在老年患者上肢手術中的應用[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6,22(23):3563-3565.

[3]李俊.超聲引導下臂叢神經阻滯麻醉在上肢手術中的應用[J].中國社區醫師,2017,33(8):58-59.

猜你喜歡
臂叢神經阻滯超聲引導
B超引導下臂叢神經阻滯麻醉的臨床效果評價
超聲引導下臂叢神經阻滯對上肢手術患者術后鎮痛的效果觀察及對血清IL—6和IL—10的影響
超聲引導下穿刺活檢診斷肝臟轉移性惡性黑色素瘤的效果分析
超聲引導下不同硬化劑注射治療肝囊腫的臨床效果評價
超聲引導臂叢上干單點注射復合頸淺叢阻滯在老年患者鎖骨內固定手術中的應用
超聲引導下三種入路臂叢神經阻滯在上肢手術中的效果觀察
臂叢神經阻滯復合丙泊酚麻醉下手法肩關節松解的臨床觀察
臂叢神經阻滯復合丙泊酚麻醉下手法肩關節松解的臨床觀察
臂叢神經阻滯復合右旋美托咪啶對上肢創傷患者應激反應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