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臨時起搏治療獲得性長QT間期綜合征伴反復發作的尖端扭轉室速的臨床觀察

2018-04-16 08:43方景云
當代醫學 2018年28期
關鍵詞:室速獲得性尖端

方景云

(贛州市人民醫院急診科,江西 贛州 341000)

獲得性長QT間期綜合征在臨床治療中屬于一種后天獲得性心律失常,常伴發尖端扭轉室速,病情惡化時能夠逐漸發展成室顫,致使患者出現暈厥或者猝死。獲得性長QT間期綜合征的致病因素有多種,如電解質紊亂、藥物以及心臟疾病等[1-2]。心臟起搏法屬于治療獲得性長QT間期綜合征主要采用的醫治手段,此法可進一步強化患者的心率,使得QT間期得以顯著縮小,有效終止多形性室速的發作,使患者早日康復出院[3-4]。本文通過研究分析臨時起搏治療獲得性長QT間期綜合征伴反復發作的尖端扭轉室速的臨床觀察,得出如下結論。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根據隨機數字表法抽選于本院接受獲得性長QT間期綜合征伴反復發作的尖端扭轉室速治療的20例疾病患者作為本研究對象進行分析。在本組患者中,男9例,女11例;年齡20~60歲,平均年齡(40.08±1.36)歲。

1.2 方法 途徑選在左鎖骨部位下方靜脈位置,鋪設已消毒后的鋪巾,借助Sedinger法,采用6 F動脈鞘管置入其中,同時選擇5F頂端球囊漂浮電極(Diag公司),將其尾端連接于配備的注射器位置,經確認氣囊未存在無漏現象后,于體外操作,將心臟臨時起搏器連接于電極導管正負極,此時按下起搏器的開關,調將起搏器的感知靈敏數值設置在1.5~3 mV范圍內,而其電壓值則設在5 V,在給予起搏頻率的數值進行設置時,需注意的是其設置的數值必須大于患者本身的心率每分鐘為20次,接下來再借助鞘管,將其置進頂端球囊漂浮電極導管,當球囊頂端跨越的長度超出鞘管約3 cm長后,再囑咐助手于頂端球囊灌進容量在1.5 ml左右的空氣,操作醫師則是繼續與其中運送漂浮電極導管,心室起搏一旦產生,立刻放氣,同時再將導管繼續往前推送,如,患者Ⅱ導聯QRS主波呈現向下趨勢是其起搏圖形的特點所在,就必須將其推送長度約為5~7 cm內,如,患者Ⅱ導聯QRS主波呈現向上趨勢是其起搏圖形的特點所在,就必須將其推送長度約為3~5 cm內,動脈鞘尾端至三尖瓣口、右室心尖處之間的距離,其平均數值分別為(29±2.5)cm、(37±3.5)cm,術中需專門安排人員給予Ⅱ導聯體表心電圖進行連續性的記錄,一直到能獲取穩定的心室起搏為止。通常情況下,不管是從哪一部位起搏,若搏閾值處于<1.0 V的狀態下,臨時起搏器的感知、起搏兩項功能均顯示正常,則可判定為起搏成功。當給予患者起搏成功后,可把起搏頻率的數值改為每分鐘90~110次。

2 結果

本研究20例獲得性長QT間期綜合征伴反復發作的尖端扭轉室速患者實施漂浮導管電極臨時心臟起搏后,都已全部搶救成功,當給予患者成功建立起臨時起搏后,須在最短時間內將起搏頻率的數值調至每分鐘大于90次,有效消除了多次發作的尖端扭轉室速,QTc、QT間期均得以大幅度縮短。針對部分依然存在頻發早搏,并時有短陣尖端扭轉室速出現的患者,可把起搏頻率的數值提升至每分鐘110次,亦或是提升至更高,但切勿每分鐘大于130次,后若尖端扭轉室速未繼續發作,可終止電復律治療。給予患者水電解質紊亂進行糾正,可對其實施如血液灌流清除毒素之類的常規治療,并停止服用可對QT期間產生影響的藥物,如胺碘酮,同時再給予患者補充相應的微量元素,如鉀、鎂,并進行可對發病原因起改善作用的基礎治療,當患者病情漸漸穩定之后,再將臨時起搏頻率的數值逐步調低,當患者的心率下QTc、QT間期二者均達到正常水平后,即可將臨時起搏電極拔除。

獲得性長QT間期綜合征絕大多數是不需要接受長時間的治療。當患者康復出院前,醫護人員必須要告知患者切勿服用能夠致使QT間期延長及致使尖端扭轉室速發作的藥物,亦或是可能存在相互作用的藥物。

3 討論

獲得性長QT間期綜合征的發作是由于后天因素致使QT間期不斷增長而致的,隨著病情發展,其能夠促發尖端扭轉室速,并使其最終演變成室顫。此病在發作過程中會由心室率速度過快而致使心排出量大大地降低,從而導致患者產生抽搐以及暈厥現象,甚至增加猝死的概率[5-6]。獲得性長QT間期伴尖端扭轉室速的影響因素有多種,如不合理藥物治療、水電解質紊亂、心動過緩、感染等。藥物治療能在一定程度上致使獲得性長QT間期綜合征伴尖端扭轉室速患者極易出現電解質紊亂,尤其低鉀低鎂血癥,對患者的身體健康造成極大的不良影響

本研究患者住院接受治療后,給予其進行較為嚴密的心電監測,吸氧治療等措施,同時注意切勿給予患者應用如胺碘酮之類可對QT間期進一步延長的相關治療藥物,此外,在常規治療的基礎上補充對應的微量元素,如鉀、鎂,同時對水電解質紊亂現象進行有效的調整。尖端扭轉室速在發作過程中,可給予患者使用硫酸鎂實施靜脈推注,亦或是給予患者使用100~200 J的同步電復律治療,已出現室顫的患者可對其實施360 J的除顫措施。心動速度緩慢的患者,也可根據實際情況給予實施異丙腎上腺素靜滴治療,以此進一步強化心率,但絕大部分患者依舊會出現反復發作尖端扭轉室速,有50%左右的患者在2~3天內接受了4次電復律治療,甚至大于10次,由此能看出此病的病情十分的惡劣[7-8]。在實施臨時心臟起搏器植入的過程中,可結合具體需要的心率,將其數值往上調至每分鐘90~110次,以此能獲取較為良好的療效,尖端扭轉室速發作次數可明顯降低,甚至完全消失,從而為病因治療爭取了一定的治療時長,研究結果表明實施起搏措施后,其QT間期、QTc均有所降低[9],床旁漂浮導管緊急臨時心臟起搏于常規治療基礎上展開治療,其安全指數高,效果理想。

綜上所述,結合獲得性長QT間期綜合征伴反復發作的尖端扭轉室速的病因治療基礎上,給予其實施心率增強、減小QT間期以及電復律等治療措施,同時在對患者進行臨時心臟起搏治療(漂浮導管電極床旁臨時心臟起搏),此法不僅治療速度快、安全指數高、效果理想、成功概率非常高,而且在針對此病的臨床治療具有積極意義。

猜你喜歡
室速獲得性尖端
非缺血性心肌病室速導管消融治療進展
獲得性指狀纖維角皮瘤驗案
腔內心電圖技術用于早產兒PICC置管尖端定位的效果
微伏級T波電交替在急性心肌梗死不同再灌注時間中的臨床意義
合并室性心動過速的流出道室性早搏體表心電圖特點
“脾主肌肉”在治療ICU獲得性肌無力中的應用
科學中國人(2018年8期)2018-07-23
成人獲得性扁平足的治療進展
以運動遲緩為主要表現的獲得性肝腦變性2例報道
靜脈滴注索他洛爾治療特發性室速16例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