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室速

  • 什么是流出道室速
    圖結果示“流出道室速”。流出道是心室向肺動脈或者主動脈過渡的結構,該處起源的室速(室性心動過速)被稱為流出道室速,是最常見的特發性室速,其中又以右心室流出道室速更為多見。運動和情緒變化常常會誘發右心室流出道室速?;颊咴诎l作竇性心律時往往伴有和室速形態相同的室性期前收縮。根據發作時的體表心電圖一般可以診斷。靜脈快速推注腺苷可以終止右心室流出道室速,因此該類型室速又被稱為腺苷敏感性室速。右心室流出道室速長期藥物治療包括維拉帕米、β 受體阻滯劑等。對于藥物治療無

    保健與生活 2023年17期2023-10-16

  • 什么是流出道室速
    圖結果示“流出道室速”。流出道是心室向肺動脈或者主動脈過渡的結構,該處起源的室速(室性心動過速)被稱為流出道室速,是最常見的特發性室速,其中又以右心室流出道室速更為多見。運動和情緒變化常常會誘發右心室流出道室速?;颊咴诎l作竇性心律時往往伴有和室速形態相同的室性期前收縮。根據發作時的體表心電圖一般可以診斷。靜脈快速推注腺苷可以終止右心室流出道室速,因此該類型室速又被稱為腺苷敏感性室速。右心室流出道室速長期藥物治療包括維拉帕米、β 受體阻滯劑等。對于藥物治療無

    保健與生活 2023年19期2023-08-15

  • 非缺血性心肌病室性心動過速導管消融的研究進展
    、室性心動過速(室速)的發生機制及導管消融的成功率等方面均存在顯著差異[3]。近年來,隨著導管消融尤其是心外膜消融的進步,關于非缺血性心肌病室速導管消融的研究逐漸增多?,F對非缺血性心肌病室速導管消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做一綜述。1 非缺血性心肌病室速介紹1.1 非缺血性心肌病室速流行病學非缺血性心肌病中有90%的患者可出現室性期前收縮,有40%的患者可出現非持續性室速,5%的患者可出現持續性室速[2,4-5]。在不同類型的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中,持續性室速的發生

    心血管病學進展 2023年5期2023-07-07

  • Hoffmayer心電圖積分法鑒別右室特發性與ARVC的室早或室速
    室流出道的室早或室速比較常見,其中無器質性心臟異?;蛟虿幻鞯奶匕l性室早或室速最為多見,但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病(ARVC)伴發室早或室速也可發生在右室流出道部位,因這一部位是ARVC患者心臟發育不良三角的頂端部位[1]。但是ARVC卻是臨床罕見病,可發生惡性室性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和心臟性猝死等惡性事件。兩種發病原因截然不同的室早或室速的心電圖有很多相似之處,使鑒別診斷存在困難,其各自的臨床意義和治療策略又完全不同。因此正確識別和早期快速做出兩者的鑒別診

    河北醫學 2022年8期2022-09-06

  • 左室summit區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射頻消融治療二例
    性心動過速(簡稱室速)射頻消融仍是目前電生理醫生的挑戰。筆者報道2例起源于左室summit區室早、室速的親兄妹患者。病例1 男性,56歲。間斷心慌10天,加重2天伴暈厥1次入院。有高血壓病史,最高血壓160/110mm Hg,未規律服藥控制,入院后血壓波動在110/70 mm Hg 左右。心電圖:高度房室傳導阻滯、頻發室早、室速(圖1A、B),室早和室速QRS波形態顯示V1呈R 型,I導聯呈QS型,R 波在下壁導聯正向,且室早和室速發作與房室傳導阻滯(AV

    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 2022年4期2022-09-02

  • 室性心動過速積分法在寬QRS波群心動過速鑒別診斷中的價值
    動過速心電圖采用室速積分法探討其在寬QRS波群心動過速鑒別診斷中的價值。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選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0月在我院就診,并且行心電圖或24h動態心電圖檢查診斷為寬QRS波心動過速的患者100例。其中男性67例,女性33例,年齡26~88歲,平均為60.67歲。1.1.1 納入標準:①經常規12導聯心電圖或24h動態心電圖檢測出QRS波群時限≥120 ms,心室率>100 bpm;②由3個以上寬QRS波群組成的心動過速。1.1

    寧夏醫學雜志 2022年7期2022-08-10

  • 室性心動過速射頻消融介入術行微創體外循環經驗
    性心動過速(簡稱室速)占所有室速的80%~90%左右,其主要電生理機制是圍繞心肌疤痕組織和/或解剖屏障(瓣環)的折返。射頻消融一直是當前室性心律失常治療的熱點,基質消融作為前景最光明的一類消融策略,正引起電生理界同行們的高度關注和重視,其可預防長期心律失常和電風暴復發,并有利于提高住院存活率和術后生存率[1]。但該類心律失常形成的機制復雜,現有的器質性室速均質化基質改良策略仍缺乏電生理特異性和敏感性,通過超高密度標測可了解室速的電生理機制和關鍵消融部位,激

    中國體外循環雜志 2022年2期2022-04-25

  • 非缺血性心肌病室速導管消融治療進展
    偉 鄭強蓀心肌病室速又稱為器質性室速、瘢痕相關性室速,是由于正常心肌被不具備電傳導功能的組織所取代,圍繞心肌瘢痕組織或解剖屏障(瓣環)形成的折返性心動過速。心肌病室速因其機制復雜、標測難度大、消融成功率低,成為目前室速導管消融領域的難點和挑戰。心肌病室速可分為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室速和非缺血性心肌病(nonischemic cardiomyopathy,NICM)室速。ICM室速是由于冠狀動脈堵塞或嚴重痙攣

    實用心電學雜志 2022年6期2022-03-14

  • 兩種類型的雙向性室速1例
    型,診斷為雙向性室速。寬QRS波心動過速,未見明顯P波,部分肢體導聯主波方向上下變化,心電軸呈交替左偏(虛線框A組波形)與右偏(虛線框B組波形),胸導聯電軸左偏波形在V1、V2導聯呈qr型,電軸右偏波形在V1導聯呈qr型,應診斷為雙向性室速?;颊呷朐寒斕?3:00左右(冠脈造影術后約9 h),突然出現心悸、全身濕冷伴血壓下降至82/50 mmHg、心率下降至35~40次/min,呈室性逸搏心律(圖3)。當班醫師立即予多巴胺升壓治療,查肌紅蛋白進一步增高,高

    實用心電學雜志 2021年6期2021-12-22

  • 主動脈根部起源的特發性室性早搏或室速患者臨床心電分析
    性早搏(室早)或室速,可導致心功能下降,室速是導致心臟性猝死的主要原因[1]。 主動脈根部位于左心室出口,其位置相對固定、毗鄰部位結構復雜,心臟發育期生長于主動脈根部的心肌——類似于肺靜脈肌袖,是導致室早發生的解剖學基礎[2]。 在對IVA 患者進行手術治療時,須準確判斷患者IVA 起源部位,不同部位手術路徑存在差異。體表心電圖是臨床廣泛使用的無創檢測方法,可用于初步定位室早或室速起源[3]。 腔內心電圖是將記錄電極導管貼放在心腔某一部位后記錄的心臟電活動

    實用心電學雜志 2021年2期2021-04-23

  • 心肌梗死48小時后反復持續性室性心動過速的治療經驗三例
    心動過速(簡稱“室速”),心室率240次/min,患者意識喪失,電復律成功,室速前基礎心率75次/min(圖1B)。室速前后患者無胸悶胸痛不適,急查血鉀3.96 mmol/L。心電圖未見動態ST-T改變。給予鹽酸胺碘酮注射液(可達龍)1 mg/min泵入6 h后改為0.5 mg/min繼續泵入,次日患者再發持續室速、意識喪失,予電復律,考慮胺碘酮無效而停用,改為利多卡因4 mg/min泵入,后仍有室速發作,但室速持續時間縮短,均為非持續性,考慮利多卡因有效

    中國心血管雜志 2021年1期2021-03-05

  • 平板運動試驗對兒童兒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性心動過速的診治價值分析
    心動過速(簡稱“室速”)、暈厥和猝死為特征[1-2]。本病靜息狀態下心電圖及心臟結構正常,部分患者以猝死為首發癥狀,目前兒童CPVT存在嚴重的診斷延遲和誤診現象[2-3]。國際上把平板運動試驗作為診斷CPVT的金標準[4],陽性率達58%~92%[5-8]。國內關于CPVT患兒平板運動試驗的特征少見報道,因此本文進行報道并分析其安全性。1 對象和方法1.1 研究對象2015年1月至2019年9月在清華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心臟中心小兒科診斷CPVT的患兒22例,

    中國心血管雜志 2021年1期2021-03-04

  • 急性心肌梗死后反復發作房顫-室速-室顫1例
    示室性心動過速(室速),給予同步電復律可以轉復為竇性心律,為進一步治療轉至我院。入院實驗室檢查:肌鈣蛋白Ⅰ:0.07 ng /mL(正常值討論室速、室顫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并不少見,但該患者住院期間的監測記錄顯示,在竇性心律時未見室性早搏、短陣室速等室性心律失常表現,每于發作房顫時就容易誘發室速繼而發生室顫。該患者表現符合近年來提出的新觀點,即房顫誘發了惡性心律失常的發生,研究認為,房顫患者在短-長-短周期時可高發室速[1]。該患者發作室顫時心電監護記錄符合這

    實用心電學雜志 2020年2期2020-12-25

  • 兒童左前分支型室速1例
    臨床考慮“分支型室速”收入院。入院后排除禁忌證后行心內電生理檢查:利多卡因局部浸潤,穿刺右股靜脈成功,置入6F鞘管,置入心室電極;穿刺右股動脈成功,置入8F鞘管,送入鹽水消融導管。消融導管于無冠竇記錄到心房電位,體表心電圖QRS波頻率>房率,提示室房分離,考慮室速(圖2、圖3)。圖4 三維靶點圖圖2 房室分離,提示室速圖3 心動過速呈室房分離,提示室速在Carto系統指導下建左室模式,心動過速下,于左前分支近端可標記到最早領先體表室早QRS波起始部26 m

    實用心電學雜志 2020年5期2020-11-12

  • 病理性室性心動過速射頻消融術療效觀察
    性室性心動過速(室速)是在有明確心臟病的基礎上發生的[1],治愈率較低,復發率較高。我院自2017年3月至2018年9月對108例有心肌梗死病史的室速患者行射頻消融術,報告如下。1 對象與方法1.1 研究對象納入108例病理性室速患者,其中男性75例,女性33例,年齡45~67歲,均為陳舊性心肌梗死后室速,患者在心肌梗死之前均無室速病史。1.2 心臟電生理檢查術前停用抗心律失常藥物,常規經左側鎖骨下靜脈、雙側股靜脈置入電極導管。采用S1S1、S1S2、S1

    國際心血管病雜志 2020年3期2020-06-10

  • 探討室速積分法與其他流程鑒別預激性心動過速的臨床價值
    鑒別診斷流程——室速積分法,即運用室速積分法的7項積分指標,當積分≥3分時,診斷VT的準確度可高達99.6%,特異度100%;當積分為2分時,診斷VT的特異度為89%,準確度為81.4%。研究表明,室速積分法在VT與SVT伴差傳或束支阻滯的鑒別診斷中明顯優于其他流程法,但對預激性心動過速與VT的鑒別診斷幾近盲區,特別是對于室速積分法2分與Brugada等流程法的對照研究結果鮮有報道。本研究將室速積分法與Brugada、Wellens和Vereckei等流程

    中國心血管雜志 2020年2期2020-05-15

  • 微伏級T波電交替在急性心肌梗死不同再灌注時間中的臨床意義
    n),將患者分為室速組和非室速組。另以在本院體檢中心進行體檢各項指標顯示正常的健康者100例作為對照組。分別比較AMI組與對照組、AMI患者PCI術后室速組、非室速組的MTWA最大值(maxMTWA)、射血分數(≤40%為陽性)、心率變異和心率震蕩值;比較室速組、非室速組心肌肌鈣蛋白、AMI部位以及冠狀動脈病變(單支或多支)有無明顯差異。最后將3組的上述心電生理參數及一般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同時觀察PCI術后24 h內哪些時段惡性心律失常發生率最高,出現惡

    實用心電學雜志 2020年1期2020-03-11

  • 合并室性心動過速的流出道室性早搏體表心電圖特點
    現室性心動過速(室速)事件,但臨床上仍有部分患者在頻發早搏的基礎上合并同形態的持續性室速,甚至發生暈厥等惡性事件[3]。因此識別“室速高?!钡念l發室早患者并及時干預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既往有研究顯示,可通過聯律間期、聯律間期指數、T波峰末間期(interval from the peak to the end of the T wave,Tp-Te)等指標預測右室流出道室早患者合并單形性室速的風險[4-6],但目前尚無相關研究闡述流出道室早合并同形態持續性

    實用心電學雜志 2019年5期2019-11-02

  • 室性心動過速的導管消融進展
    興室性心動過速(室速)起源于心室肌的異常電沖動或折返環路,體表心電圖上通常表現為寬大畸形QRS波群的快速性心律失常,臨床上患者可能會出現頭暈、暈厥甚至心源性猝死等后果。室速的管理需要評估心律失常引起猝死的風險,評估基礎心臟病的存在和程度,并權衡現有治療的風險和獲益。室速可使器質性心臟病患者心源性猝死風險增加[1-2],植入式心律轉復除顫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已成為預防此類患者猝死的明確手

    實用心電學雜志 2019年5期2019-11-02

  • 艾司洛爾治療難以轉復的室性心動過速致心臟停搏一例
    性心動過速(簡稱室速)”,經抗感染、退熱等治療后恢復正常。體格檢查:體重63 kg,T37.6℃,HR76次/分,R26次/分,BP124/66 mmHg,神清,精神疲軟,口唇無紫紺,呼吸促,雙肺呼吸音粗,未聞及干濕啰音,律不齊,可及早搏,雙下肢無水腫,神經系統檢查陰性。17:20心電監護顯示:室速(圖1),HR210~230次/分,手測BP74/53 mmHg,R30次/分,指氧飽和度SpO292%,意識清,瞳孔對光反射靈敏。予咪達唑侖5 mg靜脈推注(

    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 2019年4期2019-08-31

  • 立體定向放射治療室性心動過速
    性心動過速(簡稱室速)在器質性心臟病患者中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均較高。對于高?;颊叨?,植入式心臟轉復除顫器(implantable cardiac defibrillator,ICD)可有效終止室速并預防心臟性猝死,但ICD的電擊會降低患者生活質量,造成創傷后應激障礙,通常還需要依靠藥物等輔助治療來減少ICD的放電。對于大多數藥物難治性室速患者,導管消融是一種有效的治療方法。盡管消融技術不斷取得進展、對室速機制的認識逐步深入,但導管消融對許多器質性室速依然無

    實用心電學雜志 2019年3期2019-07-06

  • 器質性心臟病合并室速射頻消融的方法及效果分析
    心臟病類型及合并室速的起源部位見表1。表1 器質性心臟病類型及合并室速的起源部位ARVC: 致心律失常性右心室心肌??;AMC: 主動脈瓣與二尖瓣環交界區本中心15例器質性心臟病合并室速患者行射頻消融術,其中8例行心外膜消融(其中1例行內外膜聯合消融);3例為多源性室速(室速發作形態>2種),均為缺血性心肌病。15例患者室速射頻消融有效性與安全性分析與隨訪結果:射頻消融術治療后隨訪(17±3)個月,隨訪期間無持續性室速(持續發作時間>30 s)發作,3例行心

    實用心電學雜志 2019年6期2019-03-24

  • 立體定向放療:難治性室性心動過速的新希望?
    性心動過速(簡稱室速)是臨床常見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多見于有器質性心臟病的患者,發作時容易影響血流動力學穩定。除藥物治療外,很多患者需要進行導管消融術,或置入植入型心律轉復除顫器(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ICD)來治療。盡管如此,部分患者的室速治療效果仍不十分樂觀,被稱為難治性室速。說起放療,人們通常第一反應是用于腫瘤的治療。立體定向放療(stereotactic body radiation thera

    心電與循環 2019年5期2019-02-19

  • 心房顫動伴快速性心律失常的臨床研究
    性室性心律失常(室速/室撲/室顫)38例(0.58%)。1.2 方法:本組2940例房顫中有完整的病歷記錄,連續的心電圖及超聲心動圖記錄共742例。本組對742例房顫患者行回顧性研究。1.3 臨床表現:本組742例房顫伴其他的心律失常156例。其中伴緩慢性心律失常(病竇綜合征,Ⅱ°及Ⅲ°房室傳導阻滯)58例(占37%);伴快速性心律失常98例(占63%),包括房顫患者伴房撲,伴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和伴惡性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室速、室撲及室顫)。1.3.1

    中國醫藥指南 2019年5期2019-01-09

  • 食管調搏終止及誘發兒童左前分支室速一例
    。討論兒童分支型室速并不罕見,以左后分支室速多見;左前分支室速占左室特發性室速的10%左右[1],通常見于無器質性心臟病患者,予維拉帕米可終止發作,故也稱為維拉帕米敏感型室速。心電圖往往表現為電軸右偏,胸前導聯呈右束支阻滯圖形,肢體導聯呈左后分支阻滯圖形。目前認為,心動過速時,束支起源的激動一部分可循左前分支下傳激動左室前上部,另一部分逆行上傳至左束支,再沿左后分支下傳激動左室下部,因而在體表心電圖上呈現出右束支阻滯伴左后分支阻滯的圖形[2]。Talib等

    實用心電學雜志 2018年6期2018-12-29

  • 寬QRS波心動過速的遠程心電診斷
    性心動過速(簡稱室速)是被公認的可能危及生命的心律失常,因此寬QRS波心動過速診斷時,必須對心動過速的性質進行鑒別診斷。多年來,許多作者提出了寬QRS波心動過速鑒別診斷的流程或算法。2016年,ACC/AHA/HRS發表了“2015ACC/AHA/HRS成人室上性心動過速處理指南”[1],指南中推薦了多項寬QRS波心動過速鑒別診斷要點。筆者將應用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遠程心電診斷中心的心電數據,觀察基層醫療機構中寬QRS波心動過速的發生率、室速在寬QRS波心動

    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 2018年5期2018-11-13

  • 對食道調搏不同起搏方式終止室上性心動過速/心房撲動及室性心動過速的療效分析
    ))/心房撲動及室速(室性心動過速)的療效。方法:擇本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接收的180例室速、心房撲動、室上速患者,將其實施分組,再分別以程控期前的刺激法、猝發脈沖法、超速抑制的起搏法實施終止,對終止效果實施分析。結果:各類型的起搏方式在療效比較中不存在顯著性統計意義(P>0.05);對室上速實施食道調搏的方式能夠得以有效終止,總療效為97.78%(88/90);心房撲動的終止總療效是38.33%(23/60),其中猝發脈沖法終止療效相比程

    中國醫療器械信息 2018年16期2018-09-21

  • 反復單形性特發性室速發作前的心率變異性分析
    子通道病的室早及室速。當僅有室早時,患者癥狀常較輕,往往通過休息或口服藥物可緩解。當單形性室早與短陣室速反復交替出現時,稱之為反復單形性特發性室速(repetitive monomorphic idiopathic ventricular tachycardia,RMIVT),最常見為起源于右室流出道(約60%~70%)[1],患者常表現為反復心悸、胸悶、頭暈,嚴重影響生活質量。近年來,國內外學者針對自主神經和RMIVT的相關性進行了有意義的探索,但室速

    實用心電學雜志 2018年3期2018-06-20

  • 經食管心房調搏終止分支性室性心動過速一例
    考慮為左室特發性室速。圖1 入院心電圖向患者解釋經食管心房調搏國內報道成功終止室上性心動過速案例較多,但對于終止室速報道較少,僅做嘗試。初始采用頻率為200次/分的S1S1連續刺激未終止心動過速,考慮心動過速起搏點位于心室,進而繼續向下插入刺激閾電壓:20 V ,S1S1200次/分未復律1.5 cm,同樣給予頻率為200次/分的S1S1連續刺激10次,成功終止心動過速轉為竇性心律(圖3、4)?;颊咝募?、頭暈癥狀隨即好轉。食管心房調搏時除胸骨后燒灼感外余無

    中國心臟起搏與心電生理雜志 2018年1期2018-05-04

  • 臨時起搏治療獲得性長QT間期綜合征伴反復發作的尖端扭轉室速的臨床觀察
    ,常伴發尖端扭轉室速,病情惡化時能夠逐漸發展成室顫,致使患者出現暈厥或者猝死。獲得性長QT間期綜合征的致病因素有多種,如電解質紊亂、藥物以及心臟疾病等[1-2]。心臟起搏法屬于治療獲得性長QT間期綜合征主要采用的醫治手段,此法可進一步強化患者的心率,使得QT間期得以顯著縮小,有效終止多形性室速的發作,使患者早日康復出院[3-4]。本文通過研究分析臨時起搏治療獲得性長QT間期綜合征伴反復發作的尖端扭轉室速的臨床觀察,得出如下結論。1 資料與方法1.1 臨床資

    當代醫學 2018年28期2018-04-16

  • 一例室速患者床邊除顫的護理進展
    胡敏[摘要]室速即室性心動過速,為我國臨床較為常見的一類心臟疾病,各個年齡階段均可發病,小兒為主要發病群體。發病后的臨床癥狀與陣發性室上心動過速的臨床癥狀基本一致,包括呼吸急促、面色蒼白、煩躁不安等,但程度較后者嚴重,若延誤治療可引發無法挽回的不良后果?,F階段,除顫在室速患者臨床治療中發揮著重要應用價值。但除顫前、除顫過程中存在多種風險因素可能會對患者的疾病治療效果產生影響,提示應加強患者的臨床護理。本文以一例接受床邊除顫治療的室速患者為例,對該類疾病患者

    現代養生·下半月 2017年9期2018-01-04

  • 缺血性和非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室速基質消融療效比較
    缺血性心肌病患者室速基質消融療效比較AtulVerma劉曉宇 譯 王如興 審校通過分享加拿大Southlake中心和其他中心的經驗及數據,本文比較了缺血性心肌病(ischemic cardiomyopathy,ICM)和非缺血性心肌病(non-ischemic cardiomyopathy,NICM)室速消融的療效,指出基于基質標測的射頻消融對ICM患者室速消融的療效要優于NICM患者。然而,要確定NICM的基質面臨諸多挑戰。與ICM患者相比,NICM患者

    實用心電學雜志 2017年4期2017-04-03

  • β受體阻滯劑對室性心律失常的療效評價
    性室性心動過速(室速)、心室撲動(室撲)與心室顫動(室顫)。室性心律失常的表現形式差異很大,其可以是心臟疾病最早或唯一的表現,也可能是基礎心臟病的伴隨癥狀。室性心律失??蔀榱夹院蜔o癥狀的,也可導致嚴重癥狀,甚至心臟性猝死[1]。因此,除室性心律失常本身的特點外,室性心律失?;颊呤欠翊嬖诨A心臟病及其心功能狀態,對判斷預后及制定治療策略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我們應根據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不同類型、伴隨的基礎心臟病及其心功能狀態,制定和實施相應的治療方案。室性心律

    實用心電學雜志 2017年3期2017-04-03

  • 器質性心臟病室速基于異常電位的基質標測及消融
    躍輝器質性心臟病室速基于異常電位的基質標測及消融喻紅1,殷躍輝1器質性心臟病的室性心動過速(室速)的射頻導管消融治療一直是消融治療的難點,也是近年來研究的熱點問題。這類室速的機制最常見的是瘢痕相關的折返機制,對于血流動力學穩定的室速,可采取激動標測和拖帶標測相結合的策略來尋找消融靶點,但室速有時難以誘發,或誘發后血流動力學不穩定,不能可靠的誘發。非持續性室速自行終止,拖帶標測時室速周長和/或形態不一致,均導致激動標測和拖帶標測難以進行。研究顯示進行室速消融

    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 2017年8期2017-01-13

  • 器質性心臟病相關室性心律失常導管消融進展
    是室性心動過速(室速)是臨床上常見的惡性心律失常,是導致心源性猝死的主要原因。常見的基礎心臟病有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ü谛牟。?、心肌梗死、致心律失常型右心室心肌病、擴張型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心肌炎等[1,2]。近年來,器質性心臟病相關室性心律失常的導管消融無論是在電生理標測及導管消融器械、消融途徑還是消融策略方面都取得顯著進展,現綜述如下。1 器質性心臟病相關室性心律失常導管消融的循證醫學新證據Bunch TJ等[3]比較分析了102例因反復植入型心

    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 2017年3期2017-01-12

  • 一見室速就緊張?緩急有別處理攻略
    來源:丁香網一見室速就緊張?緩急有別處理攻略● 來源:丁香網室性心動過速(室速)是風險較高的心律失常,可與室顫及猝死相關。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室速均需高度緊張,立即處理。例如,多形性室速風險極高,需要立即電復律;相反,單形的非持續性室速甚至可見于正常人。本文擬結合今年 8 月發布的《室性心律失常中國專家共識》以及2014 年歐洲 EHRA/HRS/APHRS《室性心律失常專家共識》,談談遇到室速,如何做到「緩急有別,妥善處理」。第一類:當機立斷,立即干預室速

    保健文匯 2016年11期2016-11-04

  • 擴張型心肌病患者房撲和持續性室速并存一例
    患者房撲和持續性室速并存一例談劍誠胡偉201199 上海,上海市閔行區中心醫院心內科[摘要]心室率較慢的房撲伴寬大QRS波的鑒別尚可,但當心室率較快且規整出現時,鑒別就會比較困難,此時須考慮束支阻滯、室內差異性傳導、旁道遞傳型室上速和室速等。本文介紹一例較少見的擴張型心肌病患者,其伴房撲和持續性室速的雙重心律失常。在該例的診斷和鑒別診斷中,充分體現了心電圖前后對照的重要性。[關鍵詞]心律失常;心電圖;擴張型心肌??;房撲;室速患者男,40歲,因“胸悶、氣促半

    實用心電學雜志 2016年2期2016-06-18

  • 交感神經與特發性右室流出道室性心律失常相關性的研究進展
    的室性心動過速(室速)和/或室性早搏(室早)。在全部室速患者中,特發性室速約占10%左右,其中RVOT室速占全部特發性室速的60%~70%[5]。近年來,針對交感神經和特發性RVOT室性心律失常的相關性進行了有意義的探索。在動物實驗中,最早的研究是Schwartz在40年前進行的缺血誘發實驗,心臟交感輸出活性的增加,直接導致室速的發生。之后Chen研究證實,清醒犬在發生室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前常伴有交感神經活性的增加。Zhou等[6,7]通過刺激交感神經成功構

    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 2016年12期2016-01-25

  • 老年左室血栓合并左室室速5例
    左室血栓合并左室室速5例董蕾劉肆仁陸銳田穎(北京市第六醫院心內科,北京100007)關鍵詞〔〕左室血栓;左室室速中圖分類號〔〕R54〔文獻標識碼〕A〔第一作者:董蕾(1972-),女,碩士,副主任醫師,主要從事心血管研究。目前,隨著心臟病診斷及治療技術的進展,心臟病患者的生存率正在逐步提高,但是其并發癥的發生率亦隨之增加,相應的心腔內血栓形成的危險因素也越來越多。1臨床資料5例患者為2008~2011年我院的住院患者,男4例,女1例,年齡60~75歲。其中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5年5期2015-12-31

  • 室性心動過速的臨床診斷和治療
    速(VT)簡稱為室速,是指連續出現3個或3個以上的室性期前收縮形成的異位心律。持續時間不超過30秒,可以自行結束的為非持續性室速;持續時間不短于30秒,應用藥物或者電復律才可以結束的是持續性室速。室速多見于有器質性心臟病的患者,如冠心病、高血壓、心肌病、瓣膜性心臟病等,極少數會發生在無明顯器質性心臟病的正常人。發生在器質性心臟病不顯著基礎上的室速叫特發性室性心動過速。1 臨床資料1.1一般資料我院從2010年1月~2014年8月收治的20例室性心動過速患者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5年9期2015-01-31

  • 快速診斷室性心動過速的新方法 ——圖形法
    準確、快速地診斷室速仍是臨床醫師面臨的一個難題。筆者根據室速發生的起源部位不同,體表心電圖分別具有不同的特異性表現,通過臨床仔細分析大量心電圖,并根據室速起源的部位分類,總結出了一種快速、簡便且準確率高的診斷室速的新方法——圖形法。為驗證該新方法的診斷準確率,收集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我院經心臟電生理檢查明確診斷為室性心動過速的患者的280份室速發作時的12導聯體表心電圖,全部運用圖形法對其進行分析,其中有177份符合圖形法的診斷條件,診斷符合

    實用心電學雜志 2014年3期2014-06-05

  • 食管調搏術終止新生兒左室特發性室性心動過速1例
    心動過速是分支型室速(又稱特發性室速)的一種,為臨床相對較少見的一類心律失常,常見于無器質性心臟病的兒童,較少報道發生于新生兒。它雖然屬于良性室速,但若發作時間過長,仍會危及患者生命;臨床上多選用維拉帕米復律,但新生兒禁用此藥。筆者采用無創的經食管調搏術成功復律新生兒室速,跟蹤隨訪未見復發。特發性室性心動過速;食管調搏術;新生兒患兒男,出生21 d,咳嗽2 d,于2013年9月21日06:00入院,臨床診斷為新生兒肺炎。入院后行常規心電圖檢查未見明顯異常,

    實用心電學雜志 2014年2期2014-05-25

  • 靜脈滴注索他洛爾治療特發性室速16例分析
    狀[1]。特發性室速是心律失常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患者帶來了極大的困擾。索他洛爾作為唯一兼具Ⅱ、Ⅲ兩類作用機制的抗心律失常藥物,一經問世就得到了大量的研究和使用,但是其對患者特發性室速癥狀的具體研究還相對比較少,值得進一步探究?,F將我院使用索他洛爾對收治的16例特發性室速患者的治療情況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我院2011年7月1日~2013年2月1收治的16例特發性室速患者,均具有比較明顯的癥狀(患者都有心動過速反復發作癥狀并且發作時常伴有

    吉林醫學 2014年13期2014-04-04

  • 急性冠脈綜合征合并電風暴
    流動力學不穩定的室速在24 h內反復發作,≥20次或≥4次/h,且需電除顫或電復律終止者。上述定義與ICD植入后電風暴的的概念不同,后者指電風暴發作≥2次/24 h。絕大多數ACS后電風暴發生于急性心肌梗死尤其是STEMI患者,常見于左前降支或右冠動脈近端閉塞后,或發生在血運重建后一段時間,且多數患者伴有心功能不全。室速大多為多形性,少數為單形性的,且大多數不伴QT間期明顯延長,如電風暴獲得有效控制,大部分患者可長期存活。?2 電風暴(亦稱交感風暴)的觸發

    實用老年醫學 2014年12期2014-04-04

  • 胺碘酮致尖端扭轉室速原因及處理對策研究
    胺碘酮致尖端扭轉室速原因及處理對策研究朱凌波 張鵬程 李朝銀黃山昌仁醫院心內科 安徽黃山 245000胺碘酮,現在全球應用最廣的抗心律失常藥物(AAD),具有心臟副作用很小,抗心律失常范圍廣優點,但胺碘酮致QT間期延長,而引起尖端扭轉室速亦時有個例報道,現總結本院胺碘酮應用致尖端扭轉室速患者3例,探討其發生可能機制及處理對策。胺碘酮Q-T間期延長尖端扭轉室速胺碘酮,現在全球應用最廣的抗心律失常藥物(AAD),具有心臟副作用很小,抗心律失常范圍廣優點,但胺碘

    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4年17期2014-03-28

  • 老年人室性心律失常危險分層及處理原則
    者)、束支折返型室速(通常見于心肌病患者,而且多呈左束支阻滯形態)、雙向性室速(逐跳心搏的QRS額面電軸交替變化,多見于洋地黃中毒時和兒茶酚胺敏感性室速)、尖端扭轉型室速、心室撲動(室撲)和心室顫動(室顫)。其中,非持續性室速和持續性室速又進一步分為單形性室速(QRS形態一致)和多形性室速。這一室性心律失常 分類方法最為重要,特別是確定室速是否為持續性,對于決定進一步的臨床處理策略至關重要。(3)根據室性心律失常的病因進行分類。常見病因包括:慢性冠狀動脈性

    實用老年醫學 2014年12期2014-03-26

  • 持續性室性心動過速臨床路徑
    心動過速。持續性室速是指持續≥30 s或出現血流動力學障礙的室速。特發性室速是指經過詳細的病史、體格檢查,并經過心電圖、X線、超聲心動圖等檢查排除了持續存在的明顯器質性心臟病的患者所發生的室速。主要包括右心室流出道室速(亦稱為腺苷敏感性室速)、特發性左心室室速(亦稱為維拉帕米敏感性室速或分支性室速)及左心室流出道室速。(三)治療方案的選擇及依據根據《臨床技術操作規范·心電生理和起搏分冊》(中華醫學會編著,人民軍醫出版社,2009年)和《ACC/AHA/HR

    中國實用鄉村醫生雜志 2014年3期2014-01-25

  • 室性心動過速的心電監測分析及護理
    監測可以有效判斷室速的危險性,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73例室速患者的臨床療效,其總有效率高達90.41%。結論 室性心動過速心電監測的分析可以為臨床治療提供科學依據,護理干預可提高患者的臨床的療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室性心動過速;心電監測;護理室性心動過速(ventricular tachycardia,VT)簡稱室速,是臨床上常見的心血管系統急癥之一。是指一種起源于心室,具有自發性、連續3個或3個以上,并且頻率>100次/分的期前收縮而組成的心律。若由心臟

    中國醫藥指南 2014年33期2014-01-25

  • 咪達唑侖聯合艾司洛爾治療室速電風暴28例
    313300)室速電風暴又被稱作心室電風暴、交感風暴等,指的是24 h內出現2次或者2次以上自發的室速或者室顫,且需要進行治療的臨床癥候群[1]。室速電風暴是一種最嚴重的惡性心律失常,主要發病原因是心室電活動的極度不穩定,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機制[2]。室速電風暴的治療是一個很棘手的臨床問題,一般包括針對基礎心臟病及誘因的治療、發作時的治療以及穩定期的治療[3]。室速電風暴的急救主要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采用非藥物治療即植入型體內自動除顫器(ICD)植入;另一

    中國藥業 2013年7期2013-09-14

  • 室上性心動過速伴右束支傳導阻滯誤診為室速1例
    支傳導阻滯誤診為室速1例陳鳳娥患者女61歲, 因陣發性心慌、胸悶2年加重2 d, 休息后減輕來院就診, 即刻做12導聯心電圖示(圖A),未發現P波, R-R間期絕對均勻, 心室率為162次/min, QRS波群寬大畸形時限為0.14ms, Ⅱ、Ⅲ、avF呈RS型, avR呈QR型, V1、V2呈rsR′型, V3~V6呈Rs型, 心臟彩超示:左室及雙房增大(心肌病), 左室壁心肌收縮活動明顯減弱, 中度二尖瓣返流, 重度三尖瓣返流, 心功能低下, 門診診斷

    中國實用醫藥 2013年28期2013-09-11

  • 室性心動過速室房傳導關系的研究
    波室性心動過速(室速)時室房傳導關系將明顯改變,如房室分離。但由于體表心電圖(ECG)上P波常重疊在寬QRS波中,判斷心房、心室電活動關系有時較困難,故通過ECG對其研究較少。食管心電圖(ESO)P波高大易辨,分析室速室房傳導關系簡單可靠。本研究采用ESO分析室速時室房傳導關系,加強對室房傳導關系的理解。1 資料與方法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0年1月—2012年9月因心動過速發作來我院行食管電生理檢查(TEAP)并確診為室速的患者67例為研究對象,其中

    中國全科醫學 2013年24期2013-04-20

  • 特發性室性心動過速起源與心電圖初步定位
    ),簡稱特發性室速。隨著心臟電生理技術的進步,根據特發性室速12導聯體表心電圖特征,已可初步判定起源部位,對指導臨床藥物治療和射頻消融治療具有重要意義?,F將特發性室速的心電圖定位作一闡述。1 特發性室速分類特發性室速根據血流動力學狀態可分為血流動力學穩定性和血流動力學不穩定性的特發性室速。根據持續時間則可分為非持續性和持續性特發性室速,非持續特發性室速具有頻發單源型成對室性早搏和短陣室速交替、反復發作特點,因發作時間短,血流動力學穩定,患者多無明顯不適癥

    中國循證心血管醫學雜志 2013年2期2013-01-22

  • 誤服大量雪上一枝蒿致持續性室速1例
    上一枝蒿致持續性室速1例段廣民 俞 峰 盛傳豐杭州市蕭山區第三人民醫院內一科 蕭山 311200雪上一枝蒿 持續性室速 阿斯綜合征雪上一枝蒿屬于毛莨菪科,其有毒成分為烏頭堿。該類藥物常因使用不當或誤服而引起中毒?,F將本院診治的因誤服中毒致持續性室速、反復發生阿斯綜合征1例報道如下。1 臨床資料患者男性,27歲、農民,以往體健?;颊咭蜃杂X腹部不適,誤服用刀切碎的雪上一枝蒿約30g后出現“口唇麻木、胸悶、上腹脹半小時”,于2009年12月4日9:30被送入本院

    浙江中西醫結合雜志 2012年9期2012-08-15

  • RonT型室早誘發QT間期正常的多形性室速1例
    伴QT間期正常的室速,如不及時處理,可導致反復發作的室顫而死亡。最近本院收治了1例RonT型室早誘發QT間期正常的多形性室速患者,報道如下。1 病例介紹患者,女,58歲,因“頭暈半天,暈厥一次”來院,入急診時頻繁惡心嘔吐,無意識不清,無胸痛,無腹痛腹瀉,無四肢活動障礙。當時心率∶49~62次/min,偶發室早,半小時后心電圖示心率70次/min,頻發室早,RonT型室早,呈二聯律,三聯率,短陣室速。檢查提示心肌標志物正常,血鉀3.6mmol/L,收治入院,

    浙江實用醫學 2012年5期2012-07-30

  • 兒茶酚胺敏感性室性心動過速2例報告
    性室性心動過速(室速)又稱兒茶酚胺敏感性多形性室速(CPVT),是一種家族遺傳性離子通道病,也是導致年輕人心臟性暈厥及猝死的常見疾病之一。由于CPVT發病多為青少年,其臨床癥狀與癲癇、長QT間期綜合征、Brugada綜合征等有相似之處,故極易誤診。近年來,我們遇到2例CPVT患兒?,F報告如下。例1:男,14歲。因反復發作胸悶、心悸、暈厥5年,3個月來再次出現暈厥、意識喪失入院。5年前,患兒多在活動后、情緒激動時突發心悸、乏力,伴暈厥、意識喪失、小便失禁,每

    山東醫藥 2012年17期2012-04-13

  • 心室電風暴19例回顧性分析
    )心室電風暴又稱室速風暴、交感風暴、兒茶酚胺風暴、ICD風暴、電風暴,是指24小時自發的室速/室顫≥2次,并需要緊急治療的臨床癥候群[1]。本文對19例電風暴患者進行回顧性分析,旨在探討早期識別電風暴的臨床特征及心電圖(ECG)特點?,F總結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2006年10月至2010年10月,我院共搶救治療電風暴患者19例。男13例,女6例。年齡29~76歲,平均(42.5±3.9)歲。其中,急性冠脈綜合征13例,擴張型心肌病2例,糖尿

    實用心電學雜志 2011年2期2011-08-15

  • 應用心電圖QT離散度的測量預測急性心肌梗塞早期的室速與室顫
    度的變化,預測其室速與室顫的發生,并探討其變化與室速室顫等致死性心律失常發生的關系,現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 急性心肌梗塞組50例,均為2005~2008年住院確診的患者,除去有電解質紊亂,傳導阻滯,房撲與房顫,服用影響心肌復極藥物者。其中男31例,女19例;平均年齡 (61.3±8.7)歲;對照組50例均無器質性心臟病,男30例,女20例,平均年齡為 (60.2±6.1)歲,急性心肌梗塞組與對照組在年齡、性別上比較無顯著差異。1.2 方

    中國民族民間醫藥 2011年17期2011-08-15

  • 胺碘酮靜脈注射治療急性心肌梗死并發持續性室性心動過速臨床觀察
    性室性心動過速(室速)極易發展為室顫,引起猝死。美國心臟病學會和美國心臟學會(ACC/AHA)在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治療指南中指出,急性心肌梗死并發室速患者,在血流動力學穩定狀態下,靜脈注射胺碘酮為首選[1]。筆者對急性心肌梗死并發持續性室速患者給予靜脈注射胺碘酮,以觀察其療效及安全性,現報告如下。1 資料與方法1.1 一般資料2004年2月~2009年6月在本院心血管內科住院的急性心肌梗死并發持續性室速患者18例,其中男10例,女8例,平均年齡(65.4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0年17期2010-09-14

  • 5例分支內折返型室速的診治體會
    性心動過速(簡稱室速)指目前診斷技術未能發現明確器質性心臟病臨床證據,且無促心律失常因素存在的室性心動過速。分為特發性左室室速和特發性右室室速。特發性左室室速根據發生機制、部位和對藥物的不同反應分為3種類型:分支內折返性室速(維拉帕米敏感性室速)、左室流出道室速(維拉帕米、腺苷敏感性室速)和自律性室速(心得安敏感性室速),其中,分支內折返性室速最常見。此類室速常常起源于左后分支區域,靠近左室中后間隔。此類患者90%發作時的QRS波呈RBBB和心電軸左下偏[

    當代醫學 2010年1期2010-04-04

  • 心肌梗死伴交感風暴1例分析
    又稱心室電風暴、室速風暴、心臟轉復除顫器(ICD)風暴、兒茶酚胺風暴,起源于心室電活動極度不穩定而導致的致命性心律失常,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機制。我院收治1例心肌梗死伴交感風暴病人,現總結報道如下。1 資 料病人,男,43歲。因心前區悶痛2 h余,于 2008年3月24日11:00急診入院。病人于2 h前無明顯誘因自覺心前區悶痛不適,向左側肩背部放散,伴大汗,無惡心、嘔吐、意識障礙,自行兩次共含化速效救心丸15粒,無效,隨轉入我院,途中發生兩次肢體抽搐并意識

    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 2010年12期2010-02-1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