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原地區走向文明的門檻

2018-04-23 07:37田建文
南方文物 2018年3期
關鍵詞:遺存遺址文化

田建文

1958年~1959年黃河水庫考古工作隊陜西分隊華縣隊發掘了老官臺墓地和泉護村遺址。泉護村發掘過兩次,第一次,1958年9月10日至12月10日;第二次,1959年3月16日至5月31日。主持者分別為高明、楊建芳和白瑢基、李仰松四位先生,張忠培先生則是至始至終,并作為《華縣泉護村》主要撰稿人之一,另一位是楊建芳先生。太平莊位于泉護村西南不足一公里,1958年秋調查發現M701,12月進行了清理,《華縣泉護村》有詳細記錄,屬于泉護一期文化Ⅲ段。但泉護一期文化Ⅲ段長期以來得不到重視,今天很有必要用隨葬陶鶚鼎的太平莊M701以“期”的概念提出并代替它。太平莊M701期遺存,中原地區走向文明門檻的頭一步.就是從這里邁出的。

謹以此文,紀念張忠培先生逝世一周年!

陜西華縣太平莊M701,出土有鼎鼎大名的陶鶚鼎,是黃河水庫考古工作隊陜西分隊華縣隊泉護村1958年發掘的重要成果之一?!度A縣泉護村》將這座墓葬的年代,確定為泉護一期文化Ⅲ段。據“后記”所述,這本報告完成于1973年,也就是說原報告的認識和參考的資料,都是1973年以前的。當時泉護一期文化Ⅲ段其他地點幾乎沒有,現在則到處都是,但年代歸屬似是而非,鑒于此,我用“太平莊M701期”遺存代替泉護一期文化Ⅲ段,因為陶鶚鼎人所共知,也是2002年1月國家文物局印發《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的64件永久不準出國展覽的國寶之一。

泉護一期文化,亦即西陰文化,或廟底溝文化(廟底溝類型),名稱不同是每個人、每個時間段學術背景不同造成的。說到底,“太平莊M701期”遺存就是西陰文化或廟底溝文化的最后一個階段.終止于公元前3200年前后。

將“太平莊M701期”遺存進行簡單整理后,就會發現:中原地區走向文明門檻的頭一步,就是從這里邁出的。

太平莊M701(圖一),墓主人是一位30-40歲的女性,隨葬品有除1鶚鼎(圖53,4,引自原報告中,下文重點遺址不再注明)外,還有3釜(圖53,2)、5灶、2小口單耳瓶(圖53,3)、4缽(圖53,1)、6石鏟(圖54,2)、7石斧(圖54,1)、8~11骨匕(圖54,3~6)、22、23骨簪(圖54,7、8)。

鶚鼎的意義,無需贅言。釜,“夾砂粗紅陶。折沿,侈唇,束頸,圓腹,圜底。腹上側有一周凸起的泥帶,似便于灶口承托。手制。唇上平沿涂有紅彩?!痹睢皧A砂紅陶。因陶質疏松,不能修復。器形近似一期文化Ⅱ段陶灶(H14:301,圖39-20),唯口沿不外折,近直口,平底,下附三小方足。素面?!惫秦?,“14件(M701:8~21).用動物肋骨磨制而成,形制略有差異,均無使用痕跡。大小不等,小者長22厘米,大的長30厘米?!笔P,“扁平梯形,微弧頂,稍損,弧刃,偏口,一側直邊,通體精致磨光。長14.6厘米,刃寬7.6厘米?!?/p>

原報告“文化性質及年代”指出:“M701出土的缽、釜的形制和風格,基本上同于泉護一期Ⅲ段的同類器物?!辈⒄f“鶚鼎初見,似難相信屬于泉護一期文化。但廟底溝及泉護村都出土過裝飾陶器的鶚頭形泥塑,泉護I段還發現有隼頭形陶器蓋,其造型精美當和鶚鼎不相上下。鳥紋圖案是泉護一期文化彩陶紋飾重要母體之一,而鶚(鳥)頭泥塑也常見于作為陶器的裝飾?!薄癕701隨葬陶器不出泉護一期文化風格,其年代也當不早于這一文化的Ⅲ段。M701的年代,也當據上述器物而得到說明?!?/p>

原報告第六章“結論”關于“泉護一期文化”說:

“不難看出,泉護一期文化和以西陰村及廟底溝一期為代表的遺存雷同。它們當屬同一考古學文化類型,甚或同一考古學文化。

據迄今發表的資料可知,這個類型分布的范圍當以渭水中、下游為中心,東至偃師左近的黃河及其支流伊、洛兩岸,西達甘肅境內的涇河、渭河及西漢水流域,北鄰河套,南界嘉陵江與漢水的上游。在這一分布范圍內,相當泉護一期文化I、Ⅱ段遺存的文化面貌,雖存在某些差別,卻保持著基本一致的特征。但至Ⅲ段,則出現了較大的區別?!?/p>

區別就是,“渭河中下游,亦可包括芮城、靈寶左近以西的黃河兩岸諸遺址的遺存”,和“芮城、靈寶左近(或陜縣)以東至偃師左近的黃河兩岸諸遺址的這一類型的遺存”,限于當時的材料,主要以泉護村、廟底溝和王灣相對比?!翱梢?,它們的區別是明顯的。而且,還可以進一步看出,澠池以東地區和泉護一期文化為代表的地區的同類遺存的發展趨向不同,也就是說,至泉護一期文化Ⅲ段已出現文化上分化。兩地區(至少可以明確認為是澠池以東地區)同類遺存的區別,當是它們以后發展方向不同而孕育在母胎內的一些因素?!爆F在看來,“以后發展方向不同”就是半坡四期文化(西王村“仰韶晚期”)和秦王寨文化。

原報告關于廟底溝遺址,也有時間定位,“廟底溝遺址下層可以分期(見嚴文明《論廟底溝仰韶文化的分期》,《考古學報》1965年2期),它基本上不包含泉護一期文化Ⅲ段遺存。嚴文明將廟底溝遺址下層分為二期,約和泉護一期文化I、Ⅱ段相應?!?/p>

在“結束語”中,一再強調:“泉護一期三段的演變,仍寓于大同之中。小口尖底瓶、葫蘆口瓶、卷沿及斂口折沿盆、斂口缽、廣肩小底甕、彩陶罐、夾砂直口及侈口罐、釜及灶,是它的基本器形.陶器的紋飾種類雖不超出同類遺址,但它貫通三段而有些變異的鳥紋,至今仍是同類遺址中難以見到的。這里黑、白、紅三色彩陶出現的年代,似晚于東面的遺址,早于其西側的同類遺存。同時,應該強調的是,迄今發現的同類遺址中,仍只有泉護一期能大致表述其所屬居民的整個歷史的演變過程?!贝蠖纬u原報告,一是不敢貪前輩之功為己有,二又不失張忠培先生早年的本意。

1978年11月,河南臨汝閻村出土了一批仰韶文化陶器,其中就有“鸛魚石斧圖”(圖二),陶缸上采用棕、白兩種色彩畫出一只白鸛街著一尾魚,旁邊豎立一把“斧子”。

調查材料發表后,嚴文明先生在1982年發表了《<鸛魚石斧圖>跋》一文,意義明確,影響深遠。他把這種陶缸稱為“伊川缸”,“盡管伊川缸的形體較大,畢竟無法容納一個成年人的身軀,只能揀拾主要骨骼裝入……這種用陶缸作為葬具的成人二次葬,是伊洛一鄭州地區的仰韶文化的一個特色?!庇捎谑遣杉?,墓主人不知性別。時代“可以從土門和王灣的地層關系得到說明。這兩個地方都有大量尖底陶瓶葬,瓶口均呈環形,與伊川缸處于同一個文化層中。王灣的直簡缸上還套著半截環形口尖底瓶作為一個小孩的葬具,可見這兩種陶器是同時的?!辈楹幽下尻柾鯙硤蟾?,嚴先生所指的“王灣的直簡缸”,出自M323,“直簡罐與小口瓶(一半)扣合而成。僅發現一個,M323,這種葬具扣合在一起比較長,可能是裝四、五歲小孩尸體的?!边@件小口瓶有線圖(圖二三:2),與泉護一期文化Ⅲ段的T216:99(原報告圖49,8)相近,時間也相近,如果共時的“段”來講,視為相同亦無不可。

閻村陶缸的彩陶圖像,鸛銜著魚無可非議,“石斧”要看作“玉鉞”.因為古人還不知道玉的化學分子成分,但“石之美”者都為“玉”,參考嚴先生仔細描述“石斧”:“斧和柄的結合方式表現得不大清楚,似乎是斧子穿入柄內再用皮帶綁住的,那兩邊各有兩個圓點裝飾的窄條也許就是綁縛的帶子。斧柄中間畫一個黑叉,顯然不是裝飾而是特意標記的符號?!比绱司啦⑶夷軌虍嬙谔崭咨系牟侍請D案“石斧”,還不能稱為“玉斧”?斧即鉞.稱為“玉鉞”也理所當然。那么,這件陶缸彩陶圖像,或可稱為“鸛魚玉鉞圖”。

細審這圖像,鸛鳥銜著捉到的魚在等著收取,看來它已經被古人馴養起來,這無疑是漁獵的一種:有尖端武器玉鉞,或狩獵或勞作或打仗,一器多用,朱雪菲將此圖像稱為“敘事性圖案組合”,恰如其分。

1993年,發掘了河南汝州洪山廟M1,墓口東西長6.3、南北寬3.5米,墓底南北橫向13排的甕棺葬136座,東西縱向有些混亂,嬰兒、兒童甕棺夾雜于成年男、女甕棺之中。甕棺多是直壁缸(或罐),和缸(或罐)頂上覆置一器蓋組成,以缸(或罐)的口沿下的四個或三個鳥喙狀鏨和蓋口沿上也有與缸數量相對應的鈕為特征,與閻村陶缸相同或接近,時代自然相同了,原報告將這136座甕棺葬分為三段,并說“這三段的年代跨度不會太大?!盬10:1、W39:1、W53:1、W116:1彩陶缸上(圖三,原報告圖一四,1、圖二七,4、5、6、圖三三,5、圖一八,1),繪有男性生殖器圖形即“男根”,除W39性別不清外,其余都是成年女性。原報告認為“洪山廟這些甕棺上繪制的男性生殖器圖案,也許與人們崇拜男性生殖器有關?!?/p>

1998年啟動的河南靈寶鑄鼎原考古調查組,2005、2006年發掘了西坡墓地的34座墓葬,其中有10座墓葬隨葬玉鉞和石鉞。第七章“結語”的“年代”一節指出:“上述出有與西坡類似遺物的遺存的年代,或相當于仰韶文化中期廟底溝類型時期,或相當于仰韶文化晚期的西王村類型時期,總體而言,西坡墓地的相對年代應處于這兩個時期的過渡階段?!碧际臏y定“樹輪校正后的年代大致在公元前3300年至前2900年之間”,原報告堅持“我們還是傾向于將西坡墓地歸入廟底溝類型.最晚該類型的最晚階段?!?/p>

也與太平莊M701做了對比:“M701表現的葬俗,如墓主頭向西,頭上斜插骨簪,石斧放置于右臂邊,刃部朝西,陶器放置在腳坑內,釜的火候低等,也與西坡墓地相似?!痹谖铱磥?,西坡M14與M701最為相近(圖四)。西坡M14墓主人是40多歲的女性,隨葬品有:4-1釜、4-2灶、3壺、5、6帶蓋簋形器、7缽、8碗、2骨簪、9骨簪形器(圖2-14b,本文圖三)。壺,與太平莊M701:2小口單耳瓶是一類器物,釜,兩者腹部略有差異,但泉護一期文化Ⅲ段的釜T121③:01(圖47,1)相近,時間也相近,如上,視為相同亦無不可。

其他墓葬,同意原報告說的,“考慮到西坡三組墓葬之間相互緊密銜接,西坡墓地的延續時間不會很長?!?/p>

2003年發掘的山西吉縣溝堡遺@,F1東北角出土一件“人面形器物”(圖五),“泥質灰褐陶,陶質疏松;無底,底邊呈喇叭口狀,出土時頂部蓋一石板”,頂部徑18、底部26、高18.6厘米(圖一,1),F1除F1:1人面形器(圖五,1)外,還有:5、11、12仰折沿罐(圖五,3、11、6)、16盤(圖五,4)、3、8缽(圖五,7、8)、10束頸罐(圖五,9)、7筒形罐(圖五,10)、2盆形甕(圖六,3)、4圓腹甕(圖六,5)、6釜形罐(圖六,4)、13折沿罐(圖六,1)、9鼓肩甕(圖六,2)、14陶環(圖五,2)、15石刀(圖五,5)。

其年代.原報告認為“南衛第一階段屬廟底溝晚期遺存,F1、F2的年代與之接近”,我參加了翼城南衛遺址的調查工作,當時將廟底溝文化分為三期,南衛第一階段屬晚期,“略早于山西芮城西王村H4”,西王村H4,張忠培先生指出:“如把它歸為半坡遺址(4)期,則是這類遺存中年代較晚者。值得注意的是,斂口深腹曲壁甕(H4:2:17),多見于豫西地區‘秦王寨類型。這可能是西王村這一階段歷史文化的地方特點的表現?!爆F在看來,南衛第一階段與泉護一期文化Ⅲ段同時,則溝堡F1也與泉護一期文化Ⅲ段同時。

溝堡的“人面形器物”,原報告說:“這是一件寓含宗教寓意、用于祭祀的器物??梢哉J為溝堡遺址所出的人面形器物提供了一種家內祭祀的模式.從目前考古發現來看,類似于溝堡遺址的人面形器物,宗教寓意明確的遺物并不多見,似乎家內祭祀并沒有普及到每個家庭或者還存在其它形式?!蔽艺J為這是遠古時期首次發現的“灶君”的形象,并且是女性。

2011年陜西高陵楊官寨遺址出土一件“鏤空人面飾陶器”(圖六),原報告說“楊官寨遺址的文化面貌屬廟底溝文化.但出土的動物紋飾彩陶、鏤空人面飾陶器(圖版六,1、2、3)、聯體釜灶,巨型陶祖則在同期遺址中少見(圖版六,4)?!蔽铱?,楊官寨的“鏤空人面飾陶器”.與溝堡的“人面形器物”同時,功能也應該相同。

總結以上六處遺址“太平莊M701期”遺存的特點,一是出現灶君,二是通過繪畫表現和隨葬在墓葬中的石鉞、玉鉞。我將這兩點,再解讀如下:

1、用于祭祀的灶君,并不是與世俱來,還有個萌芽期,而且這個時間當不會太短。陶釜、陶灶以及配套器物陶漏斗、陶簸箕形器,在更早時期就開始存在了,并且流行到了更晚階段,陶釜、陶灶有泉護一期文化I、Ⅱ段做材料支撐,陶漏斗、陶簸箕形器像山西翼城北橄、河津固鎮、甘肅秦安大地灣、陜西華陰興樂坊、西安米家崖等,屢屢出土,形成一個時代特色。至遲到了“太平莊M701期”出現了“灶君”,并被人祭祀;

既然是“灶君”,其職責范圍應當管理所有灶及其配套器物,包括大型房屋居室內的大型地面灶,和可移動的陶灶。這些地面灶和陶灶的大小差別,標志著社會結構朝著越來越復雜的方向發展。如陜西白水下河F1.室內面積達304.5平方米.地面灶“南北長1.6、東西北端寬1.9、南端寬1.7、深0.2米”,年代“基本上相當于華縣泉護村一期文化三段”,也就是“太平莊M701期”遺存;秦安大地灣F901,由主室、東西側室、前坪四部分組成,總面積達420平方米,建筑面積達290平方米”,主室(前堂)進正門設一大型灶臺,“灶臺底部外徑南北達2.51、東西達2.67米”,晚于“太平莊M701期”遺存。

大型房屋、大型灶臺、大型墓葬的背后,當然是中、小型房屋、中、小型灶臺、中、小型墓葬的了。泉護一期文化Ⅲ段,“少數窖穴容積很大,有炊爨遺痕,亦可能供人居住。此類大型居穴,在I段及Ⅱ段的窖穴中,雖已見到,但不如Ⅲ段普遍?!盚115,橢圓形,長4.1、寬3、深2.6米,區區12.3平方米,“北部坑壁自坑口以下,呈階梯狀,共有明顯的三級。表面皆遺留有涂抹的草泥土,似為居穴的出入口處?!睖媳1雖已殘,但比泉護村H115要大些,而且也是半地穴式。從原報告圖三所發表的平面圖來看,是圓角正方形,東壁內斜呈袋裝,正中有灶的痕跡,殘存長4.5、寬1.6、壁高0.4~0.6米。假如以寬按長計算的話,也不過20多平方米.不及下河F1、大地灣F901的十分之一。

像居住在泉護村H115這種小型房屋的人,肯定是陶釜、陶灶的實用器使用;像太平莊M701、西坡墓地陶釜、陶灶作為隨葬品隨葬的現象,而且太平莊M701的陶釜“唇上平沿涂有紅彩”,說明相陶釜、陶灶配套使用的炊具,是當時人們習見的日用器皿。

房屋有大小、灶有地面灶和陶灶,這就是當時的現實。

2、石鉞、玉鉞,可以用來狩獵和勞作,也可以當作武器,繪畫表現和墓葬中隨葬,是墓主人生前的“敘事性”體現。石鉞、玉鉞作為武器的話,就是軍人了。軍人不用說,最低的是戰士,高的是擁有一定軍權的長官,最高的相當于后世的“王”,不過現在還沒有專門以石鉞、玉鉞當作武器隨葬的確證,這一點應當引起注意。

透過遺存,再來看人。

還是要說灶君?!墩撜Z·八佾》的一段話:“王孫賈問日:與其媚于奧,寧媚于灶,何謂也。子曰:不然,獲罪于天,無所禱也?!蔽葑拥奈髂辖墙凶觥皧W”,是安置家庭主神的位置。衛國大夫王孫賈問孔子:“與其向家庭主神獻媚,不如向灶君獻媚,為什么呢?”孔子回答說:“事情不是這樣的,得罪了天,就完蛋了?!边@段話還有多種解釋,我們不去管他,起碼知道“灶君”是地位較低的小神,顯然與家庭主神不在一個層次上。

而同屬“太平莊M701期”的紅山文化“女神廟”期,“廟”里至少有六個人像,最大的一尊“女神”可能接近真人身體的三倍,當然要大張旗鼓的祭祀了。牛河梁的這個“廟”.顯然與位于屋子西南角的“家庭主神”不能相提并論了,“女神”和“家庭主神”、女性灶君之間,天壤之別。

“太平莊M701期”的灶君是女性,那么同時期的男性處境如何?偷點懶引用張忠培先生在《仰韶時代——史前社會的繁榮與向文明時代的轉變》中第四部分“走向文明門檻:社會組織的演變”的說法,“陜西寶雞福臨堡遺址三期(年代與半坡遺址四期相當)和泉護二期文化的泉護村遺址出現的陶祖和石祖,說明這里的信仰觀念,較紅山文化居民更新了,產生了對男性祖先的崇拜,從而又把宗教信仰推進到了一個新階段?!比魲罟僬鐾恋摹熬扌吞兆妗睂佟皬R底溝文化時期”不誤的話(圖六,原報告圖一,4),對男性祖先的崇拜至遲到了“太平莊M701期”已經存在了:與閻村那件“鸛魚石斧圖”彩陶缸同時的,洪山廟甕棺葬彩陶缸上畫的“男根”形象,也是這一時期產物。張先生認為:“父系制脫胎于母系制,自身又有一個完善過程。從迄今考古學所揭示的現象觀察,可分兩段。前段的年代,約相當于西陰文化泉護村遺址一、二期,后段大致始于此遺址的三期,到泉護二期文化時期?!比绻麤]有誤會張先生原意的話,開始崇拜男性祖先,算是其中之一,而且從洪山廟甕棺葬考察,主要是女性墓崇拜男性祖先。

繼承母系制的傳統,祭祀女性灶君,無饑寒交迫斷子絕孫之虞;開創父系制的未來,崇拜男性祖先,有勤勞勇敢多子多孫之功,這就是“太平莊M701期”人們的崇拜和信仰,也是農業型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這種崇拜和信仰,具有很強的務實性,與居于“堂廟之高”、供萬人景仰的“女神”形成強烈的對比,就是:前者實事求是、立竿見影,后者抽象空虛、有名無實。這種反差還影響到了先秦時期。

公元前524年,鄭國大夫裨灶預言火災,勸執政大臣子產用瑾零玉瓚禳神除災,子產以“天道遠,人道邇,非所及也”的理由拒絕了這個要求。公元前523年.“龍斗洧淵”,就是兩龍相斗在今新鄭市南的雙洎河中.人們請子產組織祭神禳紱活動子產以“吾無求于龍,龍亦無求于我”再次拒絕。如果說子產關于“天道遠、人道邇”的天道自然觀在春秋晚期領先于同時代人們的話,那么在人類社會即將文明門檻的之時,“太平莊M701期”人們的世界觀,是走在紅山文化先民前面的。

“太平莊M701期”遺存,以鶚鼎、鸛魚石斧圖、男根彩陶形象、灶君、巨型陶祖等遺物為代表的崇拜和信仰,加之這些遺物的載體,如大、中、小型房屋、地面灶與陶灶、墓葬等,構成了等級差異,足以說明當時社會組織的多層和多元結構,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源于“太平莊M701期”遺存、興于后世的五千年以來的諸多文明的諸多要素,都可以找到始點。因此,中原地區走向文明門檻的頭一步,就是從這里邁出的。一路前行,終于走到半坡四期文化至泉護二期文化的“神王之國”時期。

其原因是,“到了公元前3200前后,生產技術的進步和勞動分工的發展,以及由此而引申出來的社會財富的積累及其分配伴生的社會分化,是當時諸考古學文化進入文明時代的基礎”,“而現在可以確認的是,由戰爭產生的軍事指揮權,經過長期的發展,演變為王權,隨著王權的確立,于公元前3200左右的黃河流域和長江中下游及西拉木倫河地區的諸考古學文化,已經進入了文明時代?!?/p>

還請注意,“如果說在西陰文化時期,渭河流域是中國的先進地區而處于渭河中心地位的話.那么至仰韶文化晚期,伊洛一鄭州地區的秦王寨文化,則已在老官臺一半坡文化系統中居于排頭位置?!边@個轉變,是“太平莊M701期”,即泉護一期文化Ⅲ段,亦即西陰文化或廟底溝文化最后一個階段的遺存,完成的。

猜你喜歡
遺存遺址文化
大河村遺址仰韶文化房基保護加固修復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黑水城遺址出土F20:W63a文書研究
元上都遺址出土石刻的保護與研究
尋找絲綢之路遺址
誰遠誰近?
論信陽地區民俗活動中的巫風遺存
明代俗曲文獻遺存
融入文化教“猶豫”等
文化之間的搖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