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橫向多色橫機織物的開發

2018-05-03 09:37陸焱云李霈瑤尹雪峰
現代絲綢科學與技術 2018年2期
關鍵詞:實物圖種顏色版圖

陸焱云,李霈瑤,尹雪峰

(蘇州大學 應用技術學院,江蘇 蘇州215325)

花色組織作為針織物組織的一個大類,采用各種不同的紗線,按照一定規律編織不同結構的線圈而形成,可形成色彩花紋、凹凸效應、網孔等外觀特點[1],將其運用于毛衫設計中可以豐富毛衫的外觀。目前市場上,色彩花紋較多出現的為圖案花紋或者間色橫條紋,而以橫向方向上出現多色的花色品種較少。因此本文從紗嘴配置這一關鍵點入手,通過龍星L_ONE制版軟件設計花型,采用電腦橫機編織實物,對在織物組織橫向方向上可形成多種顏色的編織方法進行探討總結,并結合其他組織進行創新。

1 提花組織

提花組織是針織物最為常見的一種花色組織,它是把紗線墊放在按花紋要求所選擇的織針上編織成圈而形成,故任何一種圖案均可采用提花組織編織實現。因此,可通過導入原始圖片或在制版軟件的制版圖中手動繪制所需的圖案,然后采用提花技術進行編織,在紗嘴設置時每個提花色碼均設置一把紗嘴,以此產生橫向有多種顏色的織物。同一行中有2種顏色則為2色提花,同一行種出現3種顏色則為3色提花。如圖1所示為3色提花的效果。

同一圖案的提花組織在具體編織時若選取空針、芝麻點、天竺等不同的背床組織則織物反面會產生不一樣的效果,但正面相同。其中對于空針來說為單面組織,即為浮線提花,其實質為隔針編織。如圖2(a)所示為采用提花組織編織的同行2色織物,圖2(b)為其轉化的隔針編織,圖2(c)為編織的實物圖。即直接采用隔針的方法亦可形成橫向多色織物,用這種方式編織時注意隔針的針數不宜過多,否則會產生較長的浮線。

根據提花技術的編織原理,將其與可產生一定凹凸效應的凸條組織結合,可產生同行有多種顏色且有一定立體效果的織物組織。由于凸條組織是前后床織針參與編織的轉數不同所產生的凸起效果,故凸條產生在橫向方向上。將凸條部位的單面組織替換成提花組織,如圖3所示,即將8號前編織色碼替換成231、232的提花色碼,最終形成提花與凸條組合的同行有2種顏色的織物。同理可將8號色碼替換成3色及3色以上的提花色碼,形成橫向多色織物。

(a)凸條組織制版圖 (b)凸條提花制版圖 (c)凸條提花實物圖 1號前編織色碼;8號前編織,無連接色碼;10號前后編,無連接色碼;70號翻針至前,且前編織色碼;231號提花(前編織)色碼;232號提花(前編織)色碼 圖3 采用提花技術結合凸條組織形成的同行有2種顏色的制版圖及實物圖

2 嵌花組織

嵌花技術是由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不同顏色或不同種類的紗線編織成色塊,相鄰兩個色塊在縱向相互連接的方法,由此定義可以看出,可直接根據所需要的嵌花圖案編織形成橫向同行多色的織物。同提花組織設計相同,在紗嘴設置時每個嵌花色碼亦均設置一把紗嘴,制版圖和實物圖如圖4所示。

(a) 嵌花組織制版圖 (b)嵌花組織實物圖 211號嵌花(前編織)色碼;212號嵌花(前編織)色碼;213號嵌花(前編織)色碼圖4 采用嵌花技術形成的同行有3種顏色的制版圖及實物圖

同理提花凸條的組合,在嵌花的基礎上亦可結合凸條組織進行編織,如圖5所示,將凸條組織的8號色碼替換成211、212的嵌花色碼,最終形成嵌花與凸條組合的同行有2種顏色的織物實物如圖5(b)所示,同理可將8號色碼替換成3色及3色以上的嵌花色碼,形成橫向多色織物。

(a)凸條嵌花制版圖 (b)凸條嵌花實物圖 1號前編織色碼;8號前編織,無連接色碼;10號前后編,無連接色碼;70號翻針至前,且前編織色碼;211號嵌花(前編織)色碼;212號嵌花(前編織)色碼圖5 采用嵌花技術結合凸條組織形成的同行有2種顏色的制版圖及實物圖

3 拆行

拆行技術是將一行的編織動作拆成2段或2段以上,若每一段的編織動作均采用不同的紗嘴編織,則即可在一行上實現2種或2種以上的顏色。上述所提到的嵌花技術則實質上也是一種拆行,即不同顏色的紗線穿入不同的紗嘴,且使得紗嘴之間交替編織,如圖6所示為嵌花組織相對應的拆行的結果,即實際編織時為3、4、5紗嘴交替編織。

(a)嵌花組織制版圖 (b)圖a的實際編織路徑 圖6 嵌花拆行原理

嵌花色碼在使用時可以通過參數的設置使得每個色彩區域間有所連接,這是與一般的拆行有所區別的地方。一般的拆行則用在開領位部位比較多,其中間呈現斷開的狀態,若將圖5(a)中的嵌花部分直接采用拆行,使用3、4號紗嘴分行編織,則形成的制版和實物圖如圖7所示,由實物圖可以發現,兩個顏色之間為開口斷開的狀態。

(a)拆行凸條制版圖 (b)拆行凸條實物圖(兩顏色不連接) 圖7 將凸條組織采用拆行技術形成的同行有2種顏色的制版圖及實物圖

因拆行可形成開口斷開,所以可以運用將其用于服裝門襟處的開紐眼,如圖8所示。

(a)制版圖 (b)實物圖 圖8 拆行開紐眼

4 局部編織

局部編織又稱楔形編織,在編織時,使有些編織織針暫時退出編織,但織針上的線圈不從針上退下來,當需要時再重新進入編織,以形成特殊的織物結構[2]。因此,采用局部編織技術可將某一區域分成若干小區域進行編織,以矩形對角線劃分的兩個區域為不一樣的顏色為例,采用不同的紗嘴編織兩個區域,所繪制的制版圖如圖9所示。

圖9 局部編織2色對角線分割矩形制版圖

(a)制版圖 (b)制版圖局部 (c)實物圖 圖10 局部編織結合正反針形成的同行有2種顏色的制版圖及實物圖

依據此編織原理,可將矩形的三角形分割成其他形狀以形成不同的外觀效果。如圖10所示,將區域劃分成波浪曲線,并在區域分割時結合正反針組織進行局部編織,可使得在形成橫向有多種顏色的同時織物表面有一定的凹凸效應,其關鍵點即為不同的區域采用不同的紗嘴編織。

5 添紗組織

添紗組織是指針織物上全部線圈或部分線圈由兩根紗線形成的一種組織,其中交換添紗可以根據花紋要求相互交換兩種紗線在織物正面和反面的相對位置[1],因此,由此而獲得的織物可以形成一定的花紋效應。因使用該種方法時,織物的線圈需要由2根紗線形成,故在制版時,分別對應寬、窄兩把紗嘴,在216和215功能條填好將要穿入紗線的紗嘴編號,如圖11(a)所示。在編織前,調節寬紗嘴的高度,使之稍高于窄紗嘴,開始正式編織前,需不斷試織并不斷調節寬紗嘴的距離及紗嘴高度,直至沒有跳紗問題,才能開始正式編織,編織后形成如圖11(b)所示的實物,其中所設計的花樣圖可以依據設計需要進行變換。

(a)制版圖 (b)實物圖 圖11 添紗組織形成的同行有2種顏色的制版圖及實物圖

6 結語

本文通過電腦橫機編織實踐,從紗嘴配置這一關鍵點入手,探索總結了通過提花、嵌花、拆行、局部編織、添紗可以形成橫向多色橫機織物的方法,并在這些方法的基礎上通過結合凸條、正反針組織進行創新,從而豐富花色組織的效果。以上所列舉的實例僅為部分該種方法所形成的效果,可以根據所總結的方法綜合運用、拓展設計,以便為毛衫設計提供豐富的素材。

參考文獻:

[1] 孟家光.羊毛衫設計與生產工藝[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6.

[2] 宋廣禮.電腦橫機使用手冊[M].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10.

猜你喜歡
實物圖種顏色版圖
“九章”,算力全球領先(圖片新聞)
實物圖與電路圖的轉換技巧
遵循學生認知規律,培養文圖轉譯能力
退耕還林還草工程 助“綠”中國版圖
觀察:顏色數一數
金旅“新”版圖
加強算理教學 提高數學計算質量
視野與版圖
世經版圖
迷人的顏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