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遵循學生認知規律,培養文圖轉譯能力

2020-04-26 10:02王玉東
江蘇教育 2020年5期
關鍵詞:三視圖圖形與幾何

王玉東

【關鍵詞】圖形與幾何;文圖轉譯能力;實物圖;三視圖;要素圖

【中圖分類號】G623.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5-6009(2020)17-0079-02

在六年級的一次數學測試中,有這樣一道題目:一個長方體的長、寬、高分別是a、b、c分米,把高增加3分米,表面積增加(①)平方分米,體積增加(②)立方分米;如果把長增加5分米,表面積增加(③)平方分米,體積增加(④)立方分米。筆者班里共56人,有37人出錯,錯誤率高達66.07%。這四個填空,錯誤人數及其占比情況如表1所示。

從表1中的數據可知:學生正確率最高的是填空②,正確率最低的是填空③。①③的錯誤率比②④的錯誤率高,說明學生對表面積的理解運算水平比對體積要低。①②的錯誤率比③④的錯誤率低,說明學生對高增加引發原長方體表面積、體積變化的理解水平比對長的增加引發的相應變化的理解水平要高。

筆者又對學生的錯誤類型進行了統計,發現:填空①錯誤類型達到15種,占比前三位的是3a+3b、6ab、3ab;填空②錯誤類型達到5種,占比前兩位的是3bc、3abc;填空③錯誤類型達到16種,占比前三位的是5b+5c、5ab、10ab;填空④錯誤類型達到9種,占比前三位的是5ab、10bc、3bc。據此,不難發現這兩個方面的原因:一是考慮不全面,高或長增加,表面積都應該增加4個面,不少學生認為只增加了2個面;二是概念不清晰,學生對于什么是體積和表面積還不完全清楚。但從更深的層面去思考,學生錯誤的原因則是:直觀想象的數學核心素養還沒養成,不能迅速將題目中的文字敘述轉譯成圖形來理解和分析問題。筆者檢查學生的解題過程發現:有些學生沒有畫圖或者說不會畫圖;有些學生僅僅畫了一個長方體,而沒有在圖上呈現高增加或長增加;有些學生畫的圖基本表達了題目的意思,但是缺乏必要的數據或字母標注。

數學中的點、線、面在現實生活中并不存在,因而對小學生來說比較抽象。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越是抽象的知識越需要形象的事物來支撐。事實上,在立體圖形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畫圖是比較重視的,甚至要求學生:只要是跟長方體、正方體知識有關的題目,都必須畫圖。也許,教師根據題目中的文字來畫一個圖很容易,但對小學生而言并不容易。因此,在引導學生讀懂題目,進而準確地將文字表達轉化成圖形方面,教師必須花大力氣。循著學生的認知規律,教師可以有層次地依托實物圖、三視圖和要素圖來提升學生的文圖轉譯能力。

1.實物圖——文圖轉譯能力的基礎。

“圖形與幾何”領域的知識一般比較抽象,學生必須積累相應的生活經驗才能由文化圖、以圖促知。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提供操作材料讓學生現場操作,或者出示實物圖形讓學生仔細觀察,不斷積累相應的經驗。如在研究“表面涂色的正方體”時,可以讓學生自制學具,并把自制的三階、四階的正方體帶到課堂上來,通過師生、生生的討論和交流,促進學生不斷明晰“三面涂色的正方體在頂點處,兩面涂色的正方體在棱上,一面涂色的正方體在面上”的知識點。

2.三視圖——文圖轉譯能力的關鍵。

三維透視圖是生活與數學的橋梁。一方面,它具有立體性和直觀形象性等特征,與實物有一定的相似性,能有效降低學生理解的難度;另一方面,它抽取了事物的物理屬性,僅僅關注事物的數和形,體現了數學的本質。因此,在教學中,教師根據題目的意思示范畫三視圖,并指導學生畫三視圖,可以化繁為簡、化隱為顯、化抽象為形象。如“一個長方體正好可以切成3個一樣的小正方體,切開后每個小正方體的表面積是18平方分米,原來這個長方體的表面積是多少平方分米?”這道題,如果僅僅憑借想象,對學生而言難度很大。但如果引導學生畫出三視圖(如圖1),就可以使許多隱藏的條件浮現出來,他們就容易發現長方體的表面包括14個小正方形,進而解題:18÷6×14=42(平方分米)。一般說來,對于長方體或正方體中的切、拼、挖等問題,通過三視圖來幫助學生解決會簡單很多。

3.要素圖——文圖轉譯能力的飛躍。

將一個文字表述的問題用空間形式,特別是圖形表達出來,有助于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但對學生而言,用一個圖形完整地表述題意比較費時。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抓住題目中的關鍵點或要素,將圖形的形態、變化和圖形之間的關系表達出來。用要素圖來表達文字問題的意思,既有利于學生直擊問題核心,也有助于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如這個問題:牙膏盒長15厘米,寬和高都是3厘米?,F有一紙箱,尺寸為60厘米×30厘米×17厘米,這個紙箱中最多能放多少盒牙膏?借助圖形分析時,學生只需呈現紙箱和牙膏盒的長、寬、高的數量關系。下圖2所示的要素圖就可以清楚地表達題意,彰顯解題思路:沿著長可以擺4盒牙膏,沿著寬可以擺10盒,沿著高最多可以擺5盒,這樣一共就可以擺4×10×5=200(盒)。當然,也可以把牙膏盒的長、寬、高分別沿著紙箱的寬、長、高來擺,答案與前一種擺法一致。

需要指出的是,這三種圖雖然體現了思維的某種層次性,但在教學中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另外,學生文圖轉譯能力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長期有意識地培養。

(作者單位:江蘇省海安市明道小學)

猜你喜歡
三視圖圖形與幾何
探究三視圖還原幾何體的幾種常用能力
第一學段圖形與幾何操作活動的有效性策略探究
關于“圖形與幾何之《長方體和正方體》”有效教學的幾點思考
淺談“圖形與幾何”領域基本活動經驗的積累
三視圖題型例析
三視圖解法探微
小學“圖形與幾何”課堂教學的思考
淺談高考中的三視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