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探團體沙盤游戲在初中生涯輔導中的應用

2018-05-10 09:49陳娜
關鍵詞:生涯教育初中生

陳娜

摘要:面對時代發展和中高考改革,中學生涯教育愈加凸顯出其重要性。學校生涯教育應幫助學生為面對未來生涯的變化和不可預測的問題做好準備,提升在未來生涯中適應環境、解決問題的能力。沙盤游戲具有開放靈活的形式和較好的啟發觸動效果,本案例初步嘗試將團體沙盤運用于初中生生涯教育。

關鍵詞:生涯教育;團體沙盤游戲;初中生

1957,職業心理學家 Super提出“生涯”的概念,即一個人終生經歷的所有職位的整個歷程1。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時代里,人們的生涯呈現出多樣性、復雜性。而對于中學生來說,與他們最密切相關的中高考,已經全面改革為選科選考。在這樣的時代環境和中高考制度背景下,中學生涯教育愈加凸顯出其重要性。

沙盤游戲作為一項技術,在心理治療領域有廣泛的應用。因其開放靈活的形式和較好的啟發觸動效果,而得到越來越多的運用與推廣。實證研究已經證明,沙盤游戲對于考試焦慮、社交焦慮、依戀、創傷干預等都具有良好的作用。尤其對于兒童青少年,是重要的心理治療和輔導技術。但目前,沙盤游戲在生涯教育中的應用還比較少。彭賢、朱麗霞的研究選取16名大學生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通過五次團體沙盤游戲對實驗組進行干預,結果發現團體沙盤游戲有效促進了實驗組大學生的自我了解、自信心、生涯決策力以及生涯目標明確程度2。和佳妮在14名大學生中,通過其次團體沙盤游戲,驗證了以上結果3。此后,王筱夫在7名高中生中嘗試開展運用團體沙盤游戲進行生涯教育4。

本案例嘗試運用團體沙盤游戲,進行初中生的生涯教育輔導。本案例中學生所在學校為北京海淀區北部一所農村學校,參與團體沙盤游戲的學生人數為8人,均為初二年級學生,通過學習校本課招募學生自愿報名參加。其中男生4人,女生4人;京籍學生5人,非京籍學生3人。使用團體沙盤游戲進行的生涯輔導共進行五次,側重于生涯教育中的自我探索以及學習競爭與合作。

一、團體沙盤活動

團體沙盤游戲均在心理專用教室進行,采用標準團體沙盤,沙具涵蓋人物、動物、植物、建筑、家具與生活用品、交通運輸工具、食物、石頭與貝殼等九大類,約2000個。

團體沙盤規則:每一次團體沙盤活動中,學生進行擺放的順序由抽簽決定。每一輪根據抽簽順序,學生依次選取自己想要選擇的沙具并擺放。每輪每名學生進行以下一項動作:a: 選取一件(或一組,如石子、茶具等)沙具,放入沙箱;b: 更改沙箱中一件沙具的位置;c: 取走沙箱中的一件沙具,放回沙具柜。如希望進行多項,則需要等待到下一輪。在同學選擇和擺放的過程中,其他人不進行干涉。

團體沙盤活動過程中,教師保持觀察和記錄,基本不參與引導和干預,以促使團體沙盤盡可能自由、真實地呈現。

(一) 第一次團體沙盤

第一次團體沙盤活動帶領同學們先認識、感受沙盤。教師介紹沙箱、沙具等,說明團體沙盤的規則。請學生自由感受沙箱中的沙子。之后,教師將沙箱分為9個區域,空出中心區不進行擺放,其他8個區域根據抽簽順序,每位同學選擇一個,進行個人沙盤的擺放。擺放時給予一定引導,首先請學生選擇一件自己最喜歡的沙具,擺放自己的個人區域,第二輪選擇一件和自己最像的沙具,之后再自由選擇擺放。共進行5輪。

討論分析:

第一次團體沙盤,采用在團體沙箱中劃分出個人區域的方式,給學生更多安全的空間進行自我探索,在人際互動中用邊界保護個人,以避免一下進入團體沙盤帶來的攻擊、混亂和不安全,為學生提供適應和融入的過程。教師在個人沙具的選擇中給出了“我最喜歡的”和“最像我的”這兩個引導,輔助學生在個人區域的沙盤擺放中,進行自我探索。

從學生呈現的個人區域來看,攻擊、守護、有路過的人(或動物)是頻繁出現的內容,這些內容都在嘗試著將自己與外界世界和他人進行聯結,同時也反映出學生個人外向或內斂的性格特征,以及各自應對同伴競爭的態度——攻擊、回避或自我保護、合作性的聯結。在這一次沙盤的擺放中,也出現了對攻擊這一主題的討論和轉化。

(二)第二次團體沙盤

在經過第一次團體沙盤的初步體驗之后,第二次正式由8名同學共同來擺放整個沙盤。不設主題。教師指導語:“各位同學按照抽簽的順序和每輪一個動作的規則,自由選擇沙具并在整個沙箱中進行擺放,最終呈現出大家共同完成的一個沙盤作品,并需要大家共同討論,為這個作品起一個名字?!北敬紊潮P共進行5輪。

沙箱中挖出了一大一小兩座山峰和河流,山頂上的奧特曼和仙女的四周樹立了刀戟標槍,山坡上有一個小炸彈人,周圍鐵軌上放了兩塊架空的草皮。右上角小Y同學單獨劃出一個小島,靠角落放了龍貓、小狗、小貓。最終大家討論確定作品名字為“對比”。

討論分析:

在擺放過程中,維護仙女和攻擊仙女是同學們情緒感受比較強烈且較為關注的部分。有的同學用小花裝點仙女,有的同學用刀戟表達對仙女的攻擊,有些同學通過言語參與對仙女的支持或反對。起名字的過程大家也圍繞仙女進行討論,提出了支持和反對兩方意見,最終確定用“對比”作為作品名字。對比既是對沙盤核心仙女兩種截然不同態度的對比,也是沙盤中左側寧靜平和較為一致與右側強烈反差、豐富又混亂的對比。

在一個無主題的沙盤中,主題如何逐漸呈現,誰會成為主導者,我在團體中會處在什么位置、扮演什么角色,我的聲音是否被聽到、意見是否被采納,我與他人是怎樣的關系,我在團體中是要凸顯自己還是配合他人,這些都是學生在沙盤游戲的活動中有意識或無意識需要處理的議題??梢钥吹?,有的同學比較有攻擊性,希望占有更多的資源,有的同學比較回避,有的同學嘗試用自己的主題來平衡抵抗沖突。大家在團體的磨合中探索自己的角色位置,以找到適應社會環境和要求的方式,來面對競爭、形成合作。

(三)第三次團體沙盤

在第二次學生體驗了無主題的自由團體沙盤搭建后,本次團體沙盤繼續采用全體同學依次輪流擺放的方式。這一次團體沙盤提前有教師設置了生涯探索主題:我的理想生活。本次沙盤共進行4輪。

沙盤左上角大山峰,河流環山,其他三面有些小土坡。上方和右側豎直插著一些鐵路軌道。山峰靠沙箱中間的大型假山、四合院、中間放了一棵樹和一個原始人,山坡周末零星放有石門、白色圣誕樹,亭子、炸彈、公主、“文明從我做起”標語小人。水面上有小橋、小和尚、小船,和戰船、鯊魚。左下角是龍貓、小貓、狐貍、羚羊,還有一個塑料玩具鍋和一個雞蛋,靠水邊放了帆船酒店和一棵樹。

討論分析:

團體沙盤不同于小組作業,我們希望每個同學的意志盡可能在其中展現,而非成為部分同學的作品。大家各自的“理想生活”很不同,但需要嘗試共同存在于沙盤中。每一輪的擺放,也影響著每位同學對自己“理想生活”的建構。

對于“我的理想生活”的解釋,小W同學說希望自己能掙很多錢,給父母買一個帶花園、大假山的房子,假山是他主要的象征。小J同學說自己的理想生活是像橋上的小和尚一樣寧靜平和、無憂無慮。小H同學說理想生活是設計建造新型的城市,豎直的軌道是他的主要象征。小R同學希望理想生活是即使在混亂的世界中也能保持公主的優雅高貴,左上的公主是她的主要象征。小C同學的理想生活是希望能用自己的力量給周圍帶來一點美好的東西,她最終擺放的是四合院邊的亭子和面對著龍貓的小羚羊。小Q的理想生活是改變不好的東西,他最終擺放的是軌道邊的炸彈和文明標語小人。小D的理想生活是旅行,帆船酒店是她的主要象征。小Y的理想生活是寧靜,每一次沙盤中都出現的龍貓,是他的主要象征。

盡管同學們對于理想生活的描述,有的明確具體,有的比較抽象,但這個探索過程本身,對于學生逐漸清晰我要成為什么樣的人、我希望過什么樣的生活,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四)第四次團體沙盤

第四次團體沙盤繼續采用全體同學依次輪流擺放的方式,主題為生涯探索:10年后的世界。團體沙盤共進行4輪。

本次沙盤作品給人直觀印象是沙具很多,顯得非常密集。中心小島上放著大四合院、小屋,中心島嶼與右上區域相連,連接位置放著橙色大樹。右上角疊放了沙發、柜子等家具,柜子上有2個原始人,家具后有木門和大樹。沙盤左上角擺放了唐僧師徒四人和吊腳樓,沙盤左下角擺放了花、草和小兔子。沙盤右下角擺放了鋼琴,鋼琴上放了3個木頭彌勒,和一對婚禮喜娃。其余空間里較為密集而均勻地擺放了數量眾多的恐龍、哺乳動物和海洋動物,填滿了沙盤的空間。

討論分析:

在團體沙盤后期同學們用動物將沙盤填滿,這可能與突出個人在團體中的存在感有較大的關系。盡管原本主題的設置,預期的是同學們構建出自己心目中10年后世界的樣子。但在團體互動的過程中,似乎每個人自己預想的“世界”都或多或少發生了變化。一方面在探索、搭建沙盤的過程中,學生逐漸清晰自己喜歡什么樣、不喜歡什么樣,另一方面,更在學習適應整體環境的變化,根據環境的變化做出自己的調整,并努力讓自己在其中找到位置。

(五)第五次團體沙盤

最后一次團體沙盤,與第一次在團體沙箱中劃分個人區域擺放沙盤的“前測”形成對應,作為“后測”,恢復到劃分個人區域的團體沙盤。劃分個人區域,意味著它更接近與個人沙盤,個人邊界更加清晰,團體互動減少,但能夠觀察到他人的區域內容,有可能在各自區域內形成相互影響和互動。本次沙盤設定生涯主題:我的職業生活。沙盤共進行5輪。

討論分析:

學生在沙盤游戲的過程中,具有較高的一致性。例如,小C、小J、小D和小Y同學使用較多的植物、小動物,擺放以風景為主,風格寧靜平和。小R同學以動物、人物為主,具有較強的故事性。小W、小Q和小H選用較多代表力量和攻擊的沙具,主題也與戰爭和攻擊關系比較密切。

同事,團體沙盤也帶給學生成長和變化。例如,小C同學表示,面對團體成員在沙盤中擺放具有攻擊性或者占有性的沙具時,一開始會回避,但逐漸嘗試學會表達自己的態度,盡可能形成合作。在團體中非常內向的小Y同學,從一開始擺放沙盤完全與他人隔離,逐漸能夠嘗試與他人有些許聯結,例如小動物面向外部、引入新的動物和沙具等。小W、小Q和小H從一開始令團體成員反感的強烈的攻擊和占有形式,到最后逐漸收斂,表達力量的方式也逐漸更能夠被團體和規范所接受。

在生涯發展的過程中,升學、專業選擇、職業選擇和發展的各個階段,競爭與合作是學生始終需要面對的議題,個人生涯的發展也受到他人和環境的影響,提升應對期望之外的狀況,幫助學生在生涯發展中面對變化具有更強的適應力。這也正是本案例團體沙盤活動所關注的核心。

二、總結與改進

本案例團體沙盤活動是將沙盤運用于初中生生涯教育的初步嘗試,活動主題更多關注在學生處理自我與他人、競爭與合作的關系。同時,初中生對職業生涯還處在初步探索階段,結果尚不明確,因此在沙盤中更多呈現出某種特征、帶有象征隱喻的抽象狀態。沙盤充分發揮出其非言語表達、連接潛意識的功能,學生在團體沙盤游戲中嘗試學習應對沖突和競爭、表達自我、接納他人的能力,較好地達到活動設計的目的。

未來使用團體沙盤游戲開展生涯教育,可以根據初中生和高中生的不同特征相應進行?;顒釉O計可以引入更多生涯相關主題,如霍蘭德職業島嶼的搭建、升學選擇、未來工作的一天等主題。同時沙具需要增加職業人物、職業場景探索、職業選擇的具體內容,從而能夠更好地呈現出學生生涯發展目前的狀態和問題。

此外,可以將參與生涯團體沙盤活動的學生設為實驗組,與其他不接受干預的學生形成對照,在團體沙盤系列活動中加入學生生涯發展水平和生涯適應力的問卷前測后測,以定量研究檢驗團體沙盤游戲對學生生涯教育所發揮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Super, D. E., & Bachrach, P. B. (1957). Scientific careers and vocational development theory: a review, a critique and some recommendations.

[2]彭賢, 朱麗霞. 團體沙盤游戲在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中的應用[J]. 心理科學, 2011(3):723-726.

[3]團體沙盤游戲治療在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中的應用研究 ——以大理大學為例[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 2016(43).

[4]王筱夫. 團體心理沙盤在一例高中生職業生涯規劃中的應用[J].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2017(10):33-36.

猜你喜歡
生涯教育初中生
巧用地圖培養初中生史料實證意識——以《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為例
省考背景下初中生地理識記能力提高的策略探討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識
校園心理劇在中學生涯教育中的應用的案例分析
強機制 重課堂 多踐行
且行且思考
淺談如何有效地學習初中語文
探究初中生數感的培養
學生情緒智力對學校德育工作的啟示
生涯中的選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