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教育戲劇為載體的初中生異性交往主題課程開發與實施研究

2018-05-10 09:49何虹林麗仇光霞
關鍵詞:教育戲劇初中生

何虹 林麗 仇光霞

摘要:本研究對我校初一年級學生進行了有關異性交往主題的教育戲劇的干預課程。首先在對學生情況進行調研的基礎上,結合北京市性教育大綱形成教育戲劇干預課程的提綱,探索了“故事框架的教育戲劇課程”和“即興say yes 的教育戲劇課程”干預形式,同時,開展青春期教育基礎課程和家庭教育課程。前后測調查顯示,課程干預效果顯著。

關鍵詞:初中生;異性交往;教育戲劇

問題的提出

本研究從初中生異性交往問題的學情調查和專題課例設計為切入點,通過開展以教育戲劇為載體的初中生異性交往主題課程進行干預。

具體而言,本研究以初一年級學生為被試,以教育戲劇已有的理論和技術為基礎,以中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為前提,結合干預目標,制定教育戲劇的干預方案。主要目的是通過定格畫面、思路追蹤、專家外衣、電視直播、肺腑之言、心聲回音廊等戲劇手段進行課程設計及實施研究,以降低初一學生異性交往心理問題,促進學生異性交往的主動性,減少異性交往的分歧和沖突,形成和諧融洽的班級氛圍。同時,積累實踐經驗,提高教師專業素養,為以后教育戲劇在我校的有效開展奠定良好基礎,也為學校開展青春期教育課堂提供一種參考和實施途徑。

研究目標

(1)依據北京市性教育大綱,總結提煉,形成我校初中生異性交往課程目標;

(2)設計形成以教育戲劇為載體的初中生異性交往主題系列課例;

(3)異性交往主題的教育戲劇課程對于改善初中生異性交往關系是有效的干預形式,表現在課程開設前后《中學生心理及行為問題問卷》結果有顯著差異,心理及行為問題明顯減少。

3.研究方法

3.1 研究對象

選取初一年級全體215名學生,其中男生93人,女生122人。

3.2研究方法

文獻綜述法:對以往的有關青春期異性交往教育研究以及教育戲劇研究的文獻的查閱。

訪談法:通過訪談初高中語文、歷史等各學科教師,收集可用于異性交往主題教育戲劇課程的故事素材。利用上期課題成果中的訪談提綱對部分初中生進行訪談,了解異性交往發展特點及對異性交往的態度和需求;對部分初中教師、家長進行有關中學生異性交往心理狀況的了解;個別案例的追蹤效果訪談。

問卷法:利用《初中生異性交往發展特點及異性交往需求調查問卷》、《中學生心理及行為問題問卷》進行問卷調查,了解學生情況。

實驗法:對我校初一年級接受異性交往主題教育戲劇課程前后分別進行《中學生心理及行為問題問卷》調查,以比較該課程的影響作用。

行動研究法:根據異性交往主題教育戲劇課程實施過程中的外聘教育戲劇專家意見、學生反饋、教師反思、教研組同頭備課聽課反饋等情況,不斷調整實施方案,直到完善。

4. 研究過程與內容

4.1 前期準備

4.1.1文獻綜述

4.1.2根據性教育大綱研討制定《以教育戲劇為載體的初中生異性交往主題課例開發與實施研究 課程目標》(見附件1)

4.1.3調查學生異性交往狀況

利用抽樣調查的方法,分別對初一年級學生、教師、家長進行抽測訪談,驗證《中學生心理及行為問題調查問卷》、《初中生異性交往現狀調查問卷》的適用性。

問卷前測(《中學生心理及行為問題調查問卷》、《初中生異性交往現狀調查問卷》)(問卷及分析報告見附件)

4.2 具體的干預過程及主要內容

我校研究主要是通過教育戲劇的載體途徑,促進初中學生異性交往能力的提高。所謂教育戲劇,就是運用戲劇與劇場的技巧特點,以戲劇和劇場為媒介的一種應用于社會文化活動及普通教育中的一種教育途徑和方法。在指導者有計劃的引導下,主要以游戲、模仿、即興表演等方式進行,讓參與者從活動中感受和體驗其所蘊含的意義,從而達到干預目的。

根據研究過程的學生課堂反應、學生反饋、教師反思,本研究中的教育戲劇的載體形式進行了調整,主要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故事框架的教育戲劇階段,第二階段是即興say yes的教育戲劇階段。

4.2.1 故事框架的教育戲劇階段(2017/04-2017/08)

故事框架的教育戲劇階段,主要是運用戲劇的一些技巧,教師像是導演一樣,引領學生體驗故事情節以及主人公的情感、抉擇、行動的發展,學生在故事框架的保護下去體驗角色、為角色代言,避免了直接表述自己的不安全感,在故事中去體驗、思考異性交往的恰當相處方式,以及需要注意的問題,最終在潛移默化中達到異性交往能力提高的目的。因此故事框架的教育戲劇階段重要的是確定和挖掘故事情節,并設計故事發展過程為探討交往主題的情節內容。以下是我校課題在這個階段的一些嘗試和準備。

4.2.1.1初步實踐形成的《課例教案》

4.2.1.2撰寫《異性交往主題教育戲劇課程的故事素材列表》

根據語文、歷史、政治、生物學科教師的訪談,分別對應大綱中性生理與性保健、性心理健康知識與技能、性價值觀與性社會、性審美與性文化、自我保護五個部分,整理出各學科相關內容及學段,為性教育與學科內容相融合奠定了基礎。

3.2.1.3制定我?!兑越逃龖騽檩d體的初中生異性交往主題課例開發與實施研究 課程大綱》

第一部分 青春期性教育基礎課程——側重知識及了解

開設時間:在整個初一學年心理課中穿插進行

第二部分:以教育戲劇為載體的初中生異性交往主題課程——側重理解與體驗

(1)課程目標:初步建構性別人格,認識兩性心理特點,學習調節情緒方法;了解社會性別規范,學習兩性交往方式,初步建立益于個人發展的性價值觀;建立健康是性美的根本的意識;認識性文化中性誘惑的本質;認識性騷擾、性侵犯和性犯罪發生的條件,掌握避免和應對方法。

(2)設計思路:以經典故事和語文教材中選用的故事為教育戲劇的故事題材,以歷史、政治、生物等學科知識為教育戲劇課程設計故事沖突點討論的知識背景依據,以心理學理論和原理作為教師引導課程過程中學生互動的理論依據。

第三部分 家庭教育

(1)“家長的角色”與“我們的孩子”討論(年輕人好的方面和不好的方面)積極眼光看待我們的孩子

(2)專家講座:如何給予孩子需要的性教育

(3)親子溝通(親子參與)

(4)親子電影《小孩兒不笨》

(5)性教育話題討論 敏感話題(觀念-事實分析法)

(6)親子電影(異性交往主題)

4.2.2 即興say yes的教育戲劇階段(2017/09-2018/08)

即興say yes的教育戲劇,是指在沒有布景、沒有腳本、沒有道具的舞臺上,演員通過與觀眾的多元化互動,包括演員引導觀眾激發創意,演員與觀眾“合作”,在舞臺上加工一段未經“打磨”的故事,現場即興演繹生活等,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其核心理念是,“say yes,and”,所有的演員在即興演出過程中都是“合作”關系,必須對同伴所有表現全部接受,然后回應并增加新的線索,共同構建一個真實的情境并融入其中,演繹真實。即興say yes的教育戲劇具有以下特點:沒有彩排的舞臺冒險;用行動給予彼此無條件的接納與支持;沒有對錯,所有的發生都是禮物;每個人都重要的團體共創;一場關于一致性的修行;帶你體驗真實與創造。

研究的第二個階段,開展“即興say yes的教育戲劇”課程,以期在即興范式的表演練習中,不斷強化異性交往過程中的自我管理、自我表達、傾聽他人、無條件接納他人、實現共贏的人際交往技巧等方面的能力,最終學生會在即興戲劇活動中無形提高了自信心,增強應對各種問題的能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人際交往能力。以下是根據即興范式設計的課程主題:

研究成果

5.1學生的變化

5.1.1學生的異性交往水平顯著提高

通過對實驗班的學生進行《中學生心理及行為問題調查問卷》的前后測調查,如表2所示,結果表明:后測的總均分極其顯著地低于前測(p<0.001),并且在規范失調維度上的得分顯著低于前測(p<0.05),在抑郁、自卑、多疑維度上的得分非常顯著地低于前測(p<0.01),在攻擊、退縮、過分害羞、功能失調、方式不當、內部動機不當、外部動機不當、冷漠、敵意維度9個維度上的得分極其顯著地低于前測(p<0.001)。結果表明,教育戲劇課程干預有效的提高了學生的異性交往水平。

5.1.2 學生的異性交往狀況有了明顯改善,學生對于青春期性健康知識的了解增加。

通過對實驗班的學生進行《初中生異性交往現狀調查問卷》的前后測調查,結果顯示:a.無論男生還是女生,對同性與異性第二性征了解的比例大幅上升;b.更多男生和女生對異性產生交往興趣,并且認為自己有能力把握異性交往,使之不影響學習;c.女生對男生“與女生交往不注意界限,不經同意,隨意觸碰女生的身體,尤其是隱私部位”這一反感行為下降了10個百分比,男生對于男生“公開談論自己或女生隱私部位的發育狀況”和“不經同意,隨意觸碰女生隱私部位”反感的比例有所上升。說明男生羞恥心增強,對不尊重女生的行為更加抵制,并且行為更加檢點;d.更多的男生和女生能全面認識欺負行為。

5.1.3反饋表明取得良好效果

分別對實驗班學生進行了學生、家長的干預效果的反饋調查,學生反饋結果認為本課程幫助自己了解了青春期的知識與變化,知道了如何與異性溝通,促進了同伴交往,讓同學之間關系更和諧,加強了班級團結。家長反饋通過孩子了解到本課程開展了青春期生理知識的介紹、人際交往、戲劇表演、游戲、異性交往等內容,普遍認為本課程非常好。學生和家長們都希望繼續開展下去。

5.2學校文化

學校在課題研究的推動下,性健康教育的氣氛更加科學與開放,老師們對于性健康教育的認識逐步提高,對學生的教育與引導技能也逐漸增強。在學校培訓支持方面,學校在教育戲劇這個新的教育方式上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與財力,聘請師資開展本校的教育戲劇培訓,很多老師都學習了這種新的教育形式,并應用于自己的學科教學中。在區域影響方面,本次課題研究期間,我校主辦了“即興戲劇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運用”區級現場會,得到了更多領導和老師的關注和好評。

5.3創新之處

5.3.1形成比較完備的初中生性教育課程體系

目前已經形成具有我校特色的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講授知識與學生體驗兼有的初中生性教育課程體系。

5.3.2學生異性交往能力的提高落在實處

本課題根據以往課題中,學生異性交往方面的課程干預存在的問題為突破點,探索了教育戲劇的不同形式,最終發現即興say yes的教育戲劇課程的干預是學生異性交往提高的特別有效的一個途徑,學生能夠不斷地通過各即興范式的練習實踐合作、無條件接納的理念,并選擇合適的回應技巧,獲得的交往技能是一種真正的能力的提高,這種交往技能可以遷移到生活中的任何交往活動中。

5.4存在的問題及打算

5.4.1繼續完善異性交往主題的教育戲劇課程建設

異性交往主題課程開展一學期后,學生在《中學生異性交往心理問題問卷》反映的后測結果上有非常顯著的提高,13個維度的問題行為都有非常顯著的改善,但在校內的教學評估中,學生在表達特別喜歡這種課程形式的同時,對于課程教學目標很多人表示不太清楚。這兩個結果反映出,學生“做到”與“知道”的差異,學生在活動中無形具備了交往的能力,然而在以講授比較普遍的學校課程中,學生可能比較習慣先“知道”,對于通過活動促進體驗和能力提高的課程,學生表現出不適應,認為“玩兒的是很高興”,但是“學到了什么呢?老師沒有明確的總結”。

針對這一問題,下一期異性交往課程準備結合善意溝通的課程內容,先進行3-4節課的溝通基礎理論的學習,即興活動作為理論的實踐課,并且在活動結束后都可以用善意溝通模式進行反饋和分享。

5.4.2增加學生現實問題的話題,在即興表演之后開展教育劇場的討論

根據問卷測查的結果,發現以下兩方面問題:男女生異性交往存在不同特點,男生的異性交往問題多于女生;學生對異性交往中的緋聞事件困擾較大。

一方面,在即興表演中,教師可以通過限定某些特定條件,讓學生能夠即興表演出困擾事件;另一方面即興表演可以作為現實問題戲劇化的聚焦,在表演之后,針對學生困擾表達的問題,可以繼續設計教育劇場的方式進行研討,最終得到合適的解決辦法。針對男女生異性交往問題不同的問題,可以在某些有針對性的主題上男女生分班進行。

參考文獻

[1]性教育的困惑與對策. 陳銘德,朱琦.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6.03

[2]大學生性教育的新方式——同伴教育. 姚明. 西北醫學教育. 2006.10

[3]青少年的性教育及同伴教育. 李美玲,徐曉陽. 中國性科學. 2010.09

[4]青少年性教育的有效抓手: 同伴性教育. 林虹. 當代青年研究. 2005.07

[5]性與生殖健康同伴教育實施的方法學研究. 王克利, 王作振, 錢序. 中國健康教育. 2005.02

[6]人口與性健康. 肖月華等. 湖南大學出版. 2001.07

[7]試論中學生性教育. 易友新. 廣西師范大學教育碩士學位論文. 2001.05

猜你喜歡
教育戲劇初中生
巧用地圖培養初中生史料實證意識——以《溝通中外文明的“絲綢之路”》為例
省考背景下初中生地理識記能力提高的策略探討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識
教育戲劇在禮儀教學中的運用
教育戲劇對中小學音樂教育的啟示
教育戲劇團體輔導對小學生創造力的影響
淺談如何有效地學習初中語文
探究初中生數感的培養
教育戲劇對小學二年級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干預研究報告
教育戲劇在智障學生情緒管理中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