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體驗性活動成為幼兒自主學習方式四部曲

2018-05-10 09:49龔雪苗
關鍵詞:自主學習幼兒

龔雪苗

摘要:社會教育是知情意行的統一,其教育的最終要落實在幼兒的行為中。而行為的落實則是幼兒內心的呈現,因此教師要讓幼兒知其然的同時,更知其所有然。只有當讓幼兒從內心萌發出認同和需要時,他們才會在行為中自然而主動地體現出來。社會性體驗活動是以幼兒的體驗活動為基礎,幼兒在體驗中學習、活動和交往,體驗得來的知識才是“真知”。

關鍵詞:體驗性活動;幼兒;自主學習

社會性體驗活動是以幼兒的體驗活動為基礎,讓幼兒在體驗中感受、感悟、觸動幼兒的內心。自然而真實地帶動幼兒行為的跟進和改善,進而收獲一些能為其一生發展奠定基礎且具有引導和指導意義的價值觀和行為策略。

我園對幼兒開展實施的“體驗式教育活動”中,讓幼兒在社會性體驗中收獲,讓社會性體驗成為幼兒自主學習的方式。經過我們的實踐探索,有以下幾點做法。

一、在充分體驗中激發興趣,為交流奠定基礎

1.體驗的來源

幼兒體驗的選材要來源于幼兒的生活,脫離幼兒實際的體驗無疑是隔靴搔癢。雖然幼兒也能獲得正確意識的啟蒙,表達出正確的行為策略,但其體驗不能觸動幼兒的內心,所以起不到的影響。

(1)來源于幼兒生活中的常見問題。幼兒在一日生活中會暴露出很多問題,社會性體驗活動是滲透性與隨機性教育的結合。在一日生活中隨機捕捉幼兒的生活片段,發現他們生活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跟進教育。

小班體驗《排隊》來源于幼兒戶外運動——玩滑滑梯的過程中,我們發現幼兒絕大多數都對滑滑梯感興趣,在玩的時候經常出現玩了一次趕快又跑到前面接著玩,完全不顧后面還沒玩到的孩子。教師也介入提醒,但效果甚微。于是組織開展了小班體驗活動《排隊》。

(2)來源于幼兒的發展需求。幼兒每個年齡段都有自己的年齡特點和教育目標。選擇教育的內容一方面要針對幼兒的實際需求,同時還要兼顧其發展的教育目標。

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之一是:該年齡段有了合作意識,能選擇自己喜歡的玩伴,也能與三個五個小朋友一起開展合作游戲。針對這樣的目標,大班在戶外運動中組織開展了各種體驗性合作游戲,如二人三足游戲、小足球運動等,組織幼兒進行討論如何合作等,促進幼兒團體意識的養成和合作水平的提高。

2.體驗的載體

體驗的載體是幼兒體驗的平臺,主要包括游戲體驗和故事體驗兩類。

(1)游戲體驗。幼兒是天生就喜愛游戲的,他們在游戲中全身心地投入,沒有戒備,能夠真實而充分地體驗。

中班幼兒在玩戶外“野戰營”的游戲中,出現步調不一致,經?!笆軅?、失??;在修“戰壕”過程中,合作完成的很少,都是自己操作等現象。這時教師組織孩子們討論怎樣才能戰勝對方,孩子們討論出——要想戰勝對方,就要團結協作,集體統一行動。怎樣快速修好“戰壕”,并且牢固,討論出——低處的兩個人、三個人一起把輪胎搭高,高處的就需要多個人完成。孩子們體驗到了合作、集體意識、解決問題、同伴間的相互學習等。

(2)角色體驗。故事中蘊含著各種教育資源。特別是繪本故事中,圖文結合,很容易喚起幼兒對繪本中情節和價值觀的認同,感同身受。

繪本故事《南瓜湯》中,對于煮湯的行為,故事中的主人翁都有明確分工,因而合作的十分完美。但后來出現分工錯亂,事情變得亂七八糟。幼兒在聽取故事后的討論中,能進行問題分析、找出策略,并在接下來的游戲中加以運用。

3.渲染體驗的氛圍

在體驗的平臺中,為了讓幼兒能夠充分體驗能夠為自己后面的教育主題做鋪墊,教師利用一些策略來提升體驗的氛圍。

(1)表揚。表揚是對幼兒正面行為的強化和贊美。是對在體驗游戲中成功幼兒行為的肯定,這種肯定讓幼兒在體驗中得到了滿足,為接下來的交流奠定了基礎。

在小班《捉迷藏》的體驗游戲中,對于能夠快速找到躲藏地點并不暴露自己的給予表揚,如:“你們那么快就藏起來了,而且沒有被找到,真了不起?!?/p>

(2)鼓勵。幼兒教育要以正面鼓勵為主。因此在體驗游戲中,為了激發幼兒體驗的興趣,多多鼓勵。這種鼓勵多是對幼兒行為表現出來的情感和態度的強化。

體驗游戲《搬過來,搬過去》中,兩個人雙手綁緊后分別去喝兩邊的酸奶。其中一組幼兒想到了辦法讓一個人先喝,喝完再過這邊來讓另外一個人喝。教師及時鼓勵:“你們想到了輪流的辦法所以成功了,真是會謙讓,為對方著想的孩子?!?/p>

(3)激將。為了在有限的時間內,讓盡可能多的幼兒盡快體驗起來。嘗試了用激將法,大班尤其適用。如在體驗《過鐵索橋》時,用這樣的語句:“有點難,敢挑戰嗎?”

(4)提醒。對于一些與體驗的主題無關或游戲有障礙時,我運用適當的提醒。如在體驗《小廚師》游戲中,個別幼兒站著不動,教師會提醒其進入到游戲中來。

二、在主動交流中總結方法,實現情感的共鳴和升華

交流是幼兒進行經驗交流、進行同伴互學的有效方式。

1.交流的形式

無論是大、中、小班幼兒都因其年齡較小,需借助于一定的實物來喚起回憶、進行一定的提醒等。因此在交流中,教師會針對不同年齡段利用不同的交流媒介,同時也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進行不同形式的交流

(1)視頻。視頻的交流多用在交流前,利用播放視頻再現幼兒游戲體驗時的場景。特別是小班和中班的幼兒,由于其處于直觀和形象思維階段,視頻的輔助手段可以起到促進幼兒交流的作用。

小班《一個跟著一個走》體驗活動中,在幼兒體驗中拍下來幼兒在玩滑滑梯時插隊等不會排隊的現象,在游戲后播放給幼兒觀看,幼兒在看到場景后立刻開始指責圖片中不會排隊的行為。再通過詢問被插隊幼兒沒玩到的心情,因勢利導激發幼兒排隊的需求。

(2)圖片。圖片多在交流中使用,幫助幼兒記錄總結出來的經驗。這樣一方面可以防止幼兒重復別人總結出來的經驗造成教學時間的浪費,同時也有利于進行經驗交流、鞏固和強化幼兒互學的經驗。

大班體驗《戶外售賣區》中,將幼兒活動的照片在班級的多媒體中進行播放,然后進行小組交流。固化學習經驗,對出現的問題尋求解決的辦法。

2.交流的步驟

(1)說出內心的感受。

第一,引出方法的闡述。只有在感受認同后,幼兒才會有了共同感受下的交流做法,找出問題等行為跟進。

大班體驗游戲《劃龍舟》

游戲體驗后:

師:感覺怎么樣?

幼1:很好玩。

幼2:很刺激。

幼3:好累啊。

師:聽你們這么說,我真的特別想知道你們是怎么玩的。

幼兒開始踴躍闡述自己的玩法。

第二,激發內心的需求。在感受的交流中,當幼兒的負面感受喚起認同感時,會激發群體想要解決和改變的意識,當內在需求被激發時,接下來改善的動機就會更加明顯。

小班體驗《晚安,貓頭鷹》開始部分,教師將班級中幼兒區域游戲時的聲音錄下來放給小朋友們聽。

師:聽到這段聲音,你有什么感覺?

幼1:吵死了。

幼2:我的耳朵快受不了了。

幼3:太難受了,我要告訴他不要吵了。

幼兒不僅有了對事物的直觀感受,甚至已經出現了想要解決的意識,接下來教師就可以引導幼兒一起來解決這樣的問題。

(2)問題解決。感受下面是對一些問題的解決。這時大家的注意力已經集中在解決問題上,所以同伴互學可以起到作用。

大班體驗《媽媽懷孕》,當幼兒衣服里塞一個大氣球后,孩子們上下樓梯、游戲、活動中感到不方便,小心地保護氣球,不讓氣球破掉。就像媽媽保護寶寶一樣,細心呵護。通過此活動孩子們感受到媽媽的辛苦,并表現出對媽媽的愛和今后會幫助媽媽做一些事情。

(3)意識提煉。一個體驗活動不是單純為了找到這個游戲或者故事中問題的解決辦法,而是為了明白一個正確的道理,喚起一種正確價值觀的認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態度。

游戲《抬花轎》中是為了讓幼兒意識到合作的重要性,在合作中因為每個人都能為對方著想,所以愿意調整自己的行為,會商量、會讓合適的人做合適的事情。體驗《晚安,貓頭鷹》是為了讓幼兒感受到自己的行為會打擾到別人,帶來不便,在這種意識下愿意輕輕講話、輕輕走路等。

三、在身臨其境中,同享體驗帶來的樂趣

讓幼兒在身臨其境、共同感受、親自操作的社會實踐中,感受、發現、體驗人與人之間的和諧、美好情感、學會與人合作、交往的技能和解決問題的方法,要從孩子身邊的事和物,言和行,拓展幼兒的生活經驗。

《菜市場參觀》活動,組織幼兒到菜市場參觀買菜,在體驗中孩子們認識了很多蔬菜,而且對錢有了更深的認識,理財的意識萌發了?!百I什么”“如何買”“錢夠不夠”等問題可以得到初步解決。同時,幼兒的交往能力也得到發展,語言能力得到鍛煉,情感獲得了滿足。真實生活的在線,沖破了課的模式,幼兒的生活情趣和快樂更是可見一斑。

四、在提升感受中遷移,運用生活

此環節是對前面體驗以及交流的延伸運用,是提升幼兒在此體驗活動中的運用能力??梢酝ㄟ^以下內容實現。

1.歌曲內容遷移

理解歌曲內容,讓幼兒一起解決出現的問題。

體驗活動《抬花轎》中呈現歌曲《螞蟻搬豆》。教師講述歌詞內容:一只螞蟻看到一粒豆,想運回家。教師呈現最后螞蟻把豆子搬回家的圖片。

師:螞蟻怎樣合作把豆子搬回家呢?

幼1:一起合作。

師:怎樣合作?

幼2:叫來好多螞蟻。

幼3:一起抬回家。

……

2.生活運用

幼兒知識的學習、能力的習得以及各種情感的感受和表達都是為了在生活中的運用,以為其順利踏入社會奠定良好基礎。而社會體驗活動的結點更是為了幼兒從容地生活。

體驗活動《重陽節中的我》,關愛老人、關心家人、同伴等拓展到幼兒的生活中。對于教師“我們在生活中怎樣關愛別人”的提問,幼兒能夠說出具體的做法。行為中也有所體現。

聽到的不如看到的,看到的不如做到的,體驗到、感受到的才是最深刻、最鮮活的。只有幼兒內心感受到有需求或領略到為他人著想這種意識時,他們的行為才是由內而外,自然表現出來的。然而幼兒的各種行為習慣不是通過一次體驗課就能夠習得的。需要我們不斷提醒和督促。因此還需要家園之間通力合作,共促幼兒在體驗中改善自己,提升自己。

參考文獻

[1]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幼兒園指導綱要》.同心出版社.

[2]學前教育網.《幼兒探究能力發展》.

[3]龐麗娟豬.《教師與兒童發展》.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4]張俊著.《幼兒園科學教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歡
自主學習幼兒
幼兒美術作品選登
幼兒美術作品選登
幼兒美術作品選登
幼兒優秀作品欣賞
優秀幼兒園親子活動展
高中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研究
翻轉模式在“液壓與氣動”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中職學?!吧菊n堂”的調查研究與實踐
踐行少教多學,構建高效課堂
對學生自主學習的探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