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2018-05-10 09:49梁利
關鍵詞:實踐素養能力

梁利

摘要: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本文從三方面入手,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以達到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目的。即課內實踐,激活課堂;拓展實踐,共享資源;生活實踐,獲得體驗。

關鍵詞:實踐;能力;素養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不宜刻意追求語文知識的系統和完整。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因此,應該讓學生更多地直接接觸語文材料,在大量的語文實踐中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闭n標的這段話就給我們提出了一個新的課題,即語文教學應注重實踐,在實踐中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以達到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目的。

如何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我認為必須遵照課程標準的精神,要更新觀念,突破傳統語文教育僵化封閉的模式,大膽拓寬語文教育的渠道,從形式到內容進行全面的革新,引入生活活水,精心設計豐富多彩、別開生面的語文實踐活動,讓孩子們在積極主動的參與中,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在充滿情趣的活動中,感受語文學習的魅力,培養聽說讀寫的能力,積淀豐厚的語文素養。

一、課內實踐,激活課堂

課堂是語文教學的主陣地。課堂教學中樹立語文實踐意識,課堂中給學生創造實踐的機會,使學生在大量的、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中,感悟、習得,逐漸掌握運用語文的規律,努力激發語文課堂的活力,從而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1、把握課堂,參與實踐

課堂中聽、說、讀、寫并重,給學生充分的實踐時間,創造盡可能多的實踐機會。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教師要盡可能地把時間留給學生,積極創造實踐的機會,讓全體學生都參與到實踐過程中。

如在新課程中的《口語交際》的教學中,我們應注重對學生言語的實踐?!犊谡Z交際》有別于《聽說訓練》,它除了培養學生的傾聽能力以外,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交流能力。為了讓學生能在課堂中更好地交流,我們首先應注重課前的實踐。如《春天里的發現》,先讓學生去大自然中,去生活中找春天,去真正地發現春天?!渡斐鑫覀兊碾p手》一課,先讓他們留意身邊的人,發現他們需要幫助的地方,然后去用心地做一件好事。使他們在實踐中獲得體驗。再如《夸家鄉》,課前學生們就向長輩們了解了一些家鄉的情況,去一些地方看看,感受一下家鄉的美。這樣課堂中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情。課堂中我們要注重創設情境。如《夸家鄉》,課堂中讓學生們用導游的身份和大家交流,有介紹,有咨詢,有解答,有稱贊。如《奇妙的動物世界》,讓學生們扮演自己了解、喜歡的小動物,舉行“動物聯歡會”,每人都來介紹自己,了解別人,互相交流。這樣的課堂是和諧的,孩子們是投入的,在一定的情境中進行了很好的言語實踐。孩子們的言語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眾所周知,語文課的朗讀非常重要。如何提高學生的朗讀能力,最關鍵的還是要注重朗讀的實踐。朗讀最忌諱的是光說不練,紙上談兵。只有自己去讀了,去反復地練了,才能找到感覺,才能培養語感受。于是,我們在課堂中應把大量的時間給學生們練,讓他們自己找到感覺,注重讀出個性,讀出自己的感受。還讓他們練習不同的情境對同一句話不同的讀法,不同性格的人有不同的讀法。使他們在不斷的實踐中把朗讀內化成自己的一種語言。如全國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老師在讓學生明白什么是有感情朗讀時,就是讓學生去實踐,每個人發自內心的朗讀就是你的有感情朗讀。學生頓開茅塞。

2、開放課堂,創新實踐

《景陽崗》一課是從古典名著《水滸傳》中節選的課文,有兩位教師大膽對課堂教學進行改革,運用靈活的方法組織教學,令人耳目一新。

教法一:“山東快書”進課堂。這是一位山東的教師,教師通過認真思考,把課文改編成了山東快書?!伴e言碎語咱不講,表一表山東好漢武二郎?!币黄笱鬄浊ё值恼n文,被他用了一段山東快書在五分鐘之內淋漓盡致地說完了,聽得同學們面面相覷,目瞪口呆。這一下,學生的積極性被完全調動了起來。老師一看時機成熟了,說:“看來,山東快書要比小說好讀得多,想不想露一手呀?”齊刷刷地,幾十雙小手舉起來了。于是他請同學們當場登臺亮相。當然,他們不可能說得完整,這個上去說兩名,那個上去接兩句,磕磕絆絆地總算是把它接完了。同學只個個興奮得小臉兒泛著紅光。于是,他把事先準備好的山東快書往黑板上一貼,沒幾分鐘,個個都能把它背下來了。

教法二:“人才市場招聘?!苯處熛认驅W生介紹社會上招聘人才的做法,然后出示一張人才招聘登記表,第一塊是姓名、性別、年齡等基本情況;第二是個人特長,第三塊是應聘職業。介紹完,教師話鋒一轉,問:如果武松活在現在,他應該去應聘什么職業呢?你能不能幫他設計一下呢?學生一聽,積極來了,于是圍繞這張招聘表,教師引導學生認真讀課文,然后讓學生思考、填寫,組織學生交流。學生的答案真是豐富多彩??偨y保鏢、武術教師、賓館保安……,還有的是陪酒師,理由是他酒量大,可以使客人盡興。整個課堂熱熱鬧鬧,異彩紛呈。但教師并沒有至此為止,又向學生發難要學生替武松寫一封應聘的推薦信。學生的勁頭更足了。

在這樣的課堂中,學生的智慧花朵如此爛漫地綻開,他們的表現欲、成功感得到了極大的滿足。這樣的開放式教學,充滿了濃濃的生活氣息,洋溢著對學生今后人生的深情關懷。同時,學生的實踐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課內實踐活動的形式很多,如表演、辯論、創編、模擬導游解說,模擬作者采訪……,我們要勤于思考,敢于實踐,不拘一格地開展有效的語文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

二、拓展實踐,共享資源

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語文資源,優化語文學習環境,努力構建課內外聯系、校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的語文教育體系,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拓寬語文學習的內容、形式與渠道,使學生在廣闊的空間里學語文、用語文,豐富知識,提高語文實踐能力。

1、課內延伸,開展拓展性閱讀

葉老說:“語文教材無非是例子?!蔽覀儜褜W生學習的視野引到課本以外的世界。我們可以根據課型特點向課外延伸。每周可以布置主題閱讀。如課內學了《憶鐵人》、《黃繼光》等課文,布置學生閱讀有關英雄的故事,利用班隊課組織交流。再如古詩文大比拼。引導學生大量誦讀經典詩文,提升學生的文化品味,讀千古美文,做華夏赤子。利用語文活動課,進行古詩文大比拼?;顒又羞M行詩歌教學的主題構建,開展主題式的語文實踐活動課。如:不同季節背寫不同季節的詩,寫雨的詩,寫風的詩等。還可以從詩人入手,比賽誰對這位詩人寫的詩背的多。

2、超越課堂,布置實踐性的作業

布置這項作業意在讓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問題的研究中養成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提出并解決問題的能力。低段有編識字報,從無意識地認識幾個字開始編,到有主題地設計。如春天的識字報,熱愛家鄉的識字報,介紹水果的識字報——中高段則是比較規范的手編報。然后在班級中評比展出,每半個月一次。再如學了有關花草的課文,則布置學生到各小區走走,摘錄小區草地上豎著的宣傳語。為了學寫廣告,讓學生們支搜集、摘錄一些電視上、大街上的廣告語。學了《郵票齒孔的故事》,讓他們去搜集郵票,介紹郵票,有興趣的還開始集郵。

這些實踐性的作業,允許和別人合作完成,尤其是低段,提倡和父母親一起完成,這樣,也能使他們更好地和孩子們交流。再如低段的黑板報可以搞個人專輯展出。把黑板報作為學生展示自己的一個舞臺。稱為“親子板報”。讓家長和學生們從選作品到設計板面,張貼作品,展出風采。一系列的實踐活動中,學生會學到不少,也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

3、學科滲透,整合教育資源

這一點主要有與信息技術整合,課堂中利用課件幫助理解,掌握難點。以互聯網為中心構建語文學習的廣闊天地。把音樂融入語文教學中,能讓學生產生共鳴,受到美的熏陶。讓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用筆把抽象的語言文字變成形象的圖畫。再如手工制作為語文學習服務,讓學生們用橡皮泥制作長城、威尼斯小艇的模型,用相關材料制作天安門廣場的簡易沙盤等等。

三、 生活實踐,獲得體驗

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活動的設計應真正回歸學生的生活世界,從學生真實的生活世界中選取一些具有一定綜合性、實踐性的問題現象。當代學習理論表明,只有當學習發生在有意義的背景中,即與學習者的生活世界發生密切聯系時,才是最有效的。

1、結合校園生活,進行語文實踐活動

如學校組織的一年一度的校園藝術節活動時,抓住這一契機,設計一系列的活動。(1)學會欣賞:學做小小攝影師,用欣賞的眼光去捕捉藝術節中的閃光處,感受藝術,陶冶情操;(2)學會體驗:學做小小藝術家,在參與藝術節的活動中,積極體驗藝術帶來的情感;(3)學會交流:學做小小記者,采訪藝術節中涌現的小小藝術家;(4)學會感悟:上一節以“暢談藝術”為主題的語文實踐活動課。

再如春游活動,也可以讓學生進行看一看、畫一畫、寫一寫等活動,說家鄉、唱家鄉、畫家鄉、頌家鄉。

2、結合家庭生活,進行語文實踐活動

利用一些節日,如“三八婦女節”、“母親節”、“五一勞動節”等,讓學生回家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表達自己對媽媽的愛,可以給父母洗一次腳,燒一次飯,畫一張畫,唱一首歌等?;蜷_展“今天我當家”的活動,讓他們當一天的媽媽、爸爸,劃算一天的衣、食、住、行,再和父母進行交流,然后進行一些征文比賽。

再如可指導學生在家中種植花草、養殖小動物,要種植、養殖教程中觀察動植的生長情況和特性,并新聞記者相關書籍或文章,寫觀察日記。

3、結合社會生活,進行語文實踐活動

可圍繞專題,引導學生走向大自然,深入大社會,開展感受家鄉變化的參觀活動、察看家鄉環保情況的調查活動、體驗社會文明的采訪活動、了解社會用語的調查活動,并指導學生寫專題報道、調查報告或建議文案,讓他們在社會實踐中學習和運用語文??赡7轮醒腚娨暸_“焦點訪談”新聞欄目。通過觀察,我們發現社會上的焦點為人們所關注,而校園作為社會的一部分,也存在焦點、熱點問題,而這些正是學生了解社會、認識社會的一個基本途徑。因此,我們可以借鑒“焦點訪談”的形式,讓學生充當小記者,用心觀察、體驗社會、校園的方方面面,在相互的訪談中增長知識才干,鍛煉自信、自強的心理素質。

小學生語文實踐能力的培養,需要我們創造性地進行教學,一切課程資源、一切活動形式都能為我所用,將學校、家庭、社會的語文教育形成一個整體,利用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語文教育資源,在自然、社會廣闊的天地里,引導學生不斷獲得學習語文的樂趣,不斷享受學習成功的快樂。

參考文獻

[1]《在語文實踐活動中通過評價促進主體發展》.北京教育學院石景山分院. 楊紅兵.

[2]《強化語文實踐活動,提高學生語文素養》.溧陽市竹簀中心小學.徐志東.

[3]《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應加強語文實踐活動》.興寧市教育局教研室.王淼彬.

[4]《開放語文課堂 培養實踐能力》.衢州市實驗學校.嚴麗萍.

[5]《立項課題優秀成果選》.浙江大學出版社.

猜你喜歡
實踐素養能力
抓住本質重理解基于素養活應用
多思少箅彰顯素養
一節踐行核心素養的數學拓展課
你的換位思考能力如何
追本溯源提升素養
你的溝通能力很好嗎?
初中政治教學中強化新八德教育探討
體驗式學習在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生物專業師范生教學實習的問題與對策研究
校企協同實施高職專業課程改革的實踐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