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域心理教師專業發展模式的構建與優化

2018-05-10 09:49程忠智盧元娟
關鍵詞:模式

程忠智 盧元娟

摘要:作為承擔教師專業指導、學校管理評價的區級部門,怎樣在管理機制上實現守正與革新,讓區域內的學校與教師都能實現綠色、和諧、共贏、可持續發展,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此次調研,旨在梳理我區六屆校園心理劇大賽在教師專業發展探索中的經驗及方向,并為其他工作的科學、有效、深入推進,提供一定的參考。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面向我區中小學專兼職心理教師搜集數據,運用SPSS 19.0統計結果。綜合量化分析和訪談反饋,嘗試構建我區心理教師專業發展模式。并在此基礎上,根據動機與需要理論優化研訓內容,根據默會知識理論優化研訓方式,根據成就激勵理論優化研訓評價。

關鍵詞:心理教師專業發展;模式;校園心理劇大賽

一、概述

(一)問題提出

在貫徹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作為承擔教師專業指導、學校管理評價的區級部門,如何把握教育改革發展的新使命、新特征,怎樣在管理機制上實現守正與革新,讓區域內的學校與教師都能實現綠色、和諧、共贏、可持續發展,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問題。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明確了要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這對教師的教育觀念、教學行為和專業化發展等方面提出了新要求,也給教研工作者開辟了新的研訓空間。成人教育家林德曼曾說,“經驗是學習者最有效的課本”,教師教育的目的在于賦予各種經驗以意義,而不僅僅是信息提供者,標準答案發布者。如果不能滿足教師可持續發展的需求,那么,我們的工作很可能會降低吸引力。

近年來,“研訓一體”受到了教育研究者們的高度關注。教研是在微觀層面,以教學、考試研究與指導為主;培訓是在中觀層面,關注學科教師的專業發展。而“研訓一體”則整合了教育教學和專業發展,既克服了以往教研活動的“碎片化”,又化解了傳統培訓“聽聽激動、想想沖動、回到學校一動不動”的尷尬。研訓一體是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基于問題培訓教師的過程。

(二)心理教師的專業發展模式

在教育行政部門的支持下,心理教研室開展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專項工作:校園心理劇、育心杯大賽、沙燕心理網、考前心理輔導與生涯教育、心理輔導室建設,走出了一條課題引領,培訓、教研共同發展,指導、展示、資源步步跟進的心理教師的專業發展模式:

課題:探索前沿和工作重點

培訓:理論支撐、技術研討

教研:觀摩交流、總結反思

指導:重點打磨,全面提升

展示:激發動機,層層遞進

資源:開發資源,物化成果

(三)以校園心理劇大賽推進為例

2011年我區首創了普教系統的校園心理劇大賽,至今已走過六年,近250部作品參賽,3000余人次現場觀摩,涉及生涯、人際、情緒、自我、健康上網、二胎政策、預防校園欺凌等題材,立足學生需求,回應社會關切,得到了師生、家長及社會的認可。以《校園心理劇在教育實踐中的應用研究》《運用校園心理劇促進學生生涯適應力的研究》這兩項市級課題為引領,我們的推進策略具體表現在:

1.培訓

面向全體中小學心理教師講授“校園心理劇評價標準”、“心理劇技術運用”、“舞臺表現力”等課程,每一項內容,均有我區原創作品的片段或劇本做示范,鼓勵教師現場體驗,提升教師在心理劇方面的專業理論,夯實這一輔導技術的基本功。

2.教研

組織全體教師做賽前方案解讀和動員,大賽現場觀摩、賽后視頻應用研討。

3.指導

針對主題、劇本、錄制等問題,教研員個別指導,并組織半決賽和決賽專題研討活動,對劇本創作、問題解決、技術運用、舞臺表現、氛圍營造等,集體貢獻智慧。就一屆比賽而言,教研室全體教研員面對面集中指導1次,一對一指導半決賽12次,決賽6次,下校2次,共20次。此外,還有多次微信和電話指導。

4.展示

各校積極參與校園心理劇的創編、排演、展示,在過程中發掘教師潛能,全面歷練自己。

5.資源

收錄四屆大賽優秀劇本,教研員點評,編劇、演員、觀眾心得,編著出版《心理教育劇實務》一書,并將我區六屆校園心理劇大賽的優秀作品刻錄成光盤,統一配發給各中小學。將歷次沙燕心理網活動成果集結成冊,發放給所有學校,開發、共享優質資源。

為進一步搭建好學校、家庭、社會溝通的“心橋”,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特開展此次調研,以梳理校園心理劇大賽在研訓一體中的經驗及方向,并為其他工作的科學、有效、深入推進,提供一定的參考。

二、研究方法及工具

研究采用問卷調查法,設計《研訓一體對豐臺區心理教師專業發展貢獻的調查問卷》,第一部分為單選題,含任教學段、專兼職定位、心育工作年限、最高學歷、心理劇大賽成績等基本情況;第二部分為五點量表式矩陣題,教師分別評價在第五屆和第六屆心理劇大賽中,培訓、教研、指導、展示、資源五項策略,對其專業發展的貢獻值;第三部分為開放性問題,教師舉例說明對專業成長影響最大的做法,并提出期待。

研究面向豐臺區全體中小學,全體教研員組織學校專兼職心理教師參與調查。樣本涵蓋小學、初中、完中、九年一貫制,包含示范校與普通校、城市校與農村校,具有較強的代表性。

共回收問卷111份,剔除2份重復問卷,有效率為98.2%。采用軟件SPSS 19來進行數據分析等。

三、研究結果與分析

(一)調查問卷的量化分析

1、五項推進策略對心理教師專業發展貢獻的整體情況

表1顯示,五項推進策略對心理教師專業發展的貢獻均值,全在4分(比較大)以上。最受肯定的是教研,培訓次之,資源居中。

為保證公平性,初賽階段教研員不宜對部分學校做深入指導,可簡單回應備賽過程中的疑問。當入圍半決賽和決賽時,才開展集體指導。這使得“指導”貢獻均值相對較低。

2、五項推進策略對心理教師專業發展貢獻均值的差異性分布

表2顯示,在專業發展的貢獻均值上,“指導”和“展示”兩項呈極其顯著和顯著差異。而多重分析得出(表3),在“指導”一項中,取得“特、一等獎”的教師,與取得其他獎項的教師有顯著差異,與“未參賽”的教師有極其顯著差異。在“展示”一項中,取得“特、一等獎”的教師,與“未參賽”的教師呈顯著差異。這說明集體指導是卓有成效的,也給下一步工作的改進提供了思路。

3、五項推進策略的相關性分析

表4顯示,相關系數最高的是指導—展示(0.721),再次印證了前面的觀點:專題指導對教師專業發展、展示成績產生了至關重要的影響。反之,入圍半決賽和決賽,教師的成就動機被激發,他們對賽前指導充滿期待,縱然重新建構劇本,徹底更換演員,他們也咬牙堅持下來。艱難時刻,往往預示著成長,不難理解二者的相關系數如此之高。

表4還看出,培訓、教研、指導、展示、資源五項策略,彼此均存在顯著正相關。這說明它們都是研訓一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不可分割的。

(二)教師的訪談報告反饋

如果將心理教師發展模式比喻成一棵樹,這五項策略則構成了它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

1、樹根深植——培訓夯實理論根基

“培訓讓我了解到,主題應貼合學生,如生涯主題就特別解決學生所需?!锻涎哟笞鲬稹肪劢沟木褪菍W生甚至部分成年人也苦惱的拖延問題?!保显分袑W亢學麗老師)

“培訓使我明白,把學生的心理困惑宣泄出來,引發其他人的共鳴,從而進行深刻反思。心理劇不是為了參賽,而是幫助學生解決他們的問題?!段矣形业木省方鉀Q的就是學生在各種活動中經歷的被選擇、被淘汰的心理波動”。(太平橋二小劉小多老師)

在研訓分離背景下,高校教師培訓可能會偏重治療、干預,而一體化之后,更符合發展、預防的核心取向,我們能從教育部和北京市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中找到明確的理論依據,這使我們的培訓像樹根一樣深植土壤。

2、樹干粗壯——教研給予有力支撐

“現場觀摩可以學習到更多深層次的技術、創意等?!独洗蟮男氖隆防镉羞@樣的場景:同時出現好幾個主人公,她們都戴著標志性的發卡,逐一解決每個問題后,陸續退場,感覺非常有新意?!保ㄙ△腴w中學方秀英老師)

“現場觀摩對自己影響最大。比如一個學生愛玩王者榮耀,媽媽的限制作用不大;后來媽媽主動了解王者榮耀,用游戲的方法與孩子比賽,一個練廚藝,一個拼學習,看誰先到鉆石級。母子關系緩和了,也有了共同語言。這給我開展家長工作提供了思路:先了解孩子的興趣,他們才愿意說出自己的想法?!保ㄩL辛店中心小學李鳳霞老師)

在研訓分離背景下,教研活動被質疑“碎片化”,在研訓一體的契合性和延展性下,教師能在問題解決中構建完整的認知思維鏈,就像樹干一樣支撐有力。

3、修剪培育——指導利于打磨提升

“和專家團隊深度碰撞交流,打破了思維壁壘,清楚地梳理核心矛盾,且能融合不同的視角來生成解決問題的辦法?!保ū本┦欣畲夯ɡ蠋煟?/p>

“為了提升學生的表現力,我們請了一位戲劇表演專家指導,但他改了劇本,心理技術打了折扣。進入決賽時,心理教研團隊及時幫我們調整,突出心理元素,我們也更深層次地認識了心理劇?!保ㄘS臺五小張彥老師)

教師反映,心理劇作品歷經建構、打磨、錘煉,有了脫胎換骨的變化,整個過程非常受益,就好比在園藝師的修剪培育下,枝葉更加繁茂一樣。

4、花開滿樹——展示搭建精彩舞臺

“劇本編寫成長最大。走訪學生家長老師,請教心理學專業人士,心理技術也從無到有,逐漸熟悉,這些對自己都是很大的歷練!”(東高地一小彭立華老師)

“參與本身就是一種真實的流露,有利于增進孩子對別人情感的覺察與理解、對外界的感觸和認識?!蹲≡谖倚睦锏臍g歡》運用空椅子技術,教學生處理哀傷,感恩生活,就是一個較好的體現?!保ㄊ讕煷蟾綄僭茘徶袑W楊露露老師)

“我們的學生可選性不強,我與他們真誠互動,及時鼓勵他們,不斷自我修煉。孩子參與全區活動,他們不再自暴自棄了,努力挖掘內在力量。每一次拍攝、調整,都是對他們意志品質的磨煉,他們真的不一樣了?!保üぷx學校馬顏萍老師)

在參賽過程中,校園心理劇彰顯了它的獨特魅力,師生獲得了共同成長,而我區也在市級比賽中,摘得6個一等獎中的2項,成績非常突出。正可謂是深耕細作,花開滿樹。

5、果實分享——資源促進輻射傳播

心理網活動為優秀劇目提供素材?!督o夢想一雙翅膀》將“職業體驗我嘗試” 作為心靈成長的轉折點,主人公在爸爸的鞋店實習,體會到了職場的不易?!丁吧怠蹦穼ⅰ?017,我的小目標” 作為全劇的重要線索,鼓勵學生“立長志”而不是“常立志”;

心理劇光盤為專業發展打開思路。豐臺七小張浩老師說:“初學者可以對著優秀視頻照貓畫虎的學習,如表現手法、表演程序等”;

心理劇書籍為教師成長鋪路搭橋。西羅園六小鐘曉琳老師說:“心理劇實務一書,為我的主題遴選指明了方向,也為劇本創作提供了大的框架結構”;

心理劇經驗在全市乃至全國推廣。程忠智主任向全市心育工作者做了校園心理劇專題培訓,而《心理教育劇實務》一書,更是面向全國發行,促進了我區心育資源的輻射推廣,讓更多人都共享豐收的喜悅,發揮更大的教育價值。

6、陽光雨露——環境營造的勃勃生機

“第一次接觸校園心理劇,學校非常支持,并努力闖進了半決賽。學校從各方面都加大了投入,并吸納了語文、藝術、電教等老師加盟團隊,我特別感動?!保▽嶒灦♀7中QΨf老師)

而我們也離不開整體的心育大背景,這是心育之樹的營養元,心育工作的“好生態”。

沒有培訓的理論根基,樹根無法深植;沒有教研的有力支撐,樹干難以粗壯;沒有指導的修剪培育,枝葉不再繁茂;沒有展示的精彩舞臺,欣賞不到滿樹花開;沒有資源的推廣傳播,領略不到共享之美。沒有相關部門的支持,大樹失去了滋養的源泉。這些都構成了心理劇之樹的和諧生態,相互依存,不可分割,這些都是我們守正的根基與力量所在。

四、心理教師專業發展模式的優化

新時代的教育管理部門,除了要有守正的毅力,更要有革新的勇氣!此次調研,讓我們清晰看到了“研訓一體”模式的優化空間:

(一)根據動機與需要理論優化研訓內容

學習者往往對感興趣、符合自身需要、有重要價值意義的內容投入時間精力。這對我們的啟示是,研訓內容不單純依靠培訓者的自身經驗和素養做出判斷,而是通過有針對性的意見征詢和主體參與來確定。

前面的數據統計結果(表3)指出,取得“特、一等獎”老師與獲得其他獎項或沒參賽的老師存在著顯著或極其顯著的差異。那么,能否讓更多教師接受基于作品的實戰指導呢?有老師說:“好劇本等于成功的一半,建議加強劇本創作指導?!薄皠”緞撟鬟^程中能聽到更多人對故事情節的打磨?!?/p>

優化途徑有兩條:第一,組織優秀劇目經驗交流。如,對照各個不同時期的劇本,分享指導會上如何一步步合理化情節、多層次解決問題的。翻閱歷屆優秀作品在不同時期的劇本,可以看出全部經過了多輪打磨。第二,增加劇本創作培訓。選取未進入復賽的劇本,心理教師分組研討劇本亮點,給出內容修改和技術運用建議。全體分享補充碰撞,相信教師定會有深刻的體驗和收獲。

(二)根據默會知識理論優化研訓方式

英國著名物理化學家、哲學家邁克爾·波蘭尼認為,在研究中,難以用明確方式表達的成分即默會知識。而默會知識的獲得,需要加強主客體之間的對話,借助觀摩、實踐、體驗等促其顯性化。

現場觀摩讓不少教師感覺震撼:“一屆比一屆優秀,咱們的心理劇做的真的很棒!”有老師說:“視頻會讓學生感到那是別人的事,可否考慮優秀作品進校園?”“可否組織優秀劇目全區展演,讓更多師生受益?”我們將嘗試:

利用好教育平臺及豐臺有線的載體,對大賽進行現場直播或轉播,讓更多的學生能同步收看。第二,請參加心理劇表演的學生前來觀摩學習。因為現場帶來的不可言宣的感受,就是一種默會知識。

而對教師而言,單純觀摩是否足以引領專業成長呢?表3指出,在“展示”的貢獻值上,“特等一等”與沒參賽的教師差異顯著。這體現了學習金字塔中被動學習與主動學習的差異,更印證了“旁觀者”(onlookers)視角和“參與者”(participant)視角的不同。不論是無直接利益旁觀、潛在利益旁觀,還是直接利益旁觀,一旦采取了旁觀者心態,其卷入度和成長勢必有差異。因此,要鼓勵教師盡可能全員參與校園心理劇,只有真正地做中學,才能破譯專業成長的密碼。

(三)根據成就激勵理論優化研訓評價

哈佛大學教授戴維·麥克利蘭發現,高成就需求者喜歡能立即給予反饋的任務。這啟發我們應重視過程性評價。除了評委打分評選出來的作品特等、一等獎,可考慮增設觀眾投票環節,評選最佳主角獎、最佳配角獎等單項獎,給予鮮活靈動的即時反饋。

教研員的作用,重在點燃教師自主學習的熱情,并在其成長的道路上適時提供必要的專業支點。在與他們的合作中,借由共同的志趣、愿景等,創建學習共同體,使他們更有激情、更有動力,在協作幫扶中實現成長。

我們將一如既往構建和諧的區域心育生態系統,為新時代的師生涂上快樂、健康的生命底色,為新時代的教育注入可持續發展的一抹綠色。

參考文獻

[1] 武麗志.研訓用一體的教師遠程培訓內涵及實踐觀照[J].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5,(4).

[2] 陳萍.教師進修學院研訓一體化方式的研究和實踐[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06年.

[3] 沈偉.研訓一體有效性的行動研究[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16年.

[4] 王彥璟.新課程下教研員研訓模式的實踐研究[D].大連:遼寧師范大學,2011年.

[5] 徐輝.中小學研訓一體化研究[D].延安:延安大學,2011年.

猜你喜歡
模式
關于師幼互動的文獻綜述
我國中央銀行金融監管模式存在問題及對策分析
從《后窗》看希區柯克作品的人性懷疑論
以市場為導向的經濟管理模式轉變分析
基于產業需求的數字媒體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研究
高端飯店業產學研模式研究
永續債券探析
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研究述評
中學數學創造性教學的模式與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