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組合作+派特時間=自主成長的階梯

2018-05-10 09:49王麗霞
關鍵詞:組員班級評價

王麗霞

摘要:常聽老師說00后的學生難教,難管。他們多數是獨生子女,家長的溺愛使他們逐步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格局,做事很少考慮其他人的感受,凡事依賴他人又不愿意為他人服務。自私,缺乏責任感,集體意識淡薄。面對這樣的一批學生,我進行了深入的思考,尋找著適合他們的班級管理辦法。小組合作評價機制與派特時間獎勵制度的有機結合,對于我班的學生無疑就是那個幫助他們順利成長的階梯。

關鍵詞:小組合作;派特時間

隨著社會的發展,法制的進步,人們的生活物質水平越來越高,對精神生活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使得離婚率也日益增多。近幾年班里的單親孩子呈逐漸增多趨勢。這些孩子缺少家庭的關愛,更缺少父母寬嚴相濟的愛的教育。以我現在任教的班級為例,班里共有20多個學生,其中50%是來自單親或再婚家庭。這些孩子的父親母親無暇照顧教育孩子,而繼父繼母則不方便教育孩子,使得這些孩子的學習生活很糟糕,不寫作業家常便飯,上學遲到時有發生,對于自己的未來沒有想法也沒有規劃。

事件起因

8月31日返校,別的班級都在做清潔區的衛生。我們班的學生卻在班門口站著聊天。我進班后,找到原來的班長,讓他組織大家做衛生。一些同學拿著笤帚去了清潔區,半小時后還沒有回班。我來到清潔區一看,原來他們三三兩兩的捉對聊天。對于打掃衛生則是有一下沒一下的糊弄,看到我來了,則彎下腰掃兩下。一會兒找不著簸箕,一會兒找不著垃圾桶。又過了半個小時,終于回班了。

9月1日,開學第一天,收取暑假作業。全班20個人,沒有一個能一樣不落的交齊所有的作業!不是這樣忘記帶了,就是那樣沒寫,有的干脆一樣都沒交!

9月2日,第一節語文課上,對于我提出的問題,舉手的只有那么四五個人。第二節數學課上,舉手的還是那四五個人!其他的同學不是默不作聲,就是低著頭玩著衣角,直怕被老師叫到。對于同學的發言,沒有肯定的反應,也沒有質疑的聲音。

……

開學一周了,每天早晨的早掃都是拖拖拉拉,不到7:50決不進班。每天的作業總有不交的同學,不管是語文、數學還是英語!每節課上發言的還是那四五個學生,不管是語文課還是數學課!

發展過程

這個班級是今年我新接手的班,全班23個人,有20個人是原班升上來的,3個人是新轉學來的。孩子們整體上做事拖拉,學習不夠主動,根本上是因為缺乏責任感,集體意識淡薄,學習沒有目標,缺少上進的動力。怎樣做才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他們的集體榮譽感呢?

這個學期,學校將小組合作學習作為教研的主要命題,每個班級都要開展小組合作的培養。我就想,可不可以將小組合作的方式推廣到學習之外的領域呢?讓小組合作不僅是一個學習的方式,更成為一個學生評價、習慣培養的好手段。

我首先征求學生們的意見,看看他們想跟誰成為一組的成員。在滿足大多數同學的要求的同時,我將班內23個人分成了五組,進行合理安排。每個組里都安排了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學習相對較好的同學,以保證當組員出現學習困難時可以在組內先找到請教的對象;將班里4個學習態度不太好的同學分開安排,使他們能受到組內其他組員的正確影響。

分完了組,就該重新安排座位了?!拔鍌€小組,兩邊各坐兩個小組,中間位置坐一個小組?!碑斘倚夹〗M所坐位置時,于金勇馬上提出問題:“哪個小組坐在中間位置呢?”我靈機一動,說:“哪個小組表現好,哪個小組就坐在中間位置!”他繼續追問:“怎么才能判斷哪個小組表現好,哪個小組表現不好呢?”我順勢引導學生:“現在我們就一起來討論一下評價標準吧!”

大家你一言我一語的討論得不亦樂乎。在大家的意見的基礎上,我總結了這樣幾條:

1.每節課上積極發言,每個學生每發一次言給這個小組加一顆星。(組長負責記錄本組組員發言次數)

2.認真傾聽同學發言,敢于提出質疑或補充的同學,再給這個小組多加一顆星。(由其他組成員決定加不加)

3.課堂活動中有精彩表現的,給這個同學所在小組加星。(加不加,加幾顆,由各個任課教師決定)

4.參加集體活動的表現也可以加星,比如集會時安靜,上操時整齊等等。(加不加,加幾顆,由班主任決定)

5.完成每個學科的學習任務情況也在評價范圍內。(這一項,由各個任課教師決定)

6.每周班會課進行一次統計,總結上周表現,獲得星星最多的小組坐在教室中間位置。

7.每個小組獲得的星星還可以兌換成派特時間,標準是10顆星換1分鐘,五個小組累計計算,達到40分鐘時,就可以申請活動一次?;顒觾热莺托问絼t由獲得星星最多的小組來決定。

“派特時間”原義為“最喜愛的活動的時間”。顧名思義,學生在“派特時間”里能自由活動,或玩他們最喜愛的游戲。不過,這個時間是他們靠自己的努力爭取得來的,即如果學生遵守課堂規則,緊跟老師的教學思路,他們就會為教師節省時間,并因此獲得時間的獎勵。

派特時間的基本理念是:如果學生把教學的時間給我,我就把玩游戲的時間給他們。以時間作為獎勵,我的時間我做主!

小組評比機制與派特時間獎勵制度實行后,個人表現不再只是自己一個人的事,而是關乎小組的榮譽,更關乎全班同學的福利——派特活動時間。

數學課上,我提出小組探究三角形的面積這個任務,探究出一種方法的小組加一顆星,以此類推。每個小組都在組長的帶領下認真研究,8分鐘后,每個小組都做了精彩發言,有的小組竟然探究出5種方法!每個小組在發言時,其他同學都聚精會神的傾聽,以找到自己補充或質疑的關鍵點。

語文課上剛剛講完《楊氏之子》,我提出今天中午放學之前哪個小組先背完這篇課文就可以給這個小組加三顆星,第二個背完的小組加兩顆星,第三至五個背完的小組加一顆星。如果超出這個時間,則不加星。話音剛落,同學們便開始找我背誦。課間十分鐘,23個人全部背過!就連那兩個從來都不背書的孩子也在最后兩分鐘找班長背下來了!

英語課上,再也不是老師一個人唱獨角戲,教室外面的我可以聽到他們悅耳的朗讀英語的聲音,那聲音可以繞梁三日!

課間操時,整齊的隊伍,整齊的動作,整齊的聲音,再也不用我穿梭隊伍中間提醒他們要把胳膊伸直,把腰彎下去,把腿抬起來……

早掃時,我不再去清潔區陪掃或檢查,組長帶領著組員快速的清掃著每一塊領地,干凈、快捷。

第一周,展翅翱翔小組第一名;第二周,藏龍臥虎小組第一名;第三周,開心家族小組追上來,坐到了“龍椅”的位置……

第一周7分鐘,第二周20分鐘,第三周17分鐘,很快孩子們就積累夠了第一次的派特活動時間!

在小組評比機制和派特時間獎勵制度的作用下,課堂上的學習氣氛分外濃烈,班級管理也有條不紊的發生了改變。由老師讓我學,逐漸變成了我要學;由班主任蹲坑式管理,逐漸過渡到學生自我管理。

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我又組織學生開展了小組內的明星評比。首先請學生自己從“課上專心聽講,積極表達自己想法”、“積極思考,并提出問題”、“認真、主動完成作業”、“主動預習、復習所學知識”、“考試之后及時查找問題,努力改進”、“每天堅持閱讀有益的課外讀物”的等六個方面對自己進行評價。其次請組內其他成員從課堂上的活動參與狀態、交流程度等方面對其他成員進行評價。最后由任課老師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進行評價。每一條的評價結果由低到高分別為一顆星、兩顆星、三顆星。綜合三方的評價,得星最高的組員,為這一組的明星組員。明星組員的照片將被貼在后面的黑板上,并享有與校長合影留念的榮譽。

結果與反思

一段時間后,學生們發生了明顯的變化。早掃拖拉的現象沒有了,不交作業的次數減少了,課堂上發言的再也不是當初的那種寥寥無幾的幾個同學了。眼保健操按時做了,跑步鍛煉出勤齊了,課間操上同學們的胳膊伸直了,再也不是一幅懶洋洋沒睡醒的樣子了!

常聽老師說00后的學生難教,難管。他們多數是獨生子女,家長的溺愛使他們逐步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格局,做事很少考慮其他人的感受,凡事依賴他人又不愿意為他人服務。自私,缺乏責任感,集體意識淡薄。但是,在小組評價的機制下,為什么又會發生這樣翻天覆地的變化呢?兒童心理學認為,兒童的成長過程就是一個由他律到自律的過程。在這個成長過程中,老師要找到學生的興趣點與關注點,利用可行的方式,搭建一個成長的階梯,幫助孩子順利完成由他律到自律的。同時以時間作為獎勵,可以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時間管理與責任心的教育,因為派特時間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學生用自己的良好表現掙來的,如果有不好的表現就會損失時間。派特時間的應用可以促使學生養成某個良好習慣,樹立集體意識,幫助老師和學生之間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真正使學生愛上學校,愛上學習!

小組合作評價機制與派特時間獎勵制度的有機結合,對于我班的學生無疑就是那個幫助他們順利成長的階梯。

猜你喜歡
組員班級評價
班級“無課日”
當組長真不容易
回憶流金歲月
小小組長不好當
班級FACE系列大放送
2006—2016年度C—NCAP評價結果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評價結果
還是不錯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