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如何幫助幼兒順利度過分離焦慮期

2018-05-10 09:49陶佳
關鍵詞:分離焦慮幫助幼兒

陶佳

摘要:幼兒期是人的一生中發展最迅速的時期,幼兒的生理、心理等方面有其自身的年齡特點與發展規律。剛剛入園的孩子們由于生活習慣、活動方式和同伴交往等方面存在著很大差異,由此,大部分孩子在入園之初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入園分離焦慮”。

關鍵詞:幼兒;分離焦慮;幫助;減少

小班孩子剛入園,教師往往面臨最大的挑戰,哭鬧不停的孩子們,放心不下的家長們,如何讓孩子們順利的度過小班剛開始的這一段不適應?我在班級管理上進行了一些嘗試,下面我就談一談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家園配合共同幫助幼兒園度過分離焦慮期

1、注重第一次家長會

孩子們入園之前會召開家長會,第一次的家長會會對家長產生很大的作用,是取得家長信任的最佳途徑,只有家長信任老師了,以后孩子才能更好的適應幼兒園。每次召開小班家長會,我都會精心的制作一份視頻,視頻中是往屆孩子們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點滴進步。從剛來幼兒園的衣服鞋子穿反穿錯,玩具撒滿一地,到經過幼兒園生活的成長變化,老師與孩子之間的關愛呵護。每次到孩子大班畢業典禮上齊唱感恩的心時,很多家長都會掉下眼淚。視頻的作用有三點:第一能夠讓家長更加深刻的了解幼兒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都是什么,比枯燥的文字介紹更容易讓家長理解。第二能讓家長感受到老師的專業性,也能讓家長體會老師在工作中的不容易,更加支持老師的工作。第三能夠更正一些家長的片面理解,幼兒園就是看孩子的地方,老師跟保姆差不多。通過視頻家長能夠感受到:幼兒園是能讓孩子得到全面發展,充滿歡樂,充滿愛的地方。

2、通過多種方式跟家長溝通

我們通過多種方式主動和家長建立聯系,1、教室外的家園欄,通過家園欄家長能夠了解到班級一個月的教學目標,每一天孩子們在幼兒園的具體活動,班級的主題活動,相關的育兒知識,孩子們活動的照片,精彩瞬間。2、建立班級家長QQ群,QQ群不僅起到了老師發放通知和一些育兒知識的平臺,也是家長和老師及時溝通,和家長們互相溝通討論的平臺。3、通過手寫的紙質版的家園聯系,三個老師進行分工,做到一個月和所有孩子單獨溝通一次。

3、家長需要配合的方面

1)不能欺騙幼兒,說到做到

有的家長面對哭鬧的幼兒總是會說媽媽一會就接你,或者答應孩子中午吃完飯就接,結果每次都沒有做到。這樣做的結果就會導致孩子對家長產生不信任感,不管家長再說什么都不起作用了,而且孩子會感到沒有安全感,甚至降低您在孩子心中的威信,這樣對孩子的成長十分不利,所以在孩子面前說話要算數,答應的事一定要辦到,否則就別答應。

2)家庭成員保持一致

家庭成員一定要保持一致的態度,只要孩子不生病就要堅持送孩子去幼兒園,送的時候態度一定要堅決,首先家長自己不能三心二意,好不容易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又因為舍不得孩子哭,就又帶回家,這樣只會讓孩子哭的更厲害,家庭對孩子要求不一致,特別容易造成孩子心理矛盾。送完孩子一定不要在班門口逗留觀望,或者中途來幼兒園探望,讓孩子看到只會讓孩子又一次面臨分離焦慮的情緒,要相信老師能夠照顧好孩子,孩子看不到家長也不會再用哭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了。

3)以鼓勵表揚為主,堅持正面引導

幼兒雖小,但是也有自尊心,也喜歡家長的表揚,家長要多在親戚、朋友、鄰居的面前,夸獎幼兒勇敢的去幼兒園,增加孩子的自信心。平時不要用“再不聽話就送你去幼兒園”“再哭就不接你了”這樣的話來嚇唬幼兒,這樣只會讓幼兒更加恐懼幼兒園。

平時還要用正面的語言引導幼兒,不要問孩子“在幼兒園哭沒哭???”“有沒有小朋友打你啊”“老師說沒說啊”等消極的問題,可以問孩子“你今天在幼兒園有沒有開心的事啊”“小朋友一起玩什么了啊”“老師帶你們玩什么游戲了啊”“你學到什么新本領了么?”這些積極的問題,引導幼兒愛上幼兒園。

二、觀察了解幼兒,運用多種方法激勵幼兒,減少分離焦慮。

幼兒第一次進入幼兒園,由于與爸媽分離所產生的一系列焦慮情緒的反應都是正常的,畢竟第一次離開了熟悉的家庭環境,離開熟悉的爸媽,進入一個陌生的地方,接觸陌生的人,并且還要逐漸學會獨立照顧自己。教師可以運用以下方法,幫助幼兒更好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1、建立情感法

[2]讓幼兒適應的關鍵,在于使幼兒與老師、幼兒園、小朋友建立感情,其中最重要的是師生之間的感情。幼兒一旦感覺老師像媽媽一樣可親,新的集體生活就不再是可怕的,而是極有吸引力的了。否則,幼兒可能根本不愿到幼兒園來,即使來了,也不愉快,甚至變得膽小,固執,或者焦躁,神經質,不合群。因此老師的作用是很關鍵的。

2、注意力轉移法

面對哭鬧不止的幼兒,無論你講多少道理,答應多少條件,都只能讓他哭的更厲害,所以不如采取一些注意力轉移法,幫助孩子暫時的忘記分離的痛苦。比如:一個小動物手偶,一輛小汽車,一本孩子喜歡看的繪本,或者老師跟他說一些他感興趣的話題,談論一下他漂亮的衣服,都可以暫時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我班有一個小朋友每次來都會哭一會,我故意把他喜歡的小汽車放他眼前,他哭著哭著看見小汽車說:“老師這是什么???”自己就轉移了注意力,孩子,只要你用心,就會給你驚喜。

3、激勵法

老師的鼓勵是對幼兒最大的肯定,也是讓孩子愛上幼兒園的方法之一。我會親手用剪刀把即時貼剪成桃心或者大蘋果的形狀獎勵給孩子們,貼在孩子的身上。因為是老師手工制作的,是買不到了,孩子們都會特別珍惜,也覺得非常自豪。我們班有一個小女孩,特別喜歡老師的大桃心獎勵,媽媽對我說,老師發的獎勵貼在身上都不愿意換衣服,每次發的獎勵都會貼到一個小本本上。孩子們最在意老師的獎勵,所以我也從不吝嗇,只要有一點點進步,都要及時獎勵,讓每個孩子都能得到老師的獎勵。

老師的贊賞也是對孩子最大的鼓勵,每天我都會在過渡時間,進行總結,表現好的孩子,有進步的,都會得到老師的大拇指印在手心里,晚離園的時候,也要在家長面前用一句話表揚一下孩子,作為明天積極來幼兒園的動力。

4、通過繪本逐漸讓幼兒心理成熟

繪本是最適合小班孩子閱讀的書籍,孩子通過繪本的閱讀能夠產生心理上的共鳴。孩子剛剛進入幼兒園,處于分離焦爐的狀態,情緒比較敏感,無論家長講多少道理,說多少好話,孩子也難以接受。倒不如通過繪本的閱讀,幫助孩子做好心理準備,借助一些緩解孩子入園焦慮和安撫孩子入園心情的繪本,用孩子喜歡的形式潛移默化的引導孩子愛上幼兒園。

例如:繪本《魔法親親》,小浣熊幼兒該上學了,但是他舍不得媽媽,于是浣熊媽媽送給小浣熊一個“魔法親親”。小浣熊只要想媽媽的時候,他就把手貼在臉上,好像媽媽再親他的臉頰一樣。故事中的小浣熊,非常真實地反應出每個身處分離情境的寶貝們內心的情緒和感受。那些隨分離而表現出來的焦慮、恐懼和不安,孩子們能夠感同身受。通過繪本的講述,家長可以仿照浣熊媽媽的做法把“魔法親親”也送給孩子,讓他知道,不管到哪里,媽媽的愛都會永遠和他在一起。

還有很多適合這個時期孩子們看的繪本故事,都能給他們力量,例如,《我不想去幼兒園》,《我愛幼兒園》,《大衛上學去》,《我有友情要出租》,《幼兒園的一天》《幼兒園里我最棒》等等,這些繪本故事能夠讓孩子們了解幼兒園的生活,消除恐懼,和孩子們在心理上產生共鳴,逐漸幫助孩子們戰勝自己,更好的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三、針對幼兒的分離焦慮類型,因人而異的疏導。

1、大哭大鬧型

大哭大鬧型的孩子,有時候需要老師的冷處理,有的時候孩子需要發泄自己的不良情緒。老師只需要在旁邊看著他,適時給予孩子一個大大的擁抱,可能比在旁邊說什么效果都好。

2、后哭型

有的孩子,剛上幼兒園表現的很興奮,喜歡上幼兒園,但是等新鮮勁過去后就漸漸有了反應。例如:有一個小男孩,剛開始的兩個星期,表現的特別好,不哭不鬧,特別喜歡上幼兒園,早上媽媽送他來幼兒園,每次都高興的和媽媽再見。第三個星期開始媽媽早上送過來的時候就有點不太高興,晚上要離園的時候,發生了一件事,他玩汽車的時候不小心打到了一個小朋友,老師并沒有批評他,只是說讓他小心一點,就趕緊帶著受傷的小朋友去冰敷了,等到媽媽接孩子的時候把這件事就告訴了雙方家長。第二天這個小男孩就表現出了強烈的抗拒,大哭大鬧,不肯去幼兒園。昨天的事是影響了孩子,我抱著孩子告訴她。

3、膽小型

膽小型的孩子,性格會比較內向,早來園往往要哭的時間比其他類型的孩子要長一些,所以這類孩子需要老師走近孩子的內心,平時要多關注這類孩子,他們需要老師更多的呵護和關愛,早來園的一個擁抱,平時贊賞的眼光和關心的話語,都能夠幫助孩子盡早的建立自信,愛上幼兒園。這類孩子可能平時父母就很少帶孩子去人多的場合,害怕陌生人,所以要和家長建立溝通,多帶孩子去人多的地方,多和班中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

四、結語

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奠基階段。幼兒從家庭走出來,第一次接觸家人以外的集體就是幼兒園。創設與教育相適應的良好環境,幫助幼兒順利的度過幼兒園初期的分離焦慮期,將會對孩子的一生都起到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北京市貫徹《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實施細則:同心出版社,2006

[2]陳幗眉,馮曉霞,龐麗娟著 《學前兒童發展心理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集團2013.9

猜你喜歡
分離焦慮幫助幼兒
幼兒美術作品選登
幼兒優秀作品欣賞
優秀幼兒園親子活動展
緩解新生入園分離焦慮的策略
幫助緩解幼兒依戀行為初探
給予初中后進生更多的愛
現代教育技術與圖書館的關系
幼兒分離焦慮的原因和應對策略
一例“分離焦慮”兒童的個體輔導案例分析報告
幼兒畫刊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