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統文化教育促進幼兒良好品質培養

2018-05-10 09:49戴靚
關鍵詞:傳統文化教育幼兒園

戴靚

摘要: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形成和發展起來的相對穩定的文化形態,是中華兒女集體勞動和智慧的成果,也是中華民族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幼兒教育是教育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國學校教育和終身教育的起始階段,對兒童的發展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在幼兒階段開展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教學有助于提升幼兒園的服務品質,培養幼兒的良好品行,實現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促進社會的和諧發展。本文就幼兒園傳統文化的內容作簡要分析,提出一些教育的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幼兒園;傳統文化教育;良好品質培養

一、引言

經濟全球化的時代背景下,任何國家和民族都不可能拋棄本國和本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因為當一個國家或者民族受到外部的文化或內部的精神叛離時,優秀文化的傳承都會使這個國家和民族盡量少地受到外部沖擊。隨著社會轉型、經濟全球化和意識形態的變遷,中國傳統文化也同樣受到了發達國家特別是西方國家的沖擊,當幼兒沉迷于奧特曼而不知孫悟空時,當大家期待圣誕禮物而不追問月餅的意義時,在幼兒園進行系統地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就成為尤為緊迫的任務。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提出:“引導幼兒實際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秀,感受家鄉的變化和發展,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1]。我國優秀傳統文化中,蘊藏著極富深意的圣賢哲理和極其豐碩的文學精華,蘊含著華夏民族最重要的精神基因、最深層的價值追求,對幼兒進行啟蒙教育理應從中充分挖掘元素、汲取營養。因此讓幼兒感受祖國優秀傳統文化,接受傳統文化的浸禮,對培養幼兒的良好品質具有重要的意義,更重要的是讓幼兒從小就埋下熱愛國家、熱愛民族的種子。研究幼兒園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教學,有利于我們把握教育的根本價值,有利于開拓適合我們本民族的特色教育。

二、開展傳統文化教育在促進幼兒良好品質中的作用

(一)有助于完善道德規范和禮儀教育

開展傳統文化教育可以通過傳統文化教育中的文化故事以及經典古籍培養幼兒的道德禮儀規范。

首先可以利用傳統道德意識中的“教悌”加強幼兒尊老愛幼、孝順雙親的品質。如在教學活動中引入《孟子》中“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和《論語》中“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等經典名句,可使幼兒在傳統文化的熏陶中懂得孝敬父母、尊敬師長等道德規范[2]。

其次,有助于培養幼兒節儉質樸的品質。崇尚儉樸亦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許多名家都有關于節儉質樸的訓導,如司馬光的“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吨熳蛹矣枴返摹耙恢嘁伙?,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崩眠@些古訓及傳統文化可以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更好地發展幼兒的自尊心和自我意識。

第三,有助于培養幼兒誠實守信的品質。從古至今,“誠信”都是中華民族十分重視的品質之一,幼兒性格單純,經驗較為分管,因此通過傳統文化教育,教師和家長可以通過良好的行為引導實現幼兒誠信品質的培養。

最后,有助于培養幼兒與人為善的品質?!独献印诽岢觥吧仙迫羲薄吧普?,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論語》里有“泛愛眾而親仁”、“仁者愛人”?!墩撜Z》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等,都可以成為培養幼兒社會性的素材,幼兒通過古訓以及古代文化故事的熏陶,在與同伴及長達到了讓交往過程中,更加懂得如何與人為善。

(二)有助于加強生活常規的基礎訓練

首先有助于加強禮儀常規的訓練。中國古籍中的“幼儀”、“童子禮”等文獻,都可以成為幼兒園進行禮儀訓練的參考,幼兒在坐、立、行、跪、拜、起居、飲食等方面的古禮培養,可以加強幼兒在日常生活當中的行為規范,培養幼兒接物待人方面禮貌大方,謙和有禮等行為表現,促進幼兒全面素養的提升。

其次,有助于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習慣。良好的衛生習慣可以提升人的整體精神面貌,也是對他人的基本禮儀之一。因此我國古代幼兒常規教育中也保留著良好生活衛生習慣這一重要的內容。開展傳統文化教育可以培養幼兒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時培養幼兒在家務中獨立自主承擔力所能及的事情,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勤勞獨立的品質。

(三)有助于豐富傳統文化知識教育

首先有助于幼兒對我國傳統節日的重視。如今幼兒受到西方外來思潮的影響十分嚴重,一些幼兒一提到圣誕節、萬圣節等國外節日都十分熟悉,但是對于我國傳統節日則顯得不那么重視和了解,因此傳統文化知識教育中的傳統節日教育,可以讓幼兒更加了解我國千百年來流傳下來的民族傳統節日,在相應活動的開展中加深對中華民族的民俗風情的了解,進一步通過節日教育促成幼兒熱業愛祖國,熱愛家鄉的愛國愛家之情[3]。

其次,在典籍誦讀教育活動中獲得社會性的發展。在幼兒園開展傳統經典文學作品的學習可以使幼兒從簡單易懂的文學作品中初步了解豐富的人生智慧和生活常識,更能培養幼兒的語言能力,激發其對傳統文化的興趣,從而獲得社會性的全面發展。

最后,幼兒所生活的地域也有著豐富的鄉土文化,這些鄉土文化中也具有很多有意義的傳統文化,幼兒通過這些文化教育,可以認知和了解到自己家鄉的各種歷史名勝、風土人情等,既可以開拓思兒的視野又可以培養幼兒強烈的民族有園自豪感。

三、幼兒園傳統文化教育的策略

(一)對幼兒進行傳統文化教育的環境創設

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良好的環境地于幼兒身心健康發展都可以起到積極的作用,因此在進行傳統文化教育時,要努力建設幼兒的周圍環境,使幼兒通過在具有濃厚傳統氣息的環境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4]??偟膩碚f,幼兒園的環境創設包括內部和外部環境,其中幼兒園環境專指幼兒園的內部環境,通常是指幼兒園的物質環境、地理環境與制度環境等。本文的環境創設主要是從物質環境創設入手,具體包括幼兒園環境和班級環境的創設。

首先,幼兒園的環境創設過程中可以利用園里的長廊、班級外的走廊、樓梯等公共空間環境展示傳統文化元素,既可以通過強烈的視覺沖擊激發幼兒的興趣,又可以使幼兒通過長戎反復的熏陶獲得更為深遠的影響。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共環境的創設既要考慮到傳統文 化教育元素中的藝術性和適宜性原則,又要考慮環境創設的整體性和層次性,使環境的創設符合幼兒自身的發展規律,可以滿足不同年齡、不同性別和不同氣質幼兒的需求[5]。例如在樓梯間設置《百家姓》的背景墻,即使幼兒還沒有認全所有的漢字,也對這樣的布景充滿好奇,孩子們會在自由活動時圍在這里尋找自己或者其他小伙伴的姓氏,并且想要進一步了解不同姓氏的來源,提升了幼兒獨立思考和不斷探索的良好品質。

其次班級環境創設中可以利用班級后面的墻面布置以活動區域的布置加入傳統文化教育的元素。以時間為主線穿插不同主題的布置,并將傳統節日主題也列入其中,讓幼兒自然而然地投入到對傳統文化的了解之中,主動從環境中吸取養分,例如在背景墻上展示不同節日的背景介紹,活動圖片展示以及幼兒的作品。以端午節為例,可以邀請有條件的家長與幼兒共同完成與端午節相關的手抄報展示在活動墻上,并將端午節活動中家長與幼兒共同完成香包制作、包粽子活動的照片,并且將幼兒手作的香包成品展示在背景墻上。幼兒不但完成了活動的參與,還通過背景墻的設置回顧活動,加深印象,感受到傳統文化氣息。另外在區域活動的環境創設中,可以通過積極挖掘傳統文化材料,營造濃郁的傳統文化氛圍,讓幼兒通過自主參與活動,豐富對傳統文化的感受,增強對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例如可以根據“我愛家鄉”這個主題,設置了一個區域——“小吃一條街”,讓孩子們在進行區域活動時,了解到家鄉各種小吃的來源以及背后的文化涵義,培養幼兒熱愛家鄉,熱愛家鄉傳統文化的情感。

(二)將傳統文化教育滲透在幼兒的一日活動之中

幼兒園的一日生活具有比較隨機和較強滲透性的特點,可以利用幼兒的一日生活中的各種零散時間或者一日活動開展傳統文化教育,使傳統文化教育的相關內容與幼兒的日常生活進行有機的整合,更能使幼兒獲得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幼兒的一日活動滲透進現實生活當中的文化因素中的精華問好,如道德規范、禮儀、節日活動、經典朗誦、風俗習慣等內容的教育,為幼兒創設各種直接接受本民族文化教育的活動環境,使優良的文化傳統在這里得到繼承和發展。例如可以在幼兒的飯前活動和離園活動中抽出十分鐘的時間進行經典誦讀或者進行傳統游戲;在幼兒園的晨間廣播中播放古詩詞朗誦,配以清新的中國古典名曲;還可以在晨間、課前、飯后等時間段里,給幼兒講些短小生動的民間故事、神話傳說,或者民小游戲,讓幼兒在娛樂中感受到傳統文化的魅力,并從中獲得巨大的精神和情感的體驗。

(三)充分挖掘、利用、整合資源進行教育,避免形式化、說教化

新課改對幼兒園的教育提倡創新,因此幼兒園可以將園本課程中融入地方傳統文化資源,將本地本園特色作為園本教材的一個內容,利用傳統文化中比較符合幼兒年齡特征的內容,如兒歌、童謠、民間故事、游戲等 編寫成教材。還可以通過多種多樣的傳統文化教育活動,讓幼兒充分參與到傳統文化藝術欣賞、參觀、交流、表演等社會活動,開拓幼兒的視野,加深幼兒對于傳統文化的理解。

(四)通過家園合作的形式共同促進傳統文化教育的開展

傳統文化教育不只是在幼兒園完成,更重要的是在幼兒家庭中開展傳統文化教育,對于幼兒的良好品質培養具有更加積極的作用,因此,幼兒園必須充分調動園內外的各種資源,特別是幼兒園與家長之間的合作與交流,使傳統文化教育的開展在目標、內容和要求上達成一致,強化傳統文化教育的效果。幼兒園要積極主動地做好家長的工作,利用各種平臺和途徑,如家園聯系冊、家園聯系地、宣傳欄、班級QQ群、微信群等溝通交往媒介,還有家長會、家長開放日、觀察活動日、家長進課堂、家庭教育知識講座等活動讓家長參與到傳統文化教育活動中來,提高家長對傳統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認識,讓家長明確傳統文化教育的目標、內容,使他們積極配合幼兒園教育,在家庭教育中滲透更多的傳統文化元素。

四、結語

傳統文化教育對于培養幼兒高尚的人格是相當重要的,所以應該在幼兒教育中融入中國傳統文化,通過各種教育途徑,有目的地在教學活動中進行傳統文化的有效滲透,讓幼兒逐漸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和行為習慣,這對現代的幼兒教育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李波.中華傳統文化在幼兒園課程資源開發與建設中的適宜性研究[J].語文知識,2016.

[2]章萬清.基于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在幼兒園教育環境空間設計中的應用性研究——以杭州為例[J].大眾文藝,2015.

[3]李澤帥.論傳統文化與幼兒藝術教育實踐——以湖南省文化廳藝術幼兒園“傳統文化進校園”活動為例[J].藝海,2015.

[4]蔣煜.淺議幼兒園傳統文化教育[J]. 科教導刊(上旬刊),2015.

[5]左雯霞. 中國傳統文化與幼兒園課程整合研究[J]. 科教文匯(上旬刊),2007.

猜你喜歡
傳統文化教育幼兒園
愛“上”幼兒園
關于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中融入傳統文化教育的探討
試分析提高高中歷史教學中傳統文化史教育的必要性
淺談小學傳統文化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關于高中語文古詩文教學中的傳統文化教育研究
論中國傳統文化教育與高職學生成長成才
想念幼兒園
幼兒園私家菜
幼兒園私家菜
幼兒園來了男老師,你歡迎嗎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