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進“笨鳥們”的心,共同打造“飛翔的翅膀”

2018-05-10 09:49趙賽男
關鍵詞:管理方案特征學困生

趙賽男

摘要:小學高年級“學困生”的形成主要是因為學生在各方面無法取得成功,致使壓力大,沒有自信,最終對學習失去興趣,并進入了一個惡性循環,進而成為了“學困生”。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之友真正的走心“笨鳥們”的心,才能共同打造“飛翔的翅膀”,讓他們在學習、交往中自由的“翱翔”,讓他們在班級里可以“自由”的發揮自己,讓他們不斷的展現最真的自我。

關鍵詞:小學;學困生;特征;管理方案

對于學困生的界定,李德海的《學困生的心理特征及教育對策》中寫到“學困生,顧名思義就是指在學習出現困難,不能完成學業,而又在個性上反應特別,被老師和同學不理解的一部分學生”。

根據現代教育理念,我認為“學困生”一詞是指學生的智力達到國家標準,但是各方面學習能力不能夠達到國家規定的課程標準的最基本要求的學生;以前我們稱之為“差生”等等。由于知識體系的構造,“學困生”大多數是從中年級開始產生,到高年級學生的各方面能力開始暴露,“學困生”的問題也愈發嚴重。雖然“學困生”只是占整個班級的少數部分,但是小學時期正式學生初步養成各種習慣、性格的關鍵時期——對學生的健康成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如果只是生硬的、草草的對待每一個學困生,那么老師的一些舉動很有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習慣的養成,甚為至會影響到學生的成長以及一生的發展。因此對于每一個老師來說,正確的對待每一個“學困生”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一、“學困生”的形成

一種現象的產生,不會是必然,總會有其原因。同樣的,“學困生”的產生也有很多的原因。大致上可以分為個人因素、社會因素和學校因素、家庭因素四個方面。

(一)個人因素

隨著學生的年齡的增長,“小學生的自我意識在不斷發展,自我評價的能力也不斷有所增長。隨著年齡和見識的增長,他們已不再完全依靠教師的評價來估計自己,而是能夠把自己與別人的行為加以對照,獨立地做出評價。因而在小學階段進行有效的教育,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性格是非常重要的?!睂τ凇皩W困生”來說,他們會經常的把自己和他人對比,會不自覺的把老師對自己的態度和老師、家長對其他學生的態度進行對比,最后得出結論——老師不愛我,家長不愛我。他們的不自信,他們的自艾自抑,他們的自暴自棄,都轉變成了沒興趣;除了思維能力上的一些差距——我認為能力上的差距并不能代表“學困生”,后天的努力才是決定因素,但是他們大多數都很懶散,更不能很好的控制自己——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例如我班的一些“學困生”經常的在一些下問題上下足了功夫——答題不全,單位不寫,步驟短缺等等,他們不喜歡思考,不喜歡計算,只是喜歡等待,等待老師等待老師給予的答案。而個人因素卻是導致“學困生”的主要原因。

(二)社會因素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越來越苛刻;同時在教育領域的不斷推陳出新的情況下,新時代的學生面臨著很多的挑戰與“改革”措施。一方面這些“改革”在推動社會進步的同時,也存在著一些弊端,而這些弊端反應在“學困生”的身上就更加的明顯了。因為跟不上“改革”的腳步,再加上種種的壓力,“學困生”就總會覺得自己處處不如人,總覺得自己不被人喜歡、重視。雖然社會實施了一些措施,但是還是無法改變“學困生”的現狀。例如近幾年興起的“奧數風波”,本來是針對于一些特定人群的奧數,被一些社會機構的炒作下,變成了一種流行;而這對于“學困生”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社會因素成為“學困生”形成的導火索。

(三) 學校因素

一、 考試壓力

考試是“學困生”最怕的一件事情,一聽到考試,心理就會緊張起來,擔心自己考不好,也不會相信自己考不好;走出考場,他們更是心神不寧,擔心考試結果,擔心同學的嘲笑,擔心家長的指責等等。長期下去,只會越演越烈。

二、 學業壓力

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與能力是因個人能力而定的?!皩W困生”有一些在思考、思維能力上不如其他學生可以更快的理解、掌握,需要更多的時間去掌握,需要更多的時間去理解,更需要更多的時間去消化,更多的時間去反復咀嚼。但是往往沒有那么多的時間可以給予他們,所以漏洞是越積累越多。

總之學校因素是“學困生”的“減速器”。

(四)家庭因素

家長是給予“學困生”的最大壓力。這些均源于家長對孩子的期望。他們會不惜一切代價的為孩子付出一切:不惜重金為孩子鋪墊學習機會,為孩子創造一切學習條件等等。而他們把更多的時間放在了工作、工作當中,而忽略了孩子本身的需要。但是每當“學困生”考不到理想的成績時,家長的責備又是布天蓋地;往往孩子心理的委屈不知向誰訴說,甚至會想:“又不是我讓你們幫我報名學這個學那個的”,甚至會產生厭學的年頭。他們小小的肩膀,扛著大大的壓力!家庭因素是“學困生”的壓力來源之一。

二、“學困生”的心理特征

高年級“學生已經開始進入少年期,他們身心的發展處于在由幼稚趨向自覺,有依賴趨向獨立的半幼稚半成熟交錯的矛盾時期”,高年級的學生“正處于大哥哥大姐姐的地位”,他們要強,他們自重,他們渴望獨立,也渴望被尊重——“學困生”亦是如此,升入高年級之后,他們比常人更加的在乎別人的態度,他們更渴望別人對自己的尊重。

(一)因自卑心而缺乏自信心

“學困生”有較強的自卑心,他們認為自己什么都不如別人,什么事都不如別人做得好;課上,他們總是習慣性的低著頭,不敢看被人的眼睛,不敢回答老師的問題,不敢積極主動的去承擔一些任務;害怕失敗,害怕嘲笑,害怕成績......只是習慣性的等待、依賴,等待老師為自己安排好一些事物,然后照這樣子去做或者是去思考;依賴老師或者是家長能夠多關心自己。

(二)因沒有成就感而缺少興趣

“學困生”因為很少能夠取得成功,所以會因為沒有成就感而缺少對一些事物的興趣。今年學校對沒一個孩子進行了一次“你最喜歡的科目是,你喜歡你是這課的原因是,你最討厭的科目是,你不喜歡的原因是”在這些題目中,不喜歡的科目和喜歡的科目大多數出現了這樣的答案“老師喜歡我”或者是“老師不喜歡我”;“我對數學感興趣”以及“我對數學不感興趣”。這兩個選項的人數是遙遙領先??梢娎蠋熀团d趣在學生學習當中充當著很大的分量。

(三)懶散——不肯付出

“學困生”的付出不少于其他的同學,甚至他們的努力往往會多于其他的同學;但是他們的努力并不能給他們帶來很大的進步,時間的打磨,使得他們不再相信努力能得到什么,因此與其努力,不如放棄。因此他們都或多或少的有些懶散。所以大多數學生都是在老師和家長的督促下才能緩步的前進。

(四)學習習慣差

“上課不專注,審題不仔細,思考不全面”是“學困生”的主要特征;他們不能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做題不夠仔細,計算不夠認真。他們不能把學習當做使自己的事情。

三、“學困生”在班級管理中“飛翔”

(一)在班集體中,為“學困生”準備一雙“翅膀”

“學困生”的最大問題就是自卑、沒有自信。那么為了幫助“學困生”更好的成長、轉化,作為教師就應該從“學困生”建立自信心開始,尊重“學困生”的學習動機,尊重“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1.在班集體中為“學困生”建立一些“平臺”,為他們準備一雙可以自由飛翔的“翅膀”

例如:

組建“學困生”團隊——班集體中可以適當的儲備一個“學困生團隊”。這個團隊可以為班集體做一切可以做的事情——老師的助手、班級的小助手、小組長等等。例如:可以由“學困生團隊”幫老師收發作業,可以由“學困生團隊”負責幫老師挑選假期的優秀作業,可以由“學困生團隊”幫助班集體設計一次班會等等——總之就是班級的事情第一時間先找到“學困生團隊”。讓學困生真正的參加到班級的建設當中,參加到班委會當中去,讓他們發揮、發現自己的特長,從中找到自信,找到來學校學習的興趣。

建立班級“每周一星”——班集體中可以設計一個“每周一星”,評選“進步之星”、“書寫之星”等等,只要努力就能夠達到的目標。也讓“學困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悅。作為獎勵,“每周一星”可以代表班級去領取學校的各項評比的獎狀等等,讓每一個“學困生”都能感受到“優秀”的喜悅。同時也增加“學困生”的動力。

總之,就是要求老師不斷地思考,不斷地創新,努力地在班集體中多為“學困生”搭建成長的平臺,讓“學困生”又可以發揮自己能力的機會,讓他們看到自己的優點,慢慢地喜歡上自己,對自己有自信。

2.在班集體中,給予“學困生”最真切的關注

幫助學困生的前提,就是先了解學困生,真正的走進學困生的內心世界,學會換位思考——思考他們的所思、所想、所慮。真正的放下身來與他們交流溝通。但是老師無論如何努力,我相信成為他們的朋友知己有些困難。因為面對著老師,他們無所真正的說出自己內心世界的問題與疑惑。因此老師就可以建立一個“秘密基地”,每天與“學困生”一起分享一天的生活,體會一天的收獲,分析一天的成果等等;說說自己的小秘密,談談自己的想法,論論新聞大事,思思班集體中的點點滴滴等等;相互了解彼此的喜好,相互祝福彼此生日,相互鼓勵前進。在書信中,“學困生”不會因為面對著老師而有所顧慮,更不會畏畏縮縮不敢道出心中的不悅。

同時老師還應該尊重他們的興趣,不斷地從中抓住“閃光點”,使得他們逐步成為具有穩定、廣泛興趣的學生。

3.在班集體中,不斷地肯定“學困生”的進步

“學困生”的每一點進步是偉大的,他們的每一個小小的改變都付出了十分大的努力;那么這就要求老師有一雙會發現他們優點、進步的眼睛;并能及時地給予最大的肯定——哪怕是一點點的進步。例如:可以在每周的班會上設計一個“說說他的優點”這個環節,每周隨機抽取一名或兩名的同學,讓同學們來說一說他的優點以及最近的進步?;蛘呤菍懗觥澳阏J為進步最大的學生”等等。

4.在班集體中,不區別對待“學困生”

“學困生”有很強的自尊心。因此對于他們的每一個小小的關心,老師都要做到無微不至、小心謹慎。不能讓“學困生”感受到特殊的待遇,也不能讓其他學生察覺到老師的不同態度。一樣的要求,一樣的眼神,一樣的語言,一樣的態度;不同的只是特殊的“待遇”——有時候第一個想到他們,包括表揚和勞動!

(二)在小組中,幫助“學困生”建立良好的交往關系

同時,在給予“學困生”特別的關注、特別的愛的同時,還要注重學生對他們的態度以及和他們的交往。利用“補差”的方法,“興趣相投”方式將學生分組或者是間接幫助,使得“學困生”能夠融入到學生的群體當中去,去發現集體的快樂與力量,感受到集體的關心與愛護。從而激發“學困生”的動力,讓他們快樂的度過每一天。

(三)家校合作,共同鼓勵“學困生”,激發他們的動力

幫助“學困生”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家校合作——為孩子指定同一個目標,設計可行的實施方案,家長提醒,老師監督,雙方不斷地給予肯定與鼓勵,可以更有效地幫助“學困生”的轉變。家校的力量是無窮大的力量。多溝通、勤商量,和“學困生”共同進步。

總之,“學困生”的存在是客觀的,是可以通過我們多方面共同努力提高的。特殊的對待這個群體,為了他們的性格養成,為了他們的成長,更為了他們一生的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1]《全接納 慢引導——心靈的教育》 鄭丹娜 北京出版社 2011年12月第1版

[2]《學困生的心理特征及教育對策》李德海 德陽教育學院學報 2005年9月第3期

[3]《學困生心理特征與教育》 李獻林 張淑清 人民出版社 2009年7月第1版

[4]《小學數學學困生的特征與管理對策》 李玉娣 http://www.docin.com/p-399749138.html

[5]《小學生心理學》 胡志海 徐俊華 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 2011年8月 第一版

[6]《淺談小學學困生的心理輔導對策》張玉環 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YBJY201104043.htm

猜你喜歡
管理方案特征學困生
用愛和機智幫助學困生轉化
抓特征解方程組
淺談轉化學困生的幾點體會
用愛托起明天的太陽
網絡經濟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的優化方式初探
現代醫院大型醫療設備維修常見問題與對策
智能電網中光纖通信系統的可靠性分析
新時期水泥企業營銷團隊管理方案之我見
春天來啦(2則)
抓特征 猜成語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