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愛育愛創建有溫度的班集體

2018-05-10 09:49郭瑩雅
關鍵詞:家校協同

郭瑩雅

摘要:隨著互聯網時代的發展,微信已成為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如何利用好微信加強有效溝通交流,為班級發展助力,我從微信日志做了嘗試。通過撰寫微信日志,我發現班級群里越來越熱鬧了,與此同時,學生發生了改變,家長也發生了改變。

關鍵詞:以愛育愛;微信日志;有溫度;家校協同

有人說,班級像一條船,乘著它,孩子們越過江河湖海,奔向可以施展自己才能的高山、平原、鄉村、城鎮;而我卻認為,班級像一個大家庭,同學們如兄弟姐妹般互相關心著、幫助著,互相鼓舞著、照顧著,一起長大了,成熟了,便離開了這個家庭,走向社會……那么應該用什么來營造一個有溫度的班集體呢?那就是愛!只有把真誠的愛融入到班級管理中,才能讓學生快樂地學習,健康地成長。以下是我在創建有溫度的班集體的過程中的一點體會和感想。

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最完備的教育是學校與家庭的結合?!边@句話強調了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作為班主任要善于與家長溝通,進行有效的家校聯系,形成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的合力,共同促進學生的成長。

一、發現問題、對癥下藥

現在的班級是我從四年級開始帶的,在這兩年多的相處中,孩子們雖然在各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進步,但進步的幅度卻不大。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首先,我對自己的班主任工作進行了反思。與此同時,我也發現我們班的家長比孩子更羞于表達,無論是對孩子還是對班級,他們的關注度都不高,甚至根本不關注。我想,長此以往下去,我的熱情也會被這冰冷的班級群多澆滅的。這樣的情況是我不愿看到的,也是不利于孩子們全面發展的。所以,我決定用我對孩子們最真誠的愛來感染家長們,讓家長們從被動地接受學?;虬嗉壊贾媒o他們的任務,到主動地配合學校和班級的工作。

我相信,每個家長都是愛孩子的,也都愛從老師那里聽到對自己孩子的肯定與夸獎。于是,我利用起了那個不冷不熱的班級微信群,決定每天在班級群中用溫暖的、接地氣的話語曬孩子們的精彩瞬間。讓家長們看到孩子們的努力和進步,從而更多地關注孩子、重視孩子。也希望通過班級微信群的溝通和交流,為班級和學校的發展助力。

二、為人師表、率先垂范

陶行知曾說過:“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泵鎸W生在做事情時的三分鐘熱度,以及家長的不冷不熱,作為班主任的我必須站出來為學生樹立榜樣,用我的實際行動來引導孩子們學會堅持,提示家長們持續關注,而不是一味地說教,因為行動是最有力的的語言。

既然決定利用班級微信群來炫耀孩子們的良好表現,從而調動家長們的積極性。那么孩子們的精彩瞬間和良好表現怎么來收集呢?光有我自己的觀察視角是不夠的,還需要其他老師的幫忙。所以,只要是聽到有任課老師表揚某個“特殊學生”了,我便會在第一時間和該生分享這個喜訊,然后會以朋友的口吻問道:“既然你在綜合實踐課上表現的那么好,回答問題也那么積極,能不能在語文課上也這樣表現呢?”每個聽到這話的孩子都會笑著點點頭,也許他們只是無意識地,但我愿意選擇相信他們,相信他們會在一次、兩次、三次甚至更多地無意識點頭后,開始變得想表現得更好。與此同時,我一定會在當天的班級日志中點名表揚,讓家長們看到:老師是尊重每一個孩子的,是能看到每一個孩子的點滴變化的。也就是我們白家莊小學一直提倡的“尊重差異,讓每一個生命都綻放異彩”。

這樣的尊重,這樣的變化在我們班的微信群中已經持續了一百六十多天。從開學第一天對學生學習狀態的小結,開學第二天學生在課上精彩瞬間的分享,開學第三天的溫馨提示以及特別表揚……這樣的溝通方式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表現欲,他們更愿意用良好的表現來吸引老師的注意,而不是調皮搗蛋。

然而,只有孩子在變化還不夠,有溫度的班集體的創建一定離不開一個有溫度的交流平臺,也就是班級微信群。所以,我利用周末時間給家長寫了一封信,信中我向家長傾吐了心聲,也提出了我的希望。欣喜的是,很多家長在看過信后都給予了回復,也都愿意和孩子共同成長、共同進步。從這以后,以前那個冰冷的班級通知群,變得有了些溫度。隨著溫度的逐漸上升,大部分家長也從“潛水”狀態變成了“點贊”狀態,更可喜的是,有一小部分家長已經成功地從“點贊”狀態變成了“發言”狀態。這樣的變化更是給予了我堅持的動力。

三、輪流值班、自主管理

對于成人來說,堅持做一件事都并非易事,更何況是孩子呢?每個班級中,都會有幾個淘氣包不定時地冒出來。面對這樣的情況,怎樣才能提升他們的責任感,建立“主人翁”意識呢?和孩子們商量后決定,為了培養他們的自主管理能力,我們決定建立班級輪流值班制度,并由學生班主任記錄班級微信日志。讓孩子們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感受班主任的一天,在學著知恩感恩的同時,發現并改正自己的不足。第一天的學生班主任由我抽取幸運簽決定,第二天就由這位學生班主任抽取下一位,以此類推。一周過去了,作為助理班主任的我在一旁仔細觀察每一位班主任的表現,并對他們進行及時地采訪、并在班級微信群中分享。有的同學在還沒有“下崗”的時候就感慨道:班主任太不容易了,怎么得干這么多事兒???我可在也不想當了……看著他們那一板一眼的模樣,我堅信孩子們的自主管理能力會有提高的。這個制度不僅得到了孩子們的歡迎,更是得到了家長們的認可。有的家長正愁自己的孩子不懂事,總認為家長為他做的一切都是應該的呢。正好借著“上崗”的機會嘗嘗為別人操心的滋味兒。

四、抓住變化、不斷超越

在這一百六十天里,因為我的堅持被孩子們看到了,所以他們對這個集體有了更強烈的集體榮譽感,更發自肺腑地希望班集體更好。因為我的堅持被家長們看到了,所以他們對班集體的事更加上心,更積極主動地配合學校的工作。因為我的堅持被我自己看到了,所以我對這個班集體有了更多的信心,更愿意相信孩子們會有更大的進步、更明顯的變化。

我們班的第一篇班級日志于2018年2月26日誕生到現在,每天一篇,已經寫了160余篇,積累六萬余字。在這些日志中,有簡單日志、配圖日志、美篇日志、視頻日志,手賬日志,這些日志的作者除了我就是孩子們。通過撰寫微信日志,我發現我發生了改變,學生也發生了改變,家長更是發生了改變。

所以,用心觀察孩子們的言行,用心感受孩子們的變化,與孩子們建立心與心的溝通吧!就像我們常說的“靜待花開”?;ㄩ_是教育的結果,靜待才是核心?!办o”是在喜與悲的動態平衡之中尋求一顆平常心,用這份平常心等待花開?!按笔桥c孩子們共同經歷風雨,一起見證成長。

參考文獻

[1]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建議》【M】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2017.12

[2]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17.7

猜你喜歡
家校協同
享受學習生活 構建和諧教育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家校協同對策分析
“互聯網+”背景下家校協同教育的變革與實踐
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的家校協同對策
“互聯網+教育”時代的家校協同教育問題探討
論小學生感恩教育的必要性及方法
春風化雨,潤物無聲
利用博客平臺 強化班級管理
家校協同PK“蒙式教育”
信息化環境下家校協同發展教學策略的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