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磁胰膽管成像與腹部CT在肝外膽管結石診斷中的對比研究

2018-05-12 08:07易華姜淑霞秦偉
中國實用醫藥 2018年13期

易華 姜淑霞 秦偉

【摘要】 目的 探究肝外膽管結石運用核磁胰膽管成像與腹部CT診斷的應用價值。方法 80例肝外膽管結石患者, 均經病理及手術證實, 根據隨機分組原則分為觀察組(采用核磁胰膽管成像診斷, 40例)和對照組(采用腹部CT診斷, 40例), 分析觀察兩組診斷檢出率及診斷滿意度。結果 觀察組診斷檢出率為82.5%,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0.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診斷滿意度為90.0%,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2.5%,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與腹部CT診斷相比, 肝外膽管結石采用核磁胰膽管成像診斷具有較高的診斷檢出率和診斷滿意度, 診斷準確性較好, 可以進行積極普及推廣。

【關鍵詞】 核磁胰膽管成像;腹部CT;肝外膽管結石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3.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oancreatobiliary imaging and abdominal CT in the diagnosis of extrahepatic bile duct stones. Methods A total of 80 extrahepatic bile duct stones patients confirmed by pathology and surgery were divided by random grouping metho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diagnosed by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oancreatobiliary imaging, 40 cases) and control group (diagnosed by abdominal CT, 40 cases). The diagnostic detection rate and diagnostic satisfaction was compared in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diagnostic detection rate as 82.5% than 60.0%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diagnostic satisfaction as 90.0% than 72.5%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abdominal CT,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oancreatobiliary imaging shows higher diagnostic detection rate and diagnostic satisfaction with good diagnostic accuracy, and it can be actively popularized and promoted.

【Key words】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oancreatobiliary imaging; Abdominal CT; Extrahepatic bile duct stones

繼發性膽管結石和原發性膽管結石是肝外膽管結石的兩種疾病類型。原發性較為多見, 該類結石主要發生于膽管系統內, 大部分為混合性結石和膽色素結石。膽囊內結石向膽管內排出的情況為繼發性膽管結石, 常見結石類型為膽固醇結石[1-3]。膽汁合并細菌感染、升高膽管內壓力、膽汁排泄困難及膽道堵塞等是肝外膽管結石的主要臨床表現。在人們不斷改善營養條件和生活的影響作用下, 膽石癥的發生率逐漸增加, 嚴重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質量[4-6]?,F對于肝外膽管結石的診斷進行研究, 報告闡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7月~2017年8月本院收治的80例肝外膽管結石患者, 均經病理及手術證實, 根據隨機分組原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40例。觀察組男19例, 女21例;年齡最小32歲, 最大78歲, 平均年齡(55.25±12.18)歲。

對照組男22例, 女18例;年齡最小25歲, 最大85歲, 平均年齡(55.39±13.36)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實施腹部CT診斷[7, 8], 選擇飛利浦螺旋CT掃描儀, 檢查前6 h, 囑患者嚴格禁食, 服用溫水600~800 ml后對患者進行上機檢查, 層厚螺距為5 mm, 重建時選擇1 mm。觀察組實施核磁胰膽管成像診斷[9, 10], 檢查前3~4 h囑患者嚴格禁食。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比較兩組患者診斷檢出率。②對比兩組患者診斷滿意度。0~100分為診斷滿意度評分范圍, 分為不滿意(<60分)、滿意(60~85分)和非常滿意(>85分), 診斷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總例數×100%[11]。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診斷檢出率比較 觀察組診斷檢出率為82.5%,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0.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診斷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診斷滿意度為90.0%,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2.5%,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在消化系統疾病中, 肝外膽管結石較為常見, 在各種不良因素的影響作用下, 該病發生率逐漸增高, 且與年齡具有正相關關系, 即年齡越大, 該病發病率越高[12]。寒戰、發熱、腹部疼痛劇烈、黃疸等是肝外膽管結石的主要癥狀, 若患者出現膽管堵塞情況, 將容易引發細菌感染, 并引起嚴重并發癥, 例如肝膿腫、膽管炎及胰腺炎等, 甚者危及患者生命[13]。因此加強對肝外膽管結石的早期有效診斷尤為重要, 應做到早期發現疾病, 早期治療疾病, 從而有利于促進患者疾病迅速恢復。

CT是一種斷層掃描, 其密度分辨率較高, 可有效診斷高密度結石。然而針對等密度結石和泥沙樣結石來講, 其存在較低的分辨率, 漏診情況較易發生。在CT檢查過程中, 大多數結石為高密度影表現, 靶征是結石的直接征象。但核磁胰膽管成像存在無創性, 無射線, 不需要造影機作用就可清楚顯示膽道系統, 并且在膽道系統中, 能夠將多角度影像圖有效獲得。此外, 核磁胰膽管成像在診斷過程中, 其胰膽管成像的完成需要借助充滿液體的腹部組織, 能夠對肝外膽管結石敏感的顯示, 且在T1加權像上會有不同的表現存在。因核磁共振成像(MRI)技術及影像診斷技術不斷發展、成熟, 其在診斷肝外膽管結石方面具有十分關鍵的意義[14]。

在對陽性結石診斷過程中, 腹部CT可提供具有較高敏感性的體層圖像, 然而由于CT是一種斷層掃描, 在觀察某單一橫斷面過程中, 無法有效定位病變位置, 因此對陰性結石難以發現。但對于核磁胰膽管成像來說, 其存在更加清楚的圖像, 能夠更加準確的定位病變位置, 此外與檢查技術人員的能力和技術關系較小, 不存在相關性, 可以對圖像進行多方位觀察, 能夠更加形象和直觀的定位病變[15]。本次研究結果顯示, 觀察組診斷檢出率為82.5%,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0.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診斷滿意度為90.0%,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2.5%,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 相比于腹部CT診斷, 肝外膽管結石患者采用核磁胰膽管成像后, 能夠取得較高的診斷檢出率, 其準確性較好, 且患者對診斷的滿意度較高, 其臨床價值十分顯著。

參考文獻

[1] 孟令輝. 腹部CT、B超與核磁胰膽管成像檢查診斷肝外膽管結石分析. 中國醫藥指南, 2012, 10(10):226-227.

[2] 劉彥麗, 靳元, 陳業鵬. B超及腹部CT與核磁胰膽管成像在肝外膽管結石診斷中的價值分析. 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 2015(10):1458-1459.

[3] 榮貴賓. 腹部CT、B超與核磁胰膽管成像在肝外膽管結石的診斷價值分析. 中國衛生產業, 2013(25):86.

[4] 黃萌, 喻曉剛, 王學林. 腹部CT與核磁胰膽管成像在肝外膽管結石診斷中的對比分析. 影像技術, 2015, 27(5):14-15.

[5] 欒文勃. 探討腹部CT、B超與核磁胰膽管成像在肝外膽管結石診斷中的應用.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7, 8(2):131-132.

[6] 陳春梅. 腹部CT、B超與核磁胰膽管成像在肝外膽管結石診斷中的臨床價值.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6, 10(10):73-74.

[7] 杜鑫. 腹部B超、CT和核磁胰膽管成像檢查診斷肝外膽管結石的對比研究. 中國衛生標準管理, 2017, 8(1):112-113.

[8] 李風琴, 孫慶博. 腹部B超、CT和核磁胰膽管成像檢查診斷肝外膽管結石的對比. 現代養生月刊, 2017(9):56.

[9] 任硯冰. 腹部CT、B超及核磁胰膽管成像在肝外膽管結石的診斷價值分析. 中國醫療器械信息, 2017, 23(8):71-72.

[10] 宋巖奇. CT與核磁腹部胰膽管成像在肝外膽管結石的應用價值分析. 中國醫療器械信息, 2017, 23(7):67-68.

[11] 吳東輝. 腹部CT與核磁胰膽管成像在肝外膽結石診斷中的對比分析. 中國傷殘醫學, 2013, 21(6):140-141.

[12] 于新設, 張揚, 張景云, 等. 腹部CT、B超與核磁胰膽管成像對肝外膽管結石診斷結果和應用價值探討. 中國醫療器械信息, 2017, 23(11):73-75.

[13] 袁德琪, 解麗君, 賀斌. 腹部CT、B超及核磁胰膽管成像在肝外膽管結石的診斷價值分析. 世界臨床醫學, 2015, 9(8):87.

[14] 姚洪超, 陳娟. 分析對比腹部CT及核磁胰膽管成像在肝外膽管結石診斷中的價值. 醫藥前沿, 2017, 7(21):233-234.

[15] 王仁財. B超及腹部CT與核磁胰膽管成像在肝外膽管結石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甘肅科技, 2015, 31(22):102-103, 151.

[收稿日期:2018-01-05]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