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創外科技術在胃腸疾病治療中的應用研究

2018-05-12 08:07韓戟楊力陳玉
中國實用醫藥 2018年13期
關鍵詞:治療

韓戟 楊力 陳玉

【摘要】 目的 觀察微創外科技術應用于胃腸疾病治療中的臨床效果。方法 78例胃腸疾病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39例。對照組實施常規方法治療, 觀察組實施微創外科技術進行治療, 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不良反應情況。結果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9.74%,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1.79%,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26%, 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8.21%,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微創外科技術治療腸胃疾病, 能顯著提高治療效果, 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 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 值得推廣實施。

【關鍵詞】 微創外科技術;胃腸疾??;治療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8.13.0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ical techniques in the treatment of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 Methods A total of 78 patients with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observation group, with 39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method for treatment,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minimally invasive surgical techniques for treatment.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treatment effect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total treatment effective rate as 89.74% than 71.79%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obviously lower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as 10.26% than 28.21%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minimally invasive surgical techniques in treating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to a large extent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of patients. It is of wide application value and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Key words】 Minimally invasive surgical techniques; Gastrointestinal diseases; Treatment

微創外科主要是指運用微小的創傷完成傳統的外科手術, 以減小手術切口為主要特征, 包括微小侵襲外科以及微小入路外科, 應用微創外科技術治療后患者的炎癥發生率大大降低[1, 2]。在胃腸疾病的治療中, 應用微創外科技術可為患者提供良好的療效, 減輕損傷, 有效幫助患者早日康復[3]。為了進一步觀察并分析微創外科技術在胃腸疾病治療中的應用, 作者通過選取本院收治的78例胃腸疾病患者進行分組研究, 分別實施常規方法以及微創外科技術治療, 并對這兩種方法的臨床應用效果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實施對比, 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11月~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78例胃腸疾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納入標準:符合胃腸疾病患者的診斷標準, 無嚴重器官功能障礙及腫瘤疾病者、知情并自愿接受治療。排除標準:精神障礙、智力障礙、老年癡呆、語言溝通障礙等患者[4]。將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39例。觀察組男24例, 女15例;年齡36~68歲, 平均年齡(48.2±7.5)歲。對照組男23例, 女16例;年齡35~69歲, 平均年齡(49.5±7.7)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方法治療。術前肌內注射地西洋10 mg、山莨菪堿10 mg以及腎上腺素(1∶10000), 將腸胃整個病變區域以及周邊區域進行切除。術后為了防止患者腸胃出血, 可采取質子泵抑制劑[5]。

觀察組實施微創外科技術進行治療。在腹腔鏡下實施腸胃病變部位的切除, 將橫結腸系膜進行切開, 剝離橫結腸系膜的前葉, 按照次序把網膜左右動靜脈、胃右動脈以及胃網膜動脈夾斷, 對淋巴組織實施清掃[6]。結合患者腸胃疾病的具體位置實施局部切除術, 術前可采取CT與鋇餐X造影, 使用纖維胃鏡進行引導切除腫瘤組織[7]。

1. 3 觀察指標及療效判定標準 ①觀察兩組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 療效判定標準[8]:患者經過首次切除治療后, 其胃腸疾病康復良好, 無不良反應發生則為顯效;患者經過切除術治療后, 基本清除病灶, 無不良反應發生則為有效;患者經過首次切除治療后無效, 再次實施開腹切除者則為無效??傆行?(顯效+有效)/總例數×100%。②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結腸炎、大便異常、出血及其他)發生情況。

1. 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兩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9.74%,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1.79%,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26%, 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8.21%,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對于腸胃疾病采用的外科治療, 大部分都是在腹腔鏡下進行微創治療, 也有實施開腹手術治療的患者, 本次研究主要對比分析腹腔鏡微創手術與開腹手術的治療效果, 從而有效探討微創外科技術在胃腸疾病治療中的應用[9, 10]。開腹手術具有切口長、創傷大、并發癥多等缺點, 患者恢復緩慢, 需要承受較大的痛苦, 對其預后以及生活質量帶來嚴重影響[11]。微創外科以最小的侵襲及損傷達到最佳的療效, 具有手術切口小、全身炎癥反應輕、術后遺留的瘢痕小以及恢復時間短等特點, 患者需承受的疼痛程度較低, 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 縮短住院時間 [12, 13]。在本次研究中, 對照組腸胃疾病患者實施常規方法進行治療, 觀察組腸胃疾病患者則實施微創外科技術進行治療, 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9.74%, 明顯高于對照組的71.79%,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0.26%, 顯著低于對照組的28.21%,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此次研究與吳斌等[14]研究結果相符, 說明在腸胃疾病治療中實施微創外科技術具有重要意義。

綜上所述, 采用微創外科技術治療腸胃疾病, 能顯著提高治療效果, 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 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 值得推廣實施。

參考文獻

[1] 覃宇周, 吳留成, 黃名威, 等. 腹腔鏡胃腸腫瘤手術錄像在研究生臨床教學中的應用. 中國癌癥防治雜志, 2016, 8(6):390-392.

[2] 周春峰. 微創外科技術在胃腸外科應用中的研究進展. 中國醫學工程, 2013(11):195-196.

[3] 楊艷玲, 宋紅, 時雙蘭, 等. 微創手術治療泌尿系結石術前腸道準備必要性的臨床研究. 中國社區醫師, 2016, 32(13):171-172.

[4] 關鍵, 梁文晶. 微創外科技術在胃腸疾病治療中的應用. 臨床醫學, 2014, 34(2):58-59.

[5] 李坤, 韓曉鵬, 曹廷寶, 等. 早期外科手術干預對腹腔鏡胃癌根治術后胃腸道瘺患者預后的影響. 實用腫瘤雜志, 2015, 30(3):229-231.

[6] 鄧志鵬, 董賽曉, 張美芳, 等. 微創外科技術在胃腸疾病治療中的應用研究.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7, 4(12):2197.

[7] 秦新裕. 胃腸外科在微創時代的發展趨勢和展望. 中華外科雜志, 2017, 55(1):3-6.

[8] 張媛媛, 馬玉紅, 張福新. 腹腔鏡聯合內鏡微創治療胃腸道良性腫瘤臨床效果. 中國醫學工程, 2016, 24(10):105-106.

[9] 夏立建. 經肛門直腸鏡下的微創外科技術在直腸癌治療中的應用. 中華結直腸疾病電子雜志, 2015, 15(1):15-19.

[10] 占向陽, 林銘. 微創外科技術在結直腸癌伴梗阻治療中的臨床應用效果觀察. 中外醫療, 2015, 8(34):85-86.

[11] 劉鳳林, 陳凌. 微創外科在胃腸道腫瘤中的應用. 中華實驗外科雜志, 2015, 32(9):2045-2047.

[12] 余佩武, 郝迎學. 微創技術在中國胃癌手術中應用的歷史與發展趨勢. 中華胃腸外科雜志, 2016, 19(8):846-849.

[13] 戴以文. 探討微創技術在肝膽外科手術中的應用價值.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6, 3(19):3761.

[14] 吳斌, 鐘敏兒. 炎癥性腸病微創治療現狀. 中國實用內科雜志, 2015, 35(9):738-740.

[收稿日期:2017-12-22]

猜你喜歡
治療
62例破傷風的診斷、預防及治療
1例急性腎盂腎炎伴有胡桃夾綜合征保守治療和護理
新生兒驚厥的臨床診斷及治療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