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據驅動下“北京中醫藥大學教參書題錄庫”建設的思考與實踐

2018-05-14 15:20魯亞楠姚遠
中國衛生產業 2018年25期
關鍵詞:大數據教材高校

魯亞楠 姚遠

[摘要] 該文在對當前教參書數字化建設現狀與特征分析總結的基礎上,提出了以題錄檢索為核心,建設高校教參書題錄庫的設計思路。將大數據的方法和手段加入題錄庫建設中,充分運用關聯數據技術整合已有數字化成果,提出了教參書題錄庫的建設原則,并對數據來源、數據規范和功能設計進行了闡述與說明。

[關鍵詞] 教材;教學參考書;題錄庫;大數據;高校;北京中醫藥大學

[中圖分類號] R1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8)09(a)-0170-02

“教參書數據庫”是利用數字化技術,將館藏教參書存儲為電子資源,為教學科研提供全方位、高效率的文獻保障和信息服務。自20世紀90年代起,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等先后進行了教參書數據庫建設[1],“CALIS高校教學參考信息管理與服務系統”對相關數據和技術規范進行了制定[2]。隨著大數據技術的發展、電子圖書技術的完善,教參書數據庫也有了新的建設要求,全文掃描的教參書數據庫因版權問題和人力、物力的大量耗費,阻礙了其在高校的發展。因此,該校結合自身學科專業設置、人才培養模式及特色資源優勢,整合已有數字化成果,探索在數據驅動的新背景下,高校教參書題錄庫建設的設計與實踐。

1 教參書題錄庫的建設原則

之前教參書數據庫建設多缺乏統一規劃,高校圖書館往往各自為政,缺乏有效溝通交流,數據庫標準不統一、資源重復建設、共享程度較低。因此,有必要在新技術的幫助下,厘定較為規范的建設模式與原則。

1.1 充分整合資源,避免重復建設

高校教參書數據庫建設多依托館藏文獻進行數字化掃描制作,但隨著電子書數據庫產品的完善,出版社對“紙電同步”的重視以及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的發展,讀者獲取學科文獻資源的途徑已日益增多。因此,教參書題錄庫的建設應充分運用關聯數據技術,整合已有的電子資源,實現題錄數據檢索到紙質或電子文獻的跳轉,避免資源重復建設。但對于館藏借閱率高且無電子資源的教參書,圖書館可在尊重版權的基礎上,進行掃描制作。

1.2 注重實用性,以用戶需求為中心

教參書題錄庫建設的主要目的是揭示學校的教學活動情況,為師生教學科研提供具有權威性、指導性的教參書信息,因此,實用性是重要原則。一方面,圖書館要多渠道收集信息,確保收錄的各科書目在本學科教育和研究領域具有較高學術價值和利用價值,并實時更新數據。另一方面,圖書館應充分利用計算機技術、網絡信息技術和大數據分析手段,在保障讀者隨時隨地方便、快捷使用數據庫的同時,提供更加全面、精準的個性化服務。

1.3 數據建設規范化,實現資源共建共享

實現信息資源共建共享一直是全球圖書館界奮斗的目標,我國也先后實施了CALIS、BALIS、CADAL等項目建設。但隨著國內各機構自建庫的增多,數字化產品在體現特色性的同時,也暴露了格式設定和數據標引的隨意性,造成資源無法有效聚合。要想擴大各機構間資源共享的范圍,保障信息資源利用的廣泛性,更需要重視數據的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只有規范統一數據庫開發具體環節中的建設標準,才能更好地利用各種技術手段實現資源共享共贏。

1.4 系統使用可持續性

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數字資源的增加和用戶需求的提升,數據庫需要不斷的維護、升級以保障其使用的可持續性。這就要求數據庫在建設之初選用先進體系架構確保運行高效和存儲安全,同時要具備可靈活分配的存儲空間和可擴展性的系統設計,使系統能夠適應運行環境和業務環境的變化,隨服務內容和業務量的增加不斷完善升級。

2 教參書題錄庫建設的方案設計

2.1 文獻數據來源

多角度、多渠道收集數據信息,確保文獻的可靠性、權威性、完整性和及時性是教參書題錄庫建設的關鍵。目前數據來源主要有5個方面:①獲取任課教師提交的課程大綱和教參書信息[3]。②師生可在“讀者薦購”中填寫個人及出版物等信息,向圖書館進行購買推薦[4]。其中,學生提交的書目信息會交由院系任課老師確認。③由圖書館學科館員定期將最新出版情況匯總表推送至教師郵箱,供老師們薦購參考。④對博碩士學位論文的引文和參考文獻進行統計分析,按被引頻次由大到小的順序整理出書目數據,供任課教師薦購選擇。⑤利用網絡進行課程教材和參考書的查找,如教育部國家級精品課程參考書、獲獎教材、教育部研究生工作辦公室推薦的“研究生教學用書”、教育部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等。

2.2 文獻數據規范設計

題錄通常用來描述文獻的外部特征,并由一組著錄項目構成,一般包括題名、著者、著者機構、文獻來源等。根據CALIS《教學參考信息管理與服務系統數據規范》的要求,教參書數據庫中描述性原數據共有11個元素。綜合考慮該校教學培養計劃和資源共享的需要,教參書題錄庫的數據著錄項由院系、任課教師、學科、專業、課程名稱、年度、專業必修/專業選修、學分、總學時、數據來源、教材與參考書基本信息組成。數據來源主要用于揭示圖書信息來源,如博碩士論文、科研項目、權威網站等。教材與參考書基本信息包括書名、作者、出版社、版本、出版時間、ISBN號、索書號、內容簡介等。

2.3 數據庫功能設計

該校教參書題錄庫基于B/S架構建設,使用戶通過瀏覽器便可使用,同時嵌入大數據知識服務技術和分析方法,最大限度地發揮數據庫輔助高校教學和科研能力提升的作用。

2.3.1 資源的瀏覽、檢索與關聯互通 資源瀏覽方面,數據庫設置分類目錄式資源組織體系,以專業分類進行瀏覽,讀者可綱舉目張,盡覽數據全貌。各學科專業的書目資源以“瀏覽次數”為排序方式,為讀者提供借閱參考。界面具有雙視圖切換功能,便于讀者快速瀏覽提要信息。

檢索功能方面,數據庫支持布爾邏輯檢索,通過其提供的高級檢索,可限定在院系、任課教師、學科、專業、課程名稱中進行檢索,也可同時將各個檢索條件進行組合檢索,得到更加精準的檢索結果。

資源關聯方面,在圖書詳情頁面顯示關聯數據鏈接,將館藏書目數據、超星發現數據、暢想之星光盤數據、學位論文數據等平臺資源進行聚合整理,充分實現網絡資源共享,方便用戶靈活查找所需資源,降低用戶獲取資源的成本,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和圖書館資源服務的質量。

2.3.2 日志的統計管理 日志是用戶在操作和使用數據庫時產生的記錄。該校教參書題錄庫的日志統計管理主要提供管理員操作統計和用戶網站訪問統計。對管理員操作日志的統計包括管理員登錄、數據管理和系統維護的詳情統計,可以明確管理員職責,有利于數據庫的良好運行。對用戶網站訪問的統計包括用戶注冊信息統計、Web點擊量統計、檢索統計、檢索詞統計和訪問時段統計等,可根據需要定義統計報表模板,生成資源檢索統計表、檢索詞使用頻率統計表、時段訪問曲線表、用戶分布統計表等。日志的統計管理不僅使管理員對數據庫的使用狀況一目了然,也為采訪館員的文獻采購決策提供了依據,對學科館員的學科情報跟蹤服務也給予了幫助。

2.3.3 個性化服務 大量數據的有效挖掘與分析為用戶方便、快捷地獲取個性化信息提供了可能。在建設中引入大數據分析機制,定期收集用戶使用數據及反饋信息,借助數據挖掘的關聯分析功能,建立用戶個性化需求模型,實現個性化知識推介,向讀者推薦與其學術研究或興趣相符的熱門資源。同時,讀者還可通過信息定制功能,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相應的專題進行訂閱,當訂閱范圍內的書目數據有更新時,系統會以郵件或短信的方式為用戶進行定制專題書目的推送。

數據庫還提供個人數據管理功能,讀者可對檢索書目進行收藏、添加筆記的操作,收藏后的書目會被放入“我的書架”,保存后的筆記可在“我的筆記”中進行查看和導出。個人數據管理中心還可查看自己的圖書薦購記錄和收發的消息。

2.3.4 交互式學習 用戶與用戶之間的交互是影響用戶知識獲取和資源共享的重要因素。通過圖書館系統統計與分析所得的大數據往往不能準確地反映用戶的真正需求,有時用戶檢索或獲取的內容也不一定是用戶真正需要的內容[5]。因此,教參書題錄庫為用戶開設了一個發表評論和信息交流的平臺,用戶可根據課程學習過程中相關的興趣點引發話題,進行自由探討和學習,更好地促進知識獲取。同時,在交互平臺上用戶可以就數據庫的使用情況進行意見反饋,由管理員進行答疑解惑,進一步完善平臺的服務功能。

3 小結

數字化產品和大數據技術在高校教育教學中的發展和普及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陉P聯數據和大數據分析建立的教參書題錄庫不僅為用戶提供了更加前沿、精準、權威的教材和教學參考書信息資源,也為用戶的自主學習和知識獲取提供了更多便利。

就圖書館自身而言,教參書題錄庫的建設綜合考慮了文獻獲取途徑、著作版權和經費等因素,保障了數據庫應用的持續性和穩定性。其日志統計管理、個性化服務和交互平臺等功能的設置有效提升了圖書館的知識服務能力,也為館藏采購決策提供了數據支撐,促進了教育資源優化配置。

[參考文獻]

[1] 姚曉霞,陳凌,王小梅.CALIS成員館數字圖書館建設現狀調查[J].大學圖書館學報,2003(3):21-25.

[2] 陳凌.中國高等教育數字圖書館技術標準與規范[M].北京: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系統(CALIS)管理中心,2004:573-574.

[3] 蔣凌慧.高校圖書館電子教學參考書資源庫建設若干問題探討[J].山東圖書館季刊,2007(3):51-53,58.

[4] 李靜.創新思維在高校教學科研參考書數據庫建設中的應用[J].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05(20):234-236.

[5] 伍革新.基于關聯數據的數字圖書館資源聚合與服務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3.

(收稿日期:2018-06-07)

猜你喜歡
大數據教材高校
教材精讀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中日高校本科生導師制的比較
學研產模式下的醫藥英語人才培養研究
高校創新型人才培養制度的建設與思考
高??蒲袆撔聢F隊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
基于大數據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設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