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網絡工程中綜合布線技術課程的設計與優化

2018-05-14 09:06何煒
絲路視野 2018年5期
關鍵詞:網絡工程

【摘要】綜合布線技術是網絡工程專業的專業課程,學生通過基礎課程的學習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為響應國家培養工程型、創新型、實踐性人才號召,培養學生具備較強工程意識和實踐能力,結合當今綜合布線技術的發展,如何能更好地服務于網絡工程專業,本文將從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兩個層次展開論述,探索綜合布線技術課程的設計與優化。

【關鍵詞】網絡工程;綜合布線技術;課程設計與優化

一、前言

網絡工程,融合計算機科學技術和網絡工程方面的基本理論知識,包括硬件工程和布線工程。信息化時代,為適應市場需求,網絡工程成為各高校爭相開設的熱門專業,在就業形勢異常緊張、各行業人才需求特別大的現狀下,高校必須把教學設計與優化作為提高學生聽課質量的一項重中之重的任務。綜合布線技術屬于網絡工程專業中的專業課程,作為一門工具性質的課程,具有很強的實用性,要求學生通過對本門課程的學習,能夠綜合應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

二、教學手段的設計與優化

(一)把“微課”帶入課堂

近年來,微課以新型教學資源的身份被頻頻帶入課堂。因此,有效利用微課資源成為了關鍵。教師需要充分認識微課,了解微課的實質性和實用性,從三個方面將微課切入教學當中。第一,教師對綜合布線技術課程結構和章節內容要了如指掌,對有限的課堂時間進行整合,適時插入微課,既保留課堂的完整性,也激發教學結構的多樣性。第二,微課只是一種教學資源,也存在它的不足之處,教師需要與學生進行充分的交流和互動,綜合布線技術要求學生有較強的動手能力,教師應在與學生的互動中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實踐性。第三,學生是一個多樣化群體,作為教師,不能只考慮課上學生的學習情況,課后的自主學習同樣很重要。學生在課后通過手機、電腦、平板等設備進行觀看和學習,教師利用學習平臺對學生課后學習過程實行跟蹤和評價,設置課后學習任務,適時監督和引導學生課后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二)發揮“互聯網+”的乘數效應

“互聯網+”是互聯網思維發展的實踐成果,整合資源,發揮了互聯網在社會資源配置中的優化和集成作用。在次基礎上,慕課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s)成為了“互聯網+”與教育教學融合的經典產物。這種新模式在于依托互聯網搭建一個大規模、開放型的全民網絡在線教學平臺,擺脫傳統網絡在線課程的局域限制,不限年齡、地域和時間,全面接納全球范圍內的所有學習者,提供線上師生互動、成員間相互交流學習的機會,引導學習者自主學習,提升數字化時代的學習能力,給傳統的師生關系、課堂教學模式帶來了機遇與挑戰。

三、教學方法的設計與優化

(一)翻轉課堂

我們一直在強調教改,多數高校也接受了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教學理念,但是在實際運用中仍存在很多難題。翻轉課堂就是改變傳統的授課方式,一直以來課堂上教師“灌輸式”的給學生講授,學生“被迫”的接受知識。同時,課下布置大量的家庭作業,學生帶著困惑完成作業,卻得等到老師的課堂講解習題,錯過了最佳學習時間,學生的主體性得不到充分的發揮。翻轉課堂則是將兩者反轉過來,學生在課后自主學習書本當中的理論知識,課堂上主要以練習為主,在練習中遇到的疑難點羅列出來,教師著重對學生遇到的這部門疑難點進行講解,教學指導更加精準化。近幾年,各大高校的課堂上,教師與學生的角色互換,學生成為了課堂上的主講者,學生以“教師”的身份,將對知識的理解與同學們一起分享,不僅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加培養了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但這種教學方法也存在不足之處,教師要監督和指導學生做好教學準備,避免學生照本宣科。

(二)小組討論

傳統講堂難以實現由教師本位向學生本位的轉換,所以仍然是以“教”為主的課堂學習模式。小組討論為學生提供交流的平臺,教師旨在激勵學生發散思維,培養學生創新思想,打造學生的工匠精神。教師能否將這種學習方法有效地應用于課堂,除了要求教師具備創新性思維,教師的語言導向性和課堂氛圍的把控同樣是關鍵。

(三)學中做,做中學

所謂“學中做”,顧名思義,就是要在學習理論知識的過程中完成一定的任務或實踐活動,使學生直接參與和解決問題的活動?!皩W中做”不僅是要學習到知識,更強調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相應的問題。加強校企合作,教師對課程整體內容進行版塊化重構,以項目引領,任務驅動的方式,分配給學生學習任務。教師檢查學生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針對性輔導學生操作,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四、總結

網絡工程專業不同于其他的理工專業,更加注重學生工程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綜合布線技術是網絡工程專業的關鍵性學科,“工程+創新”的實踐教學體系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當中,以主動學習和經驗學習為手段,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工程實踐的能力。教學改革的步伐從未停止,如何更好、更有效地設計與優化綜合布線技術課程,提高人才培養效果還需要更加深入地探索和實踐。

參考文獻

[1]唐雅婷.農村中學慕課教學的內涵與價值[J].林區教學,2018(02).

[2]姚利民,段文.高校教學方法改革探討[J].中國大學教學,2013(08):60~64.

作者簡介:何煒(1984.01—),女,漢族,貴州人,本科,講師,貴州城市職業學院,研究方向:計算機網絡。

猜你喜歡
網絡工程
新工科背景下網絡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網絡工程專業課程中的“雙創”教育與實踐
論網絡工程中安全防護技術發展的研究
地方本科院校網絡工程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構建
基于VR技術在網絡工程虛擬仿真實訓平臺的應用研究
網絡工程中的安全防護技術
基于“互聯網+應用”的應用型本科網絡工程專業課程體系建設研究
應用型本科院校網絡工程專業課程群建設探索
基于“互聯網+”時代網絡工程專業的教學改革研究
分布式系統中的辯證對立統一概念與方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