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術在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中的應用研究

2018-05-18 11:07鄧麗潔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法活動課信息技術

鄧麗潔

【摘要】 在新時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作為中小學實施心理健康教育一種廣泛而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是提高中小學生心理素質的主要課程之一,與其他學科教學一樣,同樣面臨著教學內容如何呈現、師生如何實現互動、學生如何學習、教育效果如何提高等問題。將信息技術應用于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教學,以學生活動為中心,可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教學質量和效率以及學習者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信息技術環境下掌握相關心理理論知識,提高心理素質,并全面發展自己。

【關鍵詞】 信息技術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 活動課 體驗式教學法

【中圖分類號】 G623.5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992-7711(2018)03-169-02

0

一、問題的提出

教育部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中提出:“大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逐步實現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師生互動方式的變革,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豐富多彩的教育環境和有力的學習工具?!?/p>

所謂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就是通過學科課程把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機地結合起來,將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教與學融為一體,將信息技術作為一種教學手段或者營造一種信息技術環境,提高教與學的效率,改善教與學的效果,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

二、研究綜述

經文獻研究和分析,發現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具有區別于傳統學科的計劃性、目的性、經驗性、活動性等特點,課程內容比較獨立,課程的學習目標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

三、研究目標

以建構主義理論、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團體動力學理論為基礎,結合我國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課程特點,進行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教學流程設計和教學資源設計,并將之應用于教學實踐,進而提煉出在信息技術環境下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實施過程和方法,為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設計提出參考和借鑒的意見,豐富我國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內容。

四、研究內容

(1)信息技術環境下,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教學流程設計;

(2)信息技術環境下,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實施及實施效果。

六、研究問題

經相關文獻研究和前期調查,結合相關教學實踐,確定本研究的主要問題為:

(1)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教學流程應包含哪些內容?

(2)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教學效果和學習效果?

七、研究方法

文獻研究法、問卷(量表)調查法、準實驗研究法。

八、基于信息技術的體驗式教學流程設計

(1)啟動體驗階段(情境資源)

該階段是課程的導入環節,通過網絡資源、動畫、視頻、圖片等信息化資源創設相應的主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引導學生深入學習。

該階段所創設的情境應具有真實性(生活性)、典型性、情感性、學科性、問題性,心理健康活動課注重通過活動的展開,讓學生從中得到體驗、分享和感悟,更側重于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層面。

(2)激活體驗階段(認知工具、資源庫)

該階段通過多媒體課件呈現設計好的問題,通過問題激發學生的思考,通過問題引入課題的學習,問題的設計應具有針對性、新穎性、廣泛性、啟發性和開放性。

(3)升華體驗階段(網絡交流工具)

這是一個交流感悟到階段,在信息技術環境下,該階段可通過網絡的交流平臺進行組內交流、組間交流、師生交流等,也可以通過制作相關的PPT課件進行展示交流。

(4)踐行體驗階段(信息技術制作工具)

該階段主要進行課題學習過程的評價和反思,通過交流感悟,總結反思自己的學習過程,真正體驗和感受,同時教師在這一階段通過概念圖形式展現本次課的學習內容,以直觀形象的方式展現知識點,加深理論知識的學習。

該教學流程主要包括以下四個教學環節:

(1)通過視頻動畫、圖片等信息化資源創設或提供問題情境,激發學習熱情。

(2)提供待解決的問題,確定學習目標,所提出的問題一定是富有趣味性的或者是學生感興趣的,同時也要使學習者對此問題有迷惑感和不確定感,以激發其學習的主動性和好奇心。

(3)學生自主學習或小組協作學習,提出問題的解決方案,在這個過程中,主要運用網絡交流工具進行討論,需要教師給予提示和指導,但教師不明示方法。

(4)學以致用,制作形式多樣的作品,進行總結結論,解決問題。

九、體驗式教學流程應用及應用效果分析

本次實驗對象為佛山市順德區云路小學四年級兩個班的學生。選取四年(3)班作為實驗班,全班有46名學生;選取四年(1)班為對照班,全班有46名學生。選擇小學四年級上冊《心理健康教育讀本》中的一個主題內容《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進行教學,并分解為三個子主題,分別是《我有一個好習慣》、《學習真有趣》和《做時間的主人》,共為三次課,一共6課時,四年(1)班和四年(3)班的授課教師為同一人,在全年級6個班中,四(1)班和四(3)班都是平行班。

實驗對象為四年級兩個班的學生,他們的基礎水平相仿;為了檢驗對照班和實驗班的心理素質水平,本實驗前測采用陳永勝主持編制的《小學生心理健康評定量表》(MHRSP)(本量表是全國教育科學“八五”規劃重點課題《兒童青少年心理衛生與心理咨詢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為測量工具,MHRSP共有八個分量表,每10個項目組成一個分量表。這8個分量表分別是:學習障礙(A)、情緒障礙(B)、性格缺陷(C)、社會適應障礙(D)、品德缺陷(E)、不良習慣(F)、行為障礙(G)、特種障礙(H)。

MHRSP分家長評定和班主任評定兩種形式,本研究采用的是家長評定的量表。采取三級記分制:選擇“沒有”計0分;選擇“偶爾”計1分;選擇“經?!庇?分。若一個量表的合計分數達到10分或10分以上,一般可以認為存在該方面的心理健康問題,需要進行心理輔導。

本研究所得數據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采用Z檢驗法,獨立樣本的兩個平均數之差Z值計算公式。

其中,X1、X2是樣本1,樣本2的平均數;S1、S2是樣本1,樣本2的標準差;n1、n2是樣本1、樣本2的容量。

實驗班與對照班學生心理素質水平前測比較見下表:

對于數據的分析做了如下處理,順德區云路小學四(1)班原有學生數46人,回收后的問卷無無效問卷,因此1班共有46份有效問卷。順德區云路小學四(3)班原有學生數46人,回收后的問卷無無效問卷,因此3班的有效問卷數為46。

從表4-1中可以看出,性格缺陷和行為障礙兩個項目具有顯著性差異,其他6個項目的兩組方差沒有顯著性差異,因此從總體上而言,順德區云路小學四(1)班學生和四(3)班學生在心理素質上無顯著差異。

同時,為了了解學生以往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基本情況,筆者進行問卷設計,對實驗班和對照班進行實驗前測,在實驗班中投放46份問卷,收回有效問卷46份,在對照班中投放46份問卷,收回有效問卷46份,收集數據統計見下表:

在對比實驗研究結束后,研究者再次用陳永勝編制的《小學生心理健康量表》(家長用)中的分量表1—學習障礙量表對順德區云路小學四(1)班和四(3)班學生進行后測。采用Z檢驗的計算方式進行進行對比。

實驗班和對照班的心理健康素質水平實驗后測比較如下表所示:

實驗班與對照班學生心理素質水平后測數據

十、研究結論

針對本研究提出的兩大研究問題,經過研究和實踐得到以下研究結論:

(1)總結和設計了基于信息技術的體驗式教學流程。

(2)通過實踐檢驗,信息技術環境下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教學比傳統的教學更能體現學生主體性,更能促進學習者的心理品質的培養和學習者的學習等。

[ 參 考 文 獻 ]

[1]史慧穎,張慶林,范豐慧.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教學:問題與對策[J].中國教育學刊,2006,04:56-59.

[2]張英.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程的若干理論與實踐問題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2.

[3]王萍.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現狀與改進對策[J].教育探索,2008,02:122-123.

[4]田麗.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設計技巧[J].中小學教師培訓,2006,05:48-50.

[5]紀紅.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教師的角色定位[J].武漢市教育科學研究院學報,2006,06:58-61.

猜你喜歡
體驗式教學法活動課信息技術
幼兒園教學活動中信息技術的應用思考
巧學信息技術課程
淺談初中信息技術項目式學習教改實踐
巧用“信息技術”,提高課堂效率
活動課
石景山區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設計
體驗式教學法在工商管理專業教學中的應用探究
中職德育教學中體驗式教學法的運用
護理實驗教學中體驗式教學法的應用效果分析
運用體驗式教學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