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張愛玲小說中的人物形象

2018-05-26 06:55尹黛琳
文學教育 2018年5期
關鍵詞:張愛玲人物形象悲劇

內容摘要:張愛玲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位具有開創性的女作家。她的小說藝術特色極為鮮明,主要表現為“舊小說情調與現代趣味”的統一。她著重于塑造日常生活中有血有肉的平凡人,揭示人性的虛偽丑惡、道德失落后現代人的欲望情戀以及現代人在外部世界傾軋下的悲劇命運,本文將簡要分析其人物形象的特質。

關鍵詞:張愛玲 人物形象 人性 悲劇

縱觀以往的創作,作家多把重心放在藝術技巧、形式創新等方面的探求上,而忽略了小說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忽略了對人物主體性意識的描寫。但張愛玲卻以其獨特的敏感力將筆觸伸向了新舊社會并存的十里洋場中的男男女女,描寫傳統與現代、中西文化思維并存的中國人的故事,深入挖掘了人性的本質,這使得她的小說具有經久不衰的藝術魅力。

一.對平凡人物的關注

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隨著民族危機的日益加深,無論是魯迅打破鐵屋子式的吶喊,郭沫若鳳凰涅槃式的建構,還是郁達夫弱國子民的零余者心理,強烈的民族國家意識壓倒個人存在。作家們側重于從民族獨立和國家強大的角度思考人的存在,相比之下忽視對個體狀況及心理的關注。

但是,文學到了張愛玲的手里,從政治走向民間,走向普通的小市民的生活。正如她在小說集《傳奇》初版本的扉頁上寫道:“書名為傳奇,目的是在傳奇里面尋找普通人,在普通人里尋找傳奇?!毙≌f《封鎖》里的男主人公呂宗楨坐在電車里,正“聯想到他夫人托他在銀行附近一家面食攤子上買的菠菜包子”[1],無意中邂逅英文助教吳翠遠,開始了一場都市男女的白日夢。然而一番傾心交談后,封鎖解除,兩人又回到各自枯燥乏味的生活里。整個上海像打了個盹,做了一場夢。不同于施蟄存《梅雨之夕》的旖旎典雅,張愛玲筆下的主人公已沒有精致高雅的情調,而是同庸碌大眾一起擠電車,過著朝九晚五的乏味生活,而這場白日夢不經意顯露出主人公內心潛藏的欲求。又如小說《桂花蒸·阿小悲秋》記錄了女仆丁阿小一整天的日常生活。作為女仆,她以勤快工作換取主人的滿意,清洗衣物、買菜做飯、整理房間,甚至還練就了一付圓滑的接線員的本領;作為同鄉,她給予好姊妹無私的幫助,介紹工作,關心小姊妹的婚事;作為母親和妻子,她嚴厲管教兒子,溫柔對待丈夫。阿小不斷地穿行在日常生活的瑣事中,忙碌而充實??梢?,張愛玲的小說以個體的吃穿住行折射市民階層的日常生活,書寫了世俗世界中普通人的真實人生。

“她的作品一反革命古典主義主潮的時代宏大敘事和革命英雄人物模式,而是引入現代主義的個體視角,探究亂世中的小人物?!盵2]從《金鎖記》里為生存被迫嫁給姜家的曹七巧到《沉香屑·第一爐香》中抵不住紙醉金迷誘惑的葛薇龍,從《傾城之戀》里精明狹隘的白流蘇到《十八春》里溫順善良的顧曼楨,張愛玲筆下的人物渺小、卑微。她們不過是蕓蕓眾生中的普通女子,生活在物欲橫流的社會里,在金錢和物質中掙扎求生。這里“普通人”沒有超凡脫俗的崇高理想,沒有過人的理性,沒有堅忍不拔的毅力,沒有堅忍不拔的毅力,他們只不過按照世俗的要求,按照自己的常識處世行事,隨波逐流,隨遇而安。

張愛玲就是這樣在傳奇里尋找普通人,在普通人里尋找傳奇,將普通人置于不可理喻的世界中思考人的存在和人性的脆弱。就如葛薇龍迫于經濟壓力向姑母求助,卻又無法抵抗花花世界的誘惑,最終走向墮落。又如《十八春》里的顧曼楨為支撐一家人的生活辛苦工作,一邊應付著各種瑣事一邊憧憬著未來的生活?!秲A城之戀》中白流蘇同樣如此,離婚七八年的她積蓄被兄嫂盤剝殆盡,在白家遭受冷遇,后又被逼著為前夫戴孝守寡,繼承遺產。無奈之下,白流蘇將目標轉向花花公子范柳原,希望在這場婚戀里取得“勝利”,以擺脫她在白公館難堪的境地,并換取后半生的保障。透過這些平凡的人物,我們可以看到張愛玲從個人內心、人性的角度思考著個人存在的價值,關注著現代個體的生存狀況。與啟蒙現代性文學相比較,張愛玲小說的現代性更多的是站在日常生活的立場,側重于書寫普通個體生理、心理和生活的現實欲求。

二.對人性的揭示

五四以來,作家的筆鋒多指向人的心靈和人性。如沈從文的《邊城》《長河》,竭力表現人性善的一面,張愛玲的小說則著力揭示人性的虛偽丑惡,用犀利尖銳的筆觸刺破被粉飾、掩蓋著的潛藏的現代人的欲望,讓讀者觸碰到“人性惡”的一面。

她筆下的人物大多沒有高尚的情操和質樸無華的性格,甚至他們身上或多或少有虛偽、庸俗的一面。小說《紅玫瑰與白玫瑰》佟振保就是這樣一個典型的人物。他有事業心,家有賢妻,孝順父母,提拔兄弟,“整個地是這樣一個最合理想的中國現代人物”。[3]振保先后愛過兩個姑娘。玫瑰是個混血兒,振保愛她。然而這樣的姑娘是不可能娶回家做妻子的,那是勞神傷財,不上算的事。后來他又戀上了朋友的妻子王嬌蕊,但對方一旦要和丈夫離婚,他又怯懦起來,連他們偷情的公寓都“像大得不可想象的火車,正沖著他轟隆隆開過來,遮得日月無光?!彼帧耙尚淖约鹤隽松倒?,入了圈套”,怕前程就此被毀。在世俗和功利的攻擊下,他退縮了,與嬌蕊斷了聯系,匆忙和煙鸝結婚,回到他“好人”的生活里?;楹?,妻子成了他眼中“乏味的女人”,他開始宿娼,回到家里就砸東西、打妻子,盡情發泄著他的冷酷變態。張愛玲用嘲諷的筆調冷冷地揭開了這個“好人”臉上的面紗,露出靈魂深處的卑劣虛偽、怯懦自私。

張愛玲執著于真實的人性,其作品中充滿了在古老腐朽文化、物欲、情欲壓抑下人性的扭曲、畸形?!冻料阈肌さ谝粻t香》中的梁太太為滿足自己的利益以薇龍為誘餌來吸引富家子弟,丑惡到荼毒親生侄女,人性何其冰冷?!盾岳蛳闫防锏穆檪鲬c是一個孱弱陰沉的青年。在家,父親聶介臣把對生母的憎恨遷怒于他,對他非打即罵,后母則處處鄙薄虐待他。在這樣的環境下,仇父戀母的情節在他心中滋長。在學校,“他對于丹朱的憎恨,正像他對于言子夜的畸形的傾慕,與日俱增?!盵4]他一邊厭憎著天真少女言丹朱給予的溫情,一邊無法擺脫她帶來的親近的誘惑。在極度的矛盾和痛苦中,聶傳慶陷入恍惚,精神失常,嫉恨的心理愈演愈烈,殺機終于在一個圣誕夜爆發。他毒打言丹朱,發泄著內心潛藏的瘋狂,甚至想置她于死地。毫無疑問,張愛玲對人性惡的深刻透視以及其作品表現出的現代意識,確實達到了同時代人難以企及的高度。

三.悲劇感

張愛玲在塑造人物形象的過程中一方面深刻地揭示出人性之丑惡,另一方面她的小說又處處滲透著一種荒涼的悲劇感,其筆下的人物也大多具有濃厚的悲劇色彩,體現出現代人與強大外界力量抗爭時自身的渺小卑微以及對自身命運的無力把握。

張愛玲以其女性作家獨特的心理視角、敏銳的洞察力和豐富的人生體驗,塑造了許多充滿悲劇色彩的人物。凄慘悲涼的女性形象,從《金鎖記》里為生存被迫嫁給姜家的曹七巧到《沉香屑·第一爐香》中抵不住紙醉金迷誘惑的葛薇龍,從《傾城之戀》里精明狹隘的白流蘇到《十八春》里溫順善良的顧曼楨,張愛玲筆下的人物渺小、卑微。她們不過是蕓蕓眾生中的普通女子,生活在物欲橫流的社會里,在金錢和物質中掙扎求生?!渡洹防锏耐跫阎榱舜虤⑻貏疹^目易默成假戲真做,失身于此前有過嫖娼經驗的同學梁閏生發生關系,一切原本都是為了“救國鋤奸”,然而她不僅并未因此得到同學們的理解和關愛,反而卻遭到同學們的竊笑。王佳芝被同學們推向了易默成,她成了引誘易默成的工具,成了男性達到革命目標的一種手段。在和易默成接觸交往中,王佳芝體會到男女間的溫存與對彼此情欲的滿足,她陷入情感的泥沼中,痛苦迷惘。在刺殺行動的關鍵時刻,她選擇救下易默成。然而最終的結果卻是易默成有驚無險后毫不眨眼就槍決了她,并且沒有絲毫的內疚。她的一生被人操控、利用,自身的價值被人忽視,命運的無常、愛情的悲劇在張愛玲的筆下被寫得凄惻入骨。

張愛玲的成功在于她沒有做純粹舊派小說的追隨者,迎合大眾而創作大團圓的結局,亦不同于當時冰心、凌叔華、盧隱等閨秀派女作家,文風清秀,專注于抒寫溫婉的感傷情懷。張愛玲則冷冷地撕毀了蒙在故事上的溫情面紗,暴露出人物千瘡百孔、殘缺不全的人生,令讀者滿心悲酸。這具有在當時看來已極其先鋒的現代內涵。透過她塑造的這些人物,我們可以看到現代人在物質和時代的傾軋下的悲涼處境以及面對命運的無力感。

夏志清曾在《中國現代小說史》中給予張愛玲極高的評價,稱她是“中國當年文壇上獨一無二的人物”[5]。自小受到中西方文化滋養的張愛玲,她的寫作既有對五四文學的繼承,又有自己獨特的發展。她關注于日常生活中有血肉的平凡人物,將敏銳的目光投射在痛苦中掙扎的平凡人物身上,用嘲諷的筆調直刺人性的丑惡,用嫻熟的技巧勾勒出人物蒼涼的一生,渲染出濃郁的悲劇感。她也因此成為文學史上一道獨特而綺麗的風景線,讓我們不斷駐足流連。

參考文獻

[1]張愛玲.傾城之戀[M].版次1.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2.149

[2]梁冬華.現代性和中國現代主義文學思潮(1928——1949.9)[M].版次1.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2013.228

[3]張愛玲.紅玫瑰與白玫瑰[M].版次1.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2.51

[4]張愛玲.傾城之戀[M].版次1.北京: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2012.104

[5]夏志清著.中國現代小說史[M].版次1.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5.257

(作者介紹:尹黛琳,湖北大學文學院學生)

猜你喜歡
張愛玲人物形象悲劇
聚焦語文要素,整合單元教學
中外小說中女性人物形象對比分析
Chapter 23 A chain of tragedies 第23章 連環悲劇
畫家的悲劇
從改編影片看電影與文學的關系
近視的悲劇
CAUTIONARY TALES
細說張愛玲年代的流行歌
聆聽流行歌中的張愛玲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