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心催生的智慧

2018-06-07 09:38黎云君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18年9期
關鍵詞:后進生轉化班主任工作勞動教育

黎云君

摘 要 對于一個班主任而言,后進生轉化的問題始終是重中之重,當提起學習,孩子們毫無熱情;當慷慨陳詞說著感恩,他們無動于衷;當面臨困難,他們畏畏縮縮,自卑無奈。本文試圖借鑒蘇霍姆林斯基的勞動教育實踐,通過在班級開展自然生命實驗進行后進生轉化工作,試圖驗證勞動教育與后進生轉換的促進關系,同時尋求適合班級的勞動教育。

關鍵詞 勞動教育 后進生轉化 班主任工作

1問題的提出

本文的探究是建立在蘇霍姆林斯基的勞動教育思想上的。他曾經通過對一位被稱為“思維遲鈍的兒童”的后進生巴甫里克進行實驗,提出通過勞動教育促使學生“思維的覺醒”即轉化的理念。

然而,正如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所說的,用同樣的培育樹苗的勞動實驗并沒有使所有的“后進生”實現轉化。而蘇霍姆林斯基也并未再做探究,所以本文基于對勞動教育理論及后進生轉化理論的梳理,提出勞動教育促進后進生轉化的假設,并在班級內開展的自然生命實驗論證此次假設,本文將對此次實驗論證結果進行梳理、歸納、總結。

1.1后進生的定義

本文的后進生分類是按照蘇霍姆林斯基的觀點來區分的。他認為,一般認定的“后進生”,有三種類型,一類屬于思維尚未“覺醒”的學生,也就是思維“沉睡”型學生。一般表現對思維遲鈍,對待圖畫和自然現象的態度很消極。很少思考、比較和對比,并且思考的時間要比別的孩子多2、3倍。一類則屬于家庭引起心理創傷型,這些孩子長期在不健康的、經常發生沖突的家庭關系中成長。一類則屬于弱智、殘疾類型。

而本文則將第一、二類籠統地歸為后進生,并作為探究對象。

1.2后進生的轉化

對于后進生的轉化,蘇霍姆林斯基是這樣定義的:最明顯地表現在,知識的最初的源泉(客觀、現實、實踐、生活)受到了觀察、檢驗和研究。為了使此次實驗的效果更直觀地得到反映,我們在此把后進生轉化的表現細分為如下幾項:

(1)學習積極性得到提高。能認真聽課、積極思考、主動完成作業,能建立起在學習上的自信,成績得到提高。

(2)自控能力得到提高。不輕易跟同學發生矛盾,能將心比心,合作互助,和諧相處。

(3)心靈感悟能力得到提高。能懂得感恩,并將感恩付諸于行動;能有堅強意志,面對挫折和失敗不退縮;能有同情心,尊老愛幼。

然而,在本次探究中,會通過老師、家長、同學的訪談較為直觀地反映出實驗過程中后進生的轉化是否得到促進。

1.3實驗的目標

本文試圖通過勞動教育中的自然勞動實驗來探究勞動教育與后進生轉化的關系,實驗初步擬定在四年五班的教室內開辟一個約3平方米的窗臺作為實驗基地,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實驗基地里的植物進行從松土、播種、澆水、除草、殺蟲、嫁接、收成的勞動實驗,關注后進生代表黃同學的階段性變化及實驗結束后的鑒定結果。

目標在于檢驗勞動教育之一的自然勞動實驗是否能促進后進生轉化。

2實驗的開展

2.1第一輪行動

第一階段的行動最主要鍛煉學生的信息收集能力、動手能力、觀察能力,并未進行深入思考階段,所以大多數孩子都非常輕松地完成任務,同時也僅當為一項娛樂放松的工作區承擔。黃同學是一個非常善于觀察的孩子,但卻從來不愿意說、不愿意寫,也就不愿意思考。再者,由于黃同學在家就經常做家務,所以對此次活動有輕蔑、不重視的情緒。

也正因為黃同學的動手能力很強,所以同學們都對他贊口有加,所以,自從實驗開始后,黃同學在為人處世上顯得自信滿滿。

基于此次研究對于思維覺醒的促進要求,下一階段應過注重思維訓練,多呈現在為自然生命創設環境中遇到的難題,使學生能更積極地對事實、現象、因果聯系、規律性進行深入思考和分析。

2.2第二輪行動

2.2.3反思

2.3.1計劃與行動

當新鮮的、誘人的東西變得習以為常的時候,學生對它的興趣就減退了。孩子們,包括黃同學似乎不再像從前那樣關注教室里的一角,不再抱著探索的眼光去發現,去學習了。這種類型的實驗還是遇到了瓶頸,這不得不使我們陷入了困境。經過反思,我們想到的方法是,使簡單的、日復一日地重復的日常勞動不要變成最終目標,而是成為一種手段。正如我們的生活、學習一樣,只有在不斷追求上進的過程中,你才會發現困難,才會在不斷克服困難中,得到進步。所以在自然生命勞動實驗中,我們必須經常思考如何才能使自然生命們成長得更加茁壯、健康。

所以,在下一輪實驗中,我們給孩子們出了更多的難題,促使他們思考、分析,進一步為自然生命的成長而勞作。

2.3第三輪行動

2.3.3反思

這個階段的行動研究里,許多植株都到達了收獲的季節,結出了青澀的果實。當然,也有一部分植株因為照顧不周,遲遲未能結果,甚至凋謝。這時,行動研究也接近了尾聲。

有的孩子欣喜若狂,有點孩子落落寡歡,可黃同學并沒有因為其他孩子的表現而受半點影響。

黃同學組的美國地豆長出了長長的豆莢,他每節課一下課,就迫不及待地守在植株旁,細細地研究著它的花、它的莖、它的果實。在日記里,他常常問:“為什么花能結出果實?”“為什么花必須謝了才能有果實?”“為什么豆莢這么小,怎樣才能把它養肥呢?”……有些問題,甚至早已上升到農業一些高新科技了。他不僅問,還會上網、詢問科學老師、查書去尋找答案。

還記得在一次以寫“生命”為主題的堂上作文時,他噙著笑容,流暢地把他所呵護的美國地豆從發芽到結果的點點滴滴留在了本子上。

說他思維遲鈍,這簡直是無稽之談??!

3分析與結論

經過這次實驗,我們明白到,像黃同學這樣的后進生并非真愚鈍,他們只是缺少了思考的習慣,解決問題的勇氣。原本的他們,在學習上顯得無可奈何、有心無力,現在,他們變得自信滿滿,課上積極思考問題,課后一有空就捧著課外書全神貫注地瀏覽,或者用著探究發現的眼光去觀察身邊事物,去思考蘊藏在表現下巨大的財富,去感受所有人類靈魂的美好。

這里,我們試圖通過勞動教育使孩子們找尋自己的思維,還有自尊心、自信心。蘇霍姆林斯基曾說:“如果一個學生學習興趣淡薄,智力發展落后,那就必須讓他在勞動過程中產生自尊感和自信心,使這種自尊感和自信心轉移到學習上,從而促進智力的發展?!?/p>

通過此次實驗,總結出真正能促進后進生轉化的勞動教育必須具備以下特征:

3.1具有創造性的勞動教育

這種勞動的典型特點,就是它的各種步驟和操作之間都有依存性,而且它要求高度的注意力、精神專注和動腦筋思考。在手的動作和思維之間進行著不斷的傳導:思維在檢查、糾正、改善著勞動過程,而手似乎把各種細節和詳細報告給思維,于是勞動就發展了智慧,交給了學生合乎邏輯地思考,深入到那些不能夠直接觀察到的某些事實和現象之間的依存關系中去。正是有了這些特征,勞動教育才真正起到鍛煉學生思維能力,促使思維覺醒的作用。

3.2關注過程的可持續的勞動教育

很多像培養植株一樣的勞動教育,往往在植物開花結果后失去了教育效果。孩子們往往在收成時感到精神振奮,而過后便不再理會,將此次勞動僅此當做一件任務。如何才能使簡單的、日復一日地重復的日常勞動不變成最終目標,而成為一種手段,借它去一頁一頁地翻開大自然這部巨著的令人神往的篇章。

實驗發現,假若把此次勞動教育變為一項非凡的事業,便能使勞動過程中的所有步驟成為通往一個誘人的、有趣的、美好的目標的小路。教師必須在教育過程中充當引導者,及時地提醒孩子發現問題,發現大自然的奇異。例如,植株遭蟲害了,如何才能不用農藥就能滅蟲?使得果實更豐碩,還可以通過什么方式呢?為什么它們一定得在太陽底下生長呢?諸如此類的引導發問使得孩子們興趣勃勃,總不停歇地追問、思考、勞動。也正由于此種特征,使得特別是后進生的關注力、意志力、思考力等到充足的鍛煉。

3.3關注學生情商培養的勞動教育

后進生的形成絕大部分是基于心理問題,所以此種勞動教育必須以情商培養作為重中之重的任務。有以下幾點需要特別注意:

(1)關注團隊合作:以小組為合作單位,關注學生之間的團隊合作,教師則從旁指導,教育學生如何化解沖突。

(2)關注生命教育:特別針對自然生命勞動中,通過舉行相應的班會活動、家庭作業,促進學生對于生命的感悟,對生之艱難的體驗,對父母養育之情的感激。就如此次勞動教育中,進行了“我的‘孩子初長成”日記練習——對勞動教育的全程記錄;舉行了“觸摸生命”活動——蒙眼觸摸植物,寫感言;舉辦了“當‘爹當‘娘不容易“班會——在收成后,舉辦的感恩班會……經過此類活動,學生們不僅學會了種植的技術,還得到了關于生命的感悟,養成了一顆對生命充滿激情,對生命懂得呵護、感恩的心!

猜你喜歡
后進生轉化班主任工作勞動教育
用心感受,用愛教育
淺談如何轉化后進生
放飛后進生的創新思維,打造物理學習的幸福課堂
以學生為主體的職校班主任工作
探究小學班主任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蘇霍姆林斯基的勞動教育思想的原則
愛在字里行間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