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思想政治教育問題

2018-06-07 09:38郭文娟
科教導刊·電子版 2018年9期
關鍵詞:教育工作思想政治對策

郭文娟

摘 要 新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是21世紀最具代表的新型科技,其對人們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很大影響,進而使人們的思想和行為發生了改變。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來都是教育工作的重點內容,隨著新媒體技術和網絡技術的發展,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應該適當作出調整,以適應時代的變化,保證思政教學的效果。

關鍵詞 思想政治 教育工作 影響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學生獲得了新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方式,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效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該認清當前社會的發展形勢,主動順應時代變化,進而深入研究新時期思想政治工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及時找出應對措施。此外,相關工作者還應該充分利用網絡教育形式,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模式,進而提高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實際效果。

1新媒體環境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積極影響

傳統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受各種條件限制,搜集的信息有限,只能從報紙、雜志、書本及親身經歷中尋找素材,內容滯后,缺乏感召力、說服力,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相較于傳統媒體而言,新媒體具有時效性強、互動性強、受眾面廣等優勢。在新媒體環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打破傳統媒體空間、速度、區域的限制,能夠大規模、交互性強、高效率的進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梢越柚旅襟w實現從單方向到多方向;從單元化到多元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體系變革。教育者利用網絡交流的特點,不僅可以通過網絡共享把思想政治教育盡可能大范圍的外延化,也能夠實現思想政治教育針對化、具體化。改善了傳統教育手段受教育者知識量、思維、情緒影響的弱點,使得教育資源的共享成為一種現實,為積極發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新的平臺。

2新媒體環境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消極影響

眾所周知,新媒體具有無國界、無門檻、無意識形態、傳播速度快、高度自由開放等特點。新媒體技術在為人們提供便利的同時,也會對人們的思想意識造成影響。新媒體時代下,網絡環境中充斥著各種信息,人們無法準確判斷信息的真實性,因此也會受到虛假信息的影響。學生時代是一個人形成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關鍵時期,但一些學生的自控能力較差、是非明辨能力不足,容易在網絡中受到不良信息的影響,進而導致其人生觀和價值受到影響,致使自身步入歧途,形成偏激、易怒等不健康的心理,不利于學生健康發展。

3新時代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徑

3.1加大主流思想的宣傳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斷豐富發展其理論體系,既要加強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的研究力度。又要不斷豐富和發展理論體系。使思想政治教育學科理論在新世紀有新的重大突破。賦予它新的時代內容。始終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對學生進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用科學的理論武裝學生的頭腦,使學生從理論根源上抵制各種腐朽落后的社會不良信息和錯誤社會思潮的侵蝕。

其次,在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網絡載體構建工作時,思政教育工作者應該始終堅持教育目標與黨性原則、政治原則的一致性,進而充分保證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沿著正確方向前進。同時,教育工作者還應該充分掌握網絡環境意識形態的主動權,進而在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時占據有利地位。

3.2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親和力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質是對人進行正確的三觀教育并為其建立正確的精神世界。網絡平臺具有便捷、平等交流等特點,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過程中最重要的工具。如今,網絡環境的主要群體就是廣大學生和一些年輕人,這些人都崇尚自由、追求個性,因此,思政教育工作者在開展相關工作時應該根據學生的這一特點進行,以保證思政工作順利開展。在語言表達方面可以使用時下較為流行的網絡用語,以便拉近自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但在使用網絡流行語的過程中也應該時刻注意為人師表的形象,保持自己的立場。面對新時代的學生,思政教育工作者要轉換思想,以平等的心態與學生對話,注意換位思考,用學生們關心的話題和事件作為工作的突破口,進而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覺悟。

3.3培養和建設高水平高素養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專業隊伍

首先,建設素質高、業務精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其具體內容主要包括:第一,加強網絡思想政治教育,重點是提高隊伍的專業素養,具有淵博的知識,扎實的理論功底以及相關網絡專業知識,能夠為大學生做好思想方面的教育指導;第二,加強黨性訓練,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及鄧小平理論等為基礎,積極學習新時期的理論成果,提高自身的政治素養和專業知識,深入學生,結合實際發展,有針對性地開展網絡思想政治教育,引導學生形成思想意識的良性、健康發展。

其次,與實際緊密結合,轉變教學觀念,不斷加強和創新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思政教育隊伍要不斷創新工作方法,以適應學生快速變化的思想個性,通過靈活多變的教育方式可以彌補傳統說教方式的不足與缺陷,同時也能促進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交流互動,教師也應該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公益活動,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網絡思想政治教育。

最后,樹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育中應堅持的原則,科學性與價值性結合、虛擬性與現實性結合、主體性與主導性結合,依據學生的需求特點,以人性化的方式方法和現代化網絡信息技術,培養學生的良好網絡信息素養,最終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

4結語

網絡時代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諸多新挑戰,為了有效提高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解決現階段思政教育工作存在的問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應充分認識到目前的新情況、新特點,抓住機遇,合理利用網絡平臺,不斷開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局面。

參考文獻

[1] 孫悅,萬欣,郎思遠等.淺析新媒體環境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J].中國科技投資,2017(12).

猜你喜歡
教育工作思想政治對策
診錯因 知對策
對策
面對新高考的選擇、困惑及對策
防治“老慢支”有對策
關于樂清市中小學生抗戰精神教育的思考
基于新媒體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互聯網+”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工作機制研究
如何創新文化企業思想政治工作
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問題探析
高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與人文教育的結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