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在化學“五環節”教學程式背景下的教學設計

2018-06-13 09:01單永泰
學周刊·上旬刊 2018年18期
關鍵詞:教學設計分析應用

單永泰

摘 要:打造高效的化學課堂,就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采用各種有效教學方法和手段,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這也是現代教師所追求的教學目標。將“五環節”應用到化學教學設計中,使得學生在“導、展、練、測、饋”教學活動中,更好地學習、掌握和應用所學化學知識,不斷提高學生化學學科綜合素養?;诖?,教師可對在化學“五環節”教學程式背景下的教學設計進行展開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化學五環節;教學設計;應用;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18-008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8.050

隨著我國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各種知識更新換代的周期也在不斷縮短,學生對書本知識進行學習和掌握,其主要目的是為了以后終生發展奠定基礎。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也要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創新思考和實踐能力,進而推動學生掌握未來發展所需知識、能力和意志。將“五環節”應用到化學教學設計中,可以有效提高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并掌握有效的化學學習方法,促進學生學習化學事半功倍。我在下文中,對“五環節”在化學教學設計中的應用進行了詳盡的分析和闡述。

一、“五環節”教學模式在化學教學中應用優勢分析

實現“五環節”教學模式與化學教學的有效契合,并在課堂中充分發揮“五環節”教學優勢,使得學生對教師所教授的化學知識有效掌握,進而提高學生各方面能力,推動學生更好發展。從化學教師角度出發,教師可以根據“五環節”中“導、展、練、測、饋”,結合化學學科知識教授標準要求和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對課堂教學進行科學設計,也能夠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1],同時針對所學知識及時的跟進、檢測和消解,實現學生對所學知識的復習和鞏固,以達到高效化學課堂的教學目標。

二、“五環節”在化學教學設計中的具體應用

(一)課堂導學

在化學課堂教學開始之前,借助于導學設計,可以讓學生了解到本節課所要講授的主要知識點以及知識學習和掌握要求,使學生對于教授內容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同時,教師在課堂導學設計中借助于現代普遍應用的情境創設,還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在實際教學設計中,也要遵循問題啟發的原則:1.結合學生實際,適當提高難度,所設計的問題要呈現階梯性;2.問題體現為少而精,以激發學生思維,使其更好地參與到教學活動當中;3.滲透學科思維,即提出假設、論證假設、得到結論[2]。

(二)課堂“展示”

由于化學學科與其他科目不同,具有很強的實踐性,不能夠依靠記憶的方式對化學知識進行掌握,而需要學生通過實際動腦、動手,有效掌握知識。其中,教師就需要充分發揮在課堂上的指導者作用,讓學生帶著問題開展各項實踐活動,并能夠在實踐活動中有所收獲。再通過小組合作交流、質疑探討、結果評價,使學生在教師設置問題的引導下,對實踐活動所得各項結論進行總結和歸納。通過這一方式,不僅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團隊協作能力,還能夠提高學生綜合水平。

(三)鞏固“練習”

在課堂上教授化學知識以后,為增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記憶力和應用能力,就需要仰賴于課堂、課后練習,實現對化學知識的鞏固。在實際練習過程中,學生也能夠實現查漏補缺,加深對各項知識的理解,實現知識點的拓展。教師在對習題選擇的過程中,也要注意與課堂學習內容聯系的緊密性,使學生通過練習之后能夠實現能力的提升。

(四)學習“測試”

開展學習測試,通常是在化學課堂中完成,在當節課完畢后的十到十五分鐘,開展隨堂測試,以檢測學生對當堂所學化學知識內容的掌握程度,其主要目的也在于夯實學生化學學習效果。同時,隨堂測試還能夠培養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集中注意力,并讓教師能夠有的放矢地解決學生掌握較為薄弱的知識點,實現知識點的查漏補缺[3]。

(五) 內容“反饋”

內容反饋主要是通過課堂檢驗實現,在課堂上就學生所做檢驗題進行批閱,在批閱的過程中教師也能夠對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有一個基本的了解,并結合學生的薄弱點采取具有針對性的幫扶措施,學生也能夠加深對所學知識的印象及理解,并取得新的進步。在“五環節”中,課堂“展示”和課堂“練習”兩者的界限不夠分明,在實際教學中進行應用時,可以將兩者有效結合起來,同時也可以將隨堂“測試”和內容“反饋”兩方面內容連接起來,實現教師對學生的客觀評價,使得查漏補缺更具有針對性[3-4]。

三、化學“五環節”在實踐中實現高效化學教學

“五環節”在化學教學設計中進行應用,實質上是一種有效的化學輔助教學手段,各個環節的應用要結合實際教學情況,靈活、有選擇地進行應用。例如,在對《金屬的化學性質》開展教學設計時,就可以借助“五環節”,通過設計實驗的方式,讓學生在實踐中探究金屬與氧氣、金屬與鹽酸、稀硫酸及化合物溶液的置換反應,進而讓學生充分認識到金屬的化學性質和金屬的活動順序,最后通過隨堂展示和測試的方式解決生活常見問題。教師可以在引導學生設計實驗方案中給予學生啟發,例如:很多金屬不能跟氧氣反應但能跟鹽酸、稀硫酸反應;可以通過金屬與鹽酸或稀硫酸能否反應以及反應的劇烈程度比較金屬的活潑性;組織體驗實踐,收集數據及交流,對所得結果進行歸納和總結,最后得出金屬活動強弱性[4]。

四、結語

在本文中,對在化學“五環節”教學程式背景下的教學設計進行分析和探討,主要是從“五環節”教學模式在化學教學中的應用優勢展開分析,并對“五環節”中“導、展、練、測、饋”在化學教學設計中的具體應用進行詳盡闡述。學生在“五環節”教學設計輔助下,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實際化學教學,進而不斷提升學生化學學科能力,推動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黃正坤.“化學五環節”學習法研究[J].讀與寫旬刊,2012(2).

[2] 潘素香.優化五點教學設計,搞好新課標化學教學[J].學園,2015(14):132.

[3] 吳守梅.“三段五環節”教學模式在農村中學化學教學中的研究及應用[J].考試周刊,2018(10):168.

[4] 楊德紅.“目錄式”教學法在高三化學二輪復習中的實踐研究——以“化學反應速率與化學平衡”單元為例[J].化學教學,2016(8):31.

猜你喜歡
教學設計分析應用
分析:是誰要過節
回頭潮
高中數學一元二次含參不等式的解法探討
“仿真物理實驗室” 在微課制作中的應用
翻轉課堂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應用現狀分析及改善建議
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
GM(1,1)白化微分優化方程預測模型建模過程應用分析
煤礦井下坑道鉆機人機工程學應用分析
氣體分離提純應用變壓吸附技術的分析
會計與統計的比較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