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清先行先試發展現代農業的路徑探索

2018-06-21 09:16趙陽鄭藝玲
安徽農學通報 2018年2期
關鍵詞:經濟新常態

趙陽 鄭藝玲

摘 要:在中國經濟新常態背景下,特色農業現代化是破解“三農問題”,強化農業基礎地位、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重要途徑。近年來,福清市利用其經濟發達、多僑、近臺、臨海優勢,先行先試探索出了一條以農業園為依托的現代化農業發展之路,并取得顯著成效。該文以福清市特色現代化農業為研究對象,通過深度訪談、問卷調查、田野踏查,獲得了區域農業現代化發展的第一手資料。以此為基礎,分析了福清市農業園區特色現代農業的發展路徑、農業轉型升級特征與好經驗、好做法,并針對其發展現代農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經濟新常態;特色現代農業;農業合作;農業產業園

中圖分類號 F32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8)02-0011-06

Abstract:Under the new normal background of China's economy,the modernization of characteristic agriculture is an important way to solve the "three problems",strengthen the basic status of agriculture and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increase of farmers. In recent years,Fuqing City used its advantagements,such as developed economy,many overseas Chinese,nearly Taiwan and overseas,firstly tried to explore the moder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way based on the agricultue park and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odern agriculture in Fuqing City.This paper has obtained the first-hand informat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agricultural modernization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s,questionnaire surveys and field visits. On this basis,the paper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uqing City agriculture parks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modern agriculture,agricultural characteristics,with good experience and practice.This paper aimed at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modem agriculture,and targeted policy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Key words:The new normal of economy;Characteristic modern agriculture;Agricultural cooperation;Agricultural industrial park

1 引言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在當前轉型期,“三農”問題仍是建設小康社會過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的農業大國,加快農業轉型升級、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業增效、農村發展、農民增收,實現農業現代化作是實現現代化的重要內容,持續得到黨與政府的重視?!叭r”問題的解決要靠發展現代農業。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關于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的若干意見》明確指出,加快發展特色現代化農業是解決“三農”問題,強化農業基礎地位、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重要途徑。因此,如何發展現代農業是全國各地區必須面對的問題。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同志提出了要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斗!所以,要把實現農業現代化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全國各地結合本地區的經濟發展狀況、地緣優勢、自然資源與氣候環境條件等因素,積極創新、探索發展現代農業的模式和經驗。

福清作為中國東南沿海等發達地區進入工業化中后期,對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促進農民增收,推動農村新型城鎮化進程,實現 “新四化”協調發展更為急切。近年來,福清市充分利用其工業經濟發達,近臺、臨海、多僑以及民間資本豐富的優勢,充分利用國家先行先試政策,探索出了一條以農業園為依托的與區域實際相適合的現代化農業發展的先導之路,積累與取得了相當的經驗與成就。因此,研究福清市農業園區現代農業發展的成果,分析其農業現代化發展路徑、農業轉型升級特征與好經驗、好做法,探討其發展現代農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以促進福清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具有重要的理論與實踐意義。

本研究以福清市農業園區為對象,在文獻回顧的基礎上,首先,通過入園深度訪談、實地調查、文獻研究,獲得研究區域現代農業發展的第一手資料;其次,對園區現代農業發展模式、成就與先行先試的經驗進行了總結;第三,從園區與周邊居民的關系、農民素質以及園區發展資金等方面分析了其發展現代農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最后提出了促進福清市現代農業快速健康發展的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以期為福清市政府、企業以及其他區域探索現代農業發展的相關方面提供借鑒與參考。

2 研究綜述

國外研究者對現代農業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取得了大量有價值的成果。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現代農業的概念與演進、重要性、發展路徑與模式等方面。巴蒂斯特﹒波克蘭(2011)指出發展現代農業的本質內涵就是將不科學的傳統農業經營方式與手段通過現代化改造,使其向現代農業轉變的動態過程?,F代農業的概念是在生態農業、可持續農業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F代農業強調以現代科學技術和經營管理方法裝備與管理農業,進而實現農業經濟管理科學化、生產集約化、銷售全球化,從而達到提升農業效率與效益的目的。農業是經濟快速發展的重要基礎。如西奧多·舒爾茨(2007)指出農業的發展是一個國家經濟發展的基礎。傳統農業通過世代傳承、持續漸進微調改良,相應的農業資源配置在這種傳統經營方式下已達到最優。進一步提高資源配置效率需經營方式改革。發展中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要以農業部門的較快增長為依托。然而,發展中國家目前仍處于緩慢發展的傳統農業階段。因此,發展中國家解決此問題的辦法就是通過農業現代化道路、提高農業人力資本、培育新型農民,將傳統農業改變為現代農業。速水佑次郎、弗農·拉坦(2010)認為不同國家或區域的農業資源或環境條件的差異是影響其發展現代農業模式與路徑選擇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者們如南浩(2011)、尼爾森(2013)等將發展現代農業的模式分為三種,即勞動節約型、土地節約型以及介于前二者之間的中間型。選擇這些模式的代表分別是美國、日本、法國。此外,國外還有研究者認為現代農業是對傳統農業運用現代化的科學技術、經營管理思想與方法進行改造而來的,但不能完全拋棄傳統的農業經營或管理方式,要實現發展現代農業與保護傳統農業文化相協調。

國內研究者對現代農業研究較國外晚,但也取得了相當的成果。如曲軍、胡勝德(2009)認為現代農業是利用現代科學技術、經營形式方法裝備與經營管理農業,實現貿、工、農一體化的可持續發展的產業體系。李滋睿、屈冬玉(2007)認為可通過以下模式發展現代農業,即:外向型創匯農業、都市農業、優勢農產品產業帶、資源綜合開發等模式。杜華章(2011)指出要通過創新土地流轉機制、培育經營主體等適度提高規模經營與產業化經營水平,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柳百萍,胡文海(2011)則強調了培育新型農民對促進農業產業化與結構優化的重要性。鄧啟明,周繼慧,熊德平(2012)認為臺灣農民創業園作為兩岸農業合作的重要成果,促進了大陸農業產業結構的轉型升級,加快了現代農業發展。沈紅梅,霍有光,張國獻(2014)指出,要通過培育職業農民支持現代農業發展,并完善農業人力資本提升的教育與培育體系。王海,李崇慧(2014)認為建設現代農業示范園區,通過特色農產品布局優化、專業生產、產業經營,從而大幅度提高農業資源的利用效率與生產效益,同時,有利于新型農民的培育與成長。張益豐,劉東(2012)指出我國農業生產組織方式落后是“三農”問題的癥結所在。高效優良、規?;乾F代農業的主要特征,發展現代農業要通過規?;霓r業合作組織以適度規?;慕洜I模式進行,企業+合作社+農戶的農村新型組織形式是其典型代表。農業龍頭企業是引導農民合作組織產業化主導。農業龍頭企業要通過合作會與農民進行生產、交易合作。農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組織形式可以復制。

由上面分析可知,國外對現代農業的研究主要體現在農業的多功能性、可持續性與注重市場對農業資源配置的影響等方面,而國內的研究更關注現代農業的本質內涵、性質以及不同發展模式的研究。近年來,我國學者關于不同區域現代農業發展的典型案例研究開始涌現,特別是關于各地區根據各自區域的實際通過建設各類農業園區以加快現代農業的發展。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參考。但是,專門針對福清市發展現代農業的研究還未見報道,因此,本研究通過農業產業園區建設路徑探討現代農業快速發展。

3 福清市現代農業發展路徑的理論探索

3.1 發展現代農業要實行農業產業化經營 傳統農業相對落后的組織方式限制了農業的進一步發展,成為“三農”問題產生的主要根源。農業通過規?;a以提高生產效率的途徑受阻。傳統農業通過持續漸進改良,以實現既定經營方式下農業資源的最優配置,但這種相對低水平均衡明顯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新四化”協調發展的要求不相適應。因此,要改變傳統的分散農業經營方式,實行現代產業化集約經營模式。

3.2 發展現代農業要實行適度農業規?;洜I 農業家庭兼營的模式在實現了農業家庭勞動力在農業與非農產業間均衡配置,達到農業家庭收益最大化外,農業家庭勞動力便轉向非農產業,隨著我國工業化進一步發展,要求農業加快向現代化農業轉型升級,以提升農業生產率、有效增加農業供給,加快新型城鎮建設,實現農業勞動力向工業轉移,以有效釋放農業勞動力。因此,要通過適度規模經營,提高農業效率,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

3.3 發展現代農業要以龍頭企業經營工業的方式經營農業,形成農業升級發展 企業家無論在工業化進程中還是農業發展中,都表現出較強的抓市場機遇與防范市場與經營風險的能力。企業家一方面通過創新,不斷擴大經營規模,提高生產效率。另一方面通過發現和把握市場機遇,引領企業總處于競爭的高地。農業企業發展也都存在經營風險,這就要面對國內與國際兩個市場,及時抓住機遇,勇于競爭。這種經營風險與機遇單個農業家庭的經營方式無法承擔與面對,同時規?;洜I的投資所需資金更是無法獲得的。通過企業,可以給現代農業的家庭經營提供機會,由龍頭企業提升農業生產經營在產業價值鏈上的競爭力。因此,要以龍頭企業經營工業的方式,引領農業轉型升級,加快新農村建設步伐。

3.4 以農業產業園區形式,聚集中小企業,形成聚集效應,示范帶動家庭經營單位,向現代農業轉型 由于農業發展受各地區的資源與地理條件的限制,不能采用統一的模式。對于像福清市這樣外向農業經濟明顯的地區,可通過科學布局、創新管理方式,吸引華僑、民間資本、技術、先進管理方式入園,以特色高效的農產品經營,形成規模效應,擴大品牌影響力。形成特色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示范帶動周邊地區的農業經濟單位轉型升級。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工業化的實踐表明,試驗、示范區能推動農業生產快速轉型發展。這樣可將現代高新農業技術、優良品種以及現代農業經營方管理方式,快速推廣開來,有利于現代農業的快速發展。福清市通過創新園區建設管理方式,充分利用其近臺、多僑優勢,探索出了臺灣農民創業園、農業示范園區的模式,大大加速了福清現代農業發展步伐,取得了顯著成效。

3.5 要以農業合作社、農業龍頭企業、園區內農業經營單位實行示范引領帶動 農業龍頭企業、各類園區的示范與引領帶動要通過一定的機制進行。區域內農業家庭經營單位可通過自發、自主合作設立農民合作社。由合作社統一規范向需要土地的龍頭企業流轉土地,促進農業適度產業化、規?;洜I。同時,可通過合作社,以合作經營、基地化生產等形式同龍頭企業、園區內企業建立市場化基礎上的合同交易機制,集結小農戶進行規?;a,擴大龍頭企業與園區企業的規模產業化經營邊界。促進廣大規模弱小的農家庭經營單位與龍頭企業及園區內企業形成良性互動機制,加速二者之間資金、技術、品牌、市場等的合理配置與利用。這樣,就形成了大型農業企業、中小專業農業企業與區域內分散的家庭農業生產單位的良性互動、合作共贏。一方面進一步擴大了農業大企業的生產規模;另一方面,大型企業資金技術管理以及農業種植科學研究成果,通過中介合作社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起到放大規模產業化經營的作用。

通過以上各方面的探索,福清市形成其特色的現代化農業發展路徑,具體見圖1。

圖1 現代農業發展模式框架

4 福清市發展現代農業的實踐探索

通過深度訪談、實地調查等途徑收集到的資料進行匯總分析,歸納總結了福清市農業園區特色現代農業的發展路徑、農業轉型升級特征與經驗,并對其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剖析。

4.1 福清市農業發展概況 福清市位于福建省東部沿海,是全國著名的僑鄉。福清市近臺、多僑、山海資源豐富??h域經濟基本競爭力居全國前列,是福建發展對臺經貿關系的前沿與窗口。民營經濟發達,民間資本雄厚?,F代農業發展快速發展,已成為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區和現代農業(水產、畜牧)試點縣(市),是我國東部沿?,F代農業以及各級各類農業園區建設先行先試的典型區域之一。先后被列為福建省山海資源開發實驗區、國家級海峽農業實驗區、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與現代農業示范區改革與建設試點縣。

4.1.1 現代農業基礎較好,外向農業特色明顯 福清市總面積1931.7km2,總人口128萬,其中農村人口95萬;旅外鄉親80萬人,其中臺屬1萬多人。境內多低山丘陵,港灣眾多,三面臨海,海洋性氣候突出,雨量充沛。福清市耕地、有林地分別為3.09、6.1萬hm2;淺海灘涂面積6.1萬hm2,森林覆蓋率47%。2013年,福清市已擁;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農業產業化示范基地、臺灣農民創業園、現代農業示范區改革與建設試點縣等4個國家級農業園區;建成花蛤育苗、鰻魚養殖、烤鰻出口、南美白對蝦養殖等4個國內最大的生產基地;分別擁有國家、省、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3、18、28個。

4.1.2 福清農業經濟規模大,農業產出增長速度快,農民收入高 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GDP)667.82億元,比上年增長10.7%。其中第一產業88.22億元,占比為13.2%,較全省均值8.9%高4.3個百分點。農林牧副漁業總產值達144.58億元,同比增5%。主要農產品產量增長速度大,如蔬菜、水果產量分別為57.97與7萬t,分別增13.6、10.1%。農民人均純收入與消費支出分別超過1.5萬元與1萬元,同比分別增11.6%、13.8%。2013年建設了15個國家立項農業綜合項目,新增省級海洋龍頭企業4家。臺灣農民創業園新增項目3項,投資共4200萬美元。具體見表1。

表1 福清市主要農產品產量統計(t)

[年度 糧食 油料 茶葉 園林水果 肉類 水產品 2013 115333 33516 180 70046 119095 377576 2012 116145 31618 94 63624 124484 354113 2011 126897 30261 86 58666 122016 333910 2010 130263 29104 82 68016 118686 316511 2009 128925 29266 86 51105 113214 302178 ]

4.2 福清市現代農業發展案例分析 福清市通過龍頭企業、各類農業園區生產、市場契約交易等等模式,探索出了龍頭企業帶動、科技園區驅動、設施支撐、精致生產多種現代農業發展路徑。引領區域內農業向適度規模產業化、品牌化升級,突顯現代農業的循環經濟、低碳生產、高科技、高效率的特征?,F代農業從概念到實踐,福清市創新農業發展方式的探索正是我國加快農業轉型升級的時代縮影。通過探究福清現代農業發展模式與路徑園區發展的特征,可以為深入了解我國現代農業發展的未來趨勢提供參考與借鑒。

4.2.1 農業龍頭企業發展快,示范帶動效果好 福清市農業龍頭企業是區域發展現代農業的開拓市場、引領示范帶動家庭農業進行產業經營的先鋒。根據調查數據,全市現有福州市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49家,其中國家級3家(福建光陽蛋業股份有限公司等),省級12家。主要分布于水產、畜牧等五大領域。在政府政策支持與引導下,生產能力大幅提升,品牌影響力在擴大,農業產業鏈條向縱深延展,農業產業化生產水平持續提升。2013年49家農業龍頭企業共實現年收入135億元,比增5.3%。較大規模的水產加工企業38家加口工量達25.6萬t,出口2.7億美元,位居全省首位;龍頭蛋品企業年產量產值分別達4萬t與4億元;糧油等農產品產量與產值分別達50萬t、30億以上;天海公司通過對0.73萬hm2枇杷深加工,顯著增加了果農收入。這與深度訪談與田野調查的結果相相一致。這些龍頭企業創新管理經營模式,通過探索“公司+合作社+農戶+銷售”等模式,以市場化的合同、訂單農業,在自身發展的同時,帶動20.7萬家庭生產單位生產增收。

4.2.2 以農業示范區建設為引擎,引領農業轉型升級,突顯現代農業的循環經濟、科技生態特征 福清市以豐富的農業資源與資本優勢,以及良好的農業產業化基礎,2010年獲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區稱號。畜牧、水產、蔬菜等產量和產值均位于全省前列。經過培育扶持,示范區成為引領區域加快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引擎。2013年5月成為國家農業改革與建設試點示范區。占地333.3hm2的漁溪鎮下里現代農業示范園已成為福清市發展設施農業樣板。下里園區以工業化發展理念探索農業發展途徑,用現代化經營方式經營種養項目:智能溫室,設施養豬等。這些項目以種植業為基礎、以養殖業為主體形成無污染、零排放的現代化循環農業經濟園區。園區生態豬養殖是循環農業的典型。豬舍用秸稈、木材等墊料,通過降解糞尿,經園區內自動化加工,即可年產2000t生物顆粒有機肥,供設施蔬菜、林業育苗等利用,綜合效益良好。

高科技智能溫室大棚是區內高效優質生態農業的代表。6到8個人管理10000m2的大棚,通過計算機自動控制溫度,保持四季均衡生產西紅柿、生菜等。智能大棚更是在先進的農業高科技上做文章,主要通過無土栽培、水肥循環滴灌方式生產。突顯智能大棚的土地節約、綠色無污染無農殘的特征。

2013年以來,園區積極開展示范區農業改革與建設工作。重點探索農業經營體系建設,建立“新型經營主體+合作社+訂單農業+財政金融保險資金”的農業適度規模經營模式與農業合作產業化經營新路子,產生了有很強的示范帶動作用。

4.2.3 以臺灣農民創業園為依托,創新發展精細農業 福清臺灣農民創業園,起始于1997年,2000年3月作為福建省兩大高優農業示范區之一被外貿部、農業部、國臺辦授予“海峽兩岸農業合作試驗園”。2011年6月,經農業部、國臺辦批準為國家級臺灣農民創業園區。園區總體規劃包括核心區、拓展區和帶動區,19個鎮、街的面積2萬hm2。其中,核心區即洪寬臺灣農民創業園,規劃面積240hm2。園區包括“八區一中心”,即科技引進研發管理中心,以及高效優質蔬菜等8個示范區。根據調查數據,這此示范區建設發展了帶動附近農民5萬戶,年增加農民收入3億元以上。

目前,洪寬臺灣農民創業園以發展精致農業為重點,用現代科學理念、技術、設施,用管理工業一樣管理農業。全園共有涉臺農業企業68家,年產值達8.2億元。通過福清臺灣農民創業園核心區的示范帶動,輻射周邊12家企業、3000多家農業家庭,每年使農民家庭增收達3500多萬元。目前,核心區的果樹種已引進蓮霧等32個名優水果品種;建成溫室大棚32棟。2014年11月,洪璞園深加工園正式開園,各種蔬果等均可常溫上線加工。該公司將通過“企業+基地合作社+農戶”的生產模式,帶動周邊家庭農業單位跨入產業化現代農業生產階段。

4.3 建立示范帶動機制 一是農民進園區參與種植管理。龍頭企業為農民免費提供技術、設備與資金,產品企業收購;二是農民進園區租賃生產;三是企業與農民通過契約進行訂單生產。龍頭企業與園區企業通過合作社簽訂合同,進行訂單生產;四是農民變為企業員工,獲取工資收入;五是農民流轉土地給企業,收取租金或入股獲利。

4.4 成功經驗 福清市發展現代農業的成功探索,值得參考借鑒。

4.4.1 規劃先行,政府引導 福清市近年來通過政府引導,注重編制專項規劃和實施辦法。市農業局等相關部門先后編制《福清市“十二五”現代農業發展專項規劃》《福清市現代漁業發展規劃(2011—2013)》《中共福清市委、福清市人民政府關于深入開展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農業改革與建設試點工作加快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的實施意見》等。嚴格按規劃科學組織實施。政府制定促進現代農業發展政策。對水產、畜牧、蔬菜三大主導領域中科技含量高的項目進行財政扶持,引導激勵農業合作社發展。

4.4.2 農業園區積聚發展資源,形成整體示范帶動效應 積極建設農業園區,引導企業、資本等進入園區,形成規模效應。以此示范引導家庭農業經濟單位通過合作社與園區企業進行契約交易,發展合同、訂單農業,這樣形成企業、家庭農業良性互動,提升了區域農業的現代化水平與產業規?;?,從而提升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增加了農民收入。企業為農村建設帶來了市場、技術與經驗,區域農民為土地的適度規模提供了土地流轉支持。這樣,促進了各類農業經營單位的整體發展。

4.4.3 構建企業與家庭農業單位的聯系機制 龍頭企業與園區企業的規?;?、產業化勢必要通過土地流轉發展農業,但土地流轉會常常與農民發生沖突。為避免企業與眾多的農業家庭直接交易,由企業通過合作社間接與農民發生交易,便于達成協調。農民通過合作社集中與企業聯結也有利于保護其合理的利益。這樣區域農戶間的良性互動機制,在一定程度上企業可以通過合作社等新型產業化組織形式。通過采取資本投資、租賃、互換等方式進行農村土地流轉。企業為農民提供資本、技術、市場等,形成穩定的合作經營機制,促進了農業規模與產業化進程,減少了雙方的交易成本。政府積極引導農民建立農業合作社,支持農業合作社獨立地與企業進行產銷對接,擴大其組織帶動能力。

4.4.4 龍頭企業與產業園示范基地是加快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條件 龍頭企業與產業園示范基地形成品牌優勢、開拓新市場的重要力量。企業利用其資金技術與管理方式的優勢,進行品牌營銷,增加企業的知名度。產業園示范基地在企業的幫助下,開發優勢高品質新品種,進而增加收入。同時,兩者合作能延伸區域優勢農業產業鏈,增強農業競爭力,提高農業增加值。

4.5 存在的問題

4.5.1 農業園區發展的資金問題 資金不足制約農業園區基礎設施的完善。流轉土地生產設施與農村基礎設施一般較不完善,這些配套建設成為園區向更高層次發展的制約因素。同時,由于銀行等金融機制對農業的融資需求,因農業的投資風險大,回收期長,利潤不高等原因,多不能有效供給。園區企業生產發展資金融資較困難。

4.5.2 龍頭企業、農業園區與當地農業家庭生產合作層次低 農業龍頭企業與園區的發展規模不斷擴大,但由于當地農業生產力的限制,周邊農村經濟不能有效與這些企業對接,從而形成現代農業發展的合力。福清經濟發達,更多的農業家庭不愿從事農業生產,更多的當地勞動力傾向于外出從事工業或商業經營。這就造成當地農業家庭生產單位接受現代化農業生產的意識不強。即使成立了農業合作組織,其組織產業化規模經營生產的能力也受到限制。龍頭企業與園區企業與農業合作社的合作也多在較低的提供勞務或臨時性合作經營,農業家庭生產單位通過資金、土地經營權入股或以多種形式的合作生產經營機制當不完善。

4.5.3 當地農業企業對現代化農業認識程度有限 當地農業企業多從事傳統農業的生產活動,由于其技術、觀念等原因,不愿進行高技術、新品種引進,農業設施也相對落后。沒有長期從事現代化農業經營的規劃,與現代化的大型農業企業合作,其只能提供低附加值的生產作業。形成龍頭企業與眾多區域內小型農業企業兩極分化,不利于多層次的合作協同發展。優勢農業示范作用發揮受阻。

4.5.4 適度規模經營因土地流轉難而發展空間受限 當前福清各類園區的土地多為租賃經營,農業家庭較少以土地進行互換、入股合作形式進行流轉。產業化經營企業獲得土地的交易成本大,且容易引發企農矛盾。當地農業合作社多處在建設初期,進行“土寺托管”的能力還相當有限。一方面,農民多將土地閑散,造成土地資源浪費。另一方面龍頭企業與園區企業規模經濟所需的土地資源不足,或交易成本高,不利于企業進行高技術設施農業發展。

5 加快發展現代農業的對策與建議

5.1 加快培育現代農業經營主體 積極引導農業家庭生產單位提高對現代農業的認識,轉變生產經營觀念。讓愿意從事農業的現代農民設立家庭農場等新型現代農業市場主體。通過龍頭企業、農業園區的示范效應,影響帶動農業家庭進行現代農業生產。政府通過政策培養一批有一定技術水平、有現代農業觀念的新型農民,專門從事現代農業生產。如對農業家庭生產者、種養農業大戶進行培訓。政府通過免費教育培養農業職業農民,扶持現代農業生產經營主體。

5.2 完善“農業企業+合作社+農戶”經營模式 政府要引導龍頭農業企業、農業園區企業加強與區域內農業家庭生產單位建立利益共享的現代化經營利益聯結制度。積極引導農戶通過土地經營權、資金、技術等要素作價入股成立農業合作社,實行股份制合資經營,按出資比例收益與分擔風險。在此基礎上,完善“農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讓農業家庭生產單位通過合作社承接龍頭企業的生產環節業務。園區企業與龍頭企業專門進行新品種培育、研發,開拓市場,投資高新技術設施,提供產業化生產經營平臺。

5.3 創新土地流轉新模式 政府通過政策規范農村土地通過出租、互換、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轉。引導以土地承包經營權作價入股的農業合作社與專門管理農民的土地經營權的農民經營公司。在充分調查的基礎上,規范土地經營權的流轉收益制度。

5.4 繼續促進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 在已有的農業園區的基礎上,重點建設精細化、設施農業,提升農業龍頭企業的示范帶動能力與影響力。通過財政政策扶持規模大、起點高的農產品加工企業,延伸現代農業產業鏈。提升園區農業的品質同時,推動企業以“公司+合作社+農戶”組織模式,生產高附加值的農業產品。增強龍頭企業的農業產品品牌知名度與影響力,打造區域現代農業的知名品牌產品,增強農業競爭力,實現企業做強、農業增效、農民增收。

5.5 加快完善園區基礎設施 對于園區內的道路、供電等設施可通過財政補貼等方式,引導企業進行投資建設。對于水利設施可采用合資、政策投資等方式進行建設。建成后,通過有償使用或出租等方式服務園區農業生產。政府要出資建設現代農業物聯網公共服務平臺,推進“3S”技術、二維碼等信息技術在園區中的應用,促進智能、精準與設施農業協調整合發展。

5.6 全面發展現代農業產業 在建設現代農業的過程中,應注重現代農業的全面發展,不可忽視現代農業建設過程中帶來的附加效應。例如,我們不應僅僅看中現代農業帶給的直接經濟收獲,還要看到,現代化農業還具有增加就業機會、保護生態環境、觀光旅游等功能。

參考文獻

[1]GordonK,Douglass.Agricultural Sustainability Changing World Order[M].Colorado:WestviewPress,2011(5):29-33.

[2]西奧多.W,舒爾茨(1964).改造傳統農業[M].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

[3]速水佑次郎,弗農.拉坦(1970).農業發展的國際分析[M].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0.

[4]Nuthall. EL. Managerial ability a review of its basis and Potential improvement using Psychological concepts[J].Agricultoal Economics,2011(9):30-42.

[5]Meuwissen,M. EM,Van Asscldonk,M. A. P. M,Huime,R. B. M. Alternative risk financing instruments for swine epidemics. Agricultural Systems,2013(1):45-56.

[6]曲軍,胡勝德.美國現代農業發展的經驗和啟示[J].現代農業科技,2009(02):16-18.

[7]李滋睿,屈冬玉.現代農業發展模式與政策需求分析[J].農業經濟問題,2007(9):15-19.

[8]杜華章.基于SWOT分析的江蘇現代農業發展對策研究[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0):11-16.

[9]柳百萍,胡文海.安徽省現代農業發展模式研究[J].農業經濟問題,2011(10):32-34.

[10]鄧啟明,周繼慧,熊德平.臺灣農民創業園:兩岸農業合作的重要實踐與策略選擇臺灣研究[J].臺灣研究,2012(2):17-21.

[11]沈紅梅,霍有光,張國獻.新型職業農民培育機制研究—基于農業現代化視閾[J].現代經濟探討,2014(1):65-69.

[12]王海,李崇慧.遵義縣現代農業示范園區發展思路[J].安徽農業科學,22014,42(28):9987-9989.

[13]張益豐,劉東.誰能成為現代化農業建設的中堅力量:論適度規?;r業生產與保障機制的實施[J].中央財經大學學報,2012(11):56-62,67.

(責編:張長青)

猜你喜歡
經濟新常態
中國經濟增長的邏輯解讀
經濟新常態下的減速治理——駁中國經濟崩潰論
淺論經濟新常態下產業結構調整
經濟新常態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與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